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關於高考話題作文四篇

關於高考話題作文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8W 次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考話題作文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高考話題作文四篇

高考話題作文 篇1

假如我是個畫家,我就會用各種彩色,描繪着我多姿的假期。

假如我是個探險家,我就會抵達五湖四海,翻越萬嶺千山。

假如我是個雕刻家,我就會模擬出北京的各種特色。

假如我是個作曲家,我就會用音符來傳達出我愉悅的心情。

然而我什麼都不是,我只是個小屁孩兒,只會我的那麼一點點技倆。

盛夏夜裏家停電,等了好一會兒還沒來。習慣性的吧,那一排的租客都到一條衚衕裏話家常。因爲在那裏不認識啥人,所以我,爸媽和秦政一家決定出去散散步,兜一圈兒。我們在衚衕裏躥着——我和秦政走在前面,大人們在後面緊緊跟隨着。一路上邊吃雪糕邊欣賞着衚衕裏那一排排整齊低平的房子,還有在下棋呢!叔叔看了好一會兒,“誰會下棋?”秦政突然問道。我雖不懂,但略知一二,便裝腔作勢:“象飛田馬飛日唄!”我還以爲會得到讚揚,可是……

“你還知道嗎?”叔叔又問道。“當然了,我還知道恩……恩,不知道。”大家都笑了起來。走着走着,我們就到廣場了。我跑了進去,有的在滑冰,有的在健身,有的在按摩……“要是我把溜冰鞋帶來就好了!”我小聲嘀咕着,然而被老爸聽見了,他便風趣地說:“看來我的孩子還挺念舊的嘛!想滑冰啦?”“那是當然,我的溜冰鞋買了就沒用過幾次,還有滑板了,是挺想玩的!額——爸,那我可以玩嗎?”“想玩啊!好,過去吧!”老爸爽快的答應了,聽着他乾脆利落的語氣,我心裏不禁一陣竊喜,過去選了一雙鞋,便滑了起來。

我開始滑了,秦政也過來了,同樣也穿了一雙,,但他由叔叔阿姨攙扶着,他不會。我穩當勻速的在一個地方徘徊着——雙腳微微外八字,直到,一隻腳一蹬出去,後一隻腳迅速跟上來,就這樣一步一步的循環着。如果要停下來,雙腳慢慢由外八字變成內八字,直到兩腳併攏,人就停下來了,不久我看見媽媽也穿了一雙,爸爸把她扶着。我時不時聽見阿姨對秦政說:“保持好平衡,你看宣延姐姐……”那時,我心中就會不自覺出現一種自豪感。我們六個人在那一點位置中幫扶着,指導着,我心中總有一股莫名的愉悅。

和諧不僅是國與國之間的和平共處,平時家人朋友之間的互敬互愛也是一種和諧,關鍵在於人與人之間的坦誠相處,熱心幫助!

高考話題作文 篇2

吳學安

古時有個漁夫,是出海打魚的好手。可他卻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愛立誓言。即使誓言不符合實際,八頭牛也拉不回來,將錯就錯。

這年春天,聽說市面上墨魚的價格最高,於是便立下誓言:這次出海只捕撈墨魚。但這一次漁汛所遇到的全是螃蟹,他只能空手而歸。回到岸上後,他才得知現在市面上螃蟹的價格最高。漁夫後悔不已,發誓下一次出海一定要只打螃蟹。

第二次出海,他把注意力全放在螃蟹上,可這一次遇到的卻全是墨魚。不用說,他又只好空手而歸了。晚上漁夫抱着飢餓難忍的肚皮,躺在牀上十分懊悔。於是,他又發誓,下次出海,無論是遇到螃蟹,還是遇到墨魚,他都要去捕撈。

第三次出海後,漁夫嚴格按照自己的誓言去捕撈,可這一次墨魚和螃蟹他都沒見到,見到的只是些馬鰻魚。於是,漁夫再一次空手而歸

漁夫沒趕得上第四次出海,他在自己的誓言中飢寒交迫地死去。

這當然只是一個故事而已。

世上沒有如此愚蠢的漁夫,但是卻有這樣愚蠢至極的誓言。

有個孩子挺聰明,平時成績也不錯,他父母就一廂情願地發誓,孩子將來一定要考上一流大學,非清華、北大不讀。結果,孩子壓力越來越大,臨近高考(微博),引發嚴重的神經衰弱症,連續幾個月,每天睡不到4小時。成績如何,可想而知。許多時候,目標與現實之間,往往具有一定的距離,我們必須學會隨時去調整。無論如何,人不應該爲不切實際的誓言和願望而活着。

高考話題作文 篇3

吃晚飯的時候,爸爸媽媽邊吃邊聊着天,談着談着不知怎麼就談到房子上來了。咱家裏住的房子太小,要是再大一些就好了。說着說着就來了氣,最終當然也無可奈何。

爸爸充滿幻想地說起過去的事來,他說:“我們家本來有很大一套房子,是在爺爺手裏建的,可惜後來因家裏窮,奶奶把它當掉了,後來當票丟了,房子再也贖不回來了。唉,要是現在在我手上的話,光賣地皮就能賣個好價錢啊!”說着說着,不免生出許多惋惜來,口氣中也多了一層責怪奶奶的意思。

可我細細一想,覺得爸爸的想法其實是不對的,先不說到底有沒有房子,就算有,奶奶把房子當了那是奶奶的事,跟爸爸毫不相干。丟了當票,贖不回房子,雖說有些可惜,但這還是奶奶的事呀,你有本事可像爺爺一樣造啊!

爸爸現在可以說沒有什麼成就,總想上輩給他留下些什麼,房子到不了手,就把罪過歸到奶奶的身上,似乎都是奶奶的錯,才使他到這樣的地步。其實要說錯,那隻錯在爸爸自己,沒有努力哪來成就。沒有成就,一心躺着想吃天鵝肉,這是懶漢思想。爸爸總說當時環境怎麼怎麼不好。客觀環境有沒有影響?影響當然是有的,但最根本的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可爸爸把客觀環境當作決定他命運的主要原因,這顯然是錯誤的。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我總說自己學不好,是因爲作業太多,課程太多,難度太大,沒必要學的東西又太多。我找了許多理由來說服自己沒有錯。如作業做不出,我想少做幾題也無妨,哪裏能把作業都做遍的。上課沒聽懂。擡擡手也就過去了,哪裏有都聽懂的道理。打籃球時總忘了回家,心想勞逸結合麼,多打一會兒有何妨,想當初爸爸有什麼作業拿回家來做……

我又想到爸爸對奶奶的責怪了。難道我也有那麼一天嗎?怪爸爸爲什麼沒有給我留遺產?怪爸爸爲什麼不督促我學習,讓我浪費時間?我今天的生活有了爸爸昨天的影子,我的汗流下來了。

如果有那一天,難道我能跟飯桌前的孩子說:“我沒有文化是因爲當初作業太多,教育制度不好,高考制度不行。”我能說這樣的話嗎?既然我不喜歡爸爸說的那番話,那我爲什麼不改變態度,重新開始呢?

不能用爸爸責怪奶奶的口氣來責怪爸爸,我想我一定能夠做到!

簡評

本文所寫內容雖則平常,但由於作者巧選角度,善於聯想,因此,立意有深度,也有極強的教育意義。全文由飯桌前爸爸對房子的嘆惜引發,先就事而論,分析產生這一惋惜的真正原因,剖析潛藏在爸爸身上的錯誤所在;然後由此事聯及自己在學習上的種種錯誤做法,得出正確結論。全文聯繫環環相扣,推理符合情理,剖析深透、恰當,因而結構更顯嚴密,是一篇文筆優美、寫法獨到的議論文。文章語言清新、流暢,敘中有議、是一篇值得學習的典範之作。

高考話題作文 篇4

一、釋義: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工匠們喜歡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着產品在雙手中昇華的過程。工匠們對細節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極致,對精品有着執着的堅持和追求,把品質從99%提高到99。99%,其利雖微,卻長久造福於世。

曾幾何時,工匠是一箇中國老百姓日常生活須臾不可離的職業,木匠、銅匠、鐵匠、石匠、篾匠等,各類手工匠人用他們精湛的技藝爲傳統生活景圖定下底色。隨着農耕時代結束,社會進入後工業時代,一些與現代生活不相適應的老手藝、老工匠逐漸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永不過時。

二、內涵:

1、精益求精。注重細節,追求完美和極致,不惜花費時間精力,孜孜不倦,反覆改進產品,把99%提高到99。99%。

2、嚴謹,一絲不苟。不投機取巧,必須確保每個部件的質量,對產品採取嚴格的檢測標準,不達要求絕不輕易交貨。

3、耐心,專注,堅持。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因爲真正的工匠在專業領域上絕對不會停止追求進步,無論是使用的材料、設計還是生產流程,都在不斷完善。

4、專業,敬業。工匠精神的`目標是打造本行業最優質的產品,其他同行無法匹敵的卓越產品。

三、現實意義——“工匠精神”在當今企業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學習價值。

當今社會心浮氣躁,追求 “短、平、快”(投資少、週期短、見效快)帶來的即時利益,從而忽略了產品的品質靈魂。因此企業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長期的競爭中獲得成功。當其他企業熱衷於“圈錢、做死某款產品、再出新品、再圈錢”的循環時,堅持“工匠精神”的企業,依靠信念、信仰,看着產品不斷改進、不斷完善,最終,通過高標準要求歷練之後,成爲衆多用戶的驕傲,無論成功與否,這個過程,他們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脫俗的、也是正面積極的。

中國很多企業的產品質量爲什麼搞不好?原因雖然很多,但最終可以歸結到一個方面上來,就是做事缺乏嚴謹的工匠精神。中國的產品質量不如日本,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家做事比我們更嚴謹,更具有工匠精神。

企業不能盲目學習和引進日本式管理。日式管理最值得學習的是一種精神,而不是具體做法。這種精神就是工匠精神。所謂工匠精神,第一是熱愛你所做的事,勝過愛這些事給你帶來的錢;第二就是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精益管理就是“精”“益”兩個字。在日本人的概念裏,你把它從60%提高到99%,和從99%提高到99。99%是一個概念。他們不跟別人較勁,跟自己較勁。

農業生產:工匠精神是工業經濟時代的一種產物,它是一種精緻化生產的要求,它對農業生產同樣適用。從農業生產來講,實際上就是從源頭保證食品安全,從種植開始,原料、化肥、土地等要保證安全,還有就是它的品質和質量,這裏也需要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企業發展:工匠精神就是要求企業如同一個工匠一樣,琢磨自己的產品,精益求精,經得起市場的考驗和推敲。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企業要追求科技創新,技術進步。如果說企業是國家的經濟命脈所在,那麼一個以科技創新,技術進步爲主體的企業,就是民族振興的動力源泉,是國家財富增加的源泉所在。

工匠精神落在企業家層面,可以認爲是企業家精神。具體而言,表現在幾個方面:第一,創新是企業家精神的內核。企業家通過從產品創新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組織形式創新等全面創新,從創新中尋找新的商業機會,在獲得創新紅利之後,繼續投入、促進創新,形成良性循環。第二,敬業是企業家精神的動力。有了敬業精神,企業家纔會有將全身心投入到企業中的不竭動力,才能夠把創新當作自己的使命,才能使產品、企業擁有競爭力。第三,執著是企業家精神的底色。在經濟處於低谷時,其他人也許選擇退出,唯有企業家不會退出。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涌現出大批有膽有識、有工匠精神的企業家,但也有一些企業家缺乏企業家精神……可以說,企業家精神的下滑,纔是經濟發展的隱憂所在。

四、“考工記”:“工匠精神”並非舶來。在中國,工匠古已有之。

現存成書年代(戰國初期)最早的手工藝專著《考工記》,將社會組成概略分爲六種: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農夫與婦功,所謂“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

在戰國時代,中國人已經將卓越的能工巧匠視作具有“濟世”之能的“聖人”。他們能夠“爍金以爲刃,凝土以爲器,作車以行陸,作舟行水”。所謂“知者創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謂之工。百工之事,皆聖人之作也。”

唐代後期的敦煌文獻《二十五等人圖並序》對中國傳統工匠給予這樣的描述:“工人者,藝士也,非隱非仕,不農不商......雖無仕人之業,常有濟世之能,此工人之妙矣”。這是在長久以來中國傳統內聖外王、修身齊家平天下主流價值之外,對能工者、善工者的勇敢歌頌,對工匠精神的至高認同。

清代人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匚部》註解中說:匠,以木工之稱,引申爲凡工之稱也。又曰:百工皆稱工。

技藝精湛的魯班,“遊刃有餘”的庖丁,一直被中國的工匠們視作畢生的追求。除了庖丁,《莊子》塑造了大批匠人巧者的形象。《達生》篇裏的承蜩者,“用志不分,乃凝於神”,粘蟬若拾;梓慶“削木爲鐻,鐻成,見者驚猶鬼神。”

道法自然,合於天道。工匠的最高境界便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