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八年級作文 > 關於初二風俗的作文8篇

關於初二風俗的作文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8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二風俗的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初二風俗的作文8篇

初二風俗的作文 篇1

今天,我和大家講下我們家長過年的風俗。

相傳很多年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獸經常打擾村子,後來有個聖人告訴鄉親們,“年”怕鞭炮、紅色,只要誰家沒有,“年”就會到誰家去。所以現在挨家挨戶們都會在自己門口貼上紅色樣式的福字。我們不僅要做這些,還要祭拜、登山。希望在新的一年裏,心想事成,步步高昇。不過放煙花是我們小孩的最愛了,五彩繽紛的煙花“啪啪”響着,這時,我們就會陶醉之中,過好久都沒有反應過來。

欣賞了“煙花晚會”後,我們就要一大早被叫醒,更糟糕的是要登一天山,一家人在長輩的陪同下,開始向山頂前行。這次我跟爸爸打賭過,我要成爲第一個登上山頂的人,爲了我的諾言,我充分做了準備,帶上我足夠的物質出發。我踏着輕快的步伐,奮勇向前,一會兒功夫,我的家人都被我甩到了後面,連人影都看不見了。山路十八彎,以耗盡了我的力氣,心底在想還有多遠呢?離山的頂峯還要多長時間呢?我的精力還能撐多久呢?正當我在思索的時候,隱隱約約聽見爸爸他們的喊聲,更能清楚的聽見媽媽在叫,你慢點兒,勻速前行,才能抵達終點。我心裏暗暗在想,今天的第一名,可能要“泡湯”了,當我垂頭上氣時,爸爸拍拍我的肩膀,小夥子加油!突然,信心百倍,精神抖擻。拿出了在運動場上堅持不懈,堅持就是勝利的精神,向着我的目標繼續出發。山路雖然不平整,但我有信心,有耐心,肯定會成功,一串串的聯想,把我帶到了山頂。哇!山頂好美呀!我成功了一次,我是第一個登上峯頂的。爸爸便在身後,預祝我新的一年身體健康!學習進步!

一次難忘的登山,一件記憶深刻的故事,讓我永遠忘不了。

初二風俗的作文 篇2

連綿不斷的山峯;一眼望不到邊的湖;數不盡的高樓大廈……這,就是我的家鄉——千島湖。

要說我的家鄉有什麼特別之處?那可就多了,有三角戲、竹馬、舞龍燈等等。但是我從小在人們口中聽到最多的話就是討論竹馬的。當然,從小在千島湖長大的我對竹馬也十分有興趣。

在竹馬這項藝術中,有很多能體現千島湖民風的地方。無論是做竹馬的手藝,還是跳竹馬的姿態,沒有一處是不令人陶醉和讚賞的。

雖然身在千島湖,可看竹馬錶演的機會卻很少。每一次觀看竹馬錶演,都會非常激動,以至於睡不着覺,吃不下飯。記得我第一次觀看錶演,是在書香瀰漫的校園裏。

在我四年級時,學校裏建了一個陽光圖書館,裏頭各式各樣的書都有,在圖書館裏還有一個竹馬館。在竹馬館門外的牆上,掛滿了關於竹馬的解說和圖片。好奇的我看了所有資料,看完資料,我對竹馬這個新鮮玩意兒入了迷。

沒過幾天,學校的主席臺上被佈置得漂漂亮亮:紅色的地毯、彩色的背景、還有背景上四個紅色大字“淳安竹馬”。對竹馬正感興趣的我頓時眼前一亮。佈置完場景,老師就在教室裏宣佈了第二天要表演竹馬的消息。那晚,激動的我在牀上興奮的睡不着覺,滿腦子都是第二天表演的事。

到了表演的時候,同學們到了操場上,滿臉期待的我聚精會神地盯着。演員出場了,紅色、綠色、黃色、白色、黑色等五色竹馬入場了,在竹馬館門外的資料上,我瞭解到:表演竹馬的都是青少年男女,分生、旦、淨、醜的角色,正生騎紅馬、青衣騎黃馬、小生騎綠馬、花旦騎白馬、小丑騎黑馬。還有,上面寫道黑馬最活潑。半信半疑的我一看,果然,小丑騎着黑馬,拿着馬鞭,蹦來跳去。紅色的狀元馬,讓我立志前行,也代表千島湖的成功,黑馬還有前程似錦的寓意,寄託着千島湖人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表演結束,我對我的家鄉千島湖又有了新的感覺。這是我的家鄉風俗,既讓千島湖有了代表作品,又凸顯了淳安“錦山秀水,文獻通考名邦”的獨特神韻和風采。

初二風俗的作文 篇3

做事情做的疲勞的中年人,喜歡吃優雅的下午茶的中年人,工作一天回來的中年人,一提起安吉的白茶,誰不是立刻想到一杯碧綠、清澈的白茶水,還有那淡淡的白茶香。

每年的3月25日至清明節左右,是最熱鬧的時候。這幾天,遠在外地的親人都會趕回安吉採茶葉。凌晨五點,天還矇矇亮,正是人們睡覺的時候,但在這兒,家家戶戶都已經起牀了。清幽的小路上時不時會閃過許多人影。他們無一例外,都是要去茶山上採茶的。

我們這裏的茶山,特別多。每家每戶都能分到一塊“領地”。那些茶葉,全市淡綠色的。一些嫩綠的小芽在茶樹的腳邊生長,彷彿在尋求茶樹的庇護。所有人都眼疾手快的採摘着,只剩下我們在旁邊玩耍了。

烘製茶葉可費時間和力氣了,要準備上一個大的工具(茶扁),再把大家辛苦摘來的茶葉撒在上面,晾乾後才能送上機器烘炒。炒好的茶葉要先挑渣,就是挑出那些有殘缺的茶葉。剛剛炒好,大人們就如火如荼的幹起來了。碩大的茶扁裏的茶葉被分成了好幾堆,大家的兩隻手是一刻也不得閒,總是一大把一大把地抓,兩隻眼睛更是不會停下,抓來多少檢查多少。茶葉就像落花流水般往下掉。這邊好的那邊壞的居然不會走錯門。

我把包裝袋打開,弟弟塞入防潮劑,小姨和叔叔往袋子裏裝挑好的茶葉,媽媽給茶葉稱重,外婆用工具把包裝的口子封上——大功告成了。然後包裝好的茶葉就會有三個命運:一個是被我們賣掉,一個是拿出去送人,最後一個是自己喝了。咦,爺爺呢?原來是被我們遺忘在了一旁,正悶悶不樂地喝着茶呢!

拿點白茶泡上,你就會看到一杯碧綠、清澈的茶水在你面前,還能聞到淡淡的清香。喝下去沁人心脾,白茶是提神醒腦、清涼解渴的飲品。

白茶,和我們,和安吉聯繫在一起,白茶已經融入了我們的生活。

初二風俗的作文 篇4

“咚咚鏘,咚咚鏘,財神爺來咯……”兩隻槳在“海浪”裏翻騰,兩條腿快速的前後翻飛……這,就是我美麗家鄉的習俗——劃旱船。

劃旱船,顧名思義,就是在陸地上划船,“旱船”是依照船的輪廓而製成的木架子,然後在木架的周圍圍上藍色布簾,畫上白白的波浪,彷彿小船在大海里乘風破浪。通常是一位姑娘,從旱船底下的洞鑽進去,手扶着船邁着碎步往前走。當然,每條“旱船”旁邊都有一位右手搖蒲扇,左手扶槳的“艄公”,他一手比畫着蒲扇,一手搖着槳,同時兩人高聲的唱着戲,一艘快樂的“旱船”就出發啦!

新年喜慶的“劃旱船”活動開始了,整條街上擠滿了圍觀的鄉親,人頭攢動,摩肩接踵,好不熱鬧!突然,鄉親們都不約而同朝着一個方向張望——“旱船”划過來啦!

一個身穿紅袍、面容姣好的姑娘站在“旱船”中,邁着歡快的碎步往前走,跟在她身後的艄公,一邊使勁地舞着蒲扇往旱船簾子上扇風,一面划動着槳,旱船搖搖擺擺,猶如在大海上航行,惟妙惟肖!

這時,只見那艄公扯開嗓子高聲唱戲:“今年風調雨順,喲……喲……”看熱鬧的鄉親們和着艄公身後的樂團一起應聲:“喲……喲……”同時鑼鼓恰到好處地敲了起來:“咚咚鏘!咚咚鏘!”所有的聲音交融在一起,非但不會讓人感到雜亂,反而是那麼和諧。那麼鏗鏘有力!別有一番韻味。

忽然,艄公將蒲扇別在腰間,一手扶船,一手加大力度划槳,原來這是遇上“驚濤駭浪”了!“財神爺來咯,喲!喲!”艄公又一次嘹亮地唱了起來,鄉親們高亢的聲音一唱一和:“喲……喲……”這不僅是家鄉傳統的習俗,更是人們在祈福,盼望着今年大豐收,風調雨順。

“財神爺來喲……”隨着旱船搖搖晃晃的遠去,聲音也漸漸散去,夕陽西下,小鎮慢慢恢復寧靜,但方纔那高亢、激昂的歌聲始終縈繞在鄉親們心中,陪伴他們開始新的一年……

初二風俗的作文 篇5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有的地方在過春節時會吃餃子,有的地方在過春節時會吃湯圓,而我的老家在過春節時會吃苕(sháo)粉坨,寓意團團圓圓。

苕粉坨跟包子差不多,不過外面的皮是用苕粉做的,而且裏面的餡料多用五花肉、蘿蔔丁、藕丁等調成。

我聽媽媽說,包苕粉坨講究一個快字。首先是做苕粉皮,我們先用開水沖泡紅薯粉,在它凝固時立刻倒入保鮮袋保溫。不過不要以爲這就能休息了,現在纔是重點,我們需要迅速開包,因爲苕粉皮冷了就包不了苕粉坨了。包苕粉坨分三步:先是把剛做出來的苕粉皮捏成窩窩頭的樣子,然後把調好的餡料放進去,最後收口,一個飽滿的苕粉坨就做好了。高手做的苕粉坨表面光滑,而我這種新手做的,那自然就是疙疙瘩瘩的了。

苕粉坨做好後,那自然是要去煮了,不得不說,這煮苕粉坨也是一門學問。煮苕粉坨一般要15分鐘。煮的時間短了,那苕粉坨就不好吃。煮的時間長了,那苕粉坨就要“破肚流腸”了。

煮好後的苕粉坨已比之前大了一倍,外皮晶瑩剔透,裏面的餡料誘人至極。這時的苕粉坨已經可以食用,但我們家一般還要用醬油、蒜瓣炒一下,這樣可以讓苕粉坨更香。

苕粉坨出鍋後,香味撲鼻,原本晶瑩剔透的外皮上裹了一層醬油,讓人食慾大發。不過這時可不能直接吃,剛出鍋的苕粉坨燙得很呢,我們要先在皮上咬一個小口,然後往裏面吹吹風,等它差不多涼了才能吃。一口咬下去,富有韌性的苕粉皮,脆爽的'藕丁,飄香的五花肉,濃郁的醬油……這多種口感夾雜在一起,那味道無法形容。

不過苕粉坨因爲製作繁雜,而且不易儲存,所以一般只有在春節才能吃到。

初二風俗的作文 篇6

在我的老家徐州,過年的風俗還真是不少。掛紅燈籠,包水餃,舞龍獅,放鞭炮……人們忙前忙後,接春納福,忙得不亦樂乎。其中獨具特色的就是寫春聯。

徐州的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書法非常熱愛和重視。村居委會規定:每家每戶都要買紅紙,自己寫對聯,然後全村進行比賽,評出一、二、三等獎。書法是我的強項,我想大展身手,就自告奮勇寫春聯。媽媽在一旁小聲說道:“你不要小瞧村子裏的人啊,這可是羣英薈萃、臥虎藏龍的地方。”我聽了媽媽的話,好奇心很快就被激發了,我想看看我的書法水平能在村子裏排到第幾名。

大年三十的早上,我們把筆墨紙硯擺放整齊,我按住紙,提起筆,蘸點墨,開始寫第一個字“五”。“橫”輕落筆,到三分之二處,按壓毛筆,最後收筆。筆斷意連,連到下面的“橫折”,在折筆處立鋒換面,保持中鋒豎下來。我目不轉睛地盯着毫端,毛筆走到哪兒,我的眼睛就跟到哪兒。“五”這個字很快就寫好了。我擡起頭,大家都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這是對我的鼓勵和肯定。我又飽蘸墨水,一鼓作氣寫完上聯“五湖四海皆春色”,下聯“萬水千山盡朝暉”。橫批“萬象更新”中的“新”比較難寫,我認真琢磨着它的字形、筆畫。左邊高,右邊低,左邊窄,右邊寬,回想老師上課講的注意點,然後一氣呵成,上聯、下聯、橫批的書寫都是那麼完美流暢。大家看了我寫的春聯,不禁嘖嘖讚歎:“這幅春聯如同行雲流水,真是妙筆生花呀!”我聽了大家的誇獎,心裏比吃了蜜還要甜。

評選的時間到了。評委們你一言我一語,認真對比,名次很快就出來了。第二名,我是第二名!我開心地合不攏嘴,望着第一名的春聯,暗下決心,有朝一日我一定要超過他。

寫春聯的比賽不僅是家鄉過年的風俗,也是家鄉人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一代代接班人把毛筆拿起來,使過年的味道更加濃郁,也讓中國的書法藝術發揚光大。

初二風俗的作文 篇7

在剛剛過完的新年中,我的家鄉有很多風俗,如:穿紅衣服,貼春聯,包餃子……不過我最喜歡放鞭炮,下面我就來講一講我到底是如何放鞭炮的吧!

小年那天中午,我和爸爸在家鄉的大街上買了許多鞭炮,如:轉碟、大地紅、飛車……但我覺得最好玩的是大地紅、魔術彈和飛天火箭。一直到除夕前一天,我都會偶爾出去放鞭炮。等到除夕晚上只剩了大地紅、魔術彈和飛天火箭了。下面我來講講除夕晚上我放鞭炮的故事吧!

那天晚上,月亮被雲彩擋住了,風也很小,正是放鞭炮的好時機。我和爸爸拿着鞭炮走到了廣場,準備開始放鞭炮。我們第一個放的是飛天火箭,爸爸把它插入雪堆,然後拿打火機把它的引火線點燃,只見它不停地向地面噴火花,突然猛的一噴,“嗖”地一聲飛得足有10米高,還噴出一大串火花,好看極了!放完飛天火箭後,我們又放了魔術彈。放它的方法和飛天火箭一樣,只見它“砰”的一聲向上噴出一串火花,足有15米高!而且一次噴的是綠色的火花,一次是紅色的火花,我數了數,居然一共噴了30下!

爸爸一邊看放鞭炮,一邊講道:“其實放鞭炮的由來有一個傳說。從前有一隻怪物叫‘年’,它每年的除夕都來吃人!有一年一個老人在除夕的晚上等‘年’來了以後,那個老人放鞭炮把‘年’嚇跑了,從此‘年’便不敢來了。”我算了算,這是我第7次聽別人說這個傳說了!

聽完以後我改放了大地紅,因爲它的引火線很短,所以差一點炸到我!後來我發現可以先用打火機點燃一根小樹枝的尾端,再點燃引火線。所以,做任何事只有用正確的方法和好的技巧,才能把事情做好。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重要、最隆重的一個傳統節日,放鞭炮是它的風俗,可以烘托節日氛圍,但是隨着空氣質量越來越差,應該減少放鞭炮,從我做起,讓我們的家鄉每天都擁有藍天!

初二風俗的作文 篇8

我的家鄉貴州貴陽有一項風俗,每年春節初二上山去拾柴,回到家以後再吃一頓熱騰騰的酸湯火鍋。

我還記得20xx年春節,我和爸爸媽媽初二一大早就去黔靈山公園拾柴,那一天天氣晴朗、陽光普照。我們到公園門口時,售票處已經人頭攢動、車水馬龍,進到公園裏面更是人山人海,湖邊、山坡、山頂到處都是人流,滿山的樹叢中都看得到人的身影。公園裏到處聽得見杜鵑鳥、布穀鳥、喜鵲嘰嘰喳喳的叫聲,就好像在演奏一支交響樂;看得見黃色的迎春花、粉紅的櫻花、純白的玉蘭花盡情地開放,還散發出一些沁人心脾的清香,使人恨不得湊進了狠狠地聞一兩下。人們三五成羣,在賞花、跳舞、唱歌、演奏、登山,最重要的是在山裏面拾柴。因爲柴火的柴跟財運的財諧音,所以人們把上山拾柴就當成是上山拾“財”,回家再拿紅布把它包起來,就寓意着來年會發財。我們隨着人流逛了大半個公園,然後也撿了幾根柴回家了。

回家以後,我們在家裏吃了一頓酸湯火鍋。在鍋裏燒開水後,倒入用西紅柿熬成的底料,再根據個人的口味加入配菜。酸湯顏色鮮紅,寓意着來年的生活紅紅火火、熱氣騰騰。酸湯並不辣,反而酸酸甜甜的,只要一湊近,這酸湯濃郁的香氣,就會從鍋中傾瀉而出,闖到鼻孔中,讓人沉醉在這香氣中。這酸湯裏煮出來的東西,也被這酸湯的酸甜給“渲染”了,在自己的本味中摻雜着酸湯的氣味,使得整個酸湯火鍋更加開胃可口。

拾柴和酸湯帶給了人們許多的好運,所以這項風俗很受人們的歡迎,只可惜今年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人們不便出門,公園也關閉,無法上山拾柴了,我多麼希望這場疫情趕快過去,人們可以繼續在陽光下的公園中享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