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放牛的散文

放牛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5W 次

兒時有一段放牛的經歷,時間雖不長,卻時常讓我想起。

放牛的散文

我故鄉在豫南山區邊緣,有山坡草場,宜於放牧。但那時尚屬集體生產時期,莊戶人家是沒有牛馬之類大牲畜的,放牛當然屬於“公幹”了。給生產隊放牛,每天可掙到四個工分,而成年人勞作一天也只能掙到十個工分,所以放牛便成了孩子們的搶手活兒。那時我大概只有六歲的樣子,對一切還是懵懵懂懂、混混沌沌的。可就是這樣,我還是出來開始“工作”了。營養不良,發育得不好,身高還不及牛,牽著牛韁繩卻常被牛們拽來拽去,常常是鼻涕一把淚一把的。

我之所以在同伴們中得以脫穎而出,成為一名牧童,也是有一些原因的。一方面是我屬於那種天生老實本分的孩子,能指靠得住,大人們都信得過;另一方面是因四爺爺的緣故。四爺爺是生產隊裡“掌鞭”的,就是能使喚牲畜拉犁、駕車、插種、打碾的那種“技術農民”,至少能抵現在一個拖拉機手兼農業技術員的角色,所以他講話還是有些分量的。四爺爺對隊長說,我看這孩子中。算是走了“後門”,我才攤得了這份差事。

以為牧童短笛騎在牛背上悠哉悠哉快樂無比,我覺得那是詩人、畫家們的臆想。凡覺得放牛娃逍遙自在、無憂無慮的人,我敢打賭他絕對沒有真正做過放牛娃兒。其實,放牛還是蠻辛勞的,尤其是對於一個正在貪玩時期的孩子來說,簡直就是苦掙苦捱。六歲的我第一次品味到生活的艱辛就是從放牛開始的。你首先得保證牛能吃飽、喝足,既不能讓它糟蹋莊稼,也不能讓牛受晒、淋雨,更不能讓牛格鬥摔傷等等。這對一個高不及牛,壯不及犢的孩子來說,這的確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牛是莊稼人的“寶”,我曾親眼見過因為死了牛,鄉親們失聲痛哭的樣子,如同天塌地陷一般。所以,放牛絕非等閒小事,生產隊把這筆相當可觀的“固定資產”掌握在只有六歲的孩子手裡,肩上的擔子可想而知。我當時的“頂頭上司”好像有好幾位:隊長、會計這些“大領導”自然是沒的說,經常會被找去訓話,講些摸不著頭的`“革命道理”;“掌鞭”的是牛和我的直接領導,負責平時的“業績考評”和考勤,當然也不能得罪。此外,還有幾位極“關心集體事業”的“熱心”人,也時常指手畫腳地對我訓導一番。說什麼連牛都放不好,將來還會有啥出息?弄得我又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以致於多少年後,每當想到他們,我一準就能想起跟著鬼子跑的漢奸狗腿子們。而這些人的嘴皮子功夫永遠是一流的,後來見到我時人家又說,從小看你就行,辦事牢靠,你看我說得沒錯吧,現在當幹部了吧!

趕了一輩子車,侍弄了一輩子牲口的四爺爺卻沒有落下一副好身板。上了年紀後,情況就更糟糕了,腿上疙疙瘩瘩的,連走路也是一瘸一拐的(據我後來分析,可能是動脈曲張)。當農民的哪有退休之說,後來生產隊也讓他放牛,我就成了四爺爺“助理”。此後,故鄉的山頭上經常會有我們一老一少的身影,從日出熬到日落。四爺爺是個刻板而又認真的人,每天都得早早地走晚晚地歸。早上覺還沒睡醒,他就站在門口大呼小叫,不理他的茬兒又不行,咱不是欠人家的人情嘛!四爺爺的眼神兒不好,腿腳又不靈光,像驅趕牲口之類的活當然只能靠我了。夏日裡天冗長,又燥熱,放牛自然沒趣得很,總盼望著早點結束這難熬的日子。好在經常會下雨的,這樣也好偷偷懶不是?

我同時放牧兩頭乳牛,一歲半左右,初生之犢,性燥烈,不易管束。我每天風來雨去,早出晚歸,精心放牧,不敢怠慢。四爺爺講:牛有兩個肚子,左邊是“草肚”,右邊是“水肚”。牛們吃足喝飽後,肋下那個低糟會漲起來,方可牽牛回去。夏季水草豐滿,正是牛長膘的時候,讓牛吃飽也不是件太難的事。牛肥的時候,我卻瘦了許多,大人們都說,這孩子太實在。至今我也沒搞明白,他們是誇獎我還是嘲弄我。

入秋後我去上學了,那兩頭牛也開始了拉犁扯耙的生涯,彼此都開始了自己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