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山水共芬芳散文

山水共芬芳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8W 次

山水之美,人皆愛之,而我更是從小就嚮往。我的詩、文、影、畫多以山水為本,或贊、或詠、或書、或賞,無不樂在其中。

山水共芬芳散文

常年累月坐在辦公室,要麼爬格子,要麼下堂課;今天開會,明日維穩,生活好不單調,好不枯燥,怎奈上班族也就如此。現在退了下來,時間全揣在自已的手裡,想去哪兒就哪兒,要呆多麼就呆多久,再無公務纏身,亦無維穩心煩。真是情閒意悠,正所謂放下了便自在,覺悟了可修心。

一日興起,想去玉池一遊。好個玉池:千峰鎖霧,竹聳凌雲;房舍櫛茨,道路蛇行;洞水清幽,笛韻互聞;有沁扉入肺的溫潤空氣,有氤氳婀娜的花草竹木;潺潺之流水叮噹,啁啾之鳥語歡歌;阡陌草垛田園景象,小橋亭榭玲瓏風光;微風呵翠竹,紫霧灑菊香;這一切如詩如畫,賞心悅目,令人寵辱皆忘。

白鶴洞更是神往已久,相傳南極仙翁駕鶴,神遊人間,遍訪仙境。至羅肖山西別有一洞天,群秀巍迤,紫竹聘婷,白鶴嗥翔,祥雲裊繞,洞泉淙淙,聲如擊玉。於是降仙鶴其間,飲洞泉解渴,酣甜沁心,贊此水如醪。故名“白鶴洞”。後自唐宋以來,湖湘官府便將白鶴洞水並君山茶獻於朝庭,沏之便如白鶴翔於碧水藍天之間。由此得來“白鶴洞水君山茶”的佳話。後有衡山老祖雲遊至此,始修南嶽行“九宮殿”如斯。

仲秋午後,漫步於玉池山戀之中,偶見白鶴盤翔於雲水之間(應是白鷺)。俯之近觀,見白鶴洞水,碧波盪漾,天光雲影、青山翠竹倒映其間,集天地山水靈氣於一體,直有天上人間之境地。聆聽,是一片洗耳之寧靜,偶有白鷺兒輕鳴,流水兒潺潺。山間田野雞鴨牛群滿目,山花野菊飄香。

放眼遠眺,雲鎖山黛,紫霧翠竹迤邐連綿,似幻似真。那一群群悠閒的小山羊,在這水汽曼妙的山間,葳蕤青翠的草叢裡自在生活著。頭頂著斗笠的鄉民勞作于田頭山坳:或荷鋤,或挑坦,從從容容;或採石,或園圃,忙忙碌碌。一派躬耕勞作、賞心悅目的景象。

人漫步而遊,便會漸漸融入一片空靈,怡心農舍之樸,珍愛稻菽之香,氤氳妙景,令人飄然。

沿山徑徜徉,便可入白鶴洞,一座巨堤築一系水庫,遠望如潭,近瞻如湖。這條碧流似深情的老嫗,從山的那頭旯旮裡悠然而來,淡定的.懷抱著如子如孫的群山,山們也常把自已的淚水、汗滴注入其中,使之永駐母親的魅力。她以忠誠,守候著這天穹一隅,孕育一方子民。收穫著一年又一年的春華秋實,淡看著時世變遷!

立於庫岸,見三面青山翠竹,垂柳迎風,便可感受綠色與環保的氣息;亦能嗅出了山水的芬芳歲月,崢嶸照華。微風起,庫面漣漪斑斑,山影隨之盪漾。竹鞭高揚,震懾四面山魅;柳枝輕拂,灑潑八方淨水。守得一方水土的安逸,呵護鄉梓平安。

林深處有一片靜謐的農舍,農舍裡面修養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者。偶見一縷炊煙裊裊升起,不時可聞小孩清脆的戲鬧之聲。農舍讓清秀的竹林環襯,鳥飛雀啁,與沙沙的竹葉聲合奏一曲曼妙的自然樂章,縈迴於村舍上空,給山裡人家送來快樂、祥和。舍後黛山綿延,給人平添幾分揣摩的深度。

此時此景,感慨良多,這景怡人、這水沁心,這人健樸、這情懷更是舒曠而致達。身處佳境,禪理妙宗自然而生,心懷淡泊,感悟人生;居其間,必得添壽益智之福,悟其境,定抱演緯繹經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