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春天,在武都看桃花散文隨筆

春天,在武都看桃花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2W 次

桃花盛開的時候,春天就到了。好像杏花、棗皮花開得比桃花還早,可是很少有人把它們與春天聯絡起來,與幸福聯絡起來。

春天,在武都看桃花散文隨筆

在這個桃花盛開的春天,我去過馬壩,去過南山。馬壩的桃花在白龍江沿岸的一塊泥石流上,千畝紅花連成一片,映紅了山邊的雲彩,映紅了絡繹不絕地前來看桃花人的心事。南山的桃花掩藏在一溜溜階梯狀的山凹中,零零散散的,說不上讓人振奮。因為離城近的緣故吧,武都每年的桃花節都在這裡舉辦,辦著辦著,一年比一年淡了,淡到今年好像沒有人再提起武都的桃花節了。

桃花節淡了,桃花依然開放,粉紅粉紅地開放。

馬壩的桃花是靠自己一望無垠的勝景贏得了讚譽,南山的桃花是以作秀獲得的名聲。在武都人心中,幾乎就只剩下這兩處桃花了,很少有人想到自己的家鄉也有桃花。

看著他鄉的桃花,忘了自家的桃花,然後附庸風雅地趕著春天的花瓣,在農家樂中吃幾頓大餐,於是,紅顏昭著,風光滿面了。我也是這些賞花者中的一員,偶爾在馬壩、南山的桃園中招搖一番。

前幾天,去了馬壩的人說,桃花正好,卻因事務纏身,未能立刻前往。不一週,我去,花已經全謝了。一位同行的朋友感慨地說:這花和人一樣,不過是過眼煙雲啊!花謝時才修成正果,人謝則只有等待來生。我沉默了,沒有回他的話。

我想到了自己的老家,老家裡也有很多很多的桃花。老家在高山上,這裡花謝的時候,恐怕正是老家裡花開的時間。另一位朋友說,我們老家蒲池有幾千顆野桃花,這幾天也許開得正旺哩,大家如果不嫌路遠,我願邀請大家同往。

我老家的桃花也大都是野桃花,卻沒有他說的有幾千株多,自然願意一睹為快了。

第二天,正好是星期天,我們到了蒲池石板坡。

石板坡的`桃花在一座大山的半腰上。山上有座廟,伺奉的是石板坡人的方神———二爺。上山的路是一條騾馬道,陡峭盤旋,有一小時的路程。沿途碎石鋪道,峻嶺突兀,幾無寸草,加上今年久旱無雨,四周所有的山峰還看不見一絲綠意。我想,在這種連草都不長的地方,能看到一片片桃花,那是多麼令人欣慰的事情。

太陽很暖和,上山的路也很吃力,我們脫掉了外衣,還是感到熱乎乎的。一位大概有60多歲的老阿婆,揹著一捆吹口熱氣都能點著的毛蒿,牽著一頭毛驢從山上走下來,一隻白色的哈巴狗跑前跑後地撒歡。看見我們上來,她老遠就繃開皺褶山似的眼簾,笑呵呵地主動搭話:“這麼高的山,這麼難走的路,腳下小心啊!”

“腳下小心”是山裡人對客人的熱情和關懷,在這樣艱難的路上行走,會讓人感到無比的舒暢和親切。

神廟在2008年的地震中被毀,重建的廟宇是一個明三暗五的通間,西面的一間廂房被當做廚房。十來個功德主聽說我們要上山,早早就做好了準備,殺雞燉湯,盛情以待。舊廟的一根木頭上記載了一段它的歷史:光緒5年,此廟毀於8級地震,過十七八年,至光緒22年始得重建。這就說明神廟的始建時間要早於光緒5年,應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石板坡的桃花也開罷了。廟宇的四周,懸崖邊,荒坡上,偶爾幾處晚開的花,也退掉了粉紅的容顏,露出了一臉的蒼白。幾隻和我們一樣趕來觀光的蝴蝶在殘花敗絮中飛來飛去,採集著花們最後的餘香。

我來到二爺臨時安置的救災帳篷裡,輕輕地點燃一株木香。我不知道我要祈禱什麼,為誰祈禱,為自己還是為別人?這時,老阿婆又上山了。為了生計,她在這麼貧瘠的山中,反反覆覆地跋涉,應該是一位生活的聖者。

走在朝聖的路上,花已經謝了。有一個花瓣從眼前飄零的瞬間,我頓然感悟到一種幸福:有美麗陪伴的時候能感受到幸福的人,是幸福的;在美麗失去的時候仍能感知到幸福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

長年飄蕩在外,我終於又開始想家鄉的桃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