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再見吧我的心上美人散文

再見吧我的心上美人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4W 次

初夏的黔城,煙雨朦朧。霽日,山巒浣洗一新,清新宜人。

再見吧我的心上美人散文

五月十九旅遊節,妻告我想去芙蓉樓,當然我不能推辭,不能掃她的興,下午三點許,我們駕車直奔芙蓉樓。

一會工夫就到了,只見景區人頭攢動、遊客如雲。入景之處,妻興正濃,纏住我,要給她留些倩影,“咔咔”一張張倩影定格在相機裡。

說起這芙蓉樓,乃楚南上游第一勝景。園林建築,古色古香,唐王昌齡在此留下了千古名句“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從“記事碑廊”步入,廊廡皆是石刻碑文,記載了黔陽古鎮二千二百年曆史,碑文有的字型模糊,可見年代久遠。

出碑廊上走,至“三絕樹根雕”樓,閣樓以中國紅為主色調。“三絕樹根雕”被嵌在玻璃櫃裡,遊客可四面觀賞,根雕人物個個栩栩如生,物件莫不象形。環視周遭,閣正中央貼有萬世師表孔子像,旁配兩幅對聯,左有根雕木椅、木桌凳,右有一口大銅鐘,系一大紅綢,妻用指輕敲了幾下,怕驚擾了這寧靜的閣樓。閣頂乃圓形,也是以中國紅為主色,間雜黑豎條紋,如油紙傘蓋。

出了“三絕根雕樓”,左有小竹林,配以長壽木紋石,如筍尺餘,以盆景相襯,更顯幾分竹韻。中間四方雕龍石刻,比“十三陵”的玲瓏,圖中雲龍相生,活靈活現,右有“至聖遺像”兩座大碑,碑旁石徑通幽,有黑紅色調閣樓藏於林。

離開“三絕根雕樓”,橫向西行十幾步,至古龍標山。此山非山也,乃一碑廊。赫然映入眼簾的是曾傳泗“清風明月一江樓,玉露離亭千古思”的碑文,沿廊還品了鄧開來啟蒙讀物《童訓新編》、王繼賢的`對聯、周則範的書法、田名瑜的《步陶韻詩》、岳飛的墨壯、米芾的《西山書院》、顏真卿的《麻姑山仙壇記》……不品不知道,一賞喜眉梢。小小的古龍標山,墨跡珍寶還真不少呢。

從古龍標山西行十餘步,見一兩層茶樓,有一女茶藝師正在沏茶。我和妻駐足欣賞了一番,然後穿過芭蕉林,來到了三角亭,庭院古木參天,小徑四通八達。一豹皮黃藥樟,掛滿了祈福的紅綬帶,旁有天然假山池沼,乃兩塊原生態大石,一石有土焉,長几株石榴,花正紅豔。有一很淺的水潭,岩石佈滿青苔,潭中荷間有鯉魚在嬉戲,清晰可見。

從三角亭斜坡而上,右手邊有一老牆,厚重古香,左邊楠竹林,比“三絕根雕樓”小竹林大,再行幾十步,見一閣,閣有一鏡匣,內嵌圖文一體的碑文“一片冰心在玉壺”。離閣,下一石階長廊,左邊鏤空,右邊懸掛書畫,條幅風中招搖。細品,詩畫皆美。

妻在不斷催促,我匆匆而下,橫向東走二十步,見一兩層樓閣,書曰“芙蓉樓”,與黃鶴樓、滕王閣相比,沒它們高大雄勢;與岳陽樓相較,個子還矮一節,腰還瘦一圈,但它與它們一樣,都久負盛名。如把黃鶴樓、滕王閣比作東北大漢,岳陽樓也稱得上江南標準宅男,那芙蓉樓算什麼呢?妻一語道破:“芙蓉樓,江南美女也!”

入樓,室內亦以黑紅為主色調。首先撲面而來的是昌齡畫像:著藍色官服,頭戴官帽,手持案卷,畫像兩旁的柱,用藍色書一對聯:賢宦留勝蹟萬世仰儒風,龍標古名城千秋芙蓉在,畫前有一供案,上有昌齡牌位,牌位兩旁有供燭,燭前、牌位前皆放供品。環顧四周,樓柱皆著黑色,面板皆漆大紅。我恭敬上前,朝昌齡牌位虔誠作揖,祈求他保佑吾鄉鄰歲歲平安!

邁出芙蓉樓,凝視正門牆角,顯得有些單調,但設計者們很巧妙地補上了幾兜芭蕉,自然成趣。視線朝正門瞅,鏤空矮牆擺滿了水仙盆景,牆下有兜樹,好不孤單。管理人員巧妙地放置了三缽盆景樹,使它們相映成趣。臺階放對小石獅子,既起到了鎮邪作用,又彌補了那塊的空曠。

猛一抬頭,“龍標勝蹟門”凸顯於眼,門頂褐色木板條紋裝飾。出了正門,回首“龍標勝蹟門”,磚石結構,上有圖案,有些斑駁模糊。四大缽盆栽鐵樹,夾道迎送。正門右手邊有一送客亭,龍標令(清)曾鈺所建,有楹聯:“名花好共題詩句,寒雨曾經送客舟”。亭下碼頭,讓我聯想起“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昌齡的離愁別恨,怎能用言語表達得盡?

樓已遊盡,俯視舞水,碧霞如流。眺對岸小渚,郁郁青青,簷牙高啄。逆舞水而視,一橋飛架,高樓矗立。朝景區大門走去,防洪堤峭壁深深,堤內楊柳依依,假山真石,配以桂花,自成風景帶。至景區門,見幾樹大紫大紅,花多葉少,不知是啥樹?妻興奮地告訴我:“這花都不認識啊,真是個花盲!”

“你知道,告訴我唄!”我不卑不亢,徵求她道。

“這叫三角梅,紅得發紫,不須綠葉襯托,就豔得晃你眼呢!”妻得意地答道。

出得景區,驀然回首,芙蓉樓宛如一江南美女,幽幽地隱於古鎮深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