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打草鞋散文

打草鞋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2W 次

五六十年以前,草鞋是我們鄉下的體力勞動者最常穿的一種鞋子。靠肩挑背扛謀生的小行販、走街串巷風餐露宿的手藝人、在旱地裡幹活的農民等等,大都穿的是草鞋。很多婦女自己都會打草鞋給家人穿,也有不少人以打草鞋出賣換錢維持生計。

打草鞋散文

打草鞋的工具比較簡單,一般是三件套:腰篐、草鞋耙和高凳。腰篐是一根直徑約一公分,長約八十公分經特殊加工而成的半圓形木棒,在它的上方中間釘有一枚竹釘;草鞋耙造型是一個丁字形,後面那一豎的尾端有一個向下的彎鉤,前面一橫上側中間有一個大一點的木樁,兩側各有兩個小一點的`木樁;高凳是一根比餐凳高一點的木凳子。由於長年累月的使用,這套草鞋耙常常會被磨得甄光瓦亮。

打草鞋的第一道工序是整理稻草。先選擇清亮挺括的上好晚稻草一把一把地扎住上腦,然後是拉草絨,最簡單的辦法是用一隻手捏住這一把稻草的上腦,另一隻手張開五指,從上到下掠去草絨(稻葉子)留下稻杆;如果有人幫忙,那就請他踩住一腳(收草時上腦扎住的一捆稻草我們叫一腳)稻草,用釘耙掠去草絨留下稻杆。留下的稻杆一部分搓成草繩,其餘的整整齊齊地放好備用。搓草繩、打草鞋之前,這些經過整理的稻草都得醒一醒(就是噴上一些水,讓它吸收一會兒),使它變得柔軟一點,一是手感好,二是不易折斷。

打草鞋的時候,人要端坐在椅子上,將腰篐圍在腰際,後面用帶子紮緊,面前的高凳上扣著那把草鞋耙,一條草繩根據想要打成草鞋的大小來回盤旋在腰篐的一個竹釘和草鞋耙的五個小木樁之間,草鞋耙那邊形成的是五個腳趾攀,腰篐這頭則是草鞋的後跟,這就像織麻袋的經線。然後從身邊的腰箍開始將整理好的一縷稻草搓一下在幾根草繩之間上下穿梭,當一縷稻草將盡之時,把另一縷稻草的根部塞到中間草繩的下面,再將這新一縷稻草搓合到前一縷稻草的草腦之間......如此不斷地重複,直至到達草鞋耙那頭。在整個過程中,一是要根據腳的大大小掌握草鞋的寬窄和長短,二是在前後必須預留對稱的四個繩攀以便穿著時扎草繩。

打草鞋也和編蓆一樣,要邊打邊排,就是用力將每縷草搓緊掠實,不然,草鞋就會鬆散不經穿,打好以後還得把底下露出來的稻草根修理平整,讓人穿著舒服。

當時人們打草鞋有的是為了給家人穿,有的是為了換錢度日,五六十年以前幾分錢一雙草鞋,賣掉幾雙就夠支撐一天苦生活的開支了;當然也有人會把草鞋掛到涼亭裡讓那些過路行人拿走,說這是修行積德,比那些吃素唸佛好多了。

那時的人們雖然生活清貧,但那顆善良的心是不會泯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