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佛心即俗散文

佛心即俗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1W 次

上山晨練,去的晚了,日漸高而熱。順路閒步,知不覺中從偏路下到早市,採購各色食果,大小四口擇奔廟前陰涼去歇息。

佛心即俗散文

在不足八歲小外甥眼裡,池塘裡的魚鱉好玩有趣,廟前的臺階好陡好高,好陡好高的臺階上那森嚴的寺廟、金黃的琉璃瓦、緊閉的硃紅大門,必定也給他小小的心靈很大的.衝擊、壓力,他在階前低處轉悠一會兒,臺階也不敢上,只是問:能從那門縫看見裡邊的東西嗎?

雖說法門不二,我們這幾個不擇葷素,才填飽肚皮的大小俗人,還是坦然踏進佛家門檻。

脫了涼帽,摘下墨鏡。一是禮貌,二是沒必要和神隔著介面——如果神有力量洞悉明察一切,還有什麼必要在它們面前掩飾呢?

依然是先在哼哈二將那過門檻,他們那麼健康外向,虎虎生威的氣勢近乎頑皮。小小小子說“嚇人”,半大小子裝模作樣的模擬他們的情態;“哼——哈——”,相當振作士氣。

地藏殿、觀音殿、天王殿、大雄寶殿……逐一參過。最喜歡的仍是十八羅漢,他們情態逼真生動,舉手投足間流露著親切、悲憫、歡喜、安閒,灑脫又近乎頑皮的氣質,無論他們是相貌醜怪特異、神采翩翩超脫、表情專注沉思,或者笑嘯行吟,都讓人感覺他們彷彿是撒播在凡世的的顆顆珍珠,甚至他們的大腹、大嘴、長眉、瘦骨、赤腳,皆依俗人相貌,而又無所顧忌不拘一格,真是可親可近可敬可珍愛。

我一直認為是人創造了佛,因為佛心所善必定人心所有。

兒子拜得很認真,也讓人感動,因為他心裡必定也有。

我在山一樣俯瞰的如來佛前,眼裡一片殷溼:

第一拜我求父母安康如天!

第二拜祈禱祝福我愛的人們,和愛著的人們愛的人都稱心如願!

第三我拜求自己康泰無恙,因為我是父母的女兒孩子的母親愛人的愛,不要因為我傷害他們!

那個有了好吃的就歡喜的小小外甥,比濟公還要無忌,殿堂的門檻踩了又踩,佛前的蒲團不但坐了還要打滾,渾然天真,不由人感慨:小兒無忌便是才啊!

歇在寺院樹下的陰涼裡,仰看鬆有百果,果有百籽,心中無限希望,非常輕鬆。佛心寬鑑:縱我總有千錯,看我本一俗人;因我有過能改,故不可輕言棄置。

此念還沒落地,剛啃過的果核便從手中向身後擲去。孩子爹告誡我佛家地盤不應不管不顧,我看了身後的園子笑道:

不結果也能就此結緣!善哉!善哉!

佛法之法,在於辯。佛子善言,亦善辯。嘻嘻,我夫當即領會:

不出家咱們就回家吧!

於是,大小四人,快快樂樂離開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