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故事一生的抒情散文

故事一生的抒情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9W 次

吃過晚飯後,父親就來到村東的一塊空地上,那兒已經有幾位老友在等候著他。夜空中沒有群星璀璨,月亮也隱藏在黑幕的後面,只有秋蟲的鳴奏聲從東牆根裡傳出來。大家坐在麥場東側的幾塊石頭上,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往今來的雅俗趣事,無所不談無話不聊,可唱主角的多是父親,因為他心裡有著無窮無盡的故事。

故事一生的抒情散文

父親和幾個老友都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年少的時候,整天在一起玩耍勞動,彼此之間心無旁騖真摯友愛地長大。那時候的日子是簡單快樂的,一起在田地裡耕種勞作,去河裡撈魚捕蝦,到山上砍柴採石摘麻椒。那時候的陽光格外的明媚,天空分外的蔚藍,即便是艱苦的日子裡,父親也能夠哼著小曲兒帶月荷鋤歸,無需青箬笠綠蓑衣也能在斜風細雨中耕種。在風湧雲起的天氣裡,他們也能如浪裡白條一樣,盪舟出沒在碧波萬頃的雲蒙湖裡;在雪花飛舞的嚴冬裡,他們踩著沒膝的積雪開採出一塊塊的岩石,喊著嘹亮的號子推回家蓋房子。勞作之中,閒暇之餘,夥伴們總喜歡聽父親講故事,那時候父親心中的故事大多數是爺爺講給他聽的。

時光荏苒,歲月滄桑,隨著成長,父親身上的責任逐漸加重,要去挑起生活的擔子。爺爺常年累月在外地工作,奶奶又臥病在床,排行老三的父親迫不得已,初中沒畢業就輟學在家,一個人承擔了裡裡外外所有的家務和農活,照顧奶奶,供養叔叔伯伯上學。聽姑姑講,父親天不亮就起床,自己端著一簸箕地瓜幹,去石碾上粉碎了之後,再回家放到石磨上磨成糊,一個人點著火,燒熱鏊子,弓腰低頭,烙成一張張的煎餅。那時候農家主婦的合格不合格,不看女紅就看烙煎餅的技術,能夠把煎餅烙得又快又薄,就會備受全家人的青睞,成為公認的巧手媳婦。剛開始的時候,父親不會烙,把煎餅攤在鏊子上揭不下來,父親又怕糟蹋了糧食,只好慢慢用刀子熗下來,留著自己吃,把好的留給奶奶。

父親看著其他的夥伴們去上學,心裡自然羨慕得很,可只有在幹完活後,拿出舊書,自己查閱翻看。父親憑著自己的愛好去閱讀,不過是那時候流行的《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等,大多數是爺爺給他帶回來的書。父親還有一個獲得故事的途徑是:沒有月光的晚上不用幹活,可以去村裡聽人說書。說書的人有外來流動性的,也有本村的,大多數講得是歷史故事或是民間傳說。父親看了書上的故事或是聽了別人講的故事後,再講給常年臥病在床的奶奶聽。聽父親給她趣味風聲地講述各種奇聞軼事,看父親惟妙惟肖地模仿各個形象人物,成為奶奶短暫一生裡最快樂的事情。

父親性情恬淡溫和,輕易不和別人計較爭吵。可有時候,又是那麼的急躁沒耐性。聽我二姨講,有一次她去石碾上壓地瓜幹,因為急著回家,就插隊搶在了父親的前面,父親勃然大怒,憤慨地說凡事總有個先來後到,他好不容易捱上號壓點兒玉米麵,回家做給我奶奶喝。二姨來就搶在頭裡,而我奶奶正咳嗽得厲害身虛體弱,急切需要喝熱米糊來補養身體。父親一邊說一邊把我二姨倒在碾上的地瓜幹掃起來,自己開始壓玉米粒。

奶奶有病去逝的時候,我最小的叔叔還不懂事,不知道難過,別人說這小孩子,你媽沒了快哭,叔叔卻唱開了當時流行的“東方紅太陽升”,酸楚的心裡,父親暗暗發誓,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弟弟。父親相信,奶奶在天國裡,一定是安心的,會微笑地看著他們成長。小叔上大學後,父親就離開家去北京當了兵。部隊上有很多書,父親終於能夠隨心所欲、手不釋卷地閱讀學習了,自學專業課考上軍校後,父親仍舊廢寢忘食地閱讀,他的心中知道了更多的故事哲理,也瞭解到了外面的世界很大很大,不再是家鄉那一方石牆內四角的天空。可他心中如許的`故事,只有回老家的時候講給兒時的夥伴們聽。父親最遺憾的是:奶奶再也聽不到她兒子講的外面世界裡形形色色的故事和道理。

後來的後來,有了我和弟弟妹妹後,父親的故事就專屬於我們。每個夜晚,我都是在父親的故事裡進入夢鄉,由最初“哪宅鬧海”的故事逐漸地講成了“空城計”,再逐漸地改變成“曾國藩的家書”。春天的時候,父親的故事伴著窗外雨打落花的風聲;夏夜的星空裡有著父親牛郎織女的故事;秋日的葡萄架下是父親清爽的故事;冬季的漫天冰雪裡,跳動的爐火旁,父親的故事充滿了融融的暖意。隨著四季的輪迴,故事的演變,我也漸漸地由一個稚嫩的小女孩長成了一個大姑娘,遠離家鄉求學工作,聽父親講故事的機會雖然少了些許,可我仍是想方設法地多創造機會和父親攀談,交流彼此對於生活的感悟。

再後來的後來,父親退休後回到老家,又和他兒時的夥伴們在一起,不約而同地每個晚上湊在一起拉呱講故事。我回家的時候,總是靜靜地坐在父親的身邊,聽他講著天南地北人來過往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