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六年級有關春節習俗的徵文作文

六年級有關春節習俗的徵文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8W 次

篇一:

六年級有關春節習俗的徵文作文

按照家鄉過年的習俗,春節在二十三——小年這天就開始了。

臘月二十三這一天是祭灶日。大家一般黃昏時,在灶房擺上桌子,放上瓜果、祭灶糖等向灶神敬香。那天晚上,媽媽讓我去祭灶,我拿了兩根祭灶糖,放在灶臺上,對著那裡磕了個頭,並在心中禱告:保佑我全家平平安安。

過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準備雞、鴨、魚、肉、青菜、年糕什麼的。

二十四掃房子。人們要把“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我也要掃走“窮運”、“晦氣”,於是就幫媽媽掃地、擦桌子、擦門窗……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表達人們很愛過年。

二十五拐豆腐;二十六蒸花糕;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二十九貼春聯、年畫。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

三十這天,我們包餃子,還要在餃子裡放進硬幣,家中吃到硬幣的人在新的一年裡就會交好運。

吃完年夜飯,在院子裡撒滿芝麻秸,寓意新的一年生活像芝麻一樣節節高。然後守歲熬到大年初一。

除夕夜家裡所有的燈都要亮著,一直到天明。初一“起五更”磕頭,晚輩先給家中長輩磕頭,長輩會給晚輩壓歲錢,然後結夥去別人家磕頭。我今年就和爸爸他們一起去磕頭拜年了。

初五為“破五”,意為破除禁忌,開市貿易。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人們會在這天觀燈、放煙花。這裡的習俗還有很多,歡迎你來我的家鄉過年!

 篇二:

一年一度的春節又來到了,大街小巷熱鬧非凡,而每個地方的過節習俗都各具特色。現在,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們十堰過春節的習俗。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最初人們是以桃木刻成人形掛在門旁用以避邪,後來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的名字。春聯多用紅紙書寫,代表著吉祥、幸福。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有除夕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而孩子們則耐不住性子,索性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之際,整個城市的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一刻,有的人家還在庭院裡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每到過春節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由掌廚的做出來,而且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此時,砧板聲、爆竹聲,再夾雜著人們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閤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我們這裡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為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點。

一時間,十堰的過節習俗說也說不完,等你到了這裡,你就能親身感受到它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