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一作文 > 共同記憶的作文800字議論文

共同記憶的作文800字議論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2W 次

  【作文真題】

2017年4月福建省高中語文質檢作文題

共同記憶的作文800字議論文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不同的交往,會形成不同的“共同記憶”。角色不同,“共同記憶”的意義便不相同。 例如:

張爸爸:共同記憶是親情的紐帶。再忙,我都要多花些時間陪孩子,見證孩子的成長。

沈老師:共同記憶是精神的家園。我要做一名謙謙有愛、修己達人的園丁。

吳市長:共同記憶是城市的根和魂。我們需要高樓大廈,我們更需要文化底蘊。

上述三位長輩關於“共同記憶”的認識,對你有什麼啟發?你對“共同記憶”的意義有怎樣的思考和聯想?請從子女、學生、市民三種角色中任選其一,寫一篇文章。

  篇一:守護共同記憶,深烙文化之印

我常常在想,我生活的這座城市,能成為我靈魂的皈依嗎?

——題記

張大春在《城邦暴力團》裡以平和的驕傲寫道:“這是一座不存在於地圖的城市,沒有路牌會告訴你它在哪裡,你會發現它的形象存在於每一條道路每一片竹林,但你如是外來者,不經指點,是找不到它的。”

這座城市是什麼?如他描述,這是存在於真實城市之外的,一個文化的倒影。它由共同記憶凝鍊、歸納而成。

長輩說,共同記憶是城市的根和魂,我深然之。

城市是人的城市,所以共同記憶,是它所有居民曾共同生活的回憶。六朝古都記得歷史風雲,草莽故鄉記得王侯將相,紅色聖地記得星星之火,新興城市記得熱情開放,更不用說,它的建築、河湖、民歌、古俗,這些,是凝固的共同記憶。

但,以上種種,不只是記憶。正是在日復一日的記憶疊加中,城市市民如我,從中不自覺地抽象出一種共同的生活方式、同樣的行世觀念、相似的精神氣質——共同記憶,凝成了城市的文化氣質。

城市的文化氣質,是隨記憶動態變化而不斷更新的,但無論記憶如何增刪,這種氣質一經形成就很難完全改變。

它的生命力與定力,反過來亦塑造了一群人、一座城。

如果說不同的城市是群星,散落在人類文明的星空上,那麼文化就是它們永恆的光輝,使它們被看見、被矚目。群星的光輝投射在人類真實的原野上,使這裡有了翡冷翠、那裡有了威尼斯,即使漫長的歲月使一些城市如流星般劃過夜空,文化,也是它們曾燦爛燃燒過的證明。

文化,亦為我們的靈魂打上深深的烙印。即使我們終將背井離鄉、從一生唯一的城市出走;即使我們萍落於五湖四海、經年風霜滿面,我們亦能相認,因為我們的靈魂深處,有一座城市的光芒。

我們需要城市的文化給我們這種烙印,因為我們需要確認人與故鄉的關係。而城市亦需要儲存共同記憶,才能永存這份烙印的力量。但,作為一個普通的市民,我常常茫然,物質文明的更新換代是否正在撕裂、剝奪我們的共同記憶?

高樓大廈崛起了,而牌坊、民居、古鐘樓倒下了。冰冷的水泥覆蓋了視野,而溫暖的河流正消逝於我們的理想鄉。共同記憶的確需要現代文明的更新補充,但,那些古老的、美好的、純粹的精神物化象徵——古音、民戲、舊民居……又怎能被無情拋棄?

不能一概否定,不能全盤拋棄。縱只是一個微小的城市個體,我仍相信,只有儲存我們美好的共同記憶,才能儲存我們的文化根基。城市,才不會是空中的樓閣。

我期待,人們虔誠守護這份記憶的明天就能到來。

 點評

本文從市民的角度切入,首先點明“共同記憶”是一個城市的特徵,接著論述“共同記憶”是如何形成的,由淺層的歷史特徵昇華到內在的精神氣質層面,再進一步論述“共同記憶”的價值和意義,突顯了城市文明的屬性,更難能可貴的是,本文還進一步指出這種“共同記憶”是市民的精神皈依,最後關照這種“共同記憶”所面臨的現實問題,表達了對“共同記憶”未來的憂慮。結構較為嚴謹,論述較為深入,視野開闊,思考具有獨特的人文特點,體現出較為深厚的人文情懷,如果能進一步追問這種共同記憶當如何面對現代危機,思考的深度或許會更上一層樓。

  篇二:尋城市記憶 守文化之根

馮驥才說:“城市和人一樣,也有記憶,因為它有完整的生命歷史。”是的,每座城市背後,都蘊含著市民與其交往的共同記憶,它是一個城市的根和魂,寄託著每個市民的文化認同感。那麼,何謂共同的記憶呢?

共同記憶,是深藏情與愛的紐帶,將眾人與城市連作一個共同體。它可以是城市的方言,是名人故居,甚至是老字號小吃。生於斯長於斯,一座城留給市民的共同記憶無關優劣輕重,最關鍵的是它用城市特有的文化底蘊滋潤著每一份記憶。

然而,正如王開嶺所感慨的那般,故鄉因整容而毀容,城市在現代化的快潮中逐漸丟失市民的共同記憶,失守我們的文化高地。無數的文化古蹟消逝於挖掘機的轟鳴聲中,中國似乎正朝著“千城一面”走去。文化認同被稀釋,共同記憶被打磨成工廠量化生產的模具,我們所依賴的這一方空間被改弦更張,連根拔起。

因此,守護共同記憶迫在眉睫。一座城的名片,不在於它建起多少高樓大廈,而在於其文化的個性與厚度。方言可以傳遞文化情感,傳統小吃可以傳遞文化溫度,每一份共同記憶都是城市文化的載體,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市民的共同體意識。鄉音,是兒時嬉笑玩耍的記憶;鄉味,是永遠縈繞舌尖的記憶;鄉容,是無數遊子歸家的記憶……故而,人對自己生於斯長於斯的歷史與地理的懷念,總會衍生出一種綿綿延延的情感,成為回視往昔歲月的文化鄉愁。身處紛繁複雜的現代社會,這種鄉愁在現代語境中映現了人們的“共同記憶”。恰是這種共同記憶建構起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也鐫刻著市民的情感密碼,讓每一位市民在千篇一律的水泥森林中覓得一絲歸屬感。

誠然,經濟的發展未必會解構城市的文化,相反,失去物質基礎支撐的城市是無力探討其共同記憶流失與否的。但是,現代化的侵蝕必將以憑證和依據的淡化為代價,市民的共同記憶也將因為文化載體的逝去而逐漸淪為歷史。文化的浮躁、情感的迷失,終將無法讓人們尋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無法構建現代化探索途中的文化棲息地。誠如,王開嶺所說:“故鄉不僅僅是個地址和空間,它有容顏和記憶能量,需要視覺憑證,需要歲月依據,需要細節支撐。”假若人們與城市失去了情感聯結,那麼,此城便僅僅是個地址,我們也將在川流不息中陷入鄉愁何寄的無所適從中。

所以,作為市民,我喜於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哀於共同記憶的褪色。“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共同記憶帶給我們的是情感共鳴的文化底氣,是帶有情感歸依的城市之根。身為城市的細胞,我們有義務守住共同記憶,讓城市文化的獨特色彩更具普適性,溫暖我們居住的城市。

每一間酒吧都是一段情,每一條路都是一種記憶。趙雷對“成都”的依戀,亦是我心所盼。尋城市記憶,守文化之根,古老的底蘊,必能撐起這片蒼穹。

 點評

作者從“共同記憶”的概念入手,闡釋城市“共同記憶”內涵以及對於市民的意義。然後進一步指出現代化快潮中,“共同記憶”正在日漸遺失,因此提出守護“共同記憶”已迫在眉睫,然而此種守護並非讓經濟停滯,社會倒退,所以從市民角度召喚城市的理性文化建設,尋得城市記憶,守得文化之根。此文有較強的角色意識,又能扣住“城市共同記憶”的意義來展開深入論證,結構清晰,層層深入,是一篇較為規範且有思考力的考場作文。

  篇三:以文化底蘊,琢城市記憶

對於城市的共同記憶,吳市長所言著實引起了身為市民的筆者的共鳴。城市的定義並非只是林立的高樓大廈,城市的文化魅力,才是一座城市的根與魂。身為市民,當以文化底蘊,共琢城市記憶。

於城市化浪潮湧動的今日,吳市長所言及的“高樓大廈”,卻成為眾多城市競相追捧的“最高準則”。不少城市決策者只著眼於亮眼的經濟建設指標,罔顧城市文化底蘊的培護,殊不知,其精心搭建的千篇一律、外表光鮮的高樓之下,是古街老屋的悄然淪陷,是文化根基缺失之後所形成的城市記憶空洞。徒有其外,而無其內在情感的城市建設難以提升城市的精神核心,只會製造出大量患了“集體失憶”、面無表情的鋼筋水泥結合體。如此一來,高樓下的“共同記憶”,於市民而言,怕也是凌空蹈虛,止於奢談罷了。

誠如吳市長所言,城市的共同記憶更應是來自於文化底蘊,而非高樓大廈的簡單堆砌,“共同記憶”形成,不僅取決於由城市管理者自上而下所營造的城市文化氛圍,亦關涉基於普通市民們的群體記憶所形成的文化情懷。城因為其內生活著的人而成為城市,而城市的共同記憶亦是如此,市民們在城市生活中所養成的談吐、性情、習俗,都可謂城市文化底蘊的一種日常積存,自然也是城市共同記憶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承上而言,城市之“共同記憶”,是由上至“建設者”下至販夫走卒所共築的城市文化,城市也因其具有獨特的文化記憶,與其他城市有所區別,成為自身一張鮮明的名片。

當下中國,城市共同記憶的建設亟待發展,近日大熱的“雄安新區"見諸報端後,不少人萌生了“炒房”一念,蜂擁而至,雄安樓市日漸火爆。這些炒房客,只汲汲於眼前的經濟效益,戚威於自身腰包,難免有傷城市的文化情懷,如此以房產堆疊的城市,其“共同記憶”的積累,不能不引起我們的警惕。

無疑,城市文化底蘊的建設乃市民“共同記憶”之圭臬,但作為市民,我們亦不能要求城市管理者將經濟建設視為“洪水猛獸”,一座有活力的城市不能停留於過去,文化底蘊常常是與經濟建設一同發展,若想打造一座城市完整、動態的記憶,城市建設者須在傳承與發展中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

城市是棲居其中的每個個體的總和,城市的共同記憶,是好幾代人美好情思的結合體,也是一座城市的最強文化競爭力。吳市長一席話,道出城市共同記憶的根與魂,而根的滋養與魂的鑄成,還須市民共勉之。

點評

本文首段簡潔而恰當地勾連了材料,體現了作者清晰的角色選擇意識,且能緊扣“共同記憶”這一關鍵概念, 是對本次省檢作文審題的一次有效突圍。文章的主體部分亦能堅持以市民的視角,從不同的維度對城市的“共同記憶”進行理性、剋制的闡釋,且不忘聯絡當下城市發展的怪圈,進行有理有節的批駁,當然,本文對雄安新區樓市的分析仍有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