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合集15篇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合集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3W 次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合集15篇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正確讀寫“尊嚴、面呈菜色、疲憊不堪、狼吞虎嚥、骨瘦如柴”等詞語。會寫“尊”字。

(2)理解課文重點詞句,讀懂課文內容。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學、合作學習,掌握生字詞,理解課文內容。

(2)抓住人物的語言、神態和動作描寫,瞭解人物內心活動,初步感知尊

嚴的具體含義和現實價值。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正確理解尊嚴的含義,初步領會做人要有尊嚴的人生哲理,樹立自尊、

自強、自立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從描寫年輕人神態、動作、語言的句子裡體會到年輕人自尊的品格,懂得什麼是尊嚴。

2.教學難點:理解“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但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三、課時安排: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學生談話,匯入新課

1.以談話的方式引出課題。

師:生活中假如你是一個飢腸轆轆、筋疲力盡的人,有人將食物送到你面前,你會怎麼做?(生作答)

師:有一個年輕人,面臨這樣的問題,他是這樣做的。

2.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第七課 尊嚴)。

3.寫一個本課的字:尊(相機指導“尊”字的寫法及易漏筆畫)

(1)生觀察,會寫的字交流、提醒。

(2)師範寫,生在寫字卡上寫2個。

(3)展示評價,誇一誇。

(4)再寫1個。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讀生詞:尊嚴 逃難 善良 樸實 款待 例外 喉結 讚賞 捶背 僵硬 許配 面呈菜色 疲憊不堪 狼吞虎嚥 骨瘦如柴

齊讀;開火車讀

2. 多音字“難”教學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自讀建議:一邊讀一邊想,課文圍繞“尊嚴”講了一件什麼事情?

2.學生獨立默讀。

3.反饋自讀情況。

(1)找生簡述故事主要內容,師評價。

(2)師強調事件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3)出示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深入理解課文

1.引導質疑。

(1)故事中的哈默只是一個窮困潦倒的逃難人,可沃爾遜小鎮的鎮長傑克遜卻是怎樣評價他的呢?

(生回答,螢幕出示句子)

“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齊讀)

(2)通過讀這句話,提出質疑。學貴有疑,會提問就會學習。

(預設:為什麼說他有尊嚴?為什麼他什麼都沒有,卻百分之百是個富翁?為什麼只要有尊嚴就是富翁?……)

2.自主、合作學習,走進課文,走進哈默。

課件出示:

導學提綱

①自主研讀:默讀課文,用“——”劃出描寫哈默外貌的句子,用“===”劃出描寫哈默動作的句子,用“~~~”劃出描寫哈默語言的句子,把畫出的句子認真讀一讀,在旁邊做批註,寫出自己的體會;

②小組合作:根據自己勾畫和批註的內容進行探討,並選擇感受最深的一處,準備在全班展示交流學習成果。

3.小組展示學習成果

預設:教師相機點撥。

(1)外貌描寫:

螢幕出示:

句子一: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

句子二:只有一個人例外,這是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

A.讀句子;

B.交流體會;

C.用心地再讀句子:你彷彿看到一個什麼樣的人出現在我們面前?

你看他-------------------------------------------------

D. 就是這樣一個年輕人,此時此刻他最需要什麼?可是當食物擺在面前時,他卻拒絕了,為什麼?

(2)語言描寫:

螢幕逐句出示對話:

“先生,吃您這麼多東西,您有什麼活兒需要我做嗎?”

“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東西,我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這些食物!”

“不,我現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

A.小組交流句子

B.同學們自由讀讀三次對話,想一想,年輕人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C.師生對話

第一句:有禮貌;

第二句:態度堅定;

第三句:堅持先勞動,再吃食物。

D.分角色朗讀

(3)動作描寫

逐句出示課件:

1.當鎮長傑克遜大叔將食物送到他面前時,他仰起頭,問:

2.這個年輕人的目光頓時灰暗了,他的喉結上下動了動,說:

3.年輕人站起來說。

4.年輕人也蹲下來,輕輕地給傑克遜大叔捶背。

5.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嚥地吃起來。

A.讀句子,說體會:

B.理解“喉結上下動了動”“狼吞虎嚥”,說體會;

C.引導質疑,總結主題。

哈默已經飢餓到了極點,但他仍然堅持幹完活再吃飯。哈默得到的食物與其他逃難者得到的一樣嗎?

哈默僅僅得到了食物嗎?他還得到了什麼?(別人的尊重;尊嚴)

4.深化主題,推向高潮。

好一個有尊嚴的哈默,他用自己的勞動換來了食物,以自己的尊嚴贏得了人們的尊重,怪不得傑克遜大叔這樣對女兒說,(出示課件)

(“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A、傑克遜大叔激動地對女兒說,讀―――

B、傑克遜大叔讚歎不已地對女兒說,讀―――

C、傑克遜大叔感慨萬千地對女兒說,一起再讀―――

5.全面把握文章內容。

傑克遜大叔雖然沒有像哈默那樣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他也有著獨特的人格魅力。快速瀏覽課文,說說傑克遜大叔是個怎樣的人?

總結:他是一個會尊重他人的人。

(五)拓展延伸

閱讀《彎腰拾起的尊嚴》

(六)總結全文、佈置作業

是傑克遜大叔成就了哈默的尊嚴。如果說沒有傑克遜大叔,就沒有後來的哈默。更沒有哈默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所以我們說,文中有尊嚴的人不止是哈默,還有傑克遜大叔。一個既自尊自強又尊重他人的人,才是真正的有尊嚴的人。

作業:

1.抄寫描寫年輕人哈默外貌、動作和語言的句子。

2.有興趣的收集哈默的資料,瞭解哈默的生平。

3.收集身邊人維護尊嚴的小故事,準備交流。

板書設計:

7.尊嚴

哈默 自尊自強 獲得成功

傑克遜大叔 尊重他人 看重人品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2

1《古詩三首》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 讀懂三首古詩,感悟每首詩中描繪的獨特景色,體會表現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意思,並由此想象畫面。

3. 會認讀本課中“螺”“諳”等生字,會寫“亭”“庭”“潭”“螺”“諳”5個生字,理解“閒”“厭”“和”“諳”等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5. 蒐集、背誦別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二、重難點:

1. 感悟詩中描寫的景色,想象美好畫面。

2.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三首詩,默寫《獨坐敬亭山》《望洞庭》。預習:

1. 自學生字,讀熟三首詩。

2. 藉助註釋試講詩意,畫出有疑問的地方。

3. 蒐集別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三、教學過程:

1. 談話引入:

2. 讀課題,指名讀三首古詩。(檢查通過預習對課文熟悉的情況)

3. 指名認讀生字,提示應注意的地方。

4. 分組學習

讀熟三首詩,藉助註釋在組內試講每首詩大意。

交流預習中的疑問,組內解疑。

5. 指導朗讀。

四、教學反思:

我在黑板上給孩子們抄了一首劉禹錫的《望洞庭》,指導學生朗讀並初步理解,然後指導背誦。一節課,不僅學會了教材上的古詩,還積累了課外書上的古詩一首。這樣的課堂拓展,教一帶一,既充實了教學內容,又豐富了學生的積累。

課後,我進行了教學反思認為,“課堂拓展,教一帶一”的方法,符合《語文課程標準》所倡導的“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學習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等基本理念。

我在教學古詩《獨坐敬亭山》時,為了讓學生體會詩的意境,我佈置了讓學生根據自己對詩的理解畫一幅彩色畫的家庭作業。當時學生們的熱情特別高漲,情緒也很激動,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畫交上來了,看著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畫,對我而言,與其說是在批改作業,不如說是在欣賞作品。

在這堂課上,在一些細節上出現了問題,比如在一個環節上媒體沒有同步,比如板書當中的一些失誤,以及在隨機問答中的不夠嚴密等,都是因為準備的不夠充分,或者說是設想的不夠嚴密,因此渴望完美的我課後充滿懊惱,並一次次告誡自己:今後上課務必要認真、再認真,做到百密而無一疏。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火種、噴射、火焰、驅寒取暖、驅趕、領袖、氣急敗壞、懲罰、敬佩、造福、違抗、狠心、雙膝、啄食、肝臟”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普羅米修斯的勇敢和獻身精神。

3.學習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抓住有關語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教學準備

關於普羅米修斯的閱讀材料。

教學過程

一課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以“火”匯入

1.導語:同學們,對於火,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你能說出火的用處嗎?(比如:火能燒熟食物,火能驅趕野獸,火能照亮夜空,火能帶來溫暖,火能燒開涼水,火能通報敵情,火能傳遞資訊,火能煉造工具,火能幫助人們戰鬥……)

2.在發明電之前,人們的生活、社會的發展無一處能離開火。可以說,火啟迪了人類的智慧,火賦予了人類騰飛的翅膀。火的使用是人類歷史上一項劃時代的偉大發明,有了火的幫助,人類就開始有了技術發明,向進步和文明邁出了第一步。火,是光明的使者;火,是文明的象徵。在中國有燧人氏鑽木取火的傳說。在古希臘,有普羅米修斯揹著天神宙斯,把火從天上偷走帶給人間的神話故事,今天,我們就來讀普羅米修斯的故事。(板書課題)

二、自讀自悟,完成自學要求

1.把課文讀正確,認讀生字新詞。

2.邊讀邊思考:火是怎樣來到人間的?火為人類帶來了什麼?為普羅米修斯帶來了什麼?

3.提出自己的疑問或感興趣的問題,準備與大家交流討論。

三、初步彙報交流

1.指名讀課文,認讀生字和生詞。

2.交流思考的問題。交流時,先說一說,再讀文中相應的句子和段落。試著講講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書寫生字生詞

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一、交流疑問或感興趣的問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生可能提出以下問題:

普羅米修斯為什麼要冒著生命危險為人類盜火?

普羅米修斯為什麼能忍受那樣的折磨?

……

二、結合學生的交流,重點引導學生思考:

1.自從有了火,人類的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把課文第二自然段的省略號加以補充。如:

自從有了火,人類就開始用它燒熟食物,驅寒取暖,並用火來驅趕危害人類安全的猛獸。

自從有了火,人類不吃生的東西,減少了疾病。

自從有了火,人類的夜晚就有了光明。

……

三、小結:

1對,在漫漫的長夜,火給人帶來光明;在寒冷的冬日,火給人送去溫暖。有了火,人類才領略了熟食的美味,脫離了茹毛飲血的時代;有了火,人們才能燒製陶器,冶煉金屬,製作更精細的工具和武器。普羅米修斯為人間做出了多大的貢獻啊!

2當普羅米修斯看到人間的變化時,他會怎樣想呢?

指導朗讀:為人類造福,有什麼錯?我可以忍受各種痛苦,但決不會承認錯誤,更不會歸還火種!

3從哪裡看出普羅米修斯的不屈?

指名讀六、七自然段,讀出普羅米修斯的不屈不撓,英勇頑強。結合插圖,朗誦六、七自然段。

四、引導評價,昇華情感

1.導語:儘管最終普羅米修斯結束了他的苦難,但誰又能忘記他所遭受的痛苦呢!作為人類的一員,你將怎樣評價普羅米修斯的功績呢?請寫一寫吧!

2.學生自主寫。

3.交流朗讀。

例文:普羅米修斯,你這個盜火的英雄,你是那樣的勇敢,你是那樣的不屈不撓,你是那樣的英勇頑強,至高無上的眾神之神宙斯也不能讓你屈服!人類永遠都不會忘記你,永遠都會感激你!是你,讓人類走出了愚昧,是你,讓人類走向了文明。

五、鼓勵拓展閱讀

我們不能忘記,故事中除了英雄普羅米修斯,還有幾個人物,他們是宙斯,火神,大力神赫拉克勒斯,通過故事,你一定對他們也有了個初步的評價。他們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故事,如果想進一步瞭解他們,可以讀讀其他的古希臘神話故事。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學會詩中出現的兩個生字“浮、萍”。

3、理解詩句的內容,想象詩中描寫的情境,感受鄉村孩子質樸、純真的童心之美。

教學重點:

1、讀中理解詩句的含義,讀中感悟詩文的意境,體會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池上》,豐富古詩積累。

 教學難點:

1、在理解的基礎上,結合詩句展開想象,體會童年的純真與快樂,與古詩意境產生共鳴。

2、品味古詩語言,抓住“偷採”、“不解”、“藏蹤跡”等詞語感受詩人煉字之妙。

 教學準備:

1、教學多媒體簡報。(文字、影象)

2、師生查詢詩人、詩作相關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調動積累,匯入新課。

1、師:現在已是初夏時節,星期天我路過南湖邊的一個小池塘時,看到有幾朵小荷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臉,我想到了詩人楊萬里《小池》中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說到池塘、荷花,你們還想到哪些詩句呢?

2、學生交流自己積累的關於池塘或荷花的詩句。

3、師:今天我們要學的一首古詩也是講的夏日池塘上發生的事,它的題目就叫《池上》。(板書詩題:池上)相機顧名思義理解詩題:荷花池塘裡。

4、學生齊讀題目。

5、簡介作者白居易。

(1) 學生說自己知道的關於白居易的生平、詩作、詩風。

(2) 教師小結: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從小生活清貧,生逢戰亂,對人民疾苦有較深的瞭解,他寫了很多詩,揭露統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諷喻詩”。他熱愛大自然,寫了不少描寫山水景物的小詩。他的詩質樸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讀。白居易一生寫詩3600多首,是唐朝寫詩最多的詩人。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池上》。要求:讀準字音,把詩句讀通順。

2、檢查初讀情況。

(1) 指名讀古詩,集體正音。

①讀準後鼻音:撐、艇、萍;

②學習新詞:浮萍,理解詞義,練習書寫。

(2)齊讀詩歌。

(2) 學生簡單說說池塘上發上了一件什麼事兒。

(一個小孩偷採白蓮。)

3、學生再次自由讀古詩。

要求: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4、小組合作學習,弄懂詩意。

(1) 學生結合前後句和插圖,藉助工具書,自己理解詩句含義。

(2) 小組逐句內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啟發、補充。

5、集體交流,瞭解《池上》大意。(指名說自己對詩句的理解)

三、吟詩煉字,體會意境。

(一)前兩行——小娃偷採蓮。

1、學生自由輕聲誦讀古詩,邊讀邊想象畫面。

3、學生交流“看”到的畫面。

(1)怎樣的荷塘,怎樣的白蓮?

(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想象到的“蓮葉何田田”的美好畫面,喚起學生對荷花池和嬌嫩蓮蓬的嚮往之情。)

(2)小孩如何偷採白蓮的?

①學生暢談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採白蓮圖。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蓮蓬,而不經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撐船去採池中蓮蓬。

②看圖,指導學生讀出小娃天真、調皮的感覺樣子。(讓學生為

“小娃偷採白蓮圖”起個題目)

③朗讀前兩句,思考:你最欣賞其中哪個字?

(“偷”,結合自己小時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惡作劇和頑皮之事,和詩中的小娃產生共鳴,體會孩子的無邪、可愛、純真與童年的快樂、無憂、自由。)

④配樂再次有韻味地誦讀前兩行詩句。

(二)後兩行——景美童心純

1、提問:小娃“偷採白蓮”不會被發現嗎?

2、學生默讀後兩行詩,談理解。(小娃哪裡知道,小船一路劃開的一道浮萍已經暴露了他的“偷採”之事。)

3、抓住“不解”體會小娃純真、質樸,練習讀出情趣。

四、迴歸整體,拓展延伸。

1、學生帶著理解,學生再次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池上》賞詩會——各小組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表演式誦讀古詩。

3、熟讀成誦。

五、佈置作業 ,鞏固練習。

1、背誦課文。

2、默寫《池上》。

3、依據《池上》這首詩歌的內容,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為這首詩配一幅畫。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5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海上日出》課文原文

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時天還沒有大亮,周圍非常清靜,船上只有機器的響聲。

天空還是一片淺藍,顏色很淺。轉眼間天邊出現了一道紅霞,慢慢地在擴大它的範圍,加強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陽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不轉眼地望著那裡。

果然,過了一會兒,在那個地方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真紅,卻沒有亮光。太陽好像負著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後,終於衝破了雲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紅得非常可愛。一剎那間,這個深紅的圓東西,忽然發出了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它旁邊的雲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時太陽走進了雲堆中,它的光線卻從雲裡射下來,直射到水面上。這時候要分辨出哪裡是水,哪裡是天,倒也不容易,因為我就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

有時天邊有黑雲,而且雲片很厚,太陽出來,人眼還看不見。然而太陽在黑雲裡放射的光芒,透過黑雲的重圍,替黑雲鑲了一道發光的金邊。後來太陽才慢慢地衝出重圍,出現在天空,甚至把黑雲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這時候發亮的不僅是太陽、雲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嗎?

__________

本文作者巴金,選作課文時有改動。

部編版四年級下冊語文《海上日出》教案

一、教學目標:

1、能結合想象及生活實際理解句子,進而理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句子,從中理解太陽從海上升起的過程。

難點:能結合想象及生活實際理解句子,進而理解課文內容。

三、教學策略:

結合圖片讓學生理解句子,以讀為主、在讀中感受海上日出的美。

四、學生學習方法:

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指導。

五、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匯入:

上節課我們通過閱讀對課文有了初步瞭解,這節課我們繼續來感受海上日出的美景。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課文,然後談一談你自己的感受?

2、那你們想不想去那裡看看?讓我們隨著巴金先生的船,一同出發,去欣賞海上日出的奇觀!

(三)講讀課文

1、誰願意讀一讀第一自然段,說一說你從這段中都讀懂了什麼?(引導:你是從那裡看出來的?請你讀一讀)

2、那作者是看了一次日出嗎,你是怎麼知道的?(不是,第一句話,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說明作者經常看日出)

講讀第二、三自然段

1、讓我們來欣賞幾張圖片,說說你看到的景物有什麼變化?(出示圖片)

2、圖上畫的是晴朗的天氣裡紅日從海面上升起的的景象。實際上,日出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動態過程,那麼作者是按什麼順序描寫海上日出的過程的?我請兩個同學讀一讀第二、三自然段。(誰來說一說?)

3、那麼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麼變化?請同學們默讀第三自然段。(出示圖片配合學生回答,引導學生讀中感受)

4、看到這樣的一幕,作者是怎麼做的?為什麼?(因為作者不只是一次看日出了。為什麼作者要目不轉睛的看呢?因為怕錯過,反襯日出的美)

5、太陽還沒有露面,就已經很美了,那海上日出會是怎樣的壯觀哪?想不想去看看?請同學們自己小聲的讀一讀課文,劃出你最喜歡的句子,然後談談你自己的感受。(重點讀太陽像負著什麼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向上升。這句話與太陽向上升比較哪句好?為什麼?好在哪裡?)

6、太陽上升的同時,也在發生著變化,誰發現了太陽是怎麼變化的?

7、這真是美的感受,讓我們欣賞動畫,請同學們跟著朗讀。

8、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太陽升起的全過程。

自學第四、五自然段

1、晴朗的天氣裡紅日東昇景象如此壯觀,那有云的情況下,太陽出來後又是怎樣的景象呢?讓我們看一看作者是怎麼描寫的?(出示課件)

2、看了動畫之後,你是怎樣的感受?

(你想把這種感受讀給大家聽嗎?誰來試試?)

3、聽了大家的朗讀,我彷彿身臨其境似的,作者的語言真是太美了,你最喜歡哪句,請你讀一讀?

(它的光芒給黑雲(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後來,太陽(慢慢透出)重圍,出現在天空,把一片片雲(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

鑲透染作者用詞準確、生動、形象。)

感悟第六自然段

1、所以作者最後感嘆道: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換成這是偉大的奇觀。好不好?為什麼?

2、這偉大的奇觀指的是什麼?(作者在前邊講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壯麗的景象。)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讚美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6

【設計理念】

一、創設自由的心靈對話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閱讀教學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要實現“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情感與情感的交融、心靈與心靈的接納”。遵循《標準》的指引,本節課的設計讓學生直面文字,充分讀書,積極交流,大膽質疑,談出自己的感受。

二、教學主線牽引,順藤摸瓜。

本課教學設計以父親面臨的道德難題為教學的切入點。以“留車、還車”這一條主線展開,讓學生找相關段落和語句,暢談感受,從感受父親內心的掙扎,理解最終選擇還車的原因。

三、由點及面,從細節處引導學生感悟文字。

整個教學注重抓住重點詞句去體悟人物內心世界和矛盾心理。引導學生通過“讀、劃、想、議”的學習方法,質疑、研讀、探索、解疑,昇華領悟人物品質。並將說話練習貫穿其中,鍛鍊學生的語言表達。在教學的最後,以一段視訊和暢談身邊的相同事例來拓展昇華,感受誠信的魅力。為幫助學生理解文字並昇華情感,從細節處層層鋪墊。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鼓勵學生運用結合語言環境、聯絡生活實際的方法理解課文中出現的生字新詞。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指導學生學習在閱讀中提出問題,討論解決問題的讀書方法。同時結合多讀多想多問的讀書方法,進一步指導學生讀懂課文。

4.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父親”誠實、守信的優秀品質,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同時,懂得誠實、講信用是人的精神財富,它比物質財富更珍貴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指導學生理解“父親”從開始時的猶豫,到最後把汽車還給同事的經過;體會課文中“母親”說的話的含義。

2.教學難點:指導學生理解“父親”面臨的道德難題。

教學準備:

PPT課件、相關視訊等

[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文,揭示課題。

1、師生共同寫課題,理解:中彩(中彩票、中獎之意。)

2、創設情境,體會中彩的心情,為後文學習做好鋪墊。

二、初讀課文,理解重點詞

1、圍繞著這輛車,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呢?請同學們拿起課文,自由地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認讀生詞:賓士 饋贈 疑惑不解 捎信 教誨 拮据 夢寐以求

(教師隨機正音)

3、結合文中與生詞有關的句子以及寫作背景,重點指導:拮据,同時指導朗讀相關句子。

4、重點指導生字:寐,通過指導朗讀相關句子,引導學生體會父親渴望得到汽車的心情

三、深入剖析理解父親面臨道德難題時的為難及品質。

1. 初讀3—8自然段,思考:中獎中的是一輛汽車,圍繞著這輛車,發生了一件什麼事呢?

2.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找到父親面臨的難題

(1)初讀課文後,學生針對故事大膽質疑。(如:中了獎,父親為什麼不高興?父親面臨的道德難題究竟是什麼?父親為什麼最終選擇了歸還汽車?)

(2)引導學生了解父親面臨的難題是:留車還是還車

3. 解析留車的理由

(1)從文中的哪些語句,哪些對父親的描寫裡讓我們真真正正感受到了這的確是一個難題?(生默讀,標註)

(2)學生找出,並說說自己的感受。教師適時點評。

(3)PPT出示相關的句子,教師小結。

(4)引導學生用關聯詞說一說父親留車的理由。

(PPT出示關聯詞:“因為……所以……”)

4.解析還車的原因

1.默讀相關段落,聯絡上下文說一說這輛車能留下來的理由,學生自由談感受。(學生找到相關句子,師簡要板書留車的理由)

2.剖析父親最終選擇還車的原因。

(1)找到故事結區域性分,生讀:話音剛落,我聽到父親進門的腳步聲,接著聽到他在撥電話號碼,是打給庫伯的。第二天,庫伯先生派人來把賓士汽車開走了。

(2)父親在面臨這些難題時想到的一定不僅僅是這些,他還想到了什麼?(PPT出示:就算……也不能……)

3.引出母親說的話,生齊讀。(PPT出示:一個人只要活得誠實,有信用,就等於有了一大筆財富。)

四、總結昇華全文,拓展延伸。

1.生談自己獲得的啟示。(母親說的這句話,再結合中彩那天父親做出的選擇。這件事兒給了你怎樣的啟示?)

2.出示新聞視訊。(相同事例)

3.生談自己親身經歷或身邊的道德難題。(師簡單評價總結)

4.拓展:這樣一個道理,對文章中的“我”來說,是當時就明白的嗎?當時的我心理是很複雜的,這一點在課文中沒有具體地去描述。想想看,當庫伯先生派人把車取走的時候,文中的我會有什麼表現?想一想回去以後把它寫下來。

板書設計

中彩那天

留車 道德難題 還車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7

教學目標:

依據課程標準及單元訓練重點、本文特點,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認識5個字。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閱讀老奶奶培育金盞花的故事,學生進一步體會“持之以恆”精神的可貴之處。

教學重難點:

從老奶奶培育白色金盞花的過程中體會“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的精神,明白這種精神在現實生活中的意義。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流程:

一、圖片激趣、匯入新課。

孩子們,上課之前老師先請大家放鬆一下,欣賞一組圖片,希望能帶給你好心情。[播放課件]漂亮嗎?

說起花,你喜歡什麼花呀?看起來大家都是愛花的人。今天,老師再介紹一種花給你們認識。它的名字叫金盞花。板書:[金盞花]顧明思義,猜猜這種花什麼顏色?[黃色、金色]

真聰明,看螢幕,[播放課件]金盞花又叫金盞菊,是城市綠化美化的主要花卉。大多為黃色、橙紅或棕色。

可是,有這麼一位老奶奶卻培育出了純白色的金盞花,聽到這個訊息,你有什麼問題想問嗎?[板書:怎樣培育出?為什麼要種這種花?]

你真善於思考,問題很有價值。[板書]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快樂讀書屋七,看看這白色的金盞花是怎樣綻放人間的?齊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後在書中用方框框出帶有生字的詞和喜歡的四字詞語。

師:生詞都找到了嗎?[課件出示生詞]誰能領大家讀一讀?你還積累了哪個四字詞語了,快來讀給大家聽聽。

大家讀的可真認真。老師只選擇了這幾個四字詞,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好嗎? [課件出示:生詞和四字詞]齊讀鞏固。

師:下面請大家快速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可以試著用上剛才積累的詞。最後教師小結文章主要內容。

師:老奶奶從報上看到一條訊息,重金懸賞純白色的金盞花,決定試一試,她不顧兒女的反對,自己一個人堅持種花,終於培育出了純白金盞花。最後賞金沒有兌現,老奶奶還想種黑色的金盞花。

三、精讀感悟,把握主旨

1、師:瞭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下面我們就一研究大家剛才提出的問題。怎樣能快速而準確地解決這些問題呢?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老師也總結了幾個祕訣,想學嗎?[播放課件:

下面請大家認真默讀課文,邊讀邊畫有關語句。

2、彙報,理解:

(1)老奶奶是怎樣培育出純白色的金盞花的?

a、迴圈往復地種

(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相關語句:老奶奶決心一個人幹下去。她撒下金盞花的種子,精心侍弄,金盞花開了,全是橘黃的。老奶奶在中間挑選一朵顏色稍淡的花,任其自然枯萎,選取長的飽滿的種子,第二年把它們種下去。然後,再從花朵中挑選顏色淺淡的種子播種……一年又一年,春種秋收迴圈往復,老奶奶從不沮喪懷疑,一直堅持著。兒女遠走了,丈夫去世了。生活中發生了很多的事,老奶奶處理完這些事之後,依然滿懷信心地種植金盞花……)

怎樣迴圈往復地種呢?結合前文理解,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課件出示:一年又一年,春種秋收迴圈往復,老奶奶從不沮喪懷疑,一直堅持著。

一年一年,春種秋收迴圈往復,老奶奶不沮喪懷疑,堅持著。

對比讀,你覺什麼不一樣嗎?

[師:要種出白色金盞花的決心從沒的動搖過,精心種植白色金盞花的勞作從沒有間斷過。]

能把你的這種感受讀出來嗎?自己試一試。指名讀。

b、滿懷信心地種

[老奶奶從不沮喪懷疑,一直堅持著。兒女遠走了,丈夫去世了,生活中發生了很多的事,老奶奶處理完這些事之後,依然滿懷信心地種金盞花……]

師:種花的過程中老奶奶都遇到哪些困難了?可她從不沮喪懷疑,就這樣一種就是20年,想象一下:這種花的20年中,老奶奶可能還會遇到什麼困難呢?

[年歲大了,體力不足,十分勞累;沒有人幫一幫;生病了沒人照顧,還得照顧花草;……]

這一切的一切,都沒能動搖老奶奶要種出白色金盞花的決心,她就這樣[引讀:一年又一年,春種秋收迴圈往復,老奶奶從不沮喪懷疑,一直堅持著。]

此時此刻,你看到的是一個怎樣的老奶奶呢?[板書:持之以恆]

(2)種出這樣純白的金盞花容易嗎?老奶奶為什麼會去種白色的金盞花?

交流:

重金懸賞:[老奶奶在報上看到一條訊息,園藝所重金懸賞純白色的金盞花。]理解“重金懸賞”什麼意思?更突出培育這種白色金盞花難度之大。

嘗試一下[老奶奶想:金盞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白色的?不可思議。不過,我為什麼不試試呢?理解“不可思議”體會培育這種花的難度。[板書:重金懸賞,嘗試一下。]

重金懸賞,嘗試一下,到底是什麼讓她堅守了20年?

[主要是要種花,並沒有多想賞金的事]

你從哪看出來?

[課件出示:甚至不知道現在那則啟事還是否有效,也不知道在這漫長的歲月裡,是否有人培育出了純白色金盞花。]

兩個不知道可見老奶奶完全沒有把這重金懸賞放在心上,只想著如何種出這純白色的金盞花。

師提示:還有哪處描寫再次證明老奶奶只為種花?

[課件出示:老奶奶對著聽筒小聲說,只想問一問,你們可還要黑色的金盞花嗎?我能種出來…… ]

老奶奶不為賞金,只為種花,而且把這20年辛勤培育的種子無償地獻出來。沒有賞金她還想繼續無償培育黑色的金盞花,這高尚的人格令人敬服。

4、討論:為什麼老奶奶能夠成功培育出白色的金盞花?

板書:目標專一持之以恆

四、拓展延伸:

師:古今中外,有許多人是憑著持之以恆的韌勁最終獲得了成功。 [課件出示圖片文字,配樂補充介紹:王獻之、愛迪生、陳景潤……]

老奶奶“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的精神確實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那麼,我們小學生在哪些方面同樣需要老奶奶的這種精神?

五、總結:

同學們,老奶奶20年的辛苦勞作,20年的.執著堅持、20年的耐心等待,只為這白色金盞花的美麗綻放。讓我們記住這位可敬的老奶奶,從現在起選定目標,並且持之以恆地去做,相信你一定是未來的成功者!

板書設計

快樂讀書屋七,

白色的金盞花,

不為重金懸賞,目標專一

只為嘗試一下,

迴圈往復,持之以恆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8

課文:《絲綢之路》

一、理解課題

1、學生交流自己所瞭解的。

2、教師指點:

(1)出示絲綢之路所經路線。(課件出示)

( 長安,也就是現在的西安,是當時漢朝的都城,就像今天我們的首都北京。當時各地絲綢和其他的商品集中在長安以後,組成商隊,穿過河西走廊,到達敦煌。之後分南北兩路,北路從玉門關出發(春風不度玉門關),經過西域、中亞,到達西亞和歐洲;南路從陽關出發(西出陽關無故人),同樣經過西域、中亞,到達羅馬和阿拉伯國家,再到歐洲;南路的另一路則是到達印度。《西遊記》中唐僧西天取經走的就是南道中的這條道路。)

(2)介紹絲綢之路。(書本第9頁資料袋)

二、讀懂閱讀提示,明確閱讀要求

1、自讀閱讀提示,看看學習這篇文章有幾個方面的要求。

2、交流。閱讀提示中共有3個要求。(課件出示)

(1)讀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哪些內容。

(2)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3)蒐集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和同學交流。

三、檢查字詞預習情況(字詞見資料彙總1“識字教學”)

1、抽讀生字組成的詞語(無拼音時)

2、抽讀生字組成的詞語(有拼音時)

3、難寫字指導(根據預習時抄寫情況)

3、抽讀詞語盤點中詞語

5、抽讀補充詞語

6、出示文中多音字詞語及句子。

7、理解部分詞語意思(大部分放到段落學習中理解)

四、理清思路,瞭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初步瞭解課文主要內容(檢查預習中分段情況)

1、初步說說文章大意(圍繞課題選擇了哪些材料)(完成閱讀提示1問題)

(1)大致說。

(看見石雕引起遐想 故事 歷史意義 回到群雕)

(2)教師指點(課件出示)

絲綢之路巨型石雕(古樸典雅),引起人們(遐想):公元前(115)年,(中國使者)和(安息國將軍)在安息邊境(互贈禮品);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國與西方國家的(經貿往來)、(文化繁榮)。兩千年後的今天,每當人們凝望絲綢之路,還會引起(遐想)。

2、交流預習中的分段。(理清思路,瞭解課文的敘述順序。)(課件出示)

教師指點(段意是初步的,可用小標題,完整段意放到具體學習中再概括)

第一段(1):絲綢之路巨型石雕古樸典雅,引起人們遐想

第二段(2—12):中國使者和安息國將軍在安息邊境互贈禮品。

第三段(13):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國與西方國家的經貿往來、文化繁榮。

第四段(14):兩千年後的今天,每當人們凝望絲綢之路,還會引起遐想。

五、完成閱讀提示2問題。(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1、默讀課文,思考:讀了本文,你體會到了什麼?

2、學生自由說。

3、引導學生討論:讀了本文,你覺得“絲綢之路”是一條怎麼樣的路?找到全文的中心句。

4、教師在學生討論基礎上概括。

(1)中心句: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絡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2)“偉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課件出示)

東西方友誼交流之路

絲綢之路 東西方經濟交流之路

東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六、深入讀文,把握主旨

1、感受“友誼之路”。(學習第2段)

(1)抽讀讀課文描寫大漢國和安息國使節見面的部分,思考:兩國人民友誼體現在什麼地方?

(2)交流。

(3)教師指點:

①按事情發展順序列出提綱,

迎候——出現——列隊、奏樂——問候——互贈物品——表演魔術

②讀一讀,說說感受到什麼(隆重、熱情)(感受彼此間友誼。)

③小結:有感情地讀讀中國使者的話──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絡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④理解“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絡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中國使者的這句話點明瞭全文的中心。這條路將遠隔千里的中國與安息國聯絡在了一起,使兩國人民友好往來,互贈禮品,進行經濟、貿易與文化的交流,所以中國使者才由衷地感嘆這是一條“偉大的路”。)

2、感受經濟(科技)之路。(學習13段)

(1)絲綢之路是偉大之路,除了因為這是一條友誼之路,還因為這是一條經濟之路、科技之路。

(2)讀課文第13自然段。

(3)為什麼說這是一條經濟之路、科技之路?

(4)交流。

(5)有感情地朗讀。

3、感受文化之路。

(1)絲綢之路的偉大還體現在它是一條文化之路。

(2)齊讀“我國音樂、舞蹈、繪畫,由於吸收外來文化的長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美輪美奐。”

(3)你是怎樣理解這一句的?

(4)小結:再次有感情地再讀中國使者的話──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絡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七、學習首尾段

1、有感情朗讀首尾段,再次感受絲綢之路的偉大。

2、學習寫作方法

(首尾呼應)

八、總結昇華,領會現代意義

1、作者寫這篇文章目的是什麼?

(說明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還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這是一條偉大的路。)

2、領會現代意義

(絲綢之路對現代西部人的一種感召力──西部大開發。)

九、佈置作業

1、結合課文上所講的內容,說說“為什麼絲綢之路是一條偉大的路”。

2、蒐集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和同學交流。

3、練習紙部分作業。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9

一、教學要求

1.通過看圖、學文,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從而受到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教育,陶冶愛美情趣。

2.學習作者細緻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觀察、想象、理解、表達能力。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瞭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2.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二、教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進入圖文描繪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二)課文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

找出來讀一讀,匯入學習第一自然段。“甲天下”是什麼意思?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我們和作者一起盪舟灕江,觀賞桂林山水。(三)觀賞灕江的水

1.觀察圖畫或投影、錄影中的灕江水

問:灕江的水與別處的水有什麼不同,有哪些突出的特點?

2.歸納灕江水的特點自讀課文,畫出灕江水的三個特點,想想課文是怎樣分別描寫的。

3.體會最後一句

4.練習朗讀,讀出灕江水的靜、清、綠,讀出對灕江水的喜愛之情

注意指導讀好“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四)觀賞桂林的山(學習第三自然段)

3.練習朗讀,讀出桂林山的奇、秀、險,讀出對桂林山的喜愛之情(五)我們觀賞了灕江的水,觀賞了桂林的山,總的有什麼感覺?作者又有什麼感受?(學習第四自然段)1.看圖或投影,啟發學生把山、水聯絡起來讀感受

2.看看作者有什麼感受?

(六)指導背誦

三、教學反思:

《桂林山水》是一篇優美的抒情散文,作者緊扣桂林山水的特點,敘述了桂林山水的秀麗多姿。文章譴詞造句嚴謹,詩化的語言耐人尋味,字裡行間洋溢了作者對桂林山水的一片深情。我設計的這堂課,旨在通過學生多種形式的讀和感悟,讓學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體會大自然的美麗和神奇。在讀和賞析中,讓學生達成共識:山水相依,自然是和諧的。我們人置身於這樣的美景中,心曠神怡,人與自然也是和諧共存的。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10

一: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感受鄉村孩子的淳樸自然、歡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積累文中的優美語言。

二:由圖入題

1:觀察插圖或教學掛圖,你猜一猜,課文描寫的是什麼地方,什麼季節的什麼情景?(盛夏時節鄉間田野孩子們無拘無束的生活情景)

2:鄉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樣的?認真讀一讀課文吧!(板書課題)

三:感知課文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看看課文幾次寫到“麥哨”?是怎樣描寫的?你從中能感受到什麼?(首尾兩次寫到“麥哨”。你呼我應,此起彼伏,歡快柔美;鄉村孩子在田野中無拘無束的快樂遊戲)

2:默讀課文,畫出重點詞句,寫出真實感受。

3:組內交流。

4:全班交流。

四:品味語言

1:畫出你自己最喜歡的語言,試著讀出喜歡的感情。

2:教師巡視指導朗讀。

3:指名有感情的朗讀自己最喜歡的部分。

五:擴充套件閱讀

閱讀選讀課文中的《可愛的草塘》。

課後反思:

省略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11

【教學分析】

《全神貫注》是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課文講的是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邀請摯友茨威格到家裡做客,自己卻對他的一件傑作感到不滿,就全神貫注地修改女像,差點把茨威格鎖在工作室的事。本文對羅丹語言、神態和動作的描寫生動傳神,突出了他悉心潛入、全神貫注的工作精神。教學中,重點引導學生理解羅丹的全神貫注,說說自己的體會。四年級的學生應該有了初步理解內容的能力,對於寫人的比較感興趣。根據課標要求,該學段學生能夠從詞句中體會表達的情感,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可抓住重點詞句,領悟表達的情意。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基本技能:句子的理解)

2、讀準生字新詞,說一說“全神貫注、徑自、痴痴地微笑”等重點詞語的意思。(基本技能:字詞的理解)

3、找出羅丹全神貫注工作的語句,並談一談自己的體會。(基本技能:句子的分析)

4、指出文中刻畫羅丹運用的動作、語言、神態描寫的句子,能用語言、動作、神態描寫刻畫一個人物。(高階技能:表達技巧的運用)

5、給出一件事情,學生能夠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來描述這件事情。(高階技能:課文結構的運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與內容

師生互動的方式、方法和效果

評析

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1、上一節課,我們認識了在探索科學真理過程中執著、求實的科學家伽利略,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著名的雕塑家。

2、(出示羅丹的雕塑作品)學生談一談觀看後的感受。

3、激趣:你知道這些作品出自哪位雕塑家嗎?這節課我們就來讀一個關於他的小故事。

4、(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5、質疑:說一說,讀了課題之後,你有什麼疑惑?

學生在學習過上一篇課文《兩個鐵球同時落地》後,對於寫人物的應該是很感興趣的。在此基礎上,由羅丹的雕塑匯入,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而課題是一個成語,看似和人物無關,因此設計一個質疑環節,為下面學生的讀課文打下基礎。

自讀課文,自主解疑

請學生自由地大聲地讀課文。教師提示要求: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②讀通課文,讀到準確、流利,既不能添字,也不能漏字。③讀完後用你的坐姿告訴老師。

學生自由地大聲地朗讀課文,既是本課時的目標,也是為下面的學習做鋪墊。同時,在自由朗讀過程中,學生自己就可以解決剛才提出的一些問題。

檢查自讀,感知課文

1.檢查生字詞語:出示一些生字詞語,學生個別讀、齊讀。

邀請 摯友 塑像 祝賀 傑作

誕生 端詳 打擾 異樣 激烈

吱吱 交談 徑自 猛然 抱歉

見怪 感觸 上鎖 雕塑家

儀態端莊 嘰哩咕嚕 痴痴地微笑 全神貫注 莫名其妙

斯蒂芬·茨威格 羅丹

2.檢查課文朗讀:分小節朗讀,個別讀、齊讀等多種形式。

3.說一說課文大意。

在檢查自讀環節中,遵循由易到難,由詞語到句子,循序漸進。在檢查字詞環節,及時糾正學生的錯音,比如前後鼻音,平翹舌等。在檢查課文朗讀過程中,特別要注意讀出語文味來,比如:第一自然段中的省略號怎麼讀?“端詳”怎麼讀出他的味道來?第二小節中的破折號,“痴痴地微笑”怎麼理解?等等。在課文朗讀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的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認讀生字,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學生讀。

2.學生說記住字詞的方法。

3.學生說寫好這個字的注意點。

4.教師範寫,學生描紅練寫。

5.點評學生的書寫。

識字與寫字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此環節是本課時教學目標的落實。

【板書】

26.全神貫注

羅丹——茨威格

修改女像

【檢測】

完成《硬筆習字冊》的書寫。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與內容

師生互動的方式、方法和效果

評析

品讀名言,複習匯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全神貫注》。(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在上新課之前,老師送給大家一句名言:

那一天下午,我在羅丹工作室學到的,比我多年在學校裡學到的還要多。因為從那時起,我知道人類的一切工作,如果值得去做,而且要做得好,就應該全神貫注。——斯蒂芬·茨威格

3、請學生讀一讀。

4、設疑:為什麼茨威格會說出這樣的話呢?我們還得從那一個下午說起。(學生讀1-4自然段)

再讀課文,咀嚼賞鑑

1.朗讀第1小節,瞭解故事發生的背景

相機質疑:①這座女像在茨威格的眼裡怎麼樣?(結合“傑作”一詞理解)

②對這座女像,羅丹又是怎樣的態度呢?(關注“端詳”一詞,注意兩處省略號的朗讀)

2.自讀2-4小節,找出最能表現羅丹工作全神貫注的句子,畫下來。讀一讀,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舉例:只見羅丹一會兒上前,一會兒退後,嘴哩嘰裡咕嚕的,好像跟誰在說悄悄話;忽然眼睛閃著異樣的光,似乎在跟誰激烈地爭吵。(品讀這個語句時,可以發揮學生的想象:嘰裡咕嚕,會說些什麼?說悄悄話,說了些什麼?激烈的爭吵,又是什麼樣的場景?)

他把……重新把溼布披在塑像上。(從“痴痴”二字型會羅丹的如痴如醉。)

羅丹徑自走出門去,隨手拉上門準備上鎖。(研讀這個細節,體會羅丹的全神貫注)

在品讀羅丹全神貫注的過程中,始終以讀貫穿,明曉羅丹的全神貫注、精益求精、認真負責等品質。可以適當地介紹描寫人物的手法:比如在這個語段中的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細節描寫。以此作為一個遷移:結合《兩個鐵球同時落地》一課,做一個小練筆:如何把人物寫活了?

回讀課題,整體觀照

1.小結羅丹的全神貫注,回讀課題。再讀課文第5小節,說一說自己對茨威格這句話的體會。

2.齊讀課文,思考一下段與段之間的聯絡。

此環節在體會羅丹的全神貫注之後,再來感受茨威格的這句名言,對於學生來講,應該是有話可說的。同時,從全文角度來看,課文按照事情發展順序來寫,一環扣一環,相機和學生說明這也是一種寫作的方式。

拓展延伸,語文實踐

1、閱讀更多全神貫注地研究,對藝術科學有著不懈追求的相關名人的故事。

2、課後蒐集一些名言,自己嘗試著寫一句勉勵自己的名言,下節課一起交流。

【板書】

26.全神貫注

修改女像——專心致志

——忘我沉醉

——如痴如醉

【檢測】

課後蒐集一些名言,自己嘗試著寫一句勉勵自己的名言,下節課一起交流。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12

《花的勇氣》構思精巧別緻,以作者跌宕起伏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寓情於景,情理交融,耐人尋味。語言生動、優美、流暢,值得細細咀嚼品味。

學習目標:

1、認識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的意思,領會作者語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感情,樹立無所畏懼的勇氣和信心。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理解含義深刻的詞句的意思,領會作者語言的精妙。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感情,樹立無所畏懼的勇氣和信心。

教學過程:

一、自讀課文,歸納大意。

1、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思考,看看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麼?可以把自己感受較深的句子勾下來,有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記號。

2、小組合作學習:輪流讀課文,相互糾正字音,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寫了什麼內容。3、學生彙報,指名學生回答。注意學生對於幾個要素的總結:時間、地點、人物、發生了什麼。

4、師總結

二、細讀課文,理清脈絡

1、仔細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表現作者情感變化的詞語,聯絡上下文想一想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2、學生彙報

剛見草地,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

扒開草叢,見到_____________,感到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

離開維也納前,感到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見花的原野時,感到__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

體會到小花的氣魄時,心裡___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___。

三、研讀 ,品味語言

1、學生自主研讀

再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多讀幾遍,仔細體會作者的內心感受,把自己的感受深刻的地方仔細體會體會。

2、學生交流自己的體會,重點體會

沒有花的綠地是寂寞的,綠色到處氾濫居然有如此的氣魄我的心頭怦然一震分別體會此時此刻作者的心情。

為什麼作者會發出這樣的感嘆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麼,是――勇氣!

四、總結全文,昇華情感。

1、論是奮力求生的飛蛾,頑強生長的瓜苗,還是自己沉穩而在規律的心跳,讓作者感到生命的偉大。隨著文章的層層推進,作者在文章的最後發出了這樣的感嘆,不僅是作者從自然界感受到這生活的真諦,很多人也有著自己的感悟。交流收集的關於生命的名人名言。

2、結合自己的實際,談一談本文及這些名人名言對你有什麼啟發?寫一寫。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13

四年級下冊語文《記金華雙龍洞》課文

出金華城大約五公里到羅店,過了羅店就漸漸入山。公路盤曲而上。山上開滿了映山紅,無論花朵和葉子,都比盆栽的杜鵑顯得有精神。油桐也正開花,這兒一叢,那兒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紅色,在別處似乎沒有見過。粉紅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紅,再加上或濃或淡的新綠,眼前一片明豔。

雙龍洞

一路迎著溪流。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子。入山大約五公里就來到口,那溪流就是從洞裡出來的。

在洞口抬頭望,山相當高,突兀森鬱,很有氣勢。洞口像橋洞似的,很寬。走進去,彷彿到了個大會堂,周圍是石壁,頭上是高高的石頂,在那裡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泉水靠著洞口的右邊往外流。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來路,原來從靠左邊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雖說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隻小船進出。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並排仰臥,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船兩頭都繫著繩子,管理處的工人先進內洞,在裡邊拉繩子,船就進去,在外洞的工人拉另一頭的繩子,船就出來。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獨個兒仰臥在小船裡,自以為從後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才說一聲“行了”,船就慢慢移動。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大約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陸了,這就到了內洞。

內洞一團漆黑,什麼都看不見。工人提著汽油燈,也只能照見小小的一塊地方,餘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麼寬廣。工人高高舉起汽油燈,逐一指點洞內的景物。首先當然是蜿蜒在洞頂的雙龍,一條黃龍,一條青龍。我順著他的指點看,有點兒像。其次是些石鐘乳和石筍,這是什麼,那是什麼,大都依據形狀想象成神仙、動物以及宮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這些石鐘乳和石筍,形狀變化多端,再加上顏色各異,即使不比做什麼,也很值得觀賞。

在洞裡走了一轉,覺得內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來進房子那麼大,泉水靠著右邊緩緩地流,聲音輕輕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裡。

我排隊等候,又仰臥在小船裡,出了洞。

四年級下冊語文《記金華雙龍洞》教案

學習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詞義。

2、瞭解遊覽順序,感受雙龍洞景象的奇異,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瞭解按一定順序閱讀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

5、培養蒐集材料、豐富課外知識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瞭解遊覽順序,感受雙龍洞景象的奇異。

第一課時

談話,揭示課題,初識課文

你喜歡旅遊嗎?都遊覽過哪些地方?你到過浙江金華嗎?那裡有一個的溶洞,叫雙龍洞。讀讀課文,今天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觀光遊覽。

聽朗讀錄音。

說說跟著作者遊了一趟雙龍洞,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引導細讀,瞭解遊覽順序

1、導語:“就聽一遍,大家肯定覺得不過癮,現在我們來細細學習。”

學生自讀,要注意讀準生字、理解新詞,並用“……”畫出提示作者遊覽順序的有關詞句。

教師巡視,指導有困難的學生。

2、指名回答,師生共同討論。

學生總結遊覽順序時,有不少學生會忽略由外洞進入內洞的過程,對此教師可設計提問:作者是由外洞直接進入內洞的嗎?以引導學生注意從孔隙進入內洞的過程。並隨機讓學生讀讀這一段,注意正音,指導讀順,引導學生理解詞義,如:仰臥、臀部、水程等詞語。

教師根據學生描述的遊覽順序,板書畫一幅簡單的示意圖。

3、指導學生按遊覽順序理清課文脈絡。

按遊覽順序可分六段。(分別請6名學生來讀對應的段落,注意不多讀也不少讀)

課堂作業

1、認讀生字、生詞並書寫,遇到疑問隨時發問。

2、隨機利用搜集的資料介紹雙龍洞的石灰質岩石及其形成的石鐘乳、石筍。

第二課時

複習匯入

1、默寫生字詞。

2、讀課文。這節課我們按照遊覽路程來欣賞景點、品讀文章。

閱讀,體會路上景色

1、引導學生讀中感受。請一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這位同學讀出作者的心情了嗎?”

學生自由練習讀,邊讀邊想象作者所看到的景物、當時的心情。再讓學生個別展示朗讀,點評中體會作者是怎樣描述這些景物的。

2、放映課件,輔助感受。

配音:春末的一天,作者踏上了去雙龍洞的路途。一路上,春末的景緻不斷撲人作者的眼簾。我們也來感受--下山中的春色吧!

這是映山紅,花大多是紅色的,也有紅紫色和白色的;油桐的花朵較大,白色帶有黃紅色斑點和條紋……色彩多明豔啊。

3、感悟課文寫溪流的匠心。

山中有花也有水。誰來讀一讀一路迎接遊客的溪流。(請一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你覺得作者對溪流的描寫很有情趣,對嗎?你從哪裡感覺到的?

(品味“時而……時而……”一句,體會幾對反丈詞的妙用)

討論外洞特點,體會雙龍洞的“雄”

1、如果說沿途的風光可用“春光美”來概括,那麼洞口和外洞你會怎麼來概括呢?

請一名學生朗讀第四自然段。

(洞,可用“寬”“高”來概括,外洞可用“大’’字來概括,在簡圖上補板書:寬、高、大)

2、洞口外的景色使你產生什麼感覺?

理解“突兀”:高聳,指山勢高聳。“森鬱”:樹木茂盛繁密。文中指山上草木生長得茂盛繁密。

高山之上,樹木繁密,很有氣勢,不禁使人對雙龍洞產生一種神祕感。

3、作者的哪些描寫讓你體會到外洞的大?(彷彿到了個大會堂,高高的石頂,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

4、這裡作者又-次提到“泉水”,下一句也是,讀一讀,你有什麼想法?

(它彷彿是嚮導,作者順著溪流遊覽。現在迎著溪流入洞--乘船通過泉水流出的孔隙進出內洞)瞭解怎樣由外洞進入內洞,體會雙龍洞的“險”

1、乘船從孔隙中穿過是什麼滋味,我們也來試試。齊讀。

2、說到“孔隙”我們就會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細的縫兒,而這個孔隙卻可容得下一隻小船進出。那麼作者為什麼不稱之為水洞卻還要稱為孔隙呢?看課件外洞由近及遠的鏡頭,讓學生懂得因為外洞面積太大了,水洞相對就顯得很小,所以作者用孔隙一詞是恰當的。

3、默讀第五白然段,想一想:作者乘船通過孔隙是怎樣的情形、怎樣的心情?

誰來讀讀,讀出作者的感覺、心情。

你覺得哪些語句真切地寫出了作者這種緊張的心情,能把它背出來嗎?

複述或者背誦這一自然段。

第三課時

聯絡上文引入新課

作者飽覽了沿途的美景,感受了外洞的巨集大氣勢,經歷了孔隙中乘船而行的驚險,終於到達了內洞。內洞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瞭解內洞特點,感受內洞的“奇”

1、請一名學生朗讀第六自然段,學生邊聽邊畫出描寫洞中雙龍的句子。

“蜿蜒”是怎樣的?據字形釋義,再觀看課件,讓學生作描述。

2、結合課件(或圖片),討論學習:內洞的景象是怎樣的,給你的感覺是什麼?除了課文寫到的,你還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A、學生小組內交流評議,互相啟發,開闊思路。

內洞有很多石鐘乳和石筍,它們形狀變化多端,顏色也各不相同。有的像龍,有的像神仙,有的像動物……給人的感覺是神奇而有趣。內洞比外洞還要大得多。

洞內景物的描寫,也是有順序的,文中用了“首先、其次”來表明觀看順序,讀一讀,感覺這樣寫條理就比較清楚了。

B.指名看著影象,試著給圖配音,描述洞內景象。

小結

作者乘船出洞,結束了雙龍洞之遊。我們同作者一道感受了雙龍洞的雄偉、驚險與神奇。面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們不禁折服於自然之偉大、自然之神奇!

有感情地分組讀課文。

質疑問難

推薦課外閱讀

像這樣的課文,記錄了作者遊覽過的地方,你讀了,彷彿跟著作者在遊覽觀光,這就是遊記,你喜歡讀嗎?都讀過哪些遊記?你都摘記了精彩語段嗎?能背記這些精彩語段嗎?

課堂作業

1、背誦、摘錄精彩語句。

2、指導造句:

時而……時而……(引導體會在描寫景物、事物的形態變化時可以運用,舉例提示:“大海時而……”,“舞蹈動作時而……”,“我的心情……,“等)

即使……也……(讀課文範句,體會分句間轉折的意思,然後教師或學生示範造句,指導仿造)

四年級下冊語文《記金華雙龍洞》教學反思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葉聖陶先生的一篇遊記,也是一篇典型的遊記類散文,語言雖然直白,但是條理十分清晰,描寫具體生動。主要描寫了“外洞、空隙、內洞景物”的特點。瞭解外洞、孔隙、內洞的特點和落實“分清文章的主次”這一重點訓練專案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感受孔隙窄小的特點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時,我從對課文整體感知入手,佈置學生預習課文。課前,我讓學生初讀全文,理解課文內容。教學本課,我分為三部分,即:匯入;精讀重點段,體會感知;鞏固練習,進行練筆。在匯入部分,我利用了直觀的雙龍洞剖面圖,讓學生通過示意圖,瞭解作者的遊覽順序及路線。通過老師提問,抓比較不同的溶洞的特點,進行提問。讓學生找到雙龍洞的特點──“孔隙”。然後直接找到文中的第5段,即本文的重點段,進行學習。在精讀重點段時,我採用了找特點、讀特點的方法。引導學生讀書,談談孔隙給自己的印象,並在書上勾劃,找出孔隙二特點的低矮窄小,因為“孔隙”是教學重點,所以在本段我進行重擊,推敲,讓學生反覆體會。為了突破難點,讓學生感受孔隙的窄小,我抓住文章細緻描寫的部分,讓學生通過讀先初步體會。在體會不夠時,我找到了“從……到……沒有……才”等關鍵詞語,讓學生反覆讀重點詞語,加強體會,再次感受孔隙的低矮窄小。讓學生觀看,感受作者是怎樣通過孔隙進入內洞的。通過理解“船的小,孔隙的險,自己的感覺”,三者相結合,突出孔隙的特點。當學生在“讀一觀”之後,對孔隙的低矮窄小有一定的感受,此時,我出示了句子的比較,將文章中部分重點詞刪除。讓學生通過前後句子比較,學習作者的細緻描寫方法,把教學中點始終定在母語的語言文字學習上,讓學生研究作者的寫法,從內容回到語言,使學生的思辨過程認識趨於深化,加深對語言文字的進一步深化。

教學中,我從內容中入手,讓學生用各種手段讀書。然後,又從語言回到內容。在鞏固練筆部分,我利用填空的方法。訓練學生進行背誦、積累,在此基礎上,我訓練學生現場練筆,寫一份孔隙的解說詞。再次,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整課堂,我讓學生先理解、後積累、再運用。將三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找到特點,讀特點。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並讓學生分清文章主次。以達到本單元的訓練目的。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14

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能綜合多種材料設計或製作“親暱”。親暱 江蘇版教案

2、欣賞作品,同時感受自己製作作品的美,體驗親暱成功的喜悅。

3、鼓勵學生大膽構思、充分發揮想象,能設計出各具特色的親暱作品。

重點:學生能綜合多種材料設計或製作“親暱”。親暱 江蘇版教案

難點:能設計出各具特色的作品。

準備:教師:範圖、教師和學生作品、廢舊物品、剪刀、膠水等

學生:水彩筆、顏料、毛筆、水、調色盤、蠟筆、彩色鉛筆、廢舊物品、剪刀、膠水等。

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討論、欣賞

1、如果讓你設計“親暱”你該設計怎樣的?

2、你準備用什麼材料來設計?

3、以組的形式進行交流並欣賞作品。

4、看完作品,你有新的想法嗎?

(1)用畫面表現的同學談談自己的想法,

(2)用手工表現的同學也談談自己的看法。

(3)以次相互得到啟發。

5、教師引導學生具體欣賞作品

(1) 繪畫作品:

(a) 構思新穎在什麼地方?它應用了那些工具?效果如何?

(b) 如果你要畫你還會應用那些工具?出現那些效果?

(2)手工作品:

(a) 運用的材質是否合理?

(b) 如果你做會用些什麼材料?(學生例舉多例)

(c) 此創作的新意何在?

三、學生作業

1、用你喜歡的方式,設計製作“親暱”。它不僅是一座現實生活中的,而是想

象中的。展開你們的想象吧!

四、巡迴指導

1、全面觀察學生作業。

2、對個別學生進行初稿的輔導。

五、小結

1、讓學生對自己的作品作一簡單介紹。

2、佈置下一節課所帶工具。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

1、欣賞學生作品(一部分是現實的作品,一部分是想象的作品)

2、但這些作品都是用平面來表現的,鼓勵學生用立體的手法來表現。

三、繼續上節課作業

1、完成你設計的“親暱”,並畫出周圍的環境。加進自己的想象。

2、表現的角度、方法、材料別具一格。

3、大膽展開想象,不拘泥。

四、巡迴指導

1、小組間交流作品,指導一部分學生作業。

2、指導學生綜合各種工具表現,鼓勵學生製作出精彩的作品。

五、小結

1、展評學生作品。

2、自己說明創作意圖、評價自己或他人繪畫作品。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感受鄉下人家自然、和諧、優美、寧靜的田園風光美,體會作者對鄉村生活由衷的熱愛之情。

3、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難點】

1、感受鄉下人家自然、和諧、優美、寧靜的田園風光美,體會作者對鄉村生活由衷的熱愛之情。

2、背誦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程式】

一、複習匯入

1、學生帶感情讀一自然段。

2、填空:

雖然( )但是( )

二、研讀品味,感受鄉下生活的美

1、作者筆下的鄉村生活很美,讀著讀著,一幅幅生動親切的畫面就浮現在我們的腦海裡,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來感受美,品味美。

2、合作學習,感受美:

同學一起學習,細細品讀課文:課文描寫的哪一處,鄉村風景最美?試著說說自己的理由,並找出相關的段落,美美的讀一讀。

3、全班交流,教師點撥:

抓住相關句段,引導學生感悟鄉下人家富有情趣的生活環境和淳樸的生活,體會他們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感,同時體會作者擬人的寫作手法,感受生動的語言美。

4、知道學生感情朗讀課文,進一步體會課文內容和語言的美。

5、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明確課文主旨:

⑴ 齊讀這一自然段。

⑵ 討論探究:“獨特”、“迷人”是什麼意思?你怎樣理解這句話?它在課文中起什麼作用?

三、讀背說寫,積累語言

1、這麼生動的語言,這樣優美的畫卷,你能把課文連起來有感情地讀一讀嗎?

2、把喜歡的句段多讀幾遍,熟讀成誦,摘抄生動優美的語言。

四、板書設計

鄉下人家

房前花屋後竹《春》

雞————大踏步走自然和諧

別有風趣鴨————見人不驚奇趣迷人

吃晚飯————搬到門前(夏)

紡織娘————催人入夢(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