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勵志教育 > 寶寶上幼兒園不合群的教育方法大綱

寶寶上幼兒園不合群的教育方法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W 次

2歲以後,隨著寶寶言語能力和身體運動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兒童的社會性交往變得越來越複雜,同伴交往也越來越多。如果這時寶寶表現得不太合群,總喜歡一個人玩,父母們該怎麼辦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寶寶上幼兒園不合群的教育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寶寶上幼兒園不合群的教育方法

第一步:觀察寶寶的同學

在晚上接孩子時,故意多讓孩子在幼兒園玩一會,密切注意一個或幾個看起來容易接近,寶寶又不反感的小朋友。

第二步:瞭解寶寶的想法

在回家路上,和寶貝輕鬆地聊一聊那幾個小朋友,如“你的班上有沒有一個梳小辮的小女孩呀?她叫什麼名字呀?”如果孩子和家長的信任感足夠好,此時應該聊得很開心。

在這時,你就需要體察寶寶的需求,看看他究竟是不想社交,還是想社交,不知道方法。如果是後者,家長則可以告訴寶貝如何說、如何做(角色扮演的遊戲形式更好)。如果是前者,則需要逐步瞭解孩子究竟為什麼不願意社交(隱形的分離焦慮往往是其主要原因,這比表面上的“上幼兒園就哭”對孩子的危害更大,需要家長注意)。

第三步:解鎖社交新方法

如果孩子願意社交,但不知道方法,家長可以根據情況每天告訴寶貝一個社交的小妙招,如:打招呼、教寶寶一個小遊戲、請求一起玩等,慢慢開啟孩子的社交圈子。

第四步:製造社交的環境

家長們還可以組成“親子游小組”,讓寶貝們在有媽媽的情況下自由玩耍,這樣寶貝就可以卸下防備,盡情地去和其他寶貝一起玩耍了。等寶貝和其他孩子玩熟了,這些小朋友就成了寶貝在幼兒園的.“種子朋友”了。

第五步:及時與老師溝通

寶貝在家中和幼兒園的表現不一致,歸根結底是家庭和幼兒園的環境差異較大造成的。因此,家長需要多和老師溝通寶貝的情況,並儘量營造“家校一致”的規則和環境,這樣也有利於寶寶儘快適應幼兒園。

不過“父母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交朋友這件事父母或許還能幫一幫忙,但維持友誼,可就要看寶寶自己的“功力”了。雖說幼兒園的“友誼”就像風一樣,今天因為一塊蛋糕而宣稱“我們是最好的朋友”,明天就因為一個玩具而公佈“我和你絕交”。

但時間長了,哪些小朋友人緣好,哪些小朋友“不受待見”,每個孩子都心裡有數——既然我們無法強迫其他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朋友,那我們只有讓寶寶自己先具備一些品質,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歡迎。

寶寶應學會的好品質

1.學會擔當,不逃避;

2.學會合群,不孤單;

3.學會體諒,不自我;

4.學會虛心,不自滿;

5.學會分享,不小氣;

6.學會關愛,不冷漠;

7.學會助人,不自私;

8.學會感恩,不抱怨;

9.學會禮貌,不粗魯;

10.學會誠信,不撒謊。

合群、體諒、責任感、同情心等等,對於人類這種社會動物來說,既是品格,也是能力。而幼兒社會交往的基本品格與能力的培養,是其成年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更好地融入社會、促進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礎,也是其社會性發展和個性形成的重要方面。如果只重視知識學習,忽視了親社會行為的教育與引導,則會導致幼兒發生自私、孤僻、任性、缺少同情心等問題,不利於幼兒的身心健康。長此以往,則會導致缺乏朋友、缺乏社會認同,失去立足社會的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