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徵文 >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集錦15篇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集錦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說到徵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過徵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一般徵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集錦15篇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1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風,是一個家庭不可缺少的主旋律。我家的家風有四條:一是節儉之風,二是惜時之風,三是孝順之風,四是文明禮貌之風。

我家的節儉之風。我的父母都出生在農村,從小就養成儉了勤節約的好習慣。這個好習慣自然而然地傳到他們的女兒——我身上。記得從我懂事起,每當吃飯時,母親就叮囑我:“你要珍惜糧食,農民伯伯種糧不容易。”我當時並不是很理解。後來上學了,我學了古詩《憫農》,才理解了母親的良苦用心。

我家的惜時之風。母親每一天都會匆匆忙忙地趕回家,告誡我,讓我快點寫作業,然後再急忙做飯,有時她會利用做飯的空隙,來洗衣服或監督我寫作業。母親語重心長地告訴我:時間在不經意間就溜走了,如果不抓緊地話,就白白浪費了。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返。”母親的言行舉止感染了我,從而使我學會了珍惜時間,做任何事情都早早完成,從不拖拉。

我家的孝順之風。我的父母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子欲孝,而親不待。而他們也是那樣用心做的。記的那次姥姥生病住院,母親一連好幾個星期在醫院裡照顧奶奶。出院後,又把奶奶接回家,並細心照顧。給奶奶端茶倒水,噓寒問暖。還安排我去陪姥姥聊天。父親給奶奶買了許多好吃的,我都有點讒得流口水了。爺爺生病時,父親不顧白天工作的辛苦,晚上去陪爺爺。看著父母的一舉一動,我想:我也要做個孝順的人。

我家的文明禮貌之風。母親經常說要做一名懂文明,講禮貌的好孩子,見到叔叔阿姨要問好,看見地上有垃圾要勤勞的彎下腰,遇到需要幫助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養成樂於助人的好習慣。有一次,母親和我出來散步,一個小朋友把吃完的香蕉皮,隨手扔到了地上,走過的路人都沒有理睬,於是母親上前把香蕉皮撿了起來,並且扔到了垃圾桶裡,看見母親的行動我被深深的感動了。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做一名好孩子。

繼承和發揚好的家風,是一種“正能量”的傳遞,有了優良的家風,我們的小家一定會更加幸福。祖國的大家庭一定更加和諧。這就是我家的家風!相信大家一定是一名節儉,惜時,孝順,文明禮貌,樂於助人的好孩子!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2

在我的心裡,家是菜園,我是菜苗,一個茁壯成長的苗,而陪伴我十三年的家風則是甘露﹑雨滴。是家風耐心的歷經春夏秋冬滋潤我,沒有家風的滋潤,我就不能夠茁壯成長。

家風伴我從懵懂無知坐向成熟,一步步在人生的階梯上踏上腳印,是它塑造我的無形力量―家庭的生活方式。在模糊的記憶中,媽媽教我懂禮貌,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助人為樂等等。品質方面嚴格把關。

時間不緊不慢的流逝,事情一次一次的發生。外面閃耀的陽光直直的射進窗戶,我們家的爭議聲又一次直逼耳際:

“你說你都多大,幹什麼都幹不好。瞧瞧,讓你給你倒杯水,幹嘛倒那麼滿,撒的到處都是。”一向寵愛我的媽媽一邊擦著桌上的水,一邊又開始嘮叨。雖然說,媽媽的“話匣子”有點煩人,但勉強算得上是“音樂”。就聽下去吧。原來今天早上我家來位做客的阿姨,媽媽命令我去倒一杯水給阿姨喝,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不料,我的手不小心抖一下,水就倒滿。有點不小心,不過我不是故意的。阿姨走後,媽媽的“低音小喇叭”開始不停地的播放,做事穩重,不要三心二意。我只得改正。

“那麼大,連點規矩都不懂,客人來也不知道打聲招呼,只顧忙自己的。”媽媽一送走客人,回來就又“贈”我一句。我怎麼這麼倒黴,“……!”長篇大論過後,媽媽竟然一點點也不累:“要知道尊重別人,得有禮貌。”從此以後,家裡來客人我一刻也不敢怠慢,急忙左一聲“阿姨好,”右一聲“叔叔好。”

我在媽媽的話匣子裡學到懂禮貌,尊重他人,做事專心……我伴著歲月,年齡不斷增長,媽媽卻毫不鬆懈。告訴我:“這些事情雖然微不足道,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可以直接影響你的成長。”我的家風由我的媽媽培養出來,一步一步,一件一件。

沒錯,無形中好的家風的養成,是正能量的傳遞,也是以後對自己教育的回饋,只要家風好,國風才會好。

我們家的家風,願它常駐我家。願那不輟的改進之風飄在中華民族的上空,飄進千家萬戶之中。願我的家庭會因它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3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庭不可缺少的。家風的樹立、存在,對整個社會是有好的幫助的。例如:在公共汽車上給老弱病殘孕的人讓座;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垃圾等一些小事上不只是個人禮儀素質和道德水平的體現,還是一個人背後家風好壞的體現。在良好的家風影響下,我健康茁壯成長著,我身上已深深烙上了家風印跡。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

就在前不久,我的奶奶因為蛇盤瘡疾病需要住院治療,父親母親義無反顧地承擔起了照顧奶奶的責任。住院期間,母親每天要去醫院照顧奶奶,幫奶奶擦臉,捶背,翻身。父親每天除了接送我上下學,還要精心地為奶奶準備各種有營養的飯菜,給奶奶送到醫院,父親母親就這樣一直照顧奶奶到出院。每天吃不好飯,睡不好覺,可他們卻從來不說累。父親母親對奶奶的這份孝心也深深地感染著我,每天我自覺地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儘量不讓他們為我的事情操心。這是我對他們唯一能盡的孝心。

我們在父母、親人無微不至的關愛下,茁壯無憂地成長著,我們貪婪地享受著他們給予我們所有的愛,他們總那麼無私的愛著我們,我們也就習慣的照單全收,我有時也會想:等有一天我長大了一定要給父母買很多東西,可是父親教育我說:“孝順不是體現在你能給我們買多少東西,孝順父母可以是父母下班回到家後你能送上一杯熱茶,父母累的時候你能說上一句安慰的話,父母晚上回到家你能端上一盆洗腳水,還有就是能看到你學習成績進步,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你的孝順。”母親也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同學們,讓他們和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秀團員。讓核心價值觀在所有中國人的心中點燃,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力量,成為人們一種價值追求和自覺行動。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4

我每次去好朋友家玩的時候,都會忘記媽媽規定的時間,玩的很盡興的時候就會很遲才回去。讓大人們著急。於是媽媽就很認真的對我說:“咋們曾經定過一個規矩,就是同樣的錯誤不犯第三次,對嗎?”我茫然的點了點頭,這才想起好像是曾經有過這麼一個約定,不過我卻忘記了,隨著媽媽犀利的眼神望來,我連忙把頭低下並不斷地點頭,並跟媽媽保證下一次一定準守約定,按時回家。

因為我不管是在學習還是生活中,經常是一興奮,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了,所以一再犯同樣的問題,媽媽怎麼叮囑我都沒有用。於是“事不過三”的家規就被訂立了,我心甘情願的接受了約定:要是同樣的錯誤煩了三次或第三次,可以任由媽媽適當懲罰。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好景不長,我的老毛病又犯了。週六的時候,我的作業完成了,就去朋友家玩,媽媽告訴我最遲要六點半回家,不要影響到別人家吃飯的時間,我同意了。我們玩得很開心,他的媽媽再三邀請我在他家吃飯,我欣然接受了。畢竟我們是很要好的朋友,過了一會,媽媽帶打來了電話,顯然是要我回去的意思,於是我就乖乖的回去了,因為已經過了約定的時間,所以,到了家就被媽媽狠狠地批評了一頓,我知道是自己犯了錯,也只能乖乖的認錯。我暗下決心,下次一定要記住回家的時間。

後來我又去朋友家玩,媽媽和我約定的時間是最遲七點半回家,當時我正玩的熱火朝天,一看手機上的時間,發現是六點三十,於是我趕緊和朋友說好了就匆匆的趕回家去,回家後媽媽誇我守時,作為獎勵她會做我最喜歡吃的飯菜而我也獲得了幾個小時的休閒時光。當時我可開心極了!

第三次,我跟媽媽說有東西落在了同學家裡,我要回去拿,於是媽媽同意了,並叫我一回家就趕快寫家庭作業。但是,當我去到了同學家裡時,卻發現了好幾個朋友都在,他們熱情的向我打招呼,不知不覺中,我已經不能自拔。

時間流逝,最後我發現自己毀約的時候,已經是在回家的路上了,這是一個寧靜的夜晚,月亮被雲朵遮住,只留下一點縫隙,散發出一點微弱的光……

從今以後,我再也沒有不遵守約定,事不過三,也只是成為了我的精神警示,我把它牢牢記在心底,永不背棄。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5

中華美德,源遠流長,代代相傳,生生不息。你是傳承者,我也是傳承者,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每個人都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的職責。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家風也可以代表一個國家的風氣,國家就是人民的家,這家風就更為重要了。一個國家、一個朝代的風氣決定了它的衰與勝,只有社會風氣好的國家,才能國富民強,才真正算得上是一個強國。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學生,生活在農村,爺爺奶奶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爸爸媽媽是新時代的農民工,但他們對我的教導使我終生難忘,終生受益。爺爺奶奶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勞作了,打掃雞圈豬圈,爺爺到茶棵地除草採茶,奶奶燒飯洗衣服,等我起床時,就可以吃上熱騰騰的飯菜了。每次上學他們總是不忘囑咐幾句:“在學校裡要好好讀書,聽老師的話,不要和同學鬧矛盾,要學會謙讓,大方一些,同學有困難要伸出援助之手盡力而為之。只有你幫助別人,別人才會幫助你。”每次他們說,我只是哦哦的回答,但我知道它已經在我心裡紮根了。每每看到爺爺奶奶年齡這麼大了還要為家操勞,我真想快點長大,讓他們過上清閒幸福的生活。

和爸爸媽媽相處的時間雖然不多,但他們對我的期望和教導是我前進的動力。爸爸經常對我說,在校要尊敬老師,和同學要和睦相處,真心待人,多交朋友,以後也可以互相幫忙;學習不要驕傲,因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好好學習將來才有大作為。爸爸還經常幫助別人,過年回家路上看到同村的人總要帶他們一程。去年我外婆家那邊有個人得了腦膜炎,沒錢治病,就在微信上弄了一個捐款的東西,我爸媽一看到,就捐了四百塊錢。對他們來說幫助別人就是家常便飯,在我心裡也留下好的模範作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很愛我,我覺得很幸福,我謹記他們的教導,好好學習,將來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家庭以愛為根,生活以和為貴,勤懇做事,踏實做人,竭力孝道,親情互助,我想這就是我的家風家訓吧!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6

家風,第一次聽說它時,理解還是十分膚淺,認為只是家庭中一代代都一樣的風氣而已。可現在,我對家風有了真正的理解,它不僅是家裡的風氣,還是我生活中的指路燈。

我家一直都崇尚誠實守信的原則。在我有記憶的時候,爺爺就說經常和我說誠信。在爺爺認為,誠信是做人和交友的基礎,如果沒誠信,我們的生活將會非常的糟糕,沒有朋友,沒有分享。以前的我並不是十分理解爺爺的這句話,但從親身經歷的幾件事後,我終於明白了爺爺所說的誠信的真正含義。

一次,我和爸爸去做公交車,就在上車時,我突然在司機的座位下發現有一疊散錢,我當時所想的就是爺爺所說的話,我必須要誠實,把錢還給他。我拉拉爸爸的衣角,然後指指那一疊散錢,爸爸看到那疊錢,立即走上前,撿起錢遞還給司機。那位司機愣了一愣,趕緊在站臺前停下車,趁乘客下車的空檔,接過那疊錢,一個勁的向爸爸道謝。爸爸只是一笑,說了句不用謝之後,就拉著我下了車。在下車的那一刻,我回望了司機,發現整車的乘客和司機都向我們投為了讚許的目光,肯定了我們的行為,我心中充滿了自豪感。

還有一次,我和朋友約好下午一點一起去江邊玩,可就在我準備出發的時候,媽媽卻說要和我一起去街上買新衣服。我一下子陷入兩難的抉擇中:我是該和朋友一起玩呢,還是享受購物的收穫呢?算了,朋友應該也不會等待太久,我還是和媽媽去購物吧。這麼想著,我也就安心的和媽媽去了。第二天,我高興的來到學校,看見朋友一臉的不高興,我趕緊走過去問她怎麼了,她抬頭看了我一眼,你昨天失約了,害我等你了一下午,打你手機也關機,我也不敢走開,就在江邊晒了一下午。我頓時臉紅了,沒有守信即將使我失去一位好朋友。我趕緊道歉,說:“對不起,昨天是我錯了,我沒有守信。”這件事對我觸動非常大,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失信過,一直堅持著守約,即便有事不能守約,我也會提前電話解釋。我深深體會到爺爺說的那句話,誠信是多麼重要,是需要我們去守護,去遵循的。

只有誠實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只有誠信才能獲取他人的信任,獲得更多來自信任的朋友的幫助。今後,我也會一直堅持誠實做人,誠信做事的原則,把我們的家風傳承下去。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7

家風是什麼?家風就是一家人的整體作風、習慣。而我們家裡的家風就是誠信。

俗話說得好:“誠信走天下。”我爸爸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做生意是誠信至上,因為他認為這樣準能生意興隆。他做事不但準時,而且講信用,顧客當然就自己上門嘍!爸爸每天都樂呵呵的,和顧客聊天時不時來一句“俏皮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他苦中作樂,讓我們非常欽佩他。

他的名聲在行業內是有口皆碑,而且他的誠信可是出了名的!爸爸常跟我說:“因為我以前守信用、守時,所以人家大老遠地來找我,自然生意興隆了。”

記得有一次,爸爸碰見了一個顧客,顧客要求印500件衣服,第二天一大早就來拿,天吶!500件,有沒有搞錯呀?多麼苛刻的要求!只見爸爸皺緊了眉頭,沉思了一會兒,勉強答應了下來,顧客激動萬分,臨走時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印好。我想:這麼棘手的事情爸爸竟然答應了?爸爸絲毫不敢怠慢,立刻幹起活來,而我上樓睡覺去了。第二天一大早我起來了,一下樓,便看見了滿屋的衣服,爸爸還在那兒印,我問爸爸:“你困不?”爸爸說:“我不困。”可我再看他的眼睛,發現爸爸眼裡佈滿了血絲,我疑惑地想:爸爸說的和事實不一樣啊!不一會兒就大功告成了,顧客來拿了。顧客走時還連連豎起大拇指稱讚爸爸好樣的。

還有一次爸爸騎車回家,路上撿到了一個大黑皮包,開啟來一看裡面裝有現金8000多元,爸爸並沒有見財動心,而是交到了派出所,不一會兒,一個人神色匆匆地來了,拿回了包,不住地謝爸爸,還要給他錢,可爸爸沒要,最後失主買了些水果,我爸才勉強收下。

爸爸還跟我講了一件他在打工時候的事:那是在他年輕時候,他當時在老闆家打工學習技藝,有一次老闆全家去吃喜酒,老闆故意在辦公桌上放了一百元,並用報紙蓋著。這時店裡只剩下了爸爸一個人,隔天,老闆回來了,看見了錢還在,就和我爸爸說:“你比較誠實。”於是從那開始,老闆便用心傳授,最終爸爸學藝有成,便自己去創業了。你說這麼講誠信的人,機會怎會不垂青他呢?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誠信。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8

家風和家訓可謂是一個家庭組成的一部分,相信每個既溫暖又溫馨的家中都有一個獨立的家風或者家訓所組成,一個良好的家風或者家訓能使家中的孩子明白道德和人生的道理,也能時刻提醒著那些在社會上的大人不要迷失方向。

我們家的家訓便是魯迅的“誠信為人之本。”原本的我並不知道這是我們家的家訓,也不知道誠信的重要性,小時候答應別人的事很少做到還經常撒謊但經過了那一件事後我慢慢懂得了誠信的重要。

還記得那次奶奶和媽媽千叮嚀萬囑咐我絕對不可以拿錢罐裡的錢,我則一如既往的答應了,明明在心裡默唸著絕對不可以拿裡面的錢卻應朋友的一句話便把約定什麼的給拋之腦後向錢罐伸出了‘魔爪’,順手拿了張五元便向外衝去,去玩兒了。該回家的時候我還有那麼一點點自覺想過一會怎麼應付我媽的問題,但一回到家就又把這事給忘記了,像平常一樣的吃著晚飯,就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樣,秒忘也算得上是我那時的一種特技了吧。

到了晚上,去檢查錢罐的老媽發現了裡面錢數的不對,就將我給找了過來。唉,果然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啊。我只好坐過去聽她講道理,為了不被教訓我只能選擇撒謊,但最終還是敗下了陣來說出了實話。老媽聽了之後更加賣力的對我說教,但都沒有沒用,半小時後她見我根本沒認真聽只好讓老爸來對我說教,而爸爸正是那個第一次向我提起‘誠信為人之本’這句話的人。爸爸告訴我我們家的家訓正是這個魯迅的名言警句,也一起將這句話的意思告訴了我,還對我列舉了幾個在當時的我所能聽懂範圍內的例子來讓;我明白什麼叫誠信和誠信的重要性。在爸爸一點點的描述解釋下我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從那以後我便再也沒幹過這樣的事了,因為我可不希望只有自己一人不遵守家訓啊。

其實每個家的溫馨,快樂都有著家風與家訓一份不小的功勞,因為它們用自身的道理時刻提醒著這個家的大人與小孩,提醒著他們不要迷失自我或走歪門邪道,投機取巧等等,沒有了家風或家訓也許有的家庭就不會這麼美滿,幸福,快樂所以家風家訓也算得上是一個溫馨家庭組成的一部分吧。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9

相信每家每戶都有自己家的家風,我們家也不例外。記得媽媽說過: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好的家風對一個家庭來說非常重要。我們家的家風是善良、誠實、勤儉。

善良

一個陽光明媚的週末,我們一家三口去塘棲古鎮玩,逛著逛著看到街角處有一個老人的身影,我和媽媽走過去一看,原來這位老爺爺在賣桑葚,籃子裡裝著新鮮的桑葚,我看看滿頭白髮的老爺爺,穿著一身樸素的衣裳,身旁的媽媽問:“大爺,桑葚多少一斤?這些都賣給我吧!”老爺爺眯著眼露出了淳樸的笑容,連忙說:“好的好的,我這就給你們裝好。”買好後轉身我就問媽媽:“媽媽,這麼多桑葚我們怎麼吃得完啊?”媽媽看著我說:“你看這個老爺爺年紀這麼大了還在這賣桑葚,這麼辛苦多不容易,我全部買完他就可以回家休息了多好呀!至於桑葚吃不完我們回家分給小夥伴吃呀!”那一刻我覺得媽媽看起來是那樣的美麗善良,回頭看看不遠處的老爺爺,我的心裡覺得好溫暖。

誠實

從小爸爸媽媽就告訴我做人一定要誠實,不可以說謊。有一天媽媽讓我到家門口的超市裡買一瓶醬油和一袋雞精,一共是14元,我付了20元。本來應該找我6元錢的可是營業員阿姨卻找了我7元錢,我連忙和阿姨說:阿姨您多找了我1元錢,我把1元錢還給您。阿姨微笑地看著我說:“謝謝你小朋友,你真是個誠實的孩子!”超市裡其他的顧客都不約而同地看向我,好像都在為我的誠實點贊。我回到家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也直誇我是個誠實的孩子。

勤儉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說到勤儉我的爺爺奶奶就是最好的榜樣。爺爺是一個農民,年紀這麼大了還天天去菜地裡種菜,從來不說累不說辛苦,還說能夠天天這樣忙碌著才充實,看著我們可以吃著他種的綠色蔬菜他開心得合不攏嘴。每次吃飯的時候奶奶都會默默地把前一天的剩飯裝給自己吃,從來不捨得倒掉。在家裡每次我盛飯的時候媽媽都會說吃多少就盛多少,盛好的飯要吃完不可浪費。我在她們的身上看到了勤儉節約,我也從小養成了節儉的好習慣。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它讓我養成了許多好的習慣,也讓我懂得和明白了很多道理。我希望好的家風能夠一直保持下去,讓家庭充滿美好,我愛我的家。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10

你不應當只安於中游,不應當馬馬虎虎地度過你的青春’。這是劉少奇給女兒劉平平信中提到的一段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為劉備臨終前給劉禪的告誡。‘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譫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怠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歲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也為諸葛亮臨終前對兒子的告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在當今科技時代,仍有參考價值,可見,諸葛亮的死對我們來說多麼大的損失啊!‘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為我家家風之一,一件事如果做了,就決不能半途而廢,一定要做到底,一次,我正在寫暑假作業,一道叫做春天的命題作文,我苦思冥想,腦袋都抓破了,我氣憤的說;這題我不寫了,太難了!但我轉念一想;糟了,我忘記我們家的家風之一就是一件事要做到底,不準半途而廢。想到這兒,我立刻打起精神來,細細地思考作文的開頭寫什麼,中間應該用上什麼好詞,結尾如何完美落幕,終於,一篇我認為很滿意的作文出現在我的眼前。‘關愛老人盡孝道,感恩父母報春暉’也是我家三風之一,你家也許有年過花甲的老人,他們年輕時用自己的青春年華為社會貢獻了一份力,如果你年輕時不關心老人,結果可糟透了,‘孝順還生孝順兒,忤逆還生忤逆子’,你不關心老人,以後等你老了,你的孫子或孫女都不可能關心你,上個星期六,我們一家四人口去爺爺家做事,爺爺他們還高興地咧開嘴笑呢!‘誠信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一個人可以什麼都沒有,但不可以,沒有誠信’,如果一個人沒有信用,那大家誰都不會跟他玩,記得暑假快結束的時候,爸爸帶我去市場批發店買學習用品,店主人多找了10元給我們,爸爸當時也沒細細計算,就回家了,到家再算一遍,發現多了10元,便立刻騎車來到市場批發店,將錢還給店主人了,這就是我家三風中的最後一風了。家風的確很重要,它影響著我們的未來,我家的三風使我的舉止更加有禮貌,使我更加堅強,使我更關心老人,使我更加誠實,這就是我家的三風!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11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庭不可缺少的。家風的樹立、存在,對整個社會是有好的幫助的。例如:在公共汽車上給老弱病殘孕的人讓座;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垃圾等一些小事上不只是個人禮儀素質和道德水平的體現,還是一個人背後家風好壞的體現。在良好的家風影響下,我健康茁壯成長著,我身上已深深烙上了家風印跡。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直是告誡我:百善孝為先!

就在前不久,我的奶奶因為蛇盤瘡疾病需要住院治療,爸爸媽媽義無反顧地承擔起了照顧奶奶的責任。住院期間,媽媽每天要去醫院照顧奶奶,幫奶奶擦臉,捶背,翻身。爸爸每天除了接送我上下學,還要精心地為奶奶準備各種有營養的飯菜,給奶奶送到醫院,爸爸媽媽就這樣一直照顧奶奶到出院。每天吃不好飯,睡不好覺,可他們卻從來不說累。爸爸媽媽對奶奶的這份孝心也是深深地感染著我,每天我自覺地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儘量的不讓他們為我的事情操心。這是我對他們唯一能盡的孝心。

我們在父母、親人無微不至的關愛下,茁壯無憂地成長著,我們貪婪地享受著他們給予我們所有的愛,他們總那麼無私的愛著我們,我們也就習慣的照單全收,我有時也會想:等有一天我長大了一定要給父母買很多東西,可是父親教育我說:“孝順不是體現在你能給我們買多少東西,孝順父母可以是父母下班回到家後你能送上一杯熱茶,父母累的時候你能說上一句安慰的'話,父母晚上回到家你能端上一盆洗腳水,還有就是能看到你學習成績進步,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你的孝順。”媽媽也常說,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同學們,讓他們和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秀團員。讓核心價值觀在所有中國人的心中點燃,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力量,成為人們一種價值追求和自覺行動。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12

家庭是園,孩子是苗,家庭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茁壯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訓,並且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向來重視家教,而家風家訓更為重要。

尊老愛幼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小的時候,父母就教育我們要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現在我們也做父母了,教育孩子對老人一定要有禮貌。我們家孩子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我們做大人的在各方面一定要以身作則帶個好頭,我們有好吃的一定要給老人先吃,老人需要什麼,就算自己再艱苦也一定要達到老人的要求。我們從來不讓老人生氣,有什麼事兒都要順著他們。老人都是80多歲的人了,行動也不方便,我們都是抽空去給老人理理髮,洗洗頭什麼的。每當見到我們,老人的臉上都露出一副喜悅的笑臉。我覺得我不用跟孩子多說,我們所做的一切孩子已經看到了,他一定會照著我們的樣子去做。俗話說,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會教育出什麼樣的孩子,我覺得孩子一定會做得更好。

同時我們要教育孩子勤儉節約,現在的孩子根本不知道好生活的來之不易。孩子們吃得好,穿得好,亂花錢買零食,人家有的自己就得有,甚至要比人家的更好,這樣溺愛孩子不是一個好習慣。每當孩子說到這些,我們就講講以前我們的生活,我們

上學的時候不捨得買一個本子用,就用石板在上面寫字,寫完後擦掉再寫。後來就花四分錢買一張白紙,回家用剪刀剪開,用線縫起來當本子用,而且反正面都寫,這樣就覺得很高興,很滿足了!孩子聽完後,大吃一驚,說:“哇!媽媽,原來你們這麼艱苦啊,連一個本子都不捨得買,學習還那麼刻苦,成績也那麼優秀,我以後再不亂花錢了,一定要好好學習!“孩子聽完這一些一定很受啟發。

做人要誠實,凡事要實事求是。只要你做了不管對還是錯,都要勇於擔當,勇於承認,錯了不要緊,只要你認真的對待,及時地改正錯誤,那就是一個好孩子!所以說,良好的家風家訓非常重要。好的家風家訓能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讓孩子在各方面不斷健康成長。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13

每個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風。在每個美好幸福大家庭中,都會因為爸爸母親的陪伴而溫暖,同時也伴隨著家風的和諧氣息。

一個好的家風可以讓一個孩子很好的成長,而我就生活這樣一個很好的家風中。在家中父母難免會因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們從不會互相指責、斥罵,更多展現在我面前的是他們理性的一面。平時在家中母親也會常常嘮叨在學校應該怎麼尊重老師同學,更會講一些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時間久了我腦海中也會時不時出現這幾句話,與其說她是生我養我的母親,不如說她是我人生第一個導師。

每次飯桌上的話題都是最多的,我總是覺得每天的這個時候都是對一天的總結,當然飯桌上的禮儀是一定要遵循,母親常常對我警告的有這幾點:

1、吃飯不要狼吞虎嚥,嘴巴不能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

2、吃飯時嚴禁邊吃飯邊大聲說話。

3、不能翹腿。等等……雖然還有很多條的規矩但是正是因為有這些束縛著我讓我更好的成長。而我和母親之間也不僅僅只有這些法則。

“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玩的時候玩!”母親嘴中也總是掛著這句話。是的,該學習的時候學習:我和母親做了一個作息表,週一至週五毫無疑問的是學習,一直到週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在加上課外的練習。該玩的時候玩:每個週日母親都會帶我出去玩,雖然名義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會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這也算是讓我“長了見識了”。

常常會聽到旁邊的人會被這麼讚揚“這個孩子真有修養,看上去就很乖的樣子。”我想之所以這個孩子會被人這麼誇獎是因為她長期處於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中,一個人的修養是一時裝不來的。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們何嘗不是處於一個不好的社會環境中,而且他們大多數家中都不會有一個良好的家風,才會導致他們這樣,相反如果他們的家人更多一點關愛他們,家中也沒有什麼不好的風氣,他們也不會邁出小混混的這一步。

所以我們要建構和諧家風,父母在家中要學會樹立好榜樣同樣也要與孩子保持親密無間的關係,在孩子面前更要學會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學會設身處地的去理解父母,儘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現在父母眼前。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14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們家裡也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不管大事還是小事,也不管有償還是無償,只要能幫上一星半點兒的忙,就多多少少幫上一點,要助人為樂。媽媽時常把一副嘴角咧到耳根子的笑容掛在嘴邊,也時常以身作則的教育我們助人為樂。

助人為樂這個詞我們並不陌生,但是想真正做到這一點,卻實在是有點難,有些時候,要是隻是為了幫助人而耽誤了時間的話,那人們恐怕就算是扶老人下個車都懶得去做,但是我的媽媽卻不會這樣。

一個星期六,媽媽陪著我去上小提琴課。正走在一個略微有些陡的上坡路上。忽然,一個略微有些奇怪的人影映入眼簾。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個坐著一把輪椅的老爺爺。他的頭髮花白,瘦骨嶙峋的身子努力的往前探去,他的手緊緊抓著兩個大輪子上的把手,用力地向前轉去。輪椅剛爬上去了點兒,又停住不動了,就這樣持續了幾分鐘,可也沒能上去多少米,倒是人已經氣喘吁吁了。媽媽見了此狀,急忙上前跑去。“媽媽,還有五六分鐘就遲到哩呀”我一把拉住媽媽的手,輕聲說道。“不行,你沒看見他上去得多費勁呀,像遇到這種事,就別管時間了,馬上去幫忙,知道嗎?”,媽媽一說完,就向前跑了過去。我就站在這裡,看著媽媽推著他往前走……真是的,都遲到哩呀,媽媽怎麼還沒回來呀。我不禁在心裡抱怨道。又過了三四分鐘,媽媽終於小跑著回來,媽媽並沒有露出疲累的表情,反而露出了她那“專屬”微笑。望著那個微笑,我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種莫名的感覺。

還有一次,媽媽來參加班級新教室的大掃除工作,老師讓她幹什麼,她就幹什麼,哪個老師叫她幫忙她就幫忙,還不抱怨一句,要不是她那天身體不太好,她肯定還要幹好多活呢!

俗話說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果真是這樣,從小到大,整天看著媽媽在身邊幫助別人,慢慢的,不用媽媽說要樂於助人,我也時不時會幫助別人。雖說沒有媽媽那樣十分喜歡幫助別人,但終究有一天會和媽媽一樣樂於助人。並且,我堅信:這種樂於助人的優良家風,定當會永遠傳承下去!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徵文15

每個家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規、家訓,要說起我家的家風、家規、家訓,那可就要跟我女兒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了。從女兒懂事起,我就告訴她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學,就是要好學,奮發學習;其次是上進,要不斷地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然後是誠實,不誠實的人,哪會讓別人信任你,依賴你呢;最後是善良,沒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有一顆狹隘的心,怎麼為別人著想?怎麼會在別人有困難時去幫助他呢?五歲時,女兒就可以做任何她想做的事情了。但是吃飯很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而且還常常剩飯。每次洗手時,都要浪費半盆水,洗完後水龍頭也不關,白白浪費了很多水。我看到這兩個不好的習慣以後,對她說:“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以後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飯了,並且要節約水資源。”從那一刻起,女兒知道了要“勤儉節約”。過年時,我帶她到爸爸家去拜年。她向爸爸說了聲“新年快樂”。爸爸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個紅包,放在她手上,並語重心長地對她說:“孫女啊!你已經六歲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級了。我要告訴你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

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尊敬長輩;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並養育了你。長大你一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麼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靠著自己的實力工作,勤奮進取。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希望你時時刻刻地記住。”

又過了一年,女兒要上小學了。我們坐下來打算開個家庭會議。爸爸對女兒說:“今天的內容就是討論家風、家規、家訓。目的就是想讓你上學後能約束自己管好自己。”我們討論了很久,才確定下來。

家風就是勤學、上進、誠實、善良。

家規是勤儉節約

家訓則是尊敬長輩、孝順父母、自強自立。

我感覺女兒自從有了家風、家規、家訓,她無時無刻不在謹記著,約束自己。在學校,她能夠團結同學,尊敬老師;在家裡,她能夠尊老愛幼,自信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