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文明風采正能量演講稿

文明風采正能量演講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8W 次

演講稿具有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的特點。在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的今天,能夠利用到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文明風采正能量演講稿,歡迎閱讀與收藏。

文明風采正能量演講稿

文明風采正能量演講稿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中國素來是文明古國,有孔子、老子這樣的思想家為我們的美德定下規範。轉眼間千年過去了,美德依然在生活中隨處可見。

美德是孝敬師長,孝順父母,待人誠信。美德是連線古今社會的一條線段,美德更是一首歌,歌唱幸福祖國,歌唱美好明天。美德更是每一個人類應該做到的.。歷史的長河源遠流長,美德事蹟就如同這歷史長河中泛起的朵朵浪花。美德充滿每一個細微之處,只要細心觀察,就一定能發現。

古時候,《孔融讓梨》、《黃香溫席》這些故事真正地講述了中華民族的美德。近代有雷鋒叔叔永遠值得我們崇敬。在生活中,我看到我的媽媽不怕髒不怕累,照顧老人,這不正是中華美德的傳承嗎?

可是今天,美德卻已被有些人忘卻,人們對它置之不理。在一個辦公室裡,有一張紙不小心飄到了地上,這間辦公室人來人往,就是沒有一個人撿起這張紙。為什麼這麼多的人走過了這張紙,卻沒有一個人撿起來呢?這說明現代人有很少能注意細節了。可喜的是一個星期以後,一個來應聘的小夥子撿起了這張紙。他彎下腰的動作不正是演繹了中華民族5000年的美德嗎?美德,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只要我們用心去感悟,就會發現它無處不在。我們更應該做到“弘揚中華美德,引領幸福成長”。

撿起地上的每一塊紙片,幫助需要的人,尊重別人說的話,勤奮刻苦地學習……這些都是我們應該做到的。科技正不斷地發展,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但不能因此淡漠了人心。雖不必行跪拜之禮,但是炎黃子孫應有的美好品德,要永久地傳承下去。

所有中華兒女們,讓我們把美德送往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文明風采正能量演講稿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文明是什麼?是一種道德。文明是什麼?是一種尊重。文明是什麼?是一種習慣。當你遇到下大雨時,你可曾與他人分享你的雨傘;當你遇到老師或同學時,你可曾主動打招呼;當你遇到一個易拉罐時,你可曾彎下腰把它扔進垃圾桶……如果這些都能做到,那你就是一個說文明話、讀文明書、辦文明事的文明人。

有這麼一個小男孩,至今讓我難以忘懷。那天,小男孩正與他的夥伴們在小公園的長椅上摺紙飛機。他們折得很認真,不一會兒就摺好了。要準備試飛了,小男孩興奮地拿著紙飛機,用嘴巴“哈”了一口氣,又前後晃動了幾下,然後用力往前一拋。紙飛機順風飛了起來,像一隻小鳥那樣在空中穩穩地飛著,小男孩露出了勝利的微笑。他繼續與夥伴們快樂地玩耍著。玩著、玩著,小男孩的'紙飛機乘著風,飛進了附近的菜圃。只見他急匆匆地跑過去,踮著腳走進菜圃,生怕踩到了腳下的蔬菜,拿回了紙飛機,小男孩又快樂地笑我們的心裡。

有一次,我乘坐公共汽車到補習班,車上擠滿了人,我好不容易才上了車,我身邊站了一位老奶奶,臉色蒼白,可能是暈車了,我想,要是我有座位我一定會讓給老人家的。

“老奶奶,您坐這兒吧。”一位四、五歲的小女孩起身把老奶奶拉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旁邊她的媽媽讚許地笑著。老奶奶連聲對這母女倆道謝,車上的人也對她們讚不絕口,倒是那小女孩卻害羞地躲在了媽媽的身後不好意思地笑了。

每當雙休日,我去圖書館看書時,心情總是很愉快。不僅僅是因為我看到了許多自己喜歡的書,還因為那兒看書的人們個個都衣著整潔,神情專注。沒有一個人大聲喧譁,走路的時候腳步也都是輕輕的,我甚至能聽見熱門翻動書頁的聲音。這不也是文明的一種表現麼?其實,文明就在我們的身邊,它蘊含在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總會不經意地流露出來。不隨手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說髒話;對別人多一份體諒和關愛,對別人多一些幫助……文明就像一盞燈,燈亮一些,我們身邊的黑暗就會少一些。願文明永遠紮根在我們的心中,駐守在我們的身邊!

文明風采正能量演講稿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做一個文明的人

記得有人說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麼,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為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人?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後都有一個基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文明是什麼?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做文明之人,就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人。 “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俗話大家要記住。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裡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學問都重要。

生活中的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是品德高尚的情操。文明其實是由細節構成的,反思我們平日的`所作所為,可見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一些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紙屑,教室裡、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麵盒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樓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習以為常;還有部分同學相互之間講髒話、粗話,隨意攀爬樹枝,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同學們,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品格;文明已被人們放在心裡的一個重要位置,我們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為習慣看作小事。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管住我們的口,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管住我們我們的腳,不踐踏花草。我相信,我們全體師生經過努力,一定會營造成一個寧靜、有序、文明美好,有著良好學習環境的祥符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