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學深杭促創新活動演講稿大綱

學深杭促創新活動演講稿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5W 次

創新始終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下面是本站小編推薦的學深杭促創新活動演講稿,希望大家會喜歡!

學深杭促創新活動演講稿

  【學深杭促創新活動演講稿1】

創新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在巨集觀層面上,包括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等。微觀上講,包括管理創新、產品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結合當前改革和發展的實際來看,政府作為最主要的制度創新主體之一,要以政府自身改革為基礎,構建有利於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各項制度與體制機制。

用制度供給保障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明確政府引導創新行為的規則,打通市場引導創新要素的通道。離開這一核心,只看到技術創新等而忽視制度創新,就走不出科技、經濟“兩張皮”的怪圈。

對於各地來說,關鍵是將發展的基點置於創新之上,加快形成與創新發展相適應的體制機制。什麼是與創新發展相適應的體制機制?簡單地說,就是最大限度地激發社會創新活力、特別是企業家的創新精神,促使阿里巴巴、海康威視這樣的企業大量湧現的體制機制。

正是這樣的“好體制”,將驅動人才投身科技創新,驅動企業投身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合理的制度驅動人才、企業等一切主體走創新驅動之路。這場包括科技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在內的改革,目的是通過良好的制度供給來促進資源要素向創新集聚,把全社會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驅動創新發展。

深圳和杭州,這“兩地”近年來的發展,無一不證明這個道理。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核心是要加強引領創新的相關制度供給。用制度供給保障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明確政府引導創新行為的規則,打通市場引導創新要素的通道。離開這一核心,只看到技術創新等而忽視制度創新,就走不出科技、經濟“兩張皮”的怪圈。

  【學深杭促創新活動演講稿2】

當前,文化對經濟建設和整個現代化事業的影響和推動作用日益凸顯。比如,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進入中高速增長,人民生活從解決溫飽到邁向全面小康。再如,網際網路的發展正在深刻改變人民的生產生活方式以及社會組織模式、經濟執行模式。這些變化給文化改革帶來了無限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做好推進文化發展工作,必須適應變化、追趕時代、引領潮流。這就要求我們牢固樹立創新理念,強化創新驅動,加快創新步伐,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

改革是文化發展的動力,創新是文化建設的靈魂。由於文化體制和機制是文化發展長期性、穩定性和制度性的規範框架,文化發展所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問題的根源是文化體制機制的不適應、不健全、不完善和不規範。只有衝破傳統體制的束縛,才能使文化資源得到有效利用,才能使廣大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文化發展迫切要求加快改革創新步伐,革除制約文化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建立科學合理、靈活高效的文化管理體制和文化產品生產經營機制,以體制的先進性和機制的靈活性來增強文化發展的張力和擴充套件文化發展的空間。

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2014年上海調研時也提出,要以創新精神大力推進文化改革發展,不斷提升我國文化整體實力競爭力。這也表明改革創新才是加快文化發展的根本出路。改革創新是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是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活力之源。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關係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福祉,關係國家發展大局。我們唯有以奮發有為、勇創一流業績的精神狀態,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才能更好地保障和發展文化民生,不斷開創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局面。

推動文化的發展,體制機制是關鍵,而文化自身在觀念、內容、形式、手段和方法上的改革創新則是文化發展的基本手段和現實途徑,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是推動文化發展觀唸的轉變和創新。要樹立新的文化發展觀,不斷深化文化對發展方向、發展動力、發展思路、發展格局、發展模式和發展目標等一些列重大問題的認識,準確把握新時期文化發展的規律和要求,從而用新的理念、新的境界和新的辦法解決文化發展面臨的新矛盾和新問題。創新文化內容、文化形式、文化生產手段,就是要適應廣大人民群眾新的文化需要和審美需求,充分發掘我國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借鑑利用國外有益文化產品表現形式及其生產製作方式,以生產出更多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精品力作,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品牌,實現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新飛躍。

  【學深杭促創新活動演講稿3】

改革與創新,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兩個引擎。30多年改革開放的實踐證明,只有深化改革,才能逐步解決阻礙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只有銳意創新,才能夯實經濟內生增長基礎,由主要依靠成本優勢轉向主要依靠效率優勢來拉動增長,使發展躍升到更高水平。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中仍突出存在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長期矛盾和短期困難相互疊加,結構性因素和週期性因素相互作用,經濟金融等領域也存在一些潛在風險。產生這些矛盾和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還在於體制機制不完善、科技創新能力不強。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需要我們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深化改革、推進創新。

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要靠改革創新掃除體制機制障礙。體制改革滯後、技術創新薄弱,帶來要素資源的低效率配置,在市場競爭條件下難以形成有效需求,導致經濟發展失衡。擴內需、穩增長,就要通過深化改革,攻堅克難,創新和完善體制機制,使經濟增長基於效率提升而不是要素投入擴張,拓寬內需增長空間,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前行;通過推進科技創新,加快轉型升級,改善投入產出結構,消除擴大內需的瓶頸制約,讓創新成為可持續增長的源泉,使經濟發展更多建立於科技進步和創新的基礎上,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增強自主增長能力,要靠改革創新釋放出強勁活力。推動經濟增長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長有序轉變,就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加強改革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真正起基礎性作用,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儘快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包括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推進投資、財稅、金融體制改革等,為經濟自主增長注入新的動力。要堅持創新驅動,緊跟世界科技和產業發展新動向,準確把握國際需求變動新趨勢,著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整合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為經濟自主增長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發展實體經濟,要靠改革創新營造一個好環境。今年以來,我國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凸顯,企業虧損面擴大,特別是有些小微企業經營困難加劇。打牢實體經濟這個根基,必須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力爭做優做強;完善促進民間投資體制,鼓勵、支援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健康成長,打破各種“玻璃門”、“彈簧門”,讓更多的人想幹實業、幹成實業;加快構建有利於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助推實體經濟在創新中發展壯大。

改革未有窮期,創新正當其時。我們要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創新這一強大動力,用改革的辦法破解發展難題,以創新的姿態抓住發展機遇,同時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創新,推動明年經濟工作“穩中求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