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總結 >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精選28篇)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精選2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4W 次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全面地、系統地瞭解以往的學習和工作情況,因此好好準備一份總結吧。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冬至活動總結,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精選28篇)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 篇1

“冬至到,冬至到,南餛飩,北方餃,暖暖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凍不掉。”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俗語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為了迎接冬至的到來,也為了讓幼兒瞭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內涵,弘揚民俗文化,鄭州經濟技術開發第一幼兒園大班各班級組織開展了冬至主題活動。

在活動開始之初,各班老師通過各種形式向孩子們普及冬至節的由來和習俗。“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晴冬至,年必雨”......這些我們以前耳熟能詳的諺語再次被提及時,老師們心中頓時覺得很溫暖,而孩子們更是對於班級的冬至主題活動充滿了期待。

瞧!有的班級正在忙著製作手工餃子,孩子們有的在做麵皮,有的在擺造型,雖然包出來的餃子千姿百態,但是孩子們洋溢著開心的笑容。一個個色彩鮮豔的小小餃子,一張張甜甜美美的笑容,讓這個冬至別樣甜蜜。

有的班級緊跟冬至的傳統,老師和孩子一起製作了香噴噴的餃子,牛肉味的餡兒鹹甜正宜,大蔥的點綴更是讓餃子看起來垂涎欲滴,一口咬下去味蕾彷彿被啟用,難怪老師和孩子們都在感嘆:“冬至和餃子最配哦!”

冬至吃餃子,吃的是一份熱乎,吃的更是一份溫暖,那除了吃餃子之外,冬天暖色系食物也最有誘惑力,有的班級在美食坊和家長一起製作了金燦燦的紙杯蛋糕,看一眼都讓人覺得會暖和了很多,有了這樣一個溫暖的冬至,這個冬天應該不會冷了吧?

今天,大班組的每個活動都洋溢著溫馨喜慶的氣息,通過今天的主題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關於冬至的相關經驗,更是讓孩子們從中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收穫了成長,也衷心的祝願經開一幼所有的家長和小朋友冬至快樂!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 篇2

雖然窗外寒氣逼人,但昌樂育才幼兒園的每個教室裡卻是溫暖喜氣,原來這裡正在進行著結合傳統節日“冬至”開展的包餃子親子活動。 “冬至到,吃水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在活動現場,家長和孩子們共同配合,一起和麵、揉麵團、擀麵皮、包餃子,一會功夫,就一起包好了許多餃子。

“作為我們家長來說,平時極少有時間陪伴孩子,尤其是中午,孩子都是在幼兒園吃飯睡覺,基本沒有機會給孩子做午飯。幼兒園舉辦的這次活動剛好給了我們家長這個機會,尤其又是趕上了冬至,我們家長可以和孩子聚在一起,做一頓午飯,包一次水餃,看到孩子們開心,我們家長心裡也是特別高興。非常感謝幼兒園能給我們提供這樣一個親子相聚的機會。”小朋友家長徐愛霞說。

在活動過程中,家長和孩子們其樂融融,忙得不亦樂乎:有的擀麵皮,有的做造型,有的捏花邊,雖然包出來的餃子千姿百態,形態各異,但從家長和孩子們臉上洋溢的笑容中可以看出來,他們的心裡是多麼開心快樂。

端著自己親手包的水餃,大班的錢妍彤特別興奮:“平時在家裡都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做給我吃,今天我也自己參加勞動了,很開心!”

大班的季程在活動中也表現的非常積極:“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包的水餃,包了二十多個,中午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我很高興!”

昌樂育才幼兒園教師張潔表示,因為冬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幼兒園之所以在冬至舉辦這樣的活動,一是為了讓孩子們瞭解冬至的由來,知道這個傳統的節氣,再一個就是讓孩子們增強自己動手的能力,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促進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交流,營造一個良好的親子關係。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 篇3

俗語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為了傳承中華傳統習俗,豐富師幼校園生活,xx月xx日,新密市市直第三幼兒園組織全體師幼開展了以“開心包餃子,快樂過冬至”為主題的實踐活動。

清晨,伙房炊事人員早早來到幼兒園,準備好香噴噴的餃子餡和五顏六色的餃子面。9:20活動準時開始,首先,教師們給孩子們講解了冬至的來歷和習俗;接著,各班教師、家長委員會的成員們和幼兒一起開心包餃子,共同慶祝中國這個特色的節日。你看,有的切、有的擀、有的捏,大家各行其事;有的說、有的笑、有的商討,場面其樂融融。老師和家長們一會兒做督導員,一會兒捋起袖子加入到包餃子的強大陣營當中,師幼同樂的暖意沁人心脾,孩子們包出來的餃子真是花樣繁多、千姿百態,有綠的、紅的、紫的、白的,還有敦實厚重的,有別致精巧的,還有四不像的。看著一盤盤別出心裁但都裹滿愛意的餃子,看著一張張掛滿面粉但都笑容燦爛的面容,吃著一個個模樣不一但香溢滿口的餃子,別樣的冬至喜慶連連。

本次冬至包餃子活動不僅讓孩子們瞭解了冬至的由來,瞭解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更讓孩子們從中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讓每一個孩子在活動中快樂的成長。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 篇4

12月22日是傳統節日冬至,“冬至到,吃水餃”是中國傳統習俗。冬至這一天,為了讓孩子們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豐富孩子生活經驗、提升孩子生活情趣,格林幼兒園在冬至這天,舉行了“冬至包餃子”活動。活動邀請家長走進班級,和孩子們一起包餃子,共同歡度這個中國特色的節日。

在包餃子開始之前,老師先給孩子們講述了冬至這個傳統節日的習俗由來,然後,老師又教給孩子們一首“冬至到”的兒歌,接著認識了包餃子所需要的原材料和用具。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

讓孩子瞭解冬至的由來,也給孩子們一個自己動手的機會,讓他們感受一下包餃子的那份快樂。

孩子們對活動充滿期待,家長朋友也對活動十二分的支援,紛紛從家裡帶來了擀麵杖、還有彩色麵糰等。

活動現場,只見有的家長協助小朋友們擀麵皮、包餃子!有的孩子們也不閒著,幫著爸爸媽媽們按皮、撒麵粉……場面溫馨感人、其樂融融。

大家瞧瞧,孩子們一個個全副武裝、大顯身手,忙得不亦樂乎!

每個小朋友的手裡都拿著一個小擀麵杖,還挺像那麼回事。

孩子們有的在擀麵皮,有的在做造型,有的在捏花邊,雖然包出來的餃子千姿百態,形態各異,但從孩子們臉上洋溢的笑容中可以看出來,他們的心裡是多麼開心快樂!

一會功夫,小朋友已經包好了許多,雖然樣子不是很美觀,但是孩子們都非常興奮。“吃餃子了!”一聽到聲音,孩子們都興奮的尖叫起來。瞧!一個個跟小饞貓一樣,吃得可香了。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 篇5

託小班老師們為了讓孩子們增加對傳統習俗的瞭解,感受濃濃的氣氛,銘記傳統節日,同時也為了讓家長走進幼兒園,瞭解幼兒在園一日生活,陪伴孩子共度節日,實現幼兒園、家長、老師三方更好地配合,共同做好家園共育工作,幫助幼兒成長髮展,特邀請了部分家長走進幼兒園和老師一起包餃子的活動。

這邊老師們在教室對孩子們進行“冬至”節氣的教育活動,讓孩子們瞭解了“冬至”的來歷和習俗,並學習了兒歌《冬至到》;那邊寶媽們在廚房大顯廚藝,快樂而忙碌的為寶貝們包餃子,過程中還虛心的向別人請教,吸取新經驗,包出來的餃子花樣多多,一個個儼然生活能手,香味撲鼻的餃子讓寶貝們吃出了幸福的味道。跟著小編的鏡頭,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組的老師們帶著孩子們瞭解“冬至”吃餃子的習俗,認識了包餃子所需要的工具和原料,和麵、揉麵、擀皮,每一個步驟都做的井井有條,孩子們包的很認真,忙的不亦樂乎。雖然包出的餃子幹姿百態、形態各異,但孩子們從中體驗到了動手製作的樂趣,看,小小年紀,包起餃子來有模有樣呢!大家看著自己的傑作,格外開心,吃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分外的香。真是“好吃不過餃子,溫暖不過集體”!

大班的孩子們認真傾聽老師講解“冬至”的習俗,並仔細觀察包餃子的步驟。到了包餃子環節,寶貝個個興致勃勃,大顯身手。廚房阿姨精心為我們準備了營養豐富的原材料。用菠菜、胡蘿蔔、南瓜榨汁和麵,既增加了孩子們的食慾也保障了足夠的營養。孩子們包的餃子形態各異,創意無限,有螃蟹、長耳朵、潛水艇、太陽、小魚、蘑菇….…通過此次活動,瞭解了中國傳統文化,豐富了知識量,也體驗了自己動手包餃子的快樂!

高興極了!“老師,我還吃!”、“我在家都沒吃過彩色的餃子!”今天寶貝孩子們吃著自己包的餃們飯量明顯增大,每個人都吃得飽飽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本次“冬至包餃子”活動又一次為幼兒園的家園溝通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並獲得了家長朋友的一致好評,讓孩子們在歡樂的氛圍中感受了中國的傳統習俗!活動中,不僅讓孩子們瞭解了“冬至”的由來,瞭解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感受了家鄉傳統的節日氣氛,更讓孩子們從中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讓每一個孩子在活動中快樂的成長。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 篇6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為了讓孩子們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感受傳統節日的魅力,豐富生活經驗,12月21日城北幼兒園開展了一系列有關冬至的活動。

升旗儀式上,大五班的孩子帶來了國旗下的表演《九九歌》,帶領全園師幼一起學習關於冬至的傳統兒歌,加深對冬至的印象。

各班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開展一系列主題活動。小班的小朋友在老師的幫助下運用卡紙、黏土等材料,製作了一件件精彩紛呈的作品。中班的小朋友們通過觀看視訊瞭解“冬至”節氣的由來和習俗,通過兒歌、故事的學習讓孩子們進一步瞭解冬至,激發孩子們對傳統節日文化的探索興趣。大班的小朋友們從菜園裡收穫了蘿蔔、青菜,並把廚房搬到了教室,和幼兒園準備的羊肉一起煮了熱氣騰騰的羊肉湯分享,感受冬至的溫暖。

本次活動幫助孩子們瞭解了冬至的小知識,感受了傳統節日的氛圍,更讓孩子們體驗了勞動的快樂和收穫的喜悅,讓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在幼兒身上得到傳承。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 篇7

為了讓幼兒感受、瞭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激發幼兒探索新知的慾望,也為了讓幼兒感受濃濃大家庭的熱鬧氛圍,12月21日上午,xx幼兒園大三班的孩子們和老師一起開展了“冬至到包水餃”的實踐活動。

為了活動的順利進行,更為了得到家長們的大力支援,活動前召集開家長會,我們老師也做好了充分準備,並一次次根據此次活動的細節性問題進行研討,叢叢老師一大早榨好紫薯汁、胡蘿蔔汁、菠菜汁,為此次活動提供了各種顏色的麵糰,有菠菜麵糰、胡蘿蔔麵糰,紫薯麵糰;家長朋友對此次活動也十分支援,紛紛從家裡帶來了案板、擀麵杖、餃子盤等工具。

活動開始,老師先向孩子們介紹冬至的來歷、講述冬至的故事接下來就是“冬至到包餃子”活動,活動過程中,孩子們相互配合,你擀皮子,我包水餃,你包水餃,我擀皮子,其樂融融,忙得不亦樂乎;對於初次包水餃的大班孩子來說,是一種挑戰,更是一種成長的見證。從孩子們手裡包出來的餃子千姿百態,形態各異,但從孩子們臉上洋溢的笑容中可以看出來,他們的心裡是多麼開心快樂!當一盤盤熱氣騰騰的水餃端到孩子們面前時,孩子們的興奮洋溢在臉上,那更是一種成功的喜悅。

此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瞭解了冬至的來歷,瞭解了傳統文化,感受了傳統節日的氛圍,更讓孩子們從中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讓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在孩子們身上不斷的傳承下去。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 篇8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為了使孩子瞭解這一節日的意義、感受傳統文化,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參與意識,體驗勞動的快樂,學會分享和感恩,特舉行了本次活動。

活動中,孩子們一起了解冬至的來歷,講冬至的故事,跟著音樂做《包餃子》律動,瞭解做餃子的過程。同時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自己動手的機會,每班邀請五名家長來班上,和孩子們共同包餃子,幼兒雖然年齡小三歲多,雖然動作不那麼靈活,但他們那認真的模樣像小大人一樣。孩子們躍躍欲試,家長們便在旁邊指導,有些嘗試著擀餃皮,有些研究著餃子餡,有的認真觀察怎樣包,有些拿著包好的餃子展覽……他們感受到了包餃子的樂趣。孩子們從家裡帶來了電磁爐、電飯鍋、案板、擀麵杖等用具,他們一個個大顯身手,忙得不亦樂乎!孩子們品嚐著自己包的熱氣騰騰、美味可口的餃子,歡樂的氣氛洋溢在教室的每個角落。

一位家長在微信上說平常工作忙,根本沒有時間陪孩子,更別說包餃子了,感謝幼兒園組織了這次冬至活動。大部分奶奶為了參加幼兒園的活動,提前一天在家為家人包好了冬至餃子凍在冰箱裡。“今天和孫子、孫女一起包餃子,感覺非常有意思、有意義,感謝市直幼兒園給了我們這次機會。

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在體驗我國傳統習俗的同時,還享受到幼兒園大家庭帶來的特別關愛與溫暖,不僅給孩子們的課堂增加了色彩,也讓孩子們過上了別具一格的冬至節。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 篇9

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過後,一年中最寒冷的天氣就要來到。本週日就是一年一度的冬至日了,為了能夠讓孩子們度過一個有意義的節氣,xx幼兒園於12月20日上午開展了“迎冬至,包水餃”活動。

在活動正式開始之前,孩子們首先通過短片瞭解了冬至的由來與傳說,接著老師講述了有關冬至的傳統習俗。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冬至吃餃子,早已成為北方人冬天的飲食習俗。今天小朋友們在媽媽的幫助下,“迎冬至,包水餃”活動就此展開。

小朋友們有的負責揉麵團,有的負責擀麵皮,還有的負責填餡兒,大家忙得不亦樂乎。在歡樂、溫馨的氣氛中,小朋友們個個大顯身手,充分展示著自己的手藝,現場氣氛熱烈,孩子們認真參與其中。一個多小時後,一盤盤香噴噴的餃子陸續出鍋,大家爭相品嚐著風味不同的餃子,互相讚歎各自的手藝,在分享美食中品嚐著快樂。香噴噴的水餃、暖融融的氛圍,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大家一起品嚐水餃的溫暖生活,構築了一幅幅溫馨和諧的場景。

此次“迎冬至,包水餃”活動,弘揚了傳統節日文化,營造了節日氛圍。不僅使孩子們增強了互助合作的意識,加深了彼此間的交流,而且也使孩子們感受到了xx幼兒園大家庭的溫暖。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 篇10

為迎接中國傳統節氣“冬至”的到來,近日,石家莊市第一實驗幼兒園開展“冬至如年溫暖團圓”家園共育活動。

活動中,老師通過視訊、故事等形式,向孩子們講述關於“冬至”這個傳統節日的由來、習俗,激發幼兒的求知慾望和探索興趣。孩子們帶著對冬至節的好奇,在父母的陪伴下變身小廚師、小畫家、探索家,盡情感受傳統文化節日氛圍。

石家莊市第一實驗幼兒園秉承“快樂遊戲,健康成長”的教育理念,以傳統節日、節氣為教育契機,開展豐富多彩的特色教育活動,讓孩子們親身體驗中國傳統民俗,感受傳統節氣的獨特魅力,充分搭建好家園共育橋樑,讓傳統文化代代相傳。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 篇11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風俗,南方地區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為了讓幼兒瞭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內涵,弘揚民俗文化,12月20日上午xx實驗幼兒園開展了一系列冬至主題教育。

活動伊始,老師通過讓幼兒看短片、講故事、學兒歌等形式,讓幼兒瞭解了冬至的由來與傳說,講述了有關冬至的傳統習俗。部分老師還把廚房搬到課堂,並邀請了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包餃子,鍛鍊他們的動手能力,讓孩子們感受包餃子過冬至的那份快樂。家長、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包餃子,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在共同感受包餃子、共同品嚐餃子的過程中,孩子們可愛的展示了他們的童真童趣——其實我也行!

為了讓孩子更生動的瞭解冬至日的美食,老師帶領幼兒做了創意餃子畫,孩子們利用彩泥和繪畫的結合,做成了一碗碗餃子,每個孩子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活動中不僅帶來的是孩子們一幅幅精美的創意餃子畫,更是將中國的傳統節氣深深地紮根在了孩子的心裡。

通過此次活動,使孩子們瞭解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感受到了傳統節日的氛圍,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同時讓幼兒學會了謙讓與分享,培養了幼兒間互助合作的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讓孩子在真實的活動中快樂地成長!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 篇12

xx月xx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它是年節之尾,象徵團團圓圓。為了讓孩子們瞭解冬至的來歷、感知傳統文化,感受家鄉傳統節日的氛圍,體驗勞動的快樂,學會分享和感恩,讓孩子在真實的活動中快樂地成長。

xx幼兒園藉助“冬至節”,結合即將到來的“聖誕節”,邀請家長走進幼兒園,舉行“樂享冬至喜迎聖誕”親子美勞活動,共同歡度特色節日。

活動前夕,幼兒園廚房的阿姨用胡蘿蔔、紫薯、菠菜、火龍果榨出各色果蔬汁並和出五彩麵糰,為活動做好精心準備。活動開始前,老師給孩子們講述了冬至的習俗由來及冬至的小故事,然後,帶領孩子們一起認識各種包餃子所需要的原材料和用具。

活動中,孩子們戴著“聖誕帽”在優美的聖誕旋律下幫著爸爸媽媽們按皮、撒麵粉。家長和孩子們積極參與,相互合作,用靈巧的雙手包出一個個形狀各異、造型百態的五彩餃子。在煮餃子過程中,各班老師適當穿插冬至兒歌及有趣的聖誕親子游戲,帶領家長和孩子們一起製作聖誕小禮物。

場面溫馨感人、其樂融融,快樂無比。吃餃子環節更是精彩疊加,看著自己親手包的五彩餃子,大家都無比興奮、無比自豪。當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來時,孩子們拿起碗和勺,爭先恐後品嚐自己的勞動果實,家長喂孩子吃餃子、孩子喂家長吃餃子,快樂與感恩在每一位參與者心中久久迴盪。真的是一場盛大的“親子盛宴”。

本次親子美勞活動,為家園溝通搭建了良好的平臺,讓孩子們在歡樂的親子氛圍中感受到節日的傳統習俗!讓孩子們從中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與濃濃的親情!更讓每一個孩子在活動中快樂的成長!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 篇13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北方人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為了讓幼兒瞭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內涵,弘揚民俗文化,勝園街道中心幼兒園於12月22日開展了“繽紛冬至”主題特色活動。

活動開始前,各年級組根據幼兒不同年齡階段特點,分別開展了內容新穎形式多樣的活動。小班年級組為讓幼兒瞭解冬至的風俗習慣,培養孩子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在家委會的配合下包出了五顏六色的餃子,孩子們一個個躍躍欲試的心情溢於言表,有的擀、有的包,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第一次動手包餃子,異常的興奮,氣氛非常的活躍,其樂融融,就像真的過年一樣。特別是孩子和家長吃上熱騰騰的餃子時,從她們臉上洋溢的笑容中可以看出來,心裡是多麼開心和快樂!中大班教師向孩子們介紹冬至的來歷、講述冬至的故事,用太空泥開展了一節特色美術活動,太空泥在孩子們稚嫩的小手中不一會兒就變成了活靈活現的“餃子”,孩子們在歡樂的氣氛中發現美、體驗美。

此次“繽紛冬至”主題活動的開展,帶來的不只是美味的食物、好看的作品,還有幼兒的歡聲笑語,此次活動的開展,孩子們不僅瞭解了冬至的來歷,知道了傳統文化習俗,而且真切地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冬至”的歡樂氛圍,從中體驗了活動的快樂。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 篇14

“冬至到,冬至到;南餛飩,北方餃;曖曖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凍不掉。”看到這首兒歌,您的腦海裡是不是回憶起小時候和家人一起包餃子過冬至的情景呢?冬至到,寒意濃,但高新一幼的每個教室裡是卻是暖意四溢,溫暖喜氣。為增進孩子們對中國傳統節日的瞭解,高新區第一幼兒園組織幼兒和家長一起包餃子、過冬至的活動。

活動海報發出以後,得到了爸爸媽媽們的大力支援,他們協助老師進行活動準備及分工,家長朋友自帶圍裙、擀麵杖、案板、電磁爐、湯鍋等用具,來到幼兒園和小朋友們一起包餃子,爸爸們更是絲毫不落後,擀起麵皮來也是有模有樣,真是不輸媽媽們呢!廚師叔叔更是精心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好吃的五彩麵糰和餃子餡,有用南瓜汁和的黃色麵糰,有用菠菜汁和的綠色麵糰,還有原汁原味的白色麵糰。

孩子們看著這五彩的麵糰開心極了,你瞧,他們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有模有樣的用小手拍餅、擀皮、放餡兒,最後再用小手捏的嚴嚴實實。場面溫馨感人,節日氣氛濃厚,真是一場盛大的“親子盛宴”。

通過此次活動,孩子們在做一做、包一包、嘗一嘗的過程中培養了動手能力,豐富了生活經驗,提升了生活情趣。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 篇15

12月22日就是冬至節,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是我們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湯圓的地位也隨之被市場上五花八門的食品取代了,孩子們對湯圓這種美食的認識和了解也越來越少。為了使孩子們瞭解傳統節日的習俗和製作湯圓的過程,感受節日的氣氛,在冬至節到來之際,我們邀請了家長來幼兒園,開展《搓湯圓》親子活動,讓孩子進一步瞭解了中國的傳統習俗。

活動前,老師先孩子們觀看了有關《冬至》的視訊,讓孩子們瞭解冬至的來歷。我們請來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動手搓湯圓,共同感受傳統佳節的熱鬧。“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家長們先將糯米粉和各種蔬菜汁、果汁和成糯米糰,在老師和家長的示範講解下,孩子們都拿起糯米糰,先搓成長長的,然後有模有樣地團起了丸子。有的將丸子放在手中轉圈團圓;有的和夥伴比賽誰的丸子最圓。活動中,孩子們搓的湯圓雖然有大有小、有圓有扁,但大家眼裡,今天的湯圓最漂亮!不一會功夫,伴著滾燙的熱水、淡淡的香味,圓溜溜的冬至丸熟了。孩子們品嚐著自己動手做的熱氣騰騰、香甜可口的湯圓,美味的湯圓讓家長、師生們感到特別的溫暖,歡聲笑語更是傳遍幼兒園每一個角落,中心幼兒園呈現出一幅和美的景象。

此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瞭解了冬至的來歷,瞭解傳統文化,感受了中國傳統節日的氛圍,更讓孩子們從中體驗到了勞動的快樂,讓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在孩子們身上不斷的傳承下去。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 篇16

為迎接中國傳統節氣“冬至”的到來,近日,石家莊市第一實驗幼兒園開展“冬至如年溫暖團圓”家園共育活動。

活動中,老師通過視訊、故事等形式,向孩子們講述關於“冬至”這個傳統節日的由來、習俗,激發幼兒的求知慾望和探索興趣。孩子們帶著對冬至節的好奇,在父母的陪伴下變身小廚師、小畫家、探索家,盡情感受傳統文化節日氛圍。

石家莊市第一實驗幼兒園秉承“快樂遊戲,健康成長”的教育理念,以傳統節日、節氣為教育契機,開展豐富多彩的特色教育活動,讓孩子們親身體驗中國傳統民俗,感受傳統節氣的獨特魅力,充分搭建好家園共育橋樑,讓傳統文化代代相傳。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 篇17

12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的冬至,冬至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為了讓孩子們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豐富孩子們的生活經驗,提升孩子們的生活情趣。藉助冬至這一節日,蓉峰幼兒園全體師生開展了“溫情冬日快樂冬至”的主題教育活動。

活動前期,為了讓幼兒瞭解冬至,老師通過圖片、PPT向孩子們講述了關於“冬至”這個傳統節氣的由來、習俗,激發了幼兒的求知慾望和探索興趣!

之後,又通過兒歌進一步瞭解冬至,並深刻體驗冬至帶來的樂趣。

幼兒園還組織了冬至包餃子活動!

冬至的主題活動讓幼兒之間合作完成任務,培養幼兒的溝通和交往能力。通過此次活動,幼兒親身感受到祖國的傳統文化,瞭解二十四節氣之冬至的風俗習慣,從而培養了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創新能力。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 篇18

傳承文明,陶冶情操,一直是我們希望給予孩子的教育。為了讓孩子們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提升孩子的生活情趣。12月21日,在冬至這一天,白石幼兒園各班開展了“歡度冬至,弘揚傳統”的冬至主題教育活動。

各班教師通過PPT讓孩子瞭解《冬至》,學念“數九”兒歌、講冬至故事等多種形式,讓孩子們瞭解冬至的來歷和習俗。

為了讓孩子們度過一個難忘的冬至節,各班老師精心籌備、制定方案,邀請家長進入教室,和孩子們一起進行了包餃子活動。

孩子們一邊聽家長講包餃子的相關知識,一邊動手操作;一會兒學著擀餃皮,一會兒學著包餃子,孩子們的小手做著放餡、捏、搓等動作,在桌子上靈活的穿梭者,有的小朋友自己完成,有的小朋友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有的小朋友互相合作包餃子。

幸福的孩子們吃著熱氣騰騰的餃子,瞧,他們吃的專注,看來餃子的香味吸引力很大哦~

此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知道了冬至的來歷,感受了家鄉傳統節日的氛圍,真切的體驗了勞動和分享的歡悅,更讓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在孩子的身上得到了傳承和發揚!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 篇19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北方人有冬至吃餃子的習俗。為了讓幼兒瞭解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內涵,弘揚民俗文化,__幼兒園在12月__日、__日,組織了一系列“歡度冬至,情繫添彩”冬至節包餃子活動。

12月__日下午,家長學堂的家長們開展了包餃子活動。孩子們對活動充滿期待,家長朋友也對活動十二分的支援,紛紛從家裡帶來了案板、擀麵杖、餃子盤等。活動現場,只見家長朋友們擀麵皮、包餃子,我們的孩子們也不閒著,幫著爸爸媽媽們按皮、撒麵粉……場面溫馨感人、其樂融融。

12月__日上午,幼兒園內洋溢著節日的歡悅與忙綠。除了讓孩子們瞭解冬至的由來外,大班的老師還把廚房搬到課堂,讓孩子們學著包餃子,鍛鍊他們的動手能力,讓他們感受包餃子過冬至的那份快樂。有的班級邀請家長們來到幼兒園,同孩子們共度冬至節。活動中,家長與孩子們一起擀麵皮、包水餃,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在共同感受包餃子的過程中,孩子們可愛的展示了他們的童真童趣——其實我也行!

通過這樣的活動,不僅讓孩子們知道了冬至的來歷和冬至要吃餃子的習俗,並且真切的感受到了勞動的歡悅。讓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在孩子身上不斷的傳承下去。

這次活動,帶來的不只是可口的餃子,歡聲笑語中更滲透著__幼兒園人文教育的精髓。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 篇20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冬至”來了,12月22日,南湖中心幼兒園開展“迎冬至,話傳承”活動。

上午的課堂中孩子們大膽展示自己,“話冬至、誦冬至”。在濃濃節日氛圍中把冬至的由來、民俗、特點一一道來。從講冬至故事,到說冬至習俗,從唱冬至兒歌到誦讀冬至古詩,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讓孩子瞭解各種冬至文化習俗,知道“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制定出來的,這一天也是一年中白天最長的一天。

下午,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玩冬至、嘗餈粑”。瞧!孩子們瞪大小眼睛,專注地盯著家長志願者們,原來各班的家長志願者正在給孩子們做示範,“取下一小塊揉好的餈粑團,把餈粑團放在手心,另一隻小手蓋在上面,兩隻小手一起動一動,搓一搓,變成什麼形狀了?”孩子紛紛大聲地回答:“圓形,是圓形。”一位小女孩說:“像珍珠一樣,圓圓的。”每個孩子都迫不及待的開始動手操作了,臉上露出認真的表情,搓起來有模有樣,家長志願者們巡迴幫助孩子,呈現出一片其樂融融,這無疑比午後的陽光更為濃情溫暖!“接下來餈粑要開始滾紅糖啦!”孩子們顯得興奮不已,豪豪用小手指沾了紅糖放在嘴裡,笑著說:“好甜呀!真好吃,哈哈。”孩子們跟著家委媽媽們一起給“圓嘟嘟的餈粑”穿上了一件甜甜的衣服。

冬至到,吃餈粑,老師和孩子們一起“搓圓白餈粑,滾出紅餈粑”體驗動手帶來的快樂,把節日的氛圍推向高潮。從“話冬至”“誦冬至”“玩冬至”“嘗餈粑”等方面開展主題教育,讓孩子瞭解中華傳統節日,感受傳統經典文化的獨特魅力。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 篇21

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素有“冬至到,吃水餃”的傳統習俗。為了讓孩子們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瞭解冬至的來歷,鍛鍊幼兒的動手能力,12月21日,橫山區第二十四幼兒園開展冬至日傳統文化主題教育活動。

老師們充分挖掘、精心準備與冬至有關的教育內容,各班根據冬至的習俗和文化,創設了具有教育意義的主題環境,在實際操作環節中,為了讓幼兒更好地感知傳統文化,老師們將教育活動和生活有機結合起來,和孩子們一起開展了包餃子活動。

活動中,老師先給孩子們講解冬至節的來歷,讓孩子們瞭解冬至吃餃子的緣由,接著通過生動的圖片向孩子們展示餃子的形狀,並示範了包餃子的步驟,引導幼兒自己動手包餃子,從中體驗包餃子的樂趣。孩子們取出自己喜歡顏色的橡皮泥,認真地製作了屬於自己的“獨特”水餃,搓一搓,搓進祝福;壓一壓,壓出平安;捏一捏,捏進喜悅;漂亮的餃子就做好了,孩子們包的餃子雖然有大有小,形狀各異,但在他們的眼裡,自己包的餃子就是最漂亮的。看著自己親手包的餃子,大家都無比興奮、無比自豪,歡快的氣氛洋溢在幼兒園的每個角落。

本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瞭解了冬至的由來,瞭解了中國的傳統習俗文化,更讓孩子們真切地體驗了勞動的快樂和收穫的喜悅,讓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在孩子們身上得到傳承。願孩子們帶著童年的快樂和自己美好的心願,在新的一年中快樂成長。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 篇22

冬至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重要節氣之一,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為了讓幼兒瞭解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也讓孩子們感受到冬日裡特有的快樂與幸福。在冬至日,怡鄰幼兒園開展了“溫暖冬日、快樂冬至”主題活動,讓孩子們體驗了中華民族傳統習俗,感受冬日別樣的愛與溫暖。

怡鄰幼兒園冬至傳統文化主題活動豐富多彩,老師們根據各年齡段學習特點充分挖掘冬至傳統習俗,通過PPT、視訊、冬至童謠、手指遊戲、創意美工讓幼兒瞭解冬至習俗。

小班的小朋友們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圖片、故事、兒歌等形式,知道冬至是我國特有的傳統節日,吃湯圓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小朋友們用各種材料做出了五顏六色的、各式各樣的“湯圓”,體會到了冬至節日的歡樂氛圍。

中班的小朋友開展了“走進冬至”的活動,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圖文並茂地記錄了冬至的習俗,同時還和同伴進行分享。不僅如此他們還來到操場測日影,冬至是一年中日影最長的一天哦!

大班的小朋友開展美術活動“冬至到”。小朋友們利用卡紙、剪刀、白紙、輕黏土等各種各樣的材料,運用自己靈巧的雙手,製作了一件件精彩紛呈的作品,如可愛的餃子、可愛的雪人、吹畫出漂亮的九九消寒圖。

冬至怎能少得了湯圓,幼兒園精心為孩子們準備了美味的湯圓,一顆顆湯圓就像一個個甜蜜的祝福,祝願孩子們快快長大,天天開心!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經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本次活動通過引導孩子說說、看看、做做,讓他們認識冬至,瞭解冬至的習俗,通過這樣的方式讓中華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在孩子們身上不斷傳承下去。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 篇23

為進一步提高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冬至前夕,新風路幼兒園開展“餃子飄香,情暖冬至”活動,師生一起包餃子,共同感受冬至節氣氛圍。

活動前,該園教師通過講故事,看視訊,手指遊戲等多種方式帶孩子們瞭解了冬至由來和冬至習俗。舀餡、蘸水、捏皮……活動中,孩子們在教師的指導下,餃子包得有模有樣,不一會兒,一個個形態各異的餃子就包好了。

午餐時間,在小朋友們期待的眼神中,一碗碗熱氣騰騰的餃子被端上餐桌,大家吃著自己親手包的餃子,別提多開心了。

本次活動,使幼兒感受傳統節日氛圍,不僅加深孩子們對中國傳統節日認識,還鍛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將傳統文化的種子從小根植於幼兒心中,培養幼兒愛國之情。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 篇24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的瞭解冬至節氣的習俗和知識。弘揚民俗文化,新標準幼兒園在12月21日,開展了“溫暖冬日,快樂冬至”主題活動。

活動中,各年級教師通過ppt、視訊、故事等形式引導幼兒瞭解冬至的時間段、由來、不同地方的習俗,根據不同年齡段,開展了一系列活動。

小班·九九消寒圖

小班寶貝在老師的引導下製作了“九九消寒圖”,通過繪畫、吹畫、捏、揉、團等多種方式進行創作。不一會兒,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製作梅花圖案的“九九消寒圖”就完成啦!

中班·凍冰花

中班組開展了凍冰花活動。孩子們根據自己的喜好製作出了各種各樣的冰花。通過活動讓孩子們瞭解冰與水在不同環境下的變化與差異,增強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大班·小耳朵搬運工

大班的寶貝玩起了《小耳朵搬運工》的遊戲,兩個小朋友的左耳朵和右耳朵中間夾著一個乒乓球,運送到指定的位置,鍛鍊寶貝的合作協調能力。

本次活動不僅讓孩子們瞭解了冬至的由來及中國的傳統習俗文化,感受家鄉傳統節日氣氛,更讓孩子們真切的體驗了勞動的快樂和收穫的喜悅,學會與他人分享,讓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在孩子們身上得到傳承。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 篇25

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的日子。在中國古代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這一天在歷史上,曾經比春節還要熱鬧,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為讓孩子們瞭解冬至的傳統習俗,讓孩子們在寒冷的季節裡體會相伴的溫暖,在漸冷漸寒的深冬裡,xx幼兒園於xx年12月22日舉行了一場以“冬至寒意濃,相伴過暖冬”冬至家園聯歡活動。

本次活動可謂是精彩紛呈。活動開始,各班進行了互動式的家長會,給家長展示了本學期幼兒的發展狀況,以及各個年齡段需要注意的問題,併為本學期優秀家長頒發獎狀。活動中,各班首先為家長帶來了遊戲化的教學展示,接下來,各班進行了精彩的家園互動。如,小班開展了快樂洋溢的家園茶話會,中一班開展了冬至包餃子活動,中二班開展了親子時裝秀活動,大一班開展了親子才藝秀,大二班開展了親子相框製作。活動結束後,家長們在幼兒園共同進餐,品嚐了幼兒園的冬至包子。

溫暖的冬至,連線的不僅僅是家長與孩子,孩子與老師,更是家園合作的融洽。儘管寒冬已近,但愛與分享,團結與互助,溫暖與和諧將與家園相伴共度寒冬。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 篇26

為讓幼兒瞭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躍節日氣氛,20日,市第一幼兒園舉辦“我們的節日·冬至”搓湯圓活動。

活動中,小朋友們個個忙得不亦樂乎,手中的湯圓有大的有小的,有扁的有鼓的,形狀各異,花樣湯圓讓每個人臉上洋溢著興奮與自豪,到處充滿了歡聲笑語。

該園通過組織開展講繪本故事、觀看錄影《冬至的由來》、傳唱“二十四節氣歌”、念兒歌等活動,讓幼兒瞭解冬至的由來及相關習俗,在自己動手、共同合作中收穫成功與快樂,感受傳統民俗的獨特魅力。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 篇27

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中國人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當作團圓節。湯圓象徵閤家團圓更美好,吃湯圓意味新的一年閤家幸福、團團圓圓,所以是與冬至搭配之美食。

為了讓幼兒感受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瞭解冬至的風俗習慣,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20xx年12月21日上午,泉欣幼兒園開展了“情暖冬至,一起搓湯圓”主題活動。

各班教師通過讓孩子們觀看冬至過節圖片和相關視訊、念冬至兒歌、聽冬至故事,感受冬至的由來及傳統習俗。新鮮的南瓜,把麵糰變成了橙色的;營養豐富的菠菜,把麵糰變成了綠色的;還有那傳統美味的白麵團,五顏六色的小麵糰會變成什麼樣的小湯圓麼?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當老師們用一次性桌布鋪好了桌子,後勤老師送來了揉好的麵糰,孩子們看了這麼神奇的變化,忍不住一次次的驚呼:“哇,太漂亮啦!”各個迫不及待地洗乾淨了小手,開始了搓湯圓。

孩子們在初識、動手、品嚐的過程中,體驗到集體過冬至的濃濃暖意。通過這次迎冬至的活動,孩子們既瞭解了冬至的知識,又鍛鍊了動手能力,更體驗到了傳統民俗節氣的獨特魅力。

在今後,泉欣幼兒園會堅持讓孩子們在體驗中,不斷產生新經驗、新認識,在玩中學,在體驗中成長,為每一個孩子積蓄生命成長的力量!

大班冬至活動總結 篇28

20xx年12月21日,迎來了我國一個傳統的節日——冬至,南方地區漢族民諺雲:“冬節大如年”,團圓的概念根植人心,由此衍生了重要的節氣食物——湯圓,吃湯圓是冬至的傳統習俗。為了使幼兒瞭解傳統節日的習俗和製作湯圓的過程,感受節日的氣氛,我園開展了“迎冬至,搓湯圓”的主題活動。

接下來,讓我們跟著攝像機的鏡頭走進這溫馨時刻吧!

活動開始啦,老師們先給孩子們講解冬至節的來歷,讓孩子們瞭解冬至吃湯圓的緣由,接著通過實物為孩子們展示湯圓的顏色、形狀,並示範製作湯圓的步驟。孩子們睜大眼睛仔細看著,追隨著老師的動作,默默尋思著自己將要做的湯圓的樣子。

終於到了搓湯圓的環節!孩子們早就迫不及待啦!早早就洗好手,趕緊像小大人似的捲起衣袖,學著老師的樣子,從麵糰上拿下一小塊麵糰,小手飛快地搓著,一會兒功夫,孩子們已經搓出大小不一的湯圓了!

搓搓搓,小小的湯圓圓又圓。和好朋友們一起做湯圓真好玩!

我的小手可能幹啦!我們一起來比比誰的湯圓最大,最圓。

湯圓製作完成啦!有的孩子搓的湯圓圓又圓,有的孩子搓的湯圓雖然有大有小、有圓有扁,但在大家眼裡,今天的湯圓最漂亮、最好吃!

新鮮美味的湯圓出鍋咯!

一碗碗熱氣騰騰的湯圓盛到孩子們的碗裡,大家津津有味地品嚐著自己的勞動果實,嘴裡還不停地說著:“我做的湯圓最好吃!”、“這是我吃過最美味的湯圓啦!”他們臉上都洋溢著興奮與自豪,湯圓的香味和孩子的歡聲笑語充滿了教室,那股高興勁兒真是讓老師看了都滿足、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