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後感範文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1W 次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後感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後感範文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後感範文1

假期裡,我讀了白落梅寫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頗有感觸。

林徽因,中國著名建築家兼文學家,人如其名,樸實堅強、內心細膩、清理端莊。在她所生活的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她卻依然能如此堅強、純淨,如一朵在皚皚白雪與刺骨寒風中傲然綻放的梅花一樣,容不得絲毫汙染,愈是惡劣的環境,活的越輝煌,我想,作為一個女子,可以做到這樣,也就算是極致了吧!

在人們眼裡,林徽因幾乎擁有了一切:出眾的才、傾城的貌、純潔的心和幸福充實的生活。可是,你們可否想過,林徽因,她也有傷痛呢?康橋絕戀,林徽因和徐志摩兩情相悅,遺憾的是,這個愛為什麼來的這樣遲?林徽因,她終究帶著不捨逃走了,逃得那樣倉促,那樣決絕!她帶走了悲痛與思念,卻給徐志摩留下了美好的回憶。人們可能會怪罪林徽因的殘忍,可是,林徽因知道徐志摩是有婦之夫,她是那樣純淨,而不願去破壞別人的家庭。況且她也知道徐志摩是不適合她的。林徽因只想要平和安穩的生活,而不希望生活有太多的變故,這恰恰是徐志摩給不了她的。所以她選擇了另一位才子——樑思成。

林徽因雖然傷心,可卻從不把它在詩歌中表露出來,而是深深埋藏在心底,不願意讓別人去同情。她的詩,清新淡雅,蘊含著許多哲理,仿若一杯清茶,只是粗略地喝,不會有一絲味道,唯有細細地品,才能領會到其中那一抹淡淡的清香。我不願做一個悲情的女子,而希望同林徽因的詩一樣,安詳、純美,從不帶有一絲一毫的嘆息,留下的,是對未來無盡的.憧憬。

林徽因的一生是曼妙的。她創作了很多絕美的文學作品,在建築學方面,也對這個世界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她是那樣吃苦耐勞、默默無聞,毫無保留地奉獻著自己,連在生病期間,也仍舊在不眠不休地工作,一直到去世。也許,就是因為她的勤奮、端莊和純淨,才會讓徐志摩渴慕了一生,讓樑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嶽霖暗戀了一生。

女子的美貌,那是天生的,改變不了的,並且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消失殆盡。時光奪不走的,我想也就只有內在的美罷!林徽因之所以再世人眼裡是永遠美麗的,不止是因為她柔美的貌,更多的,是因為她的內心純潔如一朵亭亭玉立的白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完全不受外界的干擾、侵蝕,一直保留著原有的那乾乾淨淨的樣子。但她的內心也不全是“乾乾淨淨”的——她是擁有夢想的!她也確實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這些,便是內在的美。

追逐夢想的道路上,一定會有阻礙。但當你披荊斬棘,征服了一切困難後,前方便是春暖花開。這時的你,雖有可能已經被歲月的滄桑奪去了青春的美貌,可是,你那如花的笑臉,和純美的內心,卻會訴說著春天的氣息!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後感範文2

讀書之前,或多或少聽到些關於林徽因的事情,在亞馬遜上看到《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這本書排在文學類的第一名,我就買來看一看。看完後,我覺得林徽因不僅讓我喜歡,更讓我拜服。

我相信,世界上真的存在氣質容貌、文學與事業兼備的女子,現在,我真的瞭解到了這樣的一個女子——林徽因。她是中國第一代女性建築學家,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的參與者,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者之一,是傳統景泰藍工藝的'拯救者。讓人拜服的永遠不是一個人的成就,而是她的精神,她的堅持。林徽因對工作的熱忱是任何人都勸阻不了的,她如此的驕傲好強,只聽從自己的心。即使臥病,她也沒有讓自己閒下來,當樑思成接受委託,編寫《中國建築史》時,林徽因亦按捺不住,為寫作《中國建築史》而抱病閱讀了二十四史做足資料準備,並寫了該書的第七章,又承擔了全部書稿的校閱和補充工作。

內心充滿熱愛的女子,讓人情不自禁的想要靠近。怪不得她讓徐志摩懷想了一生,讓樑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嶽霖默默記掛了一生,讓世間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我喜歡上了林徽因,她與其他才女不同,無論何時何地,她都不會用大量悲傷的文字來渲染其心境。她驕傲卻不孤絕,她清新卻不薄冷,她安靜卻不寡淡。無論是生活中的林徽因,還是詩中的林徽因,都那麼的讓人喜愛。她既不是讓人穿腸至死的毒酒,也不是絢爛至極的芍藥,她只是一杯清淡耐品的閒茶,是一朵雅緻素淨的蓮花。正如書中所說:“林徽因知道,一切痛苦都要自己承擔,她沒有理由將自己的病痛強加在任何人身上,所以縱算臥病整整四年,也讓文字不悲不泣,讓日子過得不驚不擾。也許她征服不了命運,卻可以駕馭自己的情感、把握自己的心。

她是一個貪戀岸上煙火的女子,不會讓自己逆水行舟,倘若不慎溺水,也會用最美的姿態自我救贖。”這也是我最欽佩她的一點,這也是我想做到的一點,我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如海一般,任外界如何紛擾,內心卻可以平靜淡然。許多人攜飛沙風塵上路,而林徽因則披微雨落花同行。任何境況下,她都可以做到詩意美麗,不同俗流。當樑思成問林徽因為什麼選擇他時,林徽因說:“我覺得你是一本書,我想要用一輩子的時間來讀,你準備好了嗎?”連這樣的問題,林徽因都可以回答的如此詩意。讀完這本書,我覺得林徽因愛的始終是徐志摩,她之所以嫁給樑思成,是因為她如一個普通的女孩子一般,只想讓徐志摩看到她的好,害怕他了解了她的普通而離她遠去。

一個人縱然勇敢,也會害怕失去。“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這句話也許正是白落梅想說給林徽因聽的,因為我看完這本書,也想一遍一遍的對林徽因說:“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後感範文3

書幾卷,夢一簾,茶几盞,詩一箋。

此刻,對樓燈火早己闌珊。我坐在書桌前,不知從何下筆。漸漸地,心底浮起幾分燥意。晚風悄然吹過,似乎想要撫平我心中的煩躁。

這時我才想起,那本擱置在床頭已久的書——《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拿起書,輕輕拭去上面那層細細的灰塵,萬千思緒湧上心頭。

最初,是被書名以及它簡單大方的封面所吸引。翻開書,細細品味書中的滋味,又是不一樣的體驗。書中很多句子讓我感動,使人久久難以忘懷這份美好。

白落梅用手中的筆,為我們描繪著那份歲月靜好的安然與美麗。她用詩意而柔美的文字,帶著我們走進了林徽因傳奇的一生。

林徽因,這個江南一代才女令我心生膜拜。在白落梅的筆下,“林徽因,不會因為歲月久長,人間是非而有絲毫改變,她溫婉清澈,優雅安靜。”這樣一位美麗的民國女子怎能不令人心動?

在沒有讀這本書之前,我從未沒想到,在這個七彩世界曾有這樣一位女子的出現,她有著“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即使漫步於塵世,卻仍能保持屬於她自己的那份純粹與淡然。

書,一頁一頁翻著。美好的情愫再次在心底瀰漫開來,讓我不可控制地淪陷了,也不禁對愛情有了幾分憧憬。也許許多人認為,在我們這個年紀並不應該想這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但也正因為在這個最美的年紀,我們懵懵懂懂。愛情對於我們來說,神祕而又充滿浪漫。每個女孩心裡都渴望著一段真摯的愛情,幻想著穿著潔白的婚紗,步入婚姻的殿堂。

曾經的我一直認為,愛情是這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所有日子都像花朵一樣微笑著住在睫毛下。現在我仍然這麼認為。但我也要像林徽因那般隨遇而安,愛情來臨時,坦然接受,尋找屬於自己那份純粹的愛情。

自古以來,便有許多詩人讚美愛情。有“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的願望,“身無綵鳳雙翼飛,心有靈犀一點通”的默契,“兩情若是長久,又豈在朝朝暮暮”的哀婉。

轟轟烈烈的愛情相比之下,比那平淡的美好多了幾分驚豔。但這幾分驚豔,讓更多人無畏地追求自己想要的愛情。若論驚天動地,最令我為之感動的便是梁祝的故事。這悽美得使人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千古流傳,也震撼了我小小的心靈。

而最令我羨慕的便是爸爸媽媽。他們的愛情如柴米油鹽醬醋茶般平淡。雖不及梁祝那般轟轟烈烈,但也如細水長流般長久。

走進《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就像走進了江南小鎮。沒有多少起伏跌宕,有的只是那安靜、清淡,似乎很容易被白落梅精煉的文筆帶進林徽因的世界。讓我沉迷於其中,淡淡書香縈繞在我鼻尖……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響點亮了四面風。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後感範文4

曾經以為人物傳記只是僵硬死板地描述人物的事蹟,枯燥而又乏味。但當我觸控這本名為《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書籍時,我不禁被其深深地震撼了,一本人物傳記竟然可以寫得如此如詩意般的唯美。拿起這本曾經中途擯棄的書,在午後的陽光下重新品讀,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多麼愜意的事。

讀書,是不能帶有任何功利情感的,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種消遣,特別是讀這本唯美的書。讀完之後,並未感覺有多麼大的觸動,但心靈卻彷彿被洗滌了一般,暖暖的卻又含有詩一般的韻味。有的人說這本書只不過詞藻華麗,語言優美,根本沒有什麼內涵。我只想說,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見解,至少在我看來,它是一本能夠使我遠離喧囂塵世的書籍。正如書中所言:“愛上一座城,也許是為城裡的一道生動風景,為一段青梅往,為一座熟悉老宅。或許,僅僅為的只是這座城。就像愛上一個人,有時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沒有前因,無關風月,只是愛了。”喜歡上這本書,或許也沒有什麼理由,只是一種感覺,只是喜歡。

林徽因是不幸的,因為她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雙親,她的父母只不過是當時時代的一種“婚姻”,沒有相濡以沫的經歷,也沒有舉案齊眉的愛情,她從小便在痛苦的童年中慢慢成長,成熟,所以她才會擁有那麼細膩的心:同時她又是幸運的,才貌雙全的.她一直是世上最璀璨的明珠,令三個優秀的男子一生都對她難以忘懷。她嚐盡了人情事味,亦懂得了這其間不可言說的無奈。她是個美麗如蝶的女子,面對感情有過彷徨惆悵,只是終究還是做到了收放自如。她以一種清雅端然的十八姿態漫步在雲間,讓世人仰望了一生,懷想了一生,也追尋了一生。

51年的歲月,對於我們來說,可能過於短暫。但對於林徽因來說,51年剛剛好,因為她在51年的時間裡做了自己該做的,經歷了自己應經歷的,在這個塵世間留下了一朵淡雅的白蓮。雖沒有激烈的大起大落,亦沒有大悲大喜,但她的人生確實如此的溫暖,美好而又清澈。

她在蓮開的季節降生於杭州,與六月的白蓮定下了一生的約定,在人生的歲月中留下了四月的人間,又於人間的四月天帶走了一份最純粹的美好。最後,願以一首《你是人間的四月天》與君在這詩意中追尋那朵白蓮。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你是四月早天裡的雲煙,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那娉婷,你是,鮮妍百花的冠冕你戴著,你是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雪化後那片鵝黃,你像;新鮮初放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悅,水光浮動著你夢中期待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樑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後感範文5

繁華流年宛若滄海之上,永遠也釣不回逝水的昨天。你想打撈,卻只是一大段,永遠也打撈不回的光陰,垂釣不回的年華。此時,當你面對這空空的漁網,是否也有過那麼一絲苦瀰漫心頭?

那麼,唯有書方能慰藉你那空虛的心靈。

拿起一本書,坐於樹下,翻開書頁,任葉片的剪影散落,任樹葉沙沙的聲音拂過耳畔。清風拂面,送來潮溼的花香,與那漫天紛飛的墨香繾倦。

遨遊書海宛如垂釣光陰,彼時的我們卻已碩果累累,再不是虛度年華。書,好似人間四月天。

正如《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林徽因,縱然像詩意一樣,她的人生卻是輝煌的。讀她,宛如與她在那康河的`柔波下徘徊,月色將我們的側影灑上朦朧的色彩。當林徽因不辭而別時,你又是否為她唏噓不已?其實,每個人只能感慨,並不能認為她的決定正確與否,又或許本沒有什麼對與錯,只是我們自己的一廂情願罷了。

此時的她已明白,詩意只是人生的一部分,百年過後,真正讓人們記住的,只是事業。這世上,不是隻有烈酒才能醉人,不是隻有熱戀才會刻骨。有時候,一份清淡,更能歷久彌香;一,種無意,更讓人魂牽夢縈;一種執著,更可以維繫一生。

是的,在林徽因的生命中,浪漫並不是她的全部,唯有事業才是她的人間四月天,而她,也永遠像盛開在清波中的白蓮,讀她,從沒有疼痛,有的只是淡淡清新的味道。

病中的她依舊不改當初,她的詩從來不現消極悲觀的愁腸,無論在凋零的秋季,還是在荒蕪的寒冬,我們都可以聞到那抹清新的綠意。或許於她而言,痛只是一個人的痛,樂卻是每個人的樂。

是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合上書,彷彿風中穿來的還夾雜著那淡淡白蓮的清香,隱隱約約望見了那蓮在風中嬌豔盛開,風姿卓越,絕代風華。

她不比張愛玲的凌厲,陸小曼的決絕,卻擁有著她獨自的娉婷。或許她也像一杯烈酒,只是這酒的熱度只鍾情於建築事業,以致於令她付出了絕代的容顏。可她不後悔,若讓她再選擇一次她的人生,也許她還會選擇顛簸一生。因為她的一生註定不平凡,她註定不是尋常柔弱的女子。

林徽因是一本書,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書;而書也像林徽因,清新卻耐人尋味,那深刻的哲理蘊藏她們之間,細細揣摩,方了其真味。

的確,只有讀書才會聞風柔軟,看雨生情;只有讀書才會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也只有讀書才會希望風將自己帶到遙遠的彼岸,與她同悲同喜,與她相知相惜。

流年輕淺,歲月被輕放在記憶的某個角落。人的一生是由許多碎光流年拼湊在一起,片段的組合才有了漫長,而那串連的絲線,便是那書,浩瀚無垠的書。

於是,我將攜那書,走過山重水複的流年,笑看風塵起落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