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邊城的初一讀後感

邊城的初一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9W 次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邊城的初一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邊城的初一讀後感

人嚮往著什麼?世界又究竟需要什麼?

一片樹林,一方天地,一汪泉水,這是多美好的世界啊。但當人類生存在這個世界之時,一切都有了巨大的變化。它開始有一間小屋,一個村莊,一座小城,它甚至有一個腳印,一輛自行車……可人究竟嚮往著什麼?人心究竟追求著什麼?是一棟棟大樓,一座座城鎮,一輛輛車,還是數不盡的財富,道不完的安定?

談及和諧,《邊城》所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那樣一幅畫面:“一條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一戶人家,一位老人,一個姑娘,一隻黃狗。溪水潺潺流過,流入小城,溪水卻依舊清澈,彷彿滲入城裡人家的美好,連線城裡城外人們的心。”那裡的生活,彷彿在不知不覺中早已譜出和諧,那麼自然安和——在如今飛速發展的世界裡,車水馬龍,燈紅酒綠,處處高樓大廈,一派繁榮之景;但背後,卻又是另一番景色——那裡草木不生,噪聲不斷,淨氣匱乏,飛禽走獸不在;那裡垃圾成山,泥沙入河,淨水難尋……如此環境,是和諧麼?不,根本不是。人們的身心均受到嚴重壓抑,所以他們最初從落後的鄉村奔入發展的城市,卻在最後又從發展的城市回到落後的鄉村。我們誰,也不想到最後,子孫後代,指著那突兀無林的骯髒的山,指著那泥沙堆積的`汙濁的河流罵自己的祖宗,責怪我們。所以我們,該念和,該譜諧。

一棵樹不能改變氣候,但森林可以改變氣候;一滴水不能掀起大浪,但汪洋可以掀起大浪;一個人不能改變社會,但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努力則可以改變社會。每一個人的努力都可以促成社會的發展,每一個人的一小步都可能給世界帶來變化。我想人們要的,該是美,是愛,是安,是平,是和諧。

念和譜諧,就像《邊城》中所描述的,甚至感受到的畫面——人與人的心靈的和諧,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自然與發展的和諧……《邊城》讓我看到了人們的淳樸,勤儉,友善,和諧,那也許是我們在生活中難尋的美好,所以翠翠“天真活潑,從不發愁,從不動氣”,順順“大方灑脫,友善交友,正直和平”……那裡的人兒,美好到令人嚮往,和諧得讓人們感慨,有時也會讓人憂愁,思索。

念和譜諧,就像《邊城》觸動人心的,一個人要和諧,一個社會要和諧,一個國家要和諧,世界處處要和諧。人的和諧,就是冷靜與熱情同在,就是剛柔相濟,德威並存,就是身心俱健,活力四射;社會的和諧,就是自由與正義同在,就是肝膽相照,苦樂同在,就是眾志成城,春意盎然……世界的和諧,就是善意與美德同在,發展與健康的統一。和諧,和的是心,諧的是情,和諧是真心真情的美。

《邊城》或許就是展現了那樣一幅人與自然相互接觸,美好和諧的畫面,但畢竟是故事,而故事往往又啟發著每一位讀者。到底是讓《邊城》告訴我們,還是我們告訴我們自己——轉念一想,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也該有所調整。和諧,從來不是說說而已。

念和,譜諧,念每個人心,譜世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