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于丹講座《中小學生感恩教育》觀後感

于丹講座《中小學生感恩教育》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9W 次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于丹講座《中小學生感恩教育》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于丹講座《中小學生感恩教育》觀後感

今天看了于丹的節目後,想說的話太多了。首先要從自己反省反省了。

父母對我們很親切,可我們卻處處與父母為敵,連烏鴉都知道感恩自己的父母,難道人類就不知道嗎?不,不是。而是現在的小學教育太寬容、太放鬆,所以使中國的小學生變得對父母輕視,而現在家裡面都是獨苗,所以父母對子女寵愛有加,所以使子女不但不懂父母的辛苦,反而還視自己父母為自己的經濟來源,變本加厲,一次次的向家裡要錢,使家庭和父母的負擔又加上了一個負擔。

前幾天,我看到了這樣一件事情,一個小學生放學後就跑到他媽媽面前要錢,“媽,給點錢花花。”“有買什麼?上週不是剛給了你錢了嗎?”那個媽媽問道。“你管啊!我想買什麼就買什麼,你管得著嗎?再說,你的那點錢能買什麼東西啊!還好意思在這問,真是恬不知恥。”聽了這話我都有點想上去打那個小孩了,她畢竟是你的媽媽呀,你怎麼這樣說她呢!如果沒有她那裡來的你呀!可是結果是讓我怎麼也沒想到的,那個母親竟然還像犯錯了一樣的向那個孩子道歉,並拿出了一大把錢給了他,母親看著她的孩子奔向小店的身影深深地低下了頭。

這件事對我的觸動很深,也有著許多的疑惑,直到今天看了于丹老師的講座才明白了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不同的,但每一種都是濃濃的愛。

講座上還講了一部分的禮讓之道,其實這“禮讓”上,確實是有一定的難點。因為現在的小學生受盡了各種蜜罐溫床,不知道禮讓是什麼東西,因為一家之主不在是長輩,而是這些小輩,所以不知道禮讓是什麼東西。禮讓,就是禮儀知道,為中國的`古老文化之一。開創這道顯赫的人是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他所創造的論語三百講成為中國著名的作品。然而到我們這一代效仿他們的人卻寥寥無幾了,為什麼呢?因為現在的子女都缺乏這一方面道德培養,所以就沒有了禮讓之道的存在了。人字分為兩筆,一筆是軀體,另一筆是品德,品德沒了,人的一筆也就沒了,只有一隻腳是沒有立足之地的,所以說站不住了,沒了品德,靈魂就會出現分叉。會沒了良心。

感受于丹老師的教育吧!不要讓靈魂受到侵蝕,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