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昆蟲記》有感600字(精選10篇)大綱

讀《昆蟲記》有感600字(精選10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6W 次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昆蟲記》有感(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昆蟲記》有感600字(精選10篇)

  讀《昆蟲記》有感1

《昆蟲記》是我讀過最有趣的一本書,之前我還不知道有人會用盡一生的心血,寫一部關於蟲子的書,這個人就是法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法布林。

他是第一位在自然環境中實地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以優美的語言為人們描繪了一個異彩紛呈的昆蟲世界。昆蟲記是一部描寫昆蟲習性、工作、繁衍、死亡的科普書,平實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敘述,惹人捧腹……被作者人性化的蟲子們紛紛登場,展開了一段段神奇、有趣的故事。

看了昆蟲記我才知道,原來好多昆蟲是天才的建築師、藝術家,它們的巢穴就是一件件無法模仿的藝術品,而它們的本領是與生俱來的,簡直太奇妙了。整本書所寫的昆蟲都使我感到非常有趣,比如:蟬是怎樣脫殼的;屎殼螂是如何滾糞球的;螞蟻是怎樣去吃蚜蟲的分泌物的;螢火蟲是如何發光的;小甲蟲是如何關心下一代的;還有蜘蛛是怎樣通過電報線獲取獵物的等等,一個個小故事看了讓人著迷。不過也有讓人害怕的,螳螂外表看上去非常美麗,其實它們相當殘忍,是天生的殺手,它們不僅吃其它昆蟲,同類間也自相殘殺,簡直太讓人難以置信了!昆蟲記使我懂得了許多知識,也讓我對作者產生了深深地敬佩。

法布林克服了重重困難,年復一年,堅持不懈地觀察、實驗、寫作,為人類世界奉獻了一部不朽的作品。書中對各種昆蟲細緻地觀察,生動地描寫,都體現了作者的用心,在他的筆下一隻只昆蟲都活靈活現,充滿了靈性與智慧,達爾文稱他為“無與倫比的觀察家”。

這本書讓我覺得法布林的探索精神是最為可貴的,他求真、求實值得我們學習,激起了我們對未知領域的探尋,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為我們開啟了一扇通向昆蟲世界,更是通向科學世界的大門。

  讀《昆蟲記》有感2

最近我迷上了法布林的《昆蟲記》,在我一開始讀它的時候,就深深的被裡面的昆蟲吸引了。這本書寫到了各種各樣的昆蟲,種類繁多,有會做“圓球”的蜣螂、“音樂天才”蟬、凶殘的黃蜂、亮晶晶的螢火蟲……

在這麼多昆蟲裡,你要問我最喜歡哪一個?我會毫不猶豫的說母甲蟲。不是因為她有著美麗又可愛的外表,而是她對孩子的那份堅韌的愛。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她的卵存放在一個粘得很緊,只有少許的空氣的空間裡。她的卵可能會被悶死在裡面。但為了不讓小甲蟲受到死神的威脅,她就想出一個好辦法,預備一個牆壁薄且精緻透氣的小房間,讓她的孩子居住。母甲蟲為什麼會想出這麼聰明的辦法呢?因為母愛的力量激發了她們無限的創造力,讓人敬佩不已!

當我還讀到“但到了相當的高度,仍然難免後退。只要稍微有不慎,就會前功盡棄,不但球落下來,連自己也被拽下來……有時經過一二十次鍥而不捨的努力,才能獲得最後成功”的時候,我的深深地被震撼到了,一二十次,對於一隻揹著沉重的小圓球的小甲蟲來說,這是怎樣的毅力呀!還要攀上陡峭的斜坡,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有時甚至可能性命都搭上,但他們依舊不放棄,勇往直前,讓人肅然起敬。一隻小甲蟲,都知道“勤奮+努力=成功”的道理,何況我們人類呢?當老師佈置幾道難題時,有人便會失去耐心和信心。這些題雖然有些難度,但也不是困難到極點。而且,別人能做出來,我們為什麼不能呢?因為我們只願意做簡單的題目,缺乏了迎難而上的進取心,克服困難的自信心,一個人如果只向容易攻克的題目挑戰,那麼他永遠是弱者!

我很喜歡《昆蟲記》這本書,從中可以學到昆蟲身上可貴的品質,來提高自己,激勵自己!

  讀《昆蟲記》有感3

我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書迷,最近我看了一本讓我如痴如醉的書,它就是一個文學史上的奇蹟《昆蟲記》它的作者法布林是法國的一位著名的昆蟲學家、動物行為學家、文學家。他在這三樣上面,樣樣都是出類拔萃。他還被世人稱為“昆蟲界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吉爾”。我被法布林深深征服。

這本書講了大自然中非常有趣的一種生物昆蟲。他通過細緻的觀察分別描寫了綠色蟈蟈、神祕池塘裡的生物、愛好昆蟲的孩子、被管蟲、黃蜂等。描寫了生物的生命過程。

這是一本讓我記憶深刻的一本書。它讓我明白了自然昆蟲界的太多太多。我不知不覺對我之前瞧不起的昆蟲的肅然起敬。從他的字間我瞭解到建築師:蜘蛛,編織家:被管蟲,預測天氣的大師:松毛蟲……我瞭解到他對昆蟲們的熱愛,讓我也被這奇妙的昆蟲世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非常佩服法布林,他是這樣的'頑強在身體十分虛弱的情況下還能依然堅持著出《昆蟲記》這樣的在科學、文學都堪稱精品的好書。他擁有對觀察的熱心、熱情、細緻、用心,使我佩服。我認為這是一種天才般的觀察。他的辛苦沒有白費,在四十年後,他用他的觀察和昆蟲一起努力終於鋪成了一本精品《昆蟲記》。我非常敬佩他為了自己喜歡的昆蟲世界而不惜自己的生命時間也要創作的精神。法布林這種對科學的嚮往,把他引進了科學這個奇妙的世界。這一點也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如果我們平時學習也像法布林這樣努力、堅持不懈的話,那我們的成績一定會大大地提升了。

法布林讓我瞭解了昆蟲世界,而他的著作《昆蟲記》則令我永遠記住了法布林這位偉大的人。

  讀《昆蟲記》有感4

當我讀完《昆蟲記》這本書後,有了一個很大的感想——實踐出真知。

《昆蟲記》這本書主要記載了法國昆蟲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林自己對昆蟲的研究。作者法布林通過親自的實踐,揭開了昆蟲世界的許多奧祕。

書中作者驗證松毛蟲是通過它們沿路吐絲所織成的絲帶引導自己回到窩裡時,他是通過實踐去探究的。最後,他得出了結論:松毛蟲是靠沿路吐的絲來回到窩的。書中說到“昆蟲的‘自殺’”時,作者通過實踐去檢驗了“蠍子自殺”這一說法。結果發現,蠍子並不知道自殺,人們被它那只是突然失去生命力的假象矇騙了。

是的,實際上很多事情並不是像我們想像中的那樣。比如古人看見日月星辰東昇西落,以為它們都是圍繞地球轉的,後來還出現了“地心說”。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很多時候我們會被問題的假象所迷惑,得出錯誤的結論。所以,實踐才能告訴我們真正的答案!

在生活中,我也遇到過很多令我疑惑不解的問題、不知真假的說法等。其中,有很多我也是通過實踐去得出結論的。比如我之前做物理作業時遇到一道題不會做,我便尋找材料,通過實驗得出了答案。後來評講時,我的答案真的是正確的!所以,實踐真的能出真知!

是的,40年前,歷史也告訴我們: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1978年“關於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讀了這本書,我更懂得了:我們應該多動手,多實踐,並分析實踐結果,從而得出結論。這樣不但能讓我們知道結論,而且這樣的結論才是具有權威性的!

  讀《昆蟲記》有感5

《昆蟲記》——這部由法布林撰寫的史詩級昆蟲著作,它主要講述了法布林多年來觀察昆蟲的成果,他和其他科學家研究的方法不一樣——他們在實驗室裡用手術刀為蟲子開膛破肚來實驗,而法布林是在蟲子自然生活的情況下觀察,他們探究死去的蟲子,而法布林研究活著的生命。

走進《昆蟲記》,它告訴我:我們人類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黃蜂、蠍子等昆蟲在內,都在同一個緊密聯絡的系統之中,昆蟲也是地球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昆蟲的生命也應當受到保護,得到尊重。

法布林總是珍惜每一個生命,哪怕是很微小的生命,他也從不殺死它們。昆蟲和我們人類一樣,也會有自己可愛的小寶寶,它也有自己的家,各有各的本領,只不過它們不會說話。

法布林的一生過得十分艱辛,56歲時才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荒石園,用來觀察他那些可愛的小昆蟲。他用了整整二十年,才滿足了自己兒時觀察昆蟲的夢想。

在這之前,他靠著刻苦自學,學懂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和文學並寫出了許多為後世廣為流傳的科普讀物;他靠著刻苦自學,用生平只上過一節化學課的履歷成功當上了一名化學老師,併發明瞭一種化學染料;他靠著刻苦自學,雖然從未上過大學,但他卻成為了一名大學教授。

直至56歲,他才用他的積蓄買下這片荒地,搬到那裡去住。他整日裡與昆蟲打交道,他說:“我收穫的不是穀物,而是大自然的祕密。”

因此,我們所看到的昆蟲記,不僅僅是對昆蟲生活習性的記錄,更是一位執著的追夢人用畢其一生的熱情來對自己的夢想進行描繪的結果。

那也是法布林在用他的方式向我們展現出,他眼中的最真實的昆蟲世界。

  讀《昆蟲記》有感6

今日午時,我最終讀完了我最心愛的這本書《昆蟲記》。為什麼要說是我最心愛的書呢?因為我想這本書把一個五彩繽紛的昆蟲世界,活靈活現的從這本書中體現了出來。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作者法布林經常一絲不苟的觀察昆蟲們趣味的“生活”,他把觀察的一點一滴都記錄下來,法布林幾乎窮盡了大半生的時間與精力陸續寫成了10大卷《昆蟲記》。《昆蟲記》的發表,在世界上引起了一片讚歎之聲,為此,法布林還被稱之為“昆蟲荷馬”。在1910年時,晚年的法布林曾所以書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呢!

讀完了這本書以後,我感受到了法布林的一生那種刻苦勤奮、銳意進取、自學成才的本事與他的那股鑽勁兒、韌勁兒、孜孜不倦的勁兒,簡直是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對昆蟲的那份好奇,那份愛,是十分人能夠所理解的。法布林對於昆蟲的研究之深,使他筆下的那些小蟲子,一個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充滿了靈性,讓人看了以後,著實的感到了昆蟲的可愛,就連讓人最噁心的食糞蟲讓人看得都妙趣橫生。從這一點就不難看出,我們應學習法布林的這種精神,在任何情景下,幹任何的一件事情,都必須要有一股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僅有這樣,我們再會不斷的提高,讓自我更上一層樓;我們要踏踏實實的幹好每一件事,僅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認認真真的幹好我們的每一件事,不要老是浮在水面上,如果是這個樣貌,那麼你將一事無成;我們在觀察一些事物的時候,要對那個事物表示有一種好奇心,這樣才能夠寫出一篇好的觀察日記。

  讀《昆蟲記》有感7

大家對昆蟲並不陌生,我們生活中常常可以見到蜘蛛、蜜蜂、蝴蝶……在我國古代的《詩經》中也有不少對昆蟲的記載,如:螽斯(蟈蟈)、蟋蟀等等。我們所知道的蠶更是我們國家引以為豪的一種昆蟲,著名的絲綢之路,就是蠶留給世人的輝煌紀念。

古往今來,介紹昆蟲的書很多,其中最著名、影響最大的當屬法國作家法布林的《昆蟲記》。

這本書中講到了許許多多有趣的昆蟲,其中有用一根長線把腰連線起來的舍腰蜂;富有母愛、死而後已的被管蟲和用女神名字命名的優秀紡織家克魯蜀蜘蛛。

如果說到毛毛蟲,大家一定會感到害怕。可是有一種毛毛蟲很有趣,名叫北美烏樟鳳蝶毛毛蟲。它全身呈草綠色,兩隻大眼睛像是畫上去的,只要它不動,你也許還會以為它是一個玩具呢!但是這種毛毛蟲已經非常稀少了,這樣美麗的毛毛蟲在《昆蟲記》裡有非常有趣的描寫哦!

法布林把昆蟲寫得惟妙惟肖。其中有一段文字非常精彩:採棉蜂先停在毛蕊花、薊花等植物乾枝上,用嘴採棉花。等採到足夠的棉花後,它就用後足把棉花壓到胸部,成為豌豆粒大小的球,然後把球放到嘴裡銜回去。它用最細的棉絮襯在巢的內部,入口處用堅硬的樹枝或葉片來做“門窗”。讀著這段話,我們彷彿看到了採棉蜂勤勞的身影以及它結實的巢,還讓我們感受到作者嚴謹的治學態度和他的細心與耐心。

這本書在每個故事末尾都有“閱讀心得”和“知識連結”。“閱讀心得”通過短短几句話讓我們明白了深刻的道理。“知識連結”則是讓我們的知識拓展到方方面面。

說了這麼多,大家心動了嗎?那趕緊加入閱讀《昆蟲記》吧,記住哦,我今天介紹的這個版本是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我國著名動物小說家沈石溪翻譯的喲。

  讀《昆蟲記》有感8

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觀察,研究蟲子,已經算是奇蹟了;一個人一生專為昆蟲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更不能不說是奇蹟。這些奇蹟的創造者就是《昆蟲記》的作者法布林。《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科學鉅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巨集偉詩篇。法布林也因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等稱譽。

我敬佩他優美的文字。你看,他這樣描寫蟬和螞蟻乞討糧食時的狼狽形象:螞蟻站在門檻上,身邊擺放著大袋大袋的麥粒,正調過臉去背對前來乞討的蟬。那蟬則伸著爪子,唔,對不起,是伸著手,頭戴18世紀寬大撐紅邊女帽,胳膊下夾著吉他琴,裙襬被凜列寒風吹得貼在腿肚子上……。讀著這惟妙惟肖的語句,我不由得對法布林肅然起敬。

我佩服法布林細緻觀察的精神。法布林對昆蟲的描寫,真是細緻入微,令人讚歎。如法布林對昆蟲倒掛姿勢的描寫:“它有四隻後爪的爪尖鉤住網子,後背朝上,紋絲不動,高高掛在籠頂,四個懸點承受了整個身子的重量。”也許,這就是法布林的成功之處吧!

我敬佩他的頑強,他把畢生從事昆蟲研究事業的成果和經歷用散文的形式記錄下來,使昆蟲世界成為人類獲得知識的樂園,可他為了完成《昆蟲記》,幾乎是犧牲了一切。他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的一生是在家人及世人的“偏見”中度過的,是在貧苦中捱過的,但他從未放棄對昆蟲的研究,安於清苦,坐了一輩子冷板凳,最終成為傑出的昆蟲學家,文學家。

法布林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昆蟲記》更多是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精神,這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啊!

  讀《昆蟲記》有感9

我從未想過蟲子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每天,我們來來去去,可曾注意過這些小小的東西?答案多是否定的。可有一個人就不一樣了,他可是天天都在觀察它們呢。他是誰?他就是《昆蟲記》的作者:法布林。

我之前從未讀過它,直到xx歲的一個午後,我才第一次拿起它。那天的陽光很暖和,照在我和書上。不知是不是因為這樣,我感覺書中的文字也是暖暖的。我感覺它把我帶入了一個神奇的世界:我們平時從未注意過的蟲子竟有這樣的祕密,毫不起眼的它們竟有如此神奇的技能。

隨著陽光和法布林,我進入了昆蟲的世界,目睹了一個個神奇的故事。我見過了紅螞蟻的行軍、蟬的悲哀、蟋蟀的住宅、漫天飛舞的大孔雀蝶和小條紋蝶、致命的蜘蛛和張牙舞爪的蠍子……我很驚訝,也很興奮,我從不知道它們的世界也是這麼豐富多彩。直到夕陽西下,我才合上了這本有趣的書。腦子裡全是書中的情節。

這個暑假,我又讀了一遍《昆蟲記》,一樣的書,卻讀出了不一樣的感覺。一個人能用一生的時間來觀察和研究昆蟲,已屬不易,而又將觀察到的現象寫出一本著作,更不能不說是奇蹟。《昆蟲記》反映了法布林對自然界的無限熱愛和對大自然的嚮往。《昆蟲記》不僅是一本描寫昆蟲的著作,更是一本描寫得生動有趣的故事書。

“不,它仍然沒有停止勞動,它還在用它微薄的餘力守護著這個家,它已經不能再做母親了,可是它依然能夠為家人守門,抵擋不速之客。”這是書中的一段文字,這是一段科學的描寫,也是一段故事啊。

這是一本科學的故事書。

  讀《昆蟲記》有感10

寒假,我又讀了一次《昆蟲記》,又有了新的感觸,這本書讓我感到了生命的偉大。

這本書的作者法布林用理論家的想法來探究昆蟲;用美術家的看法來親近昆蟲;用文學家的感受來描寫昆蟲。這本書用十章向我們原原本本展示了昆蟲的一生:從卵進化為小蟲子起,從第一次放聲歌唱時,每一刻都觀察得那麼細緻,那麼一絲不苟。因為這本書向我們全方面展示了昆蟲的一生,所以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偉大。

一隻小小的昆蟲,要在如此繁華的自然界裡立足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可是他們做到了,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它們用自己的一舉一動向上天展示了自己生命力的頑強,這讓我感受到了昆蟲那非比尋常的毅力。

在這本書中,有與達爾文進化論相反的概念。他很有把握地說:“優勝劣汰在理論上是巨集偉的,可是在事實面前,卻是一個裝著空氣的氣球。”一隻只微不足道的昆蟲在優勝劣汰下並沒有屈服,而是用自己的稀薄之力對抗它,這不禁讓我感嘆,更讓我對人類以外所有的生命產生了敬畏之情。

在對昆蟲的生命力的產生敬佩之情時,我也不禁感嘆起法布林的求真精神,他不會把觀察到的一例現象就當成事物的結果。在觀察前,他就會做足功課,觀察多次後,他還會探究後續事實。只有這時候,才會十分有保留的提出看法。他的求真精神也同樣讓人敬佩。

“人生天地之間,若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要把握現在,像昆蟲一樣表現出偉大的生命力,抑是像法布林那樣擁有令人敬佩的求真精神。總而言之,只要懂得取捨,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