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教育漫話》有感:借它山之石

讀《教育漫話》有感:借它山之石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5W 次

我既是家長,又是中學教師。 對待學習從不懈怠,也不敢懈怠。

讀《教育漫話》有感:借它山之石

假期,讀了幾本教育專著,印象最深的就是約翰·洛克的《教育漫話》。其中“說理、榜樣示範和懲戒”部分對我確有指導和啟發。

有位高二學生家長想讓班主任教育教育孩子,希望對學習滿不在乎的孩子警覺起來,老師卻反問道:“你家孩子有足夠的承受力嗎?”這反映出一個無情無奈的現狀:孩子的承受力堪憂,老師的畏首畏尾堪憂,教育堪憂,未來堪憂。

在教學第一線的我有深切體會。面對家長、社會的殷殷期盼,既感榮譽,又倍存壓力;面對一些教育的.行政命令,如困獸一般,老師們教育管理學生如在走鋼絲,謹小慎微,齷齪循默,唯恐掉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我想這種狀態是很難做好教育工作的。其實,老師們被憋屈得很是難受,有時連老師自己都痛恨教育現實,唉聲嘆氣,於事無補;得過且過,誤人子弟;學習研究,尋找方法出路才是坦途。

洛克給了我們很好的建議:“我們應當把他們當作理性的動物來對待,你的舉止應當溫和,即使懲罰時態度也要冷靜,使他們感覺到你的做法是合理的,對他們是有益而必要的,而不是隨心所欲,出於情緒等。但必須使其明白,用極少的極明白的措辭表達出來。”

“身正為範,學高為師”,是對榜樣示範作用的詮釋,也是懸掛在老師頭上的警鐘。嚴於律己,厚德正行,學習研究,豐富自我,做一個健康、陽光、德高、望重、博學、多才的老師、榜樣,如此,學生方能親師,通道,讓教育教學發出應有的光芒。

記得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適當的體罰是必須的。然而,我們接到不準體罰學生的行政命令。當然濫用體罰是應當禁止的,“到了兒童明顯地表現出故意不從,不能不使用棍棒的時候,懲罰應更加嚴厲一些,責打應持久一些,直至能從其面容、聲調與屈服中看出責打對於他內心發生了作用,不只是痛苦,而是真摯的悲悔,才可停止責打。”我想做家長的幾乎都有切身體會。

在教育中,老師合理使用說理、榜樣示範、懲戒,讓孩子擁有了承受力、行動力,教育就有希望,未來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