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將心比心》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

《將心比心》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4W 次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將心比心》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將心比心》讀後感範文(通用7篇)

  《將心比心》讀後感1

記得我讀4年級的時候,學了一篇叫將心比心的課文

當時,身為4年級的我感觸不深。現在,我有翻看了那篇人與人互相關愛的文章。2年後,身為6年級的我感觸被增。

我還記得課文中有這樣一段話: 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將心比心,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增加一份關愛;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與理解。

是啊,將心比心學會關愛,我們都愛自己的親人,我們也希望親人在困難的時候得到關愛。不只我們愛親人,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一樣深厚的。他們也愛自己的父母以及家人。可是如果人人都只想著自己以及家人困難時得到關愛,而自己卻不在別人困難大的時候給予關愛。只有我為人人,才有人人為我。

我們應該學會關愛,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希望我們的關懷像流水一樣流經他的心田。我那麼都有美好的童年,也將會有白髮蒼蒼的暮年。難道你希望像小的時候一樣,跌倒了大哭也沒人管你嗎?難道你不希望在你白髮蒼蒼走不動路時,有人扶你過馬路嗎?文明是靠大家維護的,不是靠個人完成的。不是有一首歌嗎?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

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親愛的朋友,不要吝嗇你的愛。獻出你的一份關愛,讓我們手拉手走向美好的明天。我相信,在愛的世界裡,有你,有我,也有他。

  《將心比心》讀後感2

今天,我們預習了《將心比心》這篇課文,這裡面講了一件事:“我”的奶奶告訴我一件事,是她商店裡買東西,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幫她推開了大門,當奶奶向那位阿姨道謝的時候,那位阿姨說,要是她媽媽去商店的時候有人幫她,那就好了。

還有一次“我”陪患病的母親一起去醫院輸液,一個護士為“我”的母親扎針,紮了兩次都沒有扎到血,“我的母親說再試一次,第三次終於扎到血管裡了。那個護士對”我“的母親說,她是來實習的,這是第一次為病人扎針。”我“的母親說,以後我為病人扎錯了,也要得到病人的寬容。

學了這篇課文,我知道了人都是需要寬容、理解的。第一個故事告訴我們,當別人遇到困難,我們應該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不能看見他們,就當作沒事人的走了。第二個故事告訴我們當別人出現差錯時,不能指責別人,挖苦別人,取笑別人,應該鼓勵別人,寬容別人,理解別人,應該將心比心。

  《將心比心》讀後感3

今天,我們學習了《將心比心》這篇課文,我從中懂得了許多 ……

課文講了本文作者的奶奶和媽媽的感人故事,那一小小的舉動,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人品;那一句話,就給了人多麼強大的.力量,使我深受感動和教誨。

我也要學會將心比心,當老師講課的時候,我要認真聽講,多站在老師的角度上,因為老師經常站在同學們的角度上,總是選擇最好的給我們,沒有很想過自己,這就是將心比心了。

學了這篇課文,我懂得了:做人要互相寬容,互相理解,將心比心,這個社會就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美好。

  《將心比心》讀後感4

讀完《將心比心》這篇課文,我有了深刻的體會。

將心比心,對老師來說是一種尊重,對朋友來說是一種信任,而對父母來說卻是一種感恩和孝敬。在我們生活中,有多少事值得我們去注意:撿起一片瓜皮,清潔工多一份笑臉;和夥伴發生矛盾,和平解決,讓我們的遊戲更加歡樂;為父母做一件家務,讓他們臉上的皺紋消除一層。

以前,我上課不認真,班幹部提醒我,我也不理睬,但我現在會換位思考了。老師也常和我們說要換位思考一下,老師的心情是怎樣的。可我以前總是不理解。

看似簡單的“將心比心”卻包含著深義,沒有了人與人之間的將心比心,就不可能會有人與人之間的貼心來往。

將心比心,讓生活更加和諧,讓人類造福世界。

  《將心比心》讀後感5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我們學了《將心比心》這篇課文,裡面的故事讓我的心溫暖了好久,彷彿明媚的陽光照射到了我的心裡。

這篇課文一共講了兩件事。第一件:奶奶去商店買東西,一位阿姨推開沉重的大門,一直等奶奶跟了上去,才鬆開手。奶奶正想對她說聲謝謝,阿姨說她希望她的媽媽遇到這種情況,也會有人為她開門。

另一件事:一位護士給媽媽扎針,紮了兩針都沒扎到血管。“我”正要抱怨幾句,只見媽媽鼓勵護士,第三針果然紮好了。媽媽說,她希望“我”從醫科大學畢業時,也會得到患者的寬容和諒解。

讀了這兩個故事,心裡很是感動,也不禁想到了這件事。那是我坐新公交車的時候,一位老人上來了,坐在前面的一些人都沒有讓位的意思,我心裡都產生了譴責那些人的想法。心想:你們為什麼不能為這位老人讓個座呢?如果是你的爺爺奶奶呢?難道你坐在那無動於衷,而讓他們站著?

突然,有一位大哥哥給那位老人讓了座,老人正想感謝他,大哥哥說:“不用謝,誰家沒老人呢?應該照顧的。”我從這位大哥哥的言行中懂得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句話的含義。

我們在生活中要拿自己的心比作別人的心。我們還要多多幫助別人,鼓勵寬容別人,這就是將心比心,換位思考。

  《將心比心》讀後感6

最近,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名叫《將心比心》,這篇課文使我感觸頗深,終身難忘。

回憶過去,我才多麼後悔,就拿一些簡單的例子來說吧。我每次坐公交車的時候,有老人上車,我也不肯給他們讓座位,我心裡總想:公交車上有這麼多人,為什麼偏我給他讓座位?還有幾次我過馬路,看見了正在過馬路的爺爺奶奶,我也視而不見,不管不問,我心想:他自己又不是不能走,為什麼非要有一個人來幫忙,再說了,馬路上有這麼多人,又不是隻有我才能幫助他。現在想來,我是多麼不懂事呀!

這就正像本文的最後一段說得那樣:“是啊,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將心比心,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增加一份關愛,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將心比心就要以心換心。

我們總是希望別人善待自己,殊不知“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假如我們每個人不是被動地等待被愛,而是主動地關心愛護他人,那麼,你就會處處得到別人的關愛。

如果我們人與人之間能將心比心,就會使人與人多一些寬容和理解,就會讓煩惱遠離我們。

  《將心比心》讀後感7

前幾天,我讀了《將心比心》這篇文章,是由薑桂華寫的一篇關於寬容的一篇文章。我體會到了:做人要寬容別人,不能遇到一點小事就斤斤計較。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通過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兩個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啟示我們要接受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薰陶。

讀了這篇文章,我想起了小時候我和張麗韋在我家裡玩耍,我們正在玩我的芭比娃娃,我們兩個人在一起搶一個最漂亮的芭比娃娃,我們兩個人搶啊搶啊,砰一下子把這個芭比娃娃搶爛了,我見了,哇哇大哭,說張麗韋弄爛了我的芭比娃娃。

我讀了《將心比心》這篇課文之後,我覺得這樣做是不對的,應該學會寬容。以後我決定,不能遇到一點小事就去罵別人,去說別人。

讀完文章我體會到了:如果每一個人在與別人相處的時候,都能先想到別人,後想到自己,多替別人著想。那麼世界上不但可以增加很多歡樂和氣,而且可以減少很多悲劇和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