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滋潤》讀後感大綱

《滋潤》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3W 次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滋潤》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滋潤》讀後感

《滋潤》讀後感1

《滋潤》 這篇文章寫的內容是:生命是很脆弱的,綠芽綻放成的花朵的夢想沒有燦爛的陽光就會無奈地埋在地下,還有沒有和煦的春風,柳樹的枝條想揮舞成綠陰的願望寂寞的等待中落空。等等的,人的每一步行進每一次收穫乃至每一次激情的澎湃,何嘗離開過營養滋潤。“狼來了”的故事,是誠實的滋潤。

“勿以惡小而為之”的良訓,是善良的滋潤。久久的等待,久久的牽掛,含淚的送別,無誤的寬容是母親一輩子愛的滋潤。孤獨時的援手,得意時的提醒,艱難困苦時的攙扶,是朋友揮之不去的輕易滋潤。有真誠,一個人才會學會正直,有苦難的滋潤,一個人才會學會堅強,有善良的滋潤,一個人才會學會仁慈,有成功的滋潤,一個人才會學會自信。

付出愛,同時也接納愛,我們在滋潤別人。我在這篇文章上知道了,人生走的每一步的路都會有滋潤。滋潤著我們,生命有了寄託,有了激情,也有了渴望和放飛渴望的信心,而所有的滋潤都有源於一個字——愛。愛是一切生命最終的滋潤,愛也是可以拯救一切的最深厚、最博大的滋潤。只要有愛,生命便不會孤獨;只要有愛,生活就有理由壯大和豐饒。讓我們在這世界得到最大的快樂與幸福!

《滋潤》讀後感2

第一眼看到這本書就被它的名字所吸引,耳邊不由響起雨後春筍破土而出的清脆聲。翻開書本第一篇春之篇變激起了我濃厚地閱讀興趣。

我作為一名年輕的80後,初登講臺的青年教師,在閱讀完春之篇的介紹後,一下子便有了似曾相識的感覺,有油然而生的欽佩與共鳴。的確書中所說的現實與理想的差異,也曾讓我一度喪失對幼教事業的信心,同樣質問自己“我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嗎?我能勝任自己的工作嗎?”雖然經過一段時間地適應,我重拾了信心,但究竟如何能真正科學合理地做好,更有目的性地發展自己,我仍有著困惑。

但本書中春之篇給了我科學合理的答案,在春之篇開篇有這樣一段話“慶幸的是,在師傅的帶領下,在觀摩教研活動的過程中,在體驗式園本研訓的薰陶下,在觀察孩子、反思自己的教學後,我的質疑慢慢地消除了,我的專業發展之旅也隨之起航了。”而之後的本篇中作者也是圍繞這段話用事例進行了進一步地闡述。從中我們不難提煉出幾個關鍵點:師傅帶領、活動觀摩、園本研修、觀察反思。這也正是看完此篇後,為自己所尋求到的答案。

針對以上幾點結合自身情況,我審視自己。在大方向上我把握地不錯,與作者所提的幾點大相徑庭。但在具體的操作中,還是得再學習下。

  一、應與師傅更密切地互動

在以前我會主動將自己的備課、活動準備、教學計劃、環境佈置等教學活動中遇到的問題向師傅請教。但卻忽視了書中作者所提及的一些教育心得、教學隨筆、個案觀察等與教學活動非直接聯絡的材料地請教。而此類材料也真是我專業成長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在之後應注意調整不忽視工作的方方面面,進一步加強與師傅之間地互動。

  二、應積極主動地參與園本研修

在過往的一年中,在參加我園的園本研修時,我並不是很積極。首先,是因為自己對園本研修不是很瞭解。其次,也怕自己缺乏經驗所將所提是錯誤的。但在書中,作者所提及的兩種研修:觀摩式園本研訓和體驗式園本研訓。在這兩個活動中老師們都儘可能地自我表達,運用集體智慧發現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由此,我深知自己應更積極地投入到園本研修活動中,即使說錯了,但也能在其他老師地評論中,獲取經驗、贏得智慧。

  三、應進一步觀察孩子,瞭解孩子

以前總覺得要學經驗應從一些有經驗的教師那裡學,他們豐富的工作經驗一定能幫助我更快地成長。但書中卻告訴我,觀察兒童: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石文中作者舉了琦琦和嵐嵐的兩個例子,在對他們觀察記錄中作者得出了新的結論,在嵐嵐的例子中作者更尋求出了一種“教育愛”的新方式。由此,讓我明白了在平日應多觀察孩子,孩子本身就是一本新教師專業成長的教科書。

“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春之篇正如一江春水,給予我心靈以滋潤,相信在它地灌溉下,我定能如詩中蓮葉般富有生機,飛快成長。

《滋潤》讀後感3

教師節的時候,我們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就是一本好書。書的名字就是《滋潤教師心靈的情感美文》,書中精選了100多篇關於親情、友情、愛情、師生情等情感美文,讀了後給我很多的啟示。

讀了《被愛感動的世界》這一美文。給我的觸動很大。文中的樑老師是一位細心、耐心、有愛心,善於發現孩子身上閃光點的老師。樑老師面對口吃的“我”,耐心地聽我結結巴巴地讀完課文,並鄭重地說“本有幾個容易讀錯的字,但是XX同學卻讀對了,真是不錯!”有了樑老師的鼓勵,才成就了現在的“我”。從這個小故事中看出,每個人都希望得到表揚或肯定,特別是孩子。老師、同伴的肯定是孩子學習的動力。

在一日生活中,我們要多鼓勵孩子,耐心地教給他們知識與本領,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使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

就如我班的歆歆小朋友,小班的時候,美術課總是不愛上,因為她每次都是選一種顏色,而且都是深色,如:黑色、棕色等。在本子上胡亂地畫,經常把本子畫得很髒很髒,小朋友看到了總會說:“你畫得真難看,髒死了。”聽到同伴對她的評價,她很傷心,對畫畫更沒有興趣了。

我發現她每次上美術課都是無精打采的,還經常交上來的是白紙,上面什麼也不畫。我問她:“你為什麼不畫呀?”她低著頭說:“我不會畫,畫得不好看,小朋友會取笑我的。”聽了她的話,我意識到,只有給她鼓勵,讓她對自己有信心。於是,我對她說:“歆歆,和老師一起畫好嗎?”她勉強答應了。於是我讓歆歆選一些漂亮的顏色,跟著我一步一步地畫,在我的指導下,歆歆的畫畫好了。我連忙把她的畫展示給小朋友看。小朋友看了歆歆的畫都說畫得真好,真漂亮。

得到了老師、同伴的肯定,歆歆對畫畫感興趣了,上課不再無精打采了,對自己也有了信心,她能大膽地選用漂亮的顏色作畫。她的畫越來越漂亮,還經常得到老師、小朋友的表揚。笑臉又回到了她的臉上。

《滋潤》讀後感4

通讀過英文版的全文,對文章把握不是很好。回去重讀才有了較深的感悟。感悟中,困惑的大於認同的。

首先是壓抑型父母和宣洩型父母。

文中每對提到的父母,總是一個是壓抑型的,另外一個是宣洩型的。聯想我自己的父母,感覺母親是壓抑型的、父親是宣洩型的。是否每對父母都是由這兩種型別構成的呢?

對比我自己,我到底是宣洩型的還是壓抑型的?覺得兩者都有些像的。可以兼有嗎?

這確實是本好書,需要不斷認真、仔細地閱讀和討論。為方便大家的討論,我在qq上建立了一個名為滋潤的愛的群,號為xxxx。歡迎大家的加入,加入時請註明暗號----博克名方便聯絡。

其次競爭。

現實生活中我看到的矛盾糾紛有些總是一個人力圖證明自己比別人優秀,總是不服人。我從而得出競爭不好的'的結論。(從這點是否證明我是壓抑型呢?)可在關心期卻說這時期的重點之一是競爭了。看來競爭不全是壞事,可那些是良好、積極的競爭哪些是惡性的負面競爭呢?如何處理兩者,尤其是面對惡性競爭時

《滋潤》讀後感5

這是一部寫給小學生的兒童小說,作者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筆觸,孩子的眼光來寫孩子的生活和思想。這樣的寫法更貼近孩子的內心世界,也更易被孩子們接受。相信孩子用心讀完這部書後一定會更愛她的爸爸媽媽,也一定會更互相幫助,互相謙讓,他們更會變得比以前善良,勇敢,會更愛自己的國家。不再取笑其他同學,不會再和同學鬧矛盾。

這部小說以日記體的形式記錄了發生在主人公安利柯身邊各式各樣的感人的小故事,如在家裡、學校、班級乃至社會生活。像勇敢寬巨集大量的卡隆,勤奮能幹善良的克洛西,他們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雖然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但他們身上卻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就是對自己的祖國義大利深深的愛,對親友、老師,同學、朋友的真摯之情是發自內心的自然流露而毫無做作。但同時也塑造了一些性格不好的人物,如盛氣凌人的諾琵斯,不知廉恥的勿蘭諦。這樣的人在文中與那些善良正直的人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孩子做了一次反面教材。使孩子們在真善美與假惡醜的辨識中慢慢長大、成人,從而形成自己正確的價值觀。

為了更好的讀透這本書,建議從以下幾點入手:

1.研讀安利柯的的日記部分

以第一人稱講述了他的校內外生活,以日記的形式呈現,能夠讓整本書顯得更真實,更貼近孩子的日常生活,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讓人動情,字裡行間洋溢著兒童的純真與情趣。他可以使孩子瞭解到如何為人處世,如何成為一個有勇氣、充滿活力、敢於承擔責任和義務的正直的人。

2.研讀安利柯父母的教子篇

他的爸爸、媽媽、姐姐非常注意對安利柯的教育,特別是他的父親,每當安利柯犯錯時總會及時的以家長的身份給予嚴厲的批評和糾正。書中出現的這些書信,可以自成一個教育系列。如在《我的母親》中,針對安利柯對媽媽說了很失禮的話一事,父親以書信的形式指出了母親的偉大和兒子的錯誤之處,文中說:“安利柯!你當你弟弟的先生來的時候,對於母親,說了非常失禮的話了!像那樣的事不要有第二次啊!我聽見你那話,心裡苦的好像針刺!……啊,安利柯!須知道親子之愛,是人間所有感情中最神聖的東西,破壞這感情的人,實是世上最最不幸的人……我原是愛著你,你在我原是最重要的珍寶,可是,你對於母親如果不孝,我寧願還是沒有你好。不要再走近我!不要來抱我!我現在沒有心來還抱你”。在<<小石匠>>中規勸自己的自己的兒子要愛“小石匠”。“安利柯啊!你去撲椅子的時候,我為什麼阻止你的,你知道嗎?這因為在朋友面前如果撲了,那無異於罵他說:你為什麼把這弄髒了?他並不是有意弄汙,並且他衣服上所沾的東西,是從他父親工作時沾來的,不管他是油石灰、漆或是塵埃,絕不髒。勞動不會生出髒東西來,見了勞動著的人,絕不應該說髒啊……一則:他是你的同學;二則:他是個勞動者的兒子。”多麼偉大的父親。還有<<少年筆耕>>又或<<小小抄寫員>>敘利亞那種吃苦耐勞、執著、懂事、默默幫父親分擔的精神不由讓所有人肅然起敬。在一月份老師讀完了每月例話《少年鼓手》後,父親馬上給兒子寫了一封<<愛國>>足見父親是多麼用心良苦。<<我的父親>>、<<母親的末後一頁>>母親寫給兒子的信。

3.研讀老師的每月例話

每個故事都在教育孩子如何去愛周圍的人,如何去愛自己的祖國,每一篇都感人至深。《少年愛國者》中十一歲的少年在一貧如洗、飢腸轆轆中聽到三個旅客中傷、攻擊自己的祖國“土匪”“騙子”等,的把剛得到捐贈的幾個銅幣、銀幣狠狠的投擲向了他們。《少年偵探》中為了偵探敵情爬上樹梢犧牲的孩子。《少年鼓手》中為送情報失去一隻腳的孩子。<<爸爸的看護者>>少年西西洛因為照顧錯父親,為了讓病人能感受到親人的愛,將錯就錯始終照顧直至病人安詳的離開,使孩子在無形中受到了不僅僅要愛自己的親人,也要愛朋友、他人,感人肺腑。<<六千里尋母>>中十三歲少年瑪爾可,為了尋找為養活全家人而出國打工的母親,勇敢的一個人踏上了征程,期間輾轉多地,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母親、喚回了母親求生的慾念,母子深情感天動地。

4.把握主人公安利柯的人物形象。

他出身在一個衣食無憂的知識分子家庭,過著優越的生活。但他有著大多數孩子的優良品質:勤奮、善良、勇敢、有愛心等。從10月入學,到第二年7月結束,安利柯和他的同學整整呆了一學年。他珍惜同窗情誼,用善意的目光仔細觀察同學們的優缺點,並真誠的記錄下來。由於父親調動工作,安利柯不得不隨父母離開了這座小城。臨走前,父親特意帶兒子去探望自己44年前的小學老師,給他又上了一堂“尊敬師長”的好課,感人至深。

5.整體瞭解、把握書中人物。

如:正直勇敢、樂於助人的卡隆;勤奮學習、刻苦讀書的克徠帝;成績優秀、富有同情心的代洛西;知恩圖報的卡洛斐;不自卑、喜歡讀書的斯帶地;相貌平平、異常用功的潑來可西。

當然也有遊手好閒、仗勢欺人的勿蘭諦;嫉妒和虛榮心都強的華梯尼;盛氣凌人的諾琵斯等。

這部書告訴我們:一個人從小不僅要學好各種科學文化知識,還有比學習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對祖國、對家鄉、對父母、對老師、對同學、對周圍所有人的愛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