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河兩岸讀後感大綱

河兩岸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W 次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河兩岸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河兩岸讀後感

河兩岸讀後感1

最近,我看了一本名叫《河兩岸》的故事書。作者用質樸童真的語言,講述了簡單明瞭的道理。

這本書讓我十分感動。主人公達達是一個很可愛的華人男孩,他對神祕的河對岸充滿好奇和嚮往。可是爸爸從不讓達達去,還說如果不聽話,就打斷他的腿。有一天,一隻斷了線的風箏將達達引到河對岸。在那時,風箏斷了線,那麼誰撿到就屬於誰,如此美麗的風箏,讓達達不由自主地追出門。河對岸的吊床、鞦韆、樹屋、友善的陀螺少年和美麗的馬來西亞女孩,讓達達感到新奇,離開後這一切都使他魂牽夢繞。特別是爸爸不願相認的姑姑,就住在河對岸。

一份遲來的親情彌足珍貴,一場生死離別在河兩岸上演。湍急的河水和打斷腿的警告都擋不住達達一次次過河的決心。他要去找馬來女孩,去找姑姑!親情、友情的力量是如此偉大!可以讓一個人為之瘋狂,甚至連命都不要了。

達達的爸爸曾對河對岸的馬來人有許多偏見,導致最後讓自己後悔,使達達差點錯失一段珍貴的友誼。所以,我們應該多去理解和包容那些與我們關係有點兒緊張的朋友和親人。或許我們對他們真的有誤解,別做那些讓我們後悔、痛心的事,而僅僅只為了別人的一句話或一個動作。

我們的寬容與理解,能贏得一個真心的朋友,一個可依賴的親人;能取得別人的原諒;也能讓自己舒心。努力、奮鬥、謙虛、勇敢、善良是人們的天性。在善意的謊言,無邊的幻想與淡淡的憂愁中,我看完了這本“生命之樹”。

河兩岸讀後感2

<<河兩岸>>是馬來西亞著名小說家——許友彬撰寫的,這本書述說了在稻田的另一邊,一條大河的兩岸,不遠的距離,華人男孩達達冒著被打斷一條腿的危險,一次次來到河對岸,他要找美麗的馬來女孩,找爸爸不願相認的姑姑!一場生死離別在河兩岸上演……

剛開始看<<河兩岸>>時,我並不喜歡這本書,可當我看到‘追逐我想要的’這一章時,我便覺得故事似乎越來越有意思了,在稻田的邊緣,在河對岸,竟然還有這樣一個幾乎與世隔絕的小世界,還有甜美的馬來女孩……

這個故事的小男主角趙達華——達達有溫柔賢惠的.媽媽,有暴力傾向的(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爸爸,到了青春期的姐姐和為了女朋友珊蒂是印度人而和爸爸吵架的哥哥。達達其實是一個很聽話的小孩,媽媽頭疼,他會給媽媽拿藥 ,爸爸偷偷賭博,他拿錢想要幫他還債……

當我讀到後面時,我熱淚盈眶,達達一次次違反約定,到河對岸,只為了尋找被爸爸趕走多年的姑姑和一直幫助他的馬來女孩——莎菲卡。達達好不容易找到了姑姑,但是,因為那個保護得了她的錢財卻保護不了她的人的布包,姑姑又隨之離他們而去……

我喜歡這本書不止他裡面溫暖而又感人的字眼,還有特別的知識——馬來語,阿邦是‘哥哥’的意思,dada是‘胸部’的意思(為此達達還被笑話了好一陣子),呀是‘對’的意思……可有趣了

<<河兩岸>>真的很感人,很有趣,童鞋們,你們也讀一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