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把話說到孩子心裡有感的作文

讀把話說到孩子心裡有感的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8W 次

作為家長,我每天都要面臨的問題是:如何對孩子說話啊?該對孩子說什麼樣的話啊?怎樣才能把話說到孩子心裡,使孩子樂於接受,從而聽話?——這些看似平常的問題,實際上是我每天都頭疼的事,我想這應該是很多父母很棘手的難題吧。

讀把話說到孩子心裡有感的作文

而《把話說到孩子心裡去》這本書,就是通過一小個一小個通俗易懂的故事,總結了與孩子說話的各種有效技巧,以幫助父母們實現成功的家庭教育。讀完之後,你可以發現,寫的很實在,很多教育理念比較接地氣,與孩子溝通中,好多都是我們忽略掉的細節和經常範的禁忌,讓人有很多的反思,我讀完之後,在我的內心深處是久久不能平靜的,對待孩子如何正確地聽、說、做,我能做好其中哪些,很顯然我並沒有做好。剛巧我可以有幸接觸到這本書,因為讀了這本,我有了很大的感悟,我有願意去改變自己。我由衷的推介這本書給每一位家長朋友,不管你的孩子現在多大,這本書都值得你去認真感悟其中的每一個道理。

總的是這本書教會了我該怎麼說好每一句話,尤其在孩子面前,父母的話,是植入孩子們心中的一粒種子,會深深影響孩子的一生,不要說你的孩子怎麼怎麼的不聽話,你孩子學習成績是在怎麼的怎麼的不好,甚至有的家長直接當著孩子的面說;“我家孩子是怎麼的怎麼的笨”這些都不可取,我認為,老師是孩子們最好的引路者,而作為孩子的家長的我們,應該是孩子成才路上最好的一位陪伴者,可以是他學習上的一名老師,可以是他生活中的一位好夥伴,想成為這樣的家長,先要學會與他溝通。

溝通是一種教育方式:父母要卓有成效地和孩子進行溝通,就要掌握與孩子說話的藝術,善於把話說到孩子心裡去。

聽,是因為有人說。作為父母,在指責孩子不聽話之前,應該反躬自省:你是如何跟孩子說話的?你在說話之前考慮了孩子的內心感受了嗎?

說,是因為想讓人聽。如何保證自己說話的效果,把話真正說到孩子心裡去。要注意說話的方式和談話的技巧。因為和孩子說話,實在是一門藝術。

記得之前有看過一本書,書上一位老師告訴我們,如果孩子不聽你的話,多半是因為你說話的方式不對,換個說法,他就會聽,的的確確實這樣。一句話中,語言只佔15%,表情佔30%,人的狀態佔55%。可見,家長本質上是一種狀態,一個家長達到了一種較好的狀態後,隨意說說,就是最好的教育。我們在與孩子談話是,應當有一個好的狀態,化嘮叨為精簡,用優美的語言打動人,用生動表情感染人,用好的狀態帶動孩子的狀態,忌平淡、忌裝深沉、忌一直嚴肅、忌苦口婆心……

接下來我將整理自己,鼓勵自己,讓自己做個更親切更理性的家長,讓我們一起,一起伴隨孩子共同成長,給孩子一個快樂的回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