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草房子》小說讀後感大綱

《草房子》小說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6W 次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草房子》小說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草房子》小說讀後感

《草房子》小說讀後感1

合上書本,我的眼前還不時浮現出調皮天真的桑桑,恬靜溫柔的紙月,固執而又講理的秦大奶奶,頑皮而又懂事的細馬……

曹文軒的《草房子》這本長篇小說的主人公是油麥地小學的桑桑。小說主要描寫了桑桑的小學六年裡,刻骨銘心的生活。他所在的學校叫油麻地小學,教室都是草房子。在這六年小學生活中,桑桑親眼目睹了一連串撼動人心的故事:不幸的杜小康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慘;禿鶴對尊嚴的執著堅守;秦大奶奶在最後一剎那閃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體驗中對生命的深切而優美的領悟。

在油麻地天真的孩子中,給我留下最印象的深的,還是桑桑。他機靈可愛,什麼異想天開出人意料的古怪行為他都能做出來。但自從桑桑患了在好幾家醫院看來都是“不治之症”的病之後,桑桑變懂事了。他幫細馬放羊,端上一碗水送給一個飢渴的路人……最讓我感動的是桑桑帶著妹妹柳柳去看城。那天桑桑在回答柳柳“什麼是城”的問題時,想起自己從前為了得到妹妹手裡的燒玉米而許下的諾言,帶她去看城。可沒等他吃完一半的玉米,他早把自己的諾言忘得一乾二淨了。第二天,桑桑帶著柳柳到達了縣城。桑桑又開始發燒了,但他堅持拉著柳柳的手走在大街上。桑桑給妹妹柳柳買了各式各樣的食品和一個小布娃娃,他要讓柳柳看城看得開開心心。最後,他要帶著妹妹沿著一百多級的臺階登到城牆頂上,但柳柳走不動了。蹲下來對她說:“哥哥揹你上去。”柳柳不肯。但桑桑硬是將柳柳背到了城牆上。當老師找到桑桑時,他已無力再站起來了……

《草房子》是一個美好的所在,作者以優美的文筆,寫了我們的小學生活,這種看似平常實則並不簡單的生活。我深深地被《草房子》所打動了。

《草房子》小說讀後感2

桑桑是校長桑喬的兒子。桑桑與別的孩子不大一樣,這不是因為桑桑是校長的兒子。

桑桑的異想天開或一些出人意料的行為令人震驚。桑桑想到自己有個住處,而他的鴿子卻沒有這樣的住處。他的鴿子現在大部分只能鑽牆洞過夜、孵化小鴿子。他心裡就起來憐憫之情,他想改善一下鴿子的住處。決定把阿恕與朱小鼓等幾個小朋友叫過來給鴿子做窩,桑桑將家中的碗碟之類的東西全部搜了出來,決定用櫥子做鴿子窩的架。櫥子每排的空隙太大,讓阿恕從家中偷來幾塊木板,縮小鴿子窩的空隙。父親回來之後,把桑桑打了一頓。

十幾天後,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他在河邊玩,見漁家在打漁,心裡癢癢了,回到家裡看見蚊帳,蚊帳"三下五除二"就變成了一張網。下午,他打了兩三斤魚回到家,母親忙著做飯沒管他,吃飯時母親問他:"魚從哪裡來的?"他假裝吃著蝦沒回答,吃完蝦之後,母親又問,桑桑拿起一隻大蝦準備回房間,母親大聲叫道:"你給我站住,用什麼打的魚?"妹妹說:"用網打的",又問:"哪來的網?"妹妹說:"蚊帳做的"。母親走到房間一看蚊帳沒有了,非常生氣,出來罵了一聲,桑桑這時已經跑遠了。第二天,桑桑臉上有許多蚊子叮的。桑桑非常特別,也非常異想天開。

《草房子》小說讀後感3

《草房子》是曹文軒純美小說系列中最為人知的小說之一,它已獲得多項獎項,深受讀者們的喜愛。

本書講述了一個名叫桑桑的男孩經歷的刻骨銘心的六年小學生活。他淘氣又善良,喜歡嘗試,也很有同情心。他對紙月有異性間的好感,一直默默關懷;他在白雀和蔣一輪的愛情中扮演了可笑又重要的角色,他推動了他們的愛情,並天真地認為自己進入了大人的世界;當秦大奶奶十分不受歡迎時,是桑桑第一個接近她、關心她、幫助她。杜小康雖是桑桑的競爭對手,但他卻最瞭解他。當桑桑得了鼠疫時,他沒有退縮,勇敢地面對,毫無畏懼之心。禿鶴雖是本書中配角,卻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他因禿頭被同窗取笑,自尊心嚴重受損,於是採用了奇特的方式來進行打擊報復。而細馬則是另一個不太受同窗歡迎的“江南小蠻子”,退了學,卻自己賺錢,把家裡被毀的房子重新用紅瓦建了起來,他對養母也十分孝順……

《草房子》是一本非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它真實地描寫了20世紀的鄉村生活。書中的措辭十分優美動人,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生動地刻畫了多個事件與景物,做到了動靜結合。它的動詞使用十分多樣化,完美地表達了人物的行為和心理活動,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它的情節安排也十分合理,每個章節之間都做到了上下呼應。

依我看,書中的草房子象徵著寧靜與和平,我們應該珍惜它,攜手共進,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

《草房子》小說讀後感4

在國慶節期間裡,我讀了《草房子》這本書。

這本書主要寫了桑桑從一到六年級在油麻地小學的經歷。桑桑是校長桑喬的兒子。桑桑的家就在這所小學裡。油麻地小學裡都是草房子,他們分別用作教室、辦公室、老師的宿舍或活動室等。

桑桑經常捱打。有一次桑桑用蚊帳打漁,女老師溫幼菊擔憂地說:“桑桑,你又要捱打了。”桑桑打完漁回家,媽媽看到竹籃裡有兩三斤魚蝦,問:“哪來的魚蝦。”桑桑說,是他打的。媽媽又問你用什麼打的。桑桑說,就這麼打的唄。媽媽忙著做飯,沒空去查。後來柳柳告訴了媽媽,最後害的桑桑被蚊子咬得是紅包,左眼紅腫得發亮。

在桑桑六年級時,突然得了一種怪病,經過桑喬帶著他到處尋醫,最後終於找到一位資深的老郎中。老郎中神情淡定,說不過是鼠瘡而已。老人配了藥方,很快桑桑的病就好了。後來桑桑以優異的成績考到了縣裡的重點初中,而桑喬也因為工作優異被調到縣裡做校長。

我覺得桑桑是個活潑的孩子。有一次紙月被別人在板倉欺負,桑桑奮不顧身幫助她。我覺得桑喬是個善良的人,雖然他平時經常打桑桑,但是桑桑生病後他不顧自己的苦累帶他四處求醫治病。

我也希望生活在油麻地,因為那裡的人很善良,很和諧。我非常喜歡《草房子》這本書。四年級5班

秦亞星

《草房子》小說讀後感5

傍晚的夕陽斜照進我的窗臺,我慢慢地合上《草房子》這本書時,我被這本書的主人公桑桑和小朋友杜小康的`故事感動了。

這本書主要寫了男孩桑桑在草房子裡經歷了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的童年生活。六年中,他親眼目睹或直接參與了一連串看似尋常但又催人淚下,感動人心的故事;小男少女之間毫無瑕疵的純情,不幸少年與厄運相拼時的悲愴與優雅;垂暮老人在最後一瞬間所閃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體驗中對生命的深切而優美的領悟……

桑桑童年中遇到了許多人物、許多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紅門”這個故事中杜小康最令我感動,一夜間,因為父親的失敗,從此穿的簡簡單單,破破爛爛,可他從不把悲傷掛在臉上,每天還是過著開開心心的。如果換成是我,我一定會先哭上三天三夜,覺得世道太不公平了,這些不幸為什麼會降臨到我的頭上,實在是太不公平。從此,我一定大門不出,小門不邁,就怕我的同學及鄰居看不起我,說我現在一窮二白。

他會勇敢面對,不退縮,自力更生。先選擇放小鴨,失敗了。他仍不灰心,繼續想著賺錢的方式,還想盡辦法讀書,真是一個愛讀書的好孩子。我被杜小康的自強不息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

讀了《草房子》這本書,使我明白了做人要自立自強,這樣將來才會屬於我們自己的舞臺。

《草房子》小說讀後感6

《草房子》是一篇長篇小說。同時也是一本百年百部中國兒童文學經典的一本書。它的作者是曹文軒。

《草房子》這本書的主人公是桑桑,這本書寫他從一到六年級的生活。這本書的主人公是桑桑,這本書寫他從一到六年級的生活。書中分為好幾部分,其中我最愛看紙月部分,紙月是這部分的主點人物,我讀完這裡, 我覺的紙月非常非常可憐,紙月的爸爸媽媽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死了,紙月一直由紙月的外婆養大,因為紙月家窮,上不起學,求桑喬讓她入學。紙月是一個有美好心靈的孩子,同時紙月也是一個尊敬老人的人。

同時我覺得《草房子》裡的杜小康也很可憐,因為家裡窮,中斷了上學,我覺得杜小康有一個地方讓我學習,杜小康有一顆質樸的心,有一顆好學的心,杜小康也很勤勞,有愛心,杜小康的優點值得我學習。

《草房子》裡的主人公桑桑也很可憐,自從他得了那個治不好的症以後,桑桑每天過的很苦。不過我最覺的秦大奶奶也是一個好人,她的房子在油麻地小學的一個角,秦大奶奶一次捨生取議的跳下了救了夭夭,沒出什麼事只是昏了。第二次秦大奶奶因為救一個南瓜犧牲了。她為什麼救一個南瓜?她為一個南瓜死了,面對著深深的河水,就跳了下去,秦大奶奶是個好人。

《草房子》這本書很有趣,事情發生在一到六年級,這部長篇小說值得我們深思,值得我們學習。

《草房子》小說讀後感7

書,是全世界的營養品。你嘗過了,自然會有感覺,從而去讓別人嘗,品書的味道。——題記

這本書,格調高雅,從始至終充滿著美感。盪漾於悲憫之中,它就是《草房子》。

這本書的作者曹文軒,是一個和藹可親的叔叔。他曾寫過許多讓小讀者鍾愛的書。比如:《紅瓦》、《跟鳥》、《細米》,曾帶著這些書去世界各地領獎。冰心文學獎、金雞編劇獎、金蝴蝶杯曾在他的手心裡捧過,讓他獲得了至高無上的榮譽。

本書寫了主人公桑桑刻骨銘心的小學生活。6年中,他目睹了一個個催人淚下的動人心的故事;不幸少年與殘疾男孩的執著堅守與跟厄運的悲壯,使他難以忘記,以及大人之間撲朔迷離的情感糾葛。這些,在他的世界裡已經佔滿了一切。

當我捧著這本書的時候,我會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因為桑桑曾經呆過6年小學生活的學校會與他遠去,因為桑桑會與他的號朋友分離,會與那塊油麻地相隔,好遠好遠。

其實,桑桑那小學6年,有許多許多有趣的事情。如他幫百雀與蔣一輪之間傳言,他鼓勵曾經富裕的杜小康不要灰心,重上學校。雖然他要走了,可是他與朋友之間的笑聲是不會磨滅的,反而會升到他們的心理,永遠。

因為這本書,我感動過許多次,桑桑曾生活的油麻地,我很嚮往,嚮往進入書裡,與他一起玩,一起唱歌。

《草房子》小說讀後感8

“童年”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是一段美好的回憶,那麼的天真無邪,那麼的讓人留戀。而《草房子》這本書讓我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童年是多麼的美好,它把最真實最純真的童年帶給了我們。在那座金色的草房子裡裡,我認識了很多個性鮮明的人物:禿鶴、紙月、白雀、細馬。

他們的故事讓我動容:

當我看到禿鶴為了長出一根頭髮而忍受著大姜塗抹頭皮帶來的痛苦而一聲不吭時,我知道,這個倔強的男孩兒再也不會從我的記憶中消失。當讀到他寫給蔣老師的那張小紙條:“我可以試試嗎?”的時候,我哭了。我分明看到了油麻地小學最英俊的少年……我懂得了,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靠的是寬容,是努力!

還有桑桑,那個把自家飯櫥做成鴿籠,夏日裡穿著棉襖唱著“姐姐十五我十六,媽生姐姐我煮粥……”的桑桑;那個默默地蹲守在秦大奶奶身邊身邊,從黑夜一直到太陽出來,為了給紙月報仇,與三個比自己強壯的男孩搏鬥的桑桑;那個忍受病痛,堅持上學,的桑桑……他的調皮,他的善良,她的堅強……就像一顆顆的種子,在我的心裡,生根發芽。我知道:成長和蛻變就在這艱苦的磨礪之中。生命的光彩來自於困境中的堅強與美麗。

美麗的紙月,在校門口擺小攤的杜小康,夢想為母親蓋一所大房子而努力放羊的細馬,還有為了救落樹孩子而長眠在艾地的秦大奶奶……讀完這本書,我彷彿進行了一次盪滌心靈的旅程。

書中有這樣一句話:美的力量絕不亞於思想的力量,一個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變為常識,只有一個東西是永遠不衰老的,那就是美。

《草房子》中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美的,那是最純真的美,源自靈魂深處的人性美。

我們那金色的草房子,那金色的童年!

《草房子》小說讀後感9

在讀完草房子之後,其中有一篇寫的是禿鶴,我記憶猶新的是,禿鶴本叫陸鶴,陸鶴在三年級的時候似乎一直不在意他的頭。這也許是因為不光就他一個人是禿子,又或是因為禿鶴太小,想不起來自己該在意自己是一個禿子。禿鶴一直都很快活,有的人叫他禿鶴,他會很高興的答應的,彷彿他本來就叫禿鶴,而不叫陸鶴。後來禿鶴髮現大家都喜歡摸他的頭,就把頭看的珍貴了,不再由著他們想摸就摸了。有一次,集體參加會操,大家都興高采烈的去參加了,而只有禿鶴老師不讓去,禿鶴說,他想參加會操,老師讓他回教室,他又說,他想參加會操,老師這才答應,不過禿鶴必須戴上帽子。讀到這裡我在想:禿鶴不就是個禿子嗎,大家不應該笑他,反而因該應該幫助他,我們大家人人平等。

還有一篇是講秦大奶奶的事情是:在油麻地小學的風景中,只有一處很獨立的樣子,那就是秦大奶奶的小草房,學校與地方聯合,想將秦大奶奶逐出這片土地,花費十多年的工夫然而沒有成功。秦大奶奶堅決的認為,這片土地是屬於她的。當我看到這裡時,我在想秦大奶奶為什麼不走呢?原來是因為秦大奶奶她的丈夫秦大在,用幾十年的心血換來了這片土地,他們在這片土地中間蓋了一幢草房,到了收穫的季節,就在麥子飄香時,土地已不再屬於個人。油麻地的人想在這辦學,讓孩子們讀書,而選擇校址時,從上到下幾乎無一例外的都將目光投到了這片四面環水的寶地,於是,人們一面派人到海灘上割草,一面派人去讓秦大廄肥奶搬家,秦大奶奶堅決不走。人們就強行把秦大奶奶綁在木板上抬走。我發現油麻地的人很沒有愛心,也很無情,而秦大奶奶對自己的房子的愛和依戀又讓我很感動和傷心。

在讀完草房子之後,我感受到了許多的真理和感悟。

《草房子》小說讀後感10

這個寒假,我讀了許多小說,其中,《草房子》給我的印象是最為深刻的。

這本小說寫了男孩桑桑作為油麻地小學校長桑喬的兒子度過的刻骨銘心的小學六年生活。

《草房子》的故事離我們並不遙遠,我們身邊也許就會有類似於這樣的故事和生活方式吧?

文弱聰慧的紙月、小小年紀便挑起幫助家人的沉重擔子的細馬、在困苦中奮鬥的杜小康、執著的讓人心寒的秦大奶奶、憂鬱的溫幼菊、對感情專一的將一輪、可愛乖巧的柳柳和可愛善良而心裡又有著奇妙想法的桑桑……作者對他們的描寫,總是讓讀者覺得有一種好像小說裡的人物就在眼前的奇妙感覺。

我很喜歡《草房子》裡的小主人公桑桑,因為在他的身上,能看到現在的小孩子身上看不到的單純、善良、可愛和頑皮、以及有愛心。

在桑桑升初中之前,他病了,病得很重,桑喬不相信這個殘酷的事實:不久後桑桑將會離他遠去。於是,他們四處奔波,去了好多大醫院,討遍了偏方,幾乎問遍了所有人,卻毫無辦法。

當我看到這裡是,我的心一次次的揪緊,一次次的為他緊張、難過,可他沒有放棄!

終於,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絕望,一次又一次的空歡喜後,桑桑的病終於好啦!我真是打心眼裡高興!!!同時,我還很佩服桑桑的毅力!

《草房子》這本小說寫得非常好,尤其是對景物和人物的描繪,細膩且到位,讀完後,還能給人深深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