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彙編4篇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彙編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7W 次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華】幼兒園小班教案模板彙編4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進一步鞏固搓圓、壓扁、連線等技能。

2、組合表現花朵造型,並運用添畫的方法豐富作品。

3、能大膽創作,進一步提高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參觀幼兒同裡結構清晰的花朵。

2、花朵圖片多幅,白紙、水彩筆。

3、陶泥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出示花朵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l)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花朵的形狀。 (幼兒講述)

(2)教師畫出花朵的輪廓,讓幼兒瞭解花瓣的形狀及組合。

2、集體探索,學習製作花朵。

(1)教師:我們可以用陶泥做出一朵漂亮的花。想想,我們可以怎麼做? (幼兒講述)

(2)教師對幼兒的想法給予肯定,同時介紹花朵的製作方法:用搓圓、壓扁的方法組合成一朵花。

幼兒已經有了搓圓、壓扁的經驗,因此教師可以先給幼兒仔細思考的空間和餘地,鼓勵他們勇於思考、大膽想象。

(3)教師示範、講解,提醒幼兒注意圓泥片之間的連線並進行添畫。

3、幼兒製作。

(1)引導幼兒用泥球、泥片在白紙上製作花朵,注意花瓣之間的連線。

(2)用水彩筆添畫出花朵的莖、葉子、小草等,注意畫面的佈局。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看看、說說、動動,感知自己的身體部位。

2.嘗試用"刷刷刷,刷XX,XX刷得真乾淨""搓搓搓,搓XX,XX搓得真乾淨"的話來表述畫面內容,提升表達能力。

3.感受熊寶寶與熊爸爸之間的親情以及快樂洗澡的樂趣。

活動準備:ppt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認識角色,激發興趣

今天,我們班來了三位動物朋友,看看是誰呀?幾隻熊?

我們聽一聽他們分別叫什麼名字?寶寶和貝貝長的一樣嗎?哪裡不一樣?熊爸爸和熊寶寶今天要去幹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二、逐頁看圖,嘗試表達

1.看看,他們準備去幹什麼?你從哪裡看出來的?

2.你們經常洗澡嗎?是的,愛乾淨的.寶寶要經常洗澡。

3.熊寶寶和熊爸爸會怎麼洗澡呢?我們來聽一聽。

4.寶寶幫爸爸洗哪裡?用什麼洗的?貝貝用什麼洗的?寶寶怎麼說的?貝貝呢?

5.他們又幫爸爸洗哪裡呢?(幼兒自由說)寶寶、貝貝和你們說得一樣嗎?

6.寶寶、貝貝真能幹,爸爸要誇獎它們呢。(錄音)

7.呀,熊爸爸怎麼啦?為什麼會哈哈大笑?聽,爸爸怎麼說?

8.最後看看洗哪裡了?寶寶和貝貝是怎麼洗的?

9.熊爸爸變成怎樣的了?聽聽熊寶寶開心地說了什麼?寶寶和貝貝變成了什麼?怎麼辦呢?我們一起來幫他們沖水吧。

10.熊寶寶和熊爸爸渾身洗得乾乾淨淨,瞧,他們在浴缸玩遊戲,多開心呀!

三、快樂遊戲,體驗樂趣

1.說一說熊寶寶幫熊爸爸洗了身體的哪些部位,

熊爸爸:熊寶寶幫我洗了這麼多地方,你們還記得是哪裡嗎?

2.玩泡泡遊戲,鞏固對身體部位的認識。

3.幫同伴洗澡,體驗遊戲的樂趣。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感知和區分各種各樣的聲音提高聽覺感受力;

2、在遊戲中體驗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3、瞭解聲音與人的關係,激發幼兒對聲音遊戲的興趣。

二、教學準備:

每人一件發響的玩具,錄音機及生活中各種聲音的磁帶。

三、教學過程:

(一)感知區分各種聲音。

1、 猜謎語:左一片右一片,隔著山頭看不見,你也有我也有,沒它什麼也聽不見。

提問:耳朵有什麼用?

2、 放錄音,聽是什麼聲音?(各種動物叫聲、汽車、摩托、倒水等生活中的聲音)

3、 如果世界上沒有聲音會怎麼樣?

小結: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聲音,人們的生活離不開聲音,有時也需要安靜。

(二)在活動中體驗聲音的形成

1、小朋友有什麼辦法讓樂器唱歌?你用什麼辦法讓樂器唱歌的?(操作後回答)

2、除了這些樂器,還有什麼會發出聲音?

4、 誰有辦法讓各種東西都發出聲音來?(幼兒隨意走動,製造聲音,然後說出自己的做法。

小結:許多東西都可以發出聲音,不同的東西發出的聲音不同。

(三)解開聲音產生這謎。

1、請幼兒操作樂器及玩具,然後停止一切活動,發出驚奇:“咦,怎麼沒有聲音了?”再玩玩具,再停止。一會有聲音,一會沒聲音,這是怎麼回事呢?聲音是怎麼來的呢?(動,振動)

2、我們人站著不動,為什麼會發出聲音說話呢?請小朋友用手摸自己喉嚨,喊“啊”有什麼感覺?心跳有沒有聲音?

小結:不論什麼東西,振動了才會發出聲音,不動它是不會發出聲音的。

(四)請小朋友到院子裡,聽聽有什麼聲音,它們是怎樣發出來的?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藝術教案目標:

1.通過用蔬菜印製感受印跡和色彩融合的美。

2.通過猜測、探索等掌握蔬菜印製的基本操作方法。

3.通過觀察同伴、相互討論、描述自己的印製方式,學習印製活動的基本常規

藝術教案准備:

1.各種已切好的適合印製的蔬菜.如芹菜頭、青椒、苦瓜、藕等蔬菜的橫切面。

2.一隻花瓶和一束花(可以是真花、絹花或塑料花,花的顏色和形狀要多樣)。

3.梵高的《向日葵》圖片或PPT。

4.裝有顏料的盤子,抹布。幼兒人手一份A4紙大小的底板紙,每張紙上已貼好用報紙剪成的花瓶。

藝術教案過程:

一、調動和豐富關於花的經驗

1.(出示瓶花)今天老師帶來一瓶美麗的花。你覺得哪種顏色的花最好看?(幫助幼兒梳理並意識到花有各種各樣的顏色,每一種都很好看。)

2.這瓶花中的花朵都是一樣的嗎?(引導幼兒發現並用動作模仿花朵的不同形態,指導幼兒嘗試用語言表述:花朵有圓圓的、長長的、尖尖的、大大的、小小的。)

(分析:語言的描述和動作的表達可讓幼兒獲得一些對於花朵的造型概念,為後面有目的地選擇不同橫切面的蔬菜印製作準備。)

二、欣賞梵高作品《向日葵》,體驗一瓶花如何表現在畫紙上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瓶花的畫。你們看,它漂亮嗎?哪裡好看?

2.這瓶花的花朵是什麼顏色的?看上去什麼顏色最多?(引導幼兒發現這瓶花的色調。)

(分析:此環節主要是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發現花朵的不同色彩及其給人的不同視覺感受。這樣一方面幫助小班幼兒積累色彩方面的視覺經驗,另一方面促使幼兒在印畫時注意色彩的搭配。)

三、認識印畫材料,討論蔬菜印畫的方法

1.今天我們要用蔬菜來印出一瓶花。(教師逐一讓幼兒觀察各種蔬菜的橫切面。)它好像什麼?我們要用它們蘸上顏料來印出各種顏色和形狀的花朵。怎麼印呢?

2.教師講解並演示印畫的方法:先選擇一個喜歡的蔬菜橫切面,抓住上面,在自己喜歡的顏料盒中用力蘸一下,想好你要在花瓶的什麼位置印,然後向下用力按住再輕輕提起就完成了。

3.請個別幼兒嘗試,其他幼兒觀察後進行評價。

4.想換一種顏色怎麼辦呢?(教師強調一個橫切面只能在一種顏色裡蘸,用完後要放進同色盒中,讓其他幼兒用。自己換色要換另一個蔬菜橫切面。)

(分析:培養幼兒正確的用色習慣非常重要,教師不僅要有交代,還要演示給幼兒看,並在幼兒操作時注意個別指導。)

四、在教師指導下印畫

1.鼓勵幼兒儘量多選幾種蔬菜的橫切面和顏色印畫,如:“你試一試,用另一種蔬菜可以印出什麼樣漂亮的花呢?換一種顏色印出來的花好看嗎?”

2.提醒幼兒選擇兩種以上的蔬菜印畫,並把用過的蔬菜放回原處。

五、集體欣賞

1.你喜歡哪一瓶花?為什麼?猜猜它是用什麼蔬菜印的?

2.針對幼兒在印製活動中的常規情況進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