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 (通用15篇)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 (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2W 次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 ,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 (通用15篇)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 1

設計意圖:

《綱要細則》中指出:“教師要利用兒童感興趣的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究的物件。” 3歲的幼兒對圖形和色彩非常感興趣。設計這個活動,是以幼兒看動畫片的形式吸引幼兒注意力,使幼兒對學過的圖形有進一步的瞭解。進而通過拼擺圖形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發展。此年齡階段的幼兒,認知水平處於具體形象思維階段。 “要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開放性材料,為每個兒童都能運用多中感官、多種方式 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合理地運用幻燈片,給幼兒以直觀具體的形象。更有利於激發起幼兒的學習興趣促進幼兒大膽的思考和積極的創作慾望。幼兒喜歡動畫片,幻燈片手段的可變性特點,正是滿足了幼兒的這一需求。

活動目標:

1. 在認識圓形、長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創造性地組合圖形。

2. 喜歡參加操作性活動,積極動腦,大膽地發揮想象力。

活動準備:

精神準備:幼兒會使用膠棒,對圖形比較熟悉。

物質準備:幻燈片、人手一份的圖形(圓形、長方形、三角形若干)、圖畫紙、膠棒等。

活動過程:

一. 以故事形式匯入。放映幻燈片,複習鞏固幼兒對圖形的認識。

1、 逐個點選綠草地、圓形、長方形和三角形。出現幻燈片能很快地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對圖形寶寶格外地關注。為後面聽故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 教師提問:這是什麼地方?看誰來了?鞏固幼兒對圖形的認識。

3、 圖形寶寶都變成什麼東西啦?(圓形、長方形、三角形逐個說)幻燈片緊密結合老師講的故事,幼兒邊聽邊看,視聽結合。幻燈片有效地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利用圖形寶寶的變化幫助幼兒理解一種圖形的組合。使用幻燈片直觀、形象、具體,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

4、 什麼出現了?(小問號)它在問什麼呀?“小問號”作為人物的出現,符合幼兒“泛靈論”的年齡特點,激勵幼兒大膽想象。

二. 幼兒獨立操作,創造性地拼擺圖形,教師個別指導。《綱要細則》中指出:“教師要支援、鼓勵兒童運用以有經驗進行猜想和解釋;”

1. 老師:“小問號要請咱們聰明的小朋友,幫助圖形寶寶在一起變成更多的東西。”

2. 幼兒獨立操作。教師觀察並問問幼兒在拼什麼。幼兒年齡特點決定幼兒的想象是有限的。而且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具有知覺形象性、邊做邊想的認知特點。教師在觀察後的個別提問,有利於幫助孩子明確自己的想法,幫助孩子按自己的想象進行拼擺。

3. 指導幼兒完成作品並記錄名稱。教師有目的的記錄

三. 幼兒作品展示,演示老師的設計。

1. 請幼兒為大家講一講自己拼成了什麼東西,並說出用了什麼形狀。《綱要細則》中指出:“幫助兒童歸納整理經驗,得出結論促成新經驗的主動建構。”

2. 教師也將自己的創作用動畫片的形式展示出來。

3. 再次講故事《圖形寶寶的比賽》。新增孩子作品為故事結局。

再次運用幻燈片手段,將孩子的作品有機地加入故事中,使孩子獲得成功感,也給孩子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

《綱要細則》中指出:“激發兒童對科學的興趣…激發探究慾望…而不是以教授大量的科學知識為目的。”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 2

活動目標:

1、區分紅、黃、藍、綠、紫五種顏色,並嘗試著按顏色進行分類。

2、通過操作活動,感知5以內的數量。

3、學會大膽地與同伴、客人老師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

1、太陽媽媽圖片,紅、黃、藍、綠、紫五種顏色的標記、花瓣若干,五隻小籃子、背景圖一張。

2、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以太陽媽媽的身份與幼兒打招呼:“小朋友們好!”引導幼兒與太陽媽媽打招呼。“今天我帶著我的寶寶們來到了幼兒園,你們歡迎我們嗎?”

二、區分紅、黃、藍、綠、紫五種顏色。

1、分別出示太陽媽媽的五個寶寶(五種顏色標記)。

“這是紅寶寶,小朋友們好!”引導幼兒與太陽寶寶打招呼:“紅寶寶你好!”依次介紹、認識其他四種顏色。

2、感知5以內的數量:“一共有幾個寶寶呀?”師生一起數一數。

3、小結:“太陽媽媽一共有五個寶寶,它們是紅寶寶、藍寶寶……”

三、嘗試按顏色進行分類。

1、幼兒找花瓣。“剛才,太陽寶寶在來幼兒園的路上撿到了許多花瓣,它們悄悄地藏了起來,在哪裡呢?(貼在幼兒的小椅子背面)”“你找到了幾片花瓣?是什麼顏色的`花瓣?”

2、幼兒送花瓣。讓幼兒將找到的花瓣按顏色送還給太陽寶寶,邊送邊說:“紅花瓣,我送給紅寶寶……”

四、貼上太陽花,鞏固對五種顏色的認識及5以內的數量。

1、“這些花瓣開開心心地圍在一起,看,變成了什麼?”出示貼上好的太陽花,引導幼兒觀察比較:“這朵太陽花有幾片花瓣?”“花芯裡有幾個圓點?”“花瓣是什麼顏色?”“圓點是什麼顏色?”

2、幼兒貼上,提出操作要求:“你想來做一朵太陽花嗎?”“做的時候要看清花芯裡有幾個什麼顏色的圓點,就找幾片什麼顏色的花瓣做朋友。”

3、幼兒操作完後,拿著太陽花和客人老師一起看一看、說一說。

五、展示幼兒作品。

將幼兒貼上好的太陽花布置在花園裡。

六、活動延伸:

學習用兩種不同顏色的花瓣進行間隔排序來貼上成一朵太陽花。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 3

活動目標:

1、知道物體有長有短。

2、學習比較長短的方法,並能比較物體的長短。

3、體驗學習數學活動的快樂。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重點難點:

學習比較長短的方法,並能比較物體的長短。

活動準備:

手工製作的長短不一的兩條褲子,兩根金箍棒,兩條絲帶。

活動過程:

一、匯入

教師以故事匯入,引起幼兒興趣(教師:今天,長頸鹿媽媽帶著它的寶貝小長頸鹿要去超市買東西,他們看見了很多有趣的東西,那寶貝們想不想知道他們看見了什麼有趣的東西啊?)

二、知道物體有長有短,學會比較長短

1、利用故事中出現的長短不一的褲子、金箍棒、絲帶等物體,讓幼兒知道物體有長有短。

2、通過談話法,引導幼兒說出生活中還有什麼長短不一的物體,進一步鞏固知識,知道物體有長有短。

3、通過觀察、談話等方法,讓幼兒學會比較長短。

4、教師總結。

知道物體是有長短的,比較長短時,要使物體的一端對齊。

活動延伸:

教師帶幼兒到戶外發現還有什麼長短不一的物體。

課後反思:

整個活動下來,發現幼兒之間在能力上還是有差異的,大部分幼兒能很好地進行比較,但在表達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兒不能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在這點上還需要進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數學活動中引導他們大膽講出自己的想法,並幫助他們梳理總結。

在活動之前也看過一些關於“比長短”的'文章,和同行的活動反思,所以在準備學具和提要求時更謹慎了。引出“一端對齊法”的概念,對幼兒能較快地理解還是有幫助的。相信對將來三個以上的物體進行比較有一定的幫助。

整個活動讓幼兒在魔術中開始、遊戲中結束,整體感覺孩子們能儘快地融入整個活動的氛圍,都還挺開心的。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 4

課題生成:

餅乾是幼兒常見、喜吃的一種食品,它不僅種類繁多、豔,而且形狀各異,味道豐富。遵循"生活即課堂"的宗旨,熟悉的餅乾著手,嘗試將數學教育的新觀念轉化為教育行為。其目的是在生活活動中做個嘗試,並在充分尊重幼兒自主探索的基礎上,通動手操作,讓幼兒掌握大中小的區別,在探索活動中,讓幼兒感知形狀是可以通過外力改變的。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掌握大、中、小的區別。

2、在探索活動中,讓幼兒初步感知形狀是可以通過外的。

3、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並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遊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活動準備:

1、圓形餅乾(大、中、小)每位幼兒三塊放人盤中。

2、投影儀、電視機。

3、課前請幼兒洗手並消毒桌面。

活動過程:

1、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掌握大、中、小的區別。

(1)觀察餅乾,感知形狀與大小,發散幼兒思維。

教師,"盤子裡的餅乾你們喜歡嗎?它們都是什麼形狀"生活中,你還發現什麼東西是圓形狀的?"

(2)品嚐餅乾,比較大、中、小。

教師:"三塊餅乾比較一下,你發現有什麼不一樣的?"圖案、花紋、厚薄等。)"請你挑一塊你最喜歡的餅乾嘗一嘗,然後說說你吃的餅乾?"(從大、中、小來分。)"你吃的叫什麼餅乾,你是怎樣知道中餅乾的?"(讓幼中餅乾是相對大、小餅乾而言的。)

小結:"中餅乾比大餅乾小些,比小餅乾大些,安排們叫它中餅乾。"

2、在探索中,讓幼兒初步感知形狀是可以通過外力改!

教師:"剛才有位小朋友咬了一口餅乾,你們看,餅乾被口洧什麼變化?把你的發現告訴老師。""餅乾被咬,掰了以後,像什麼呢?"……發揮幼兒想像探索大或中餅乾的變化。(像船、山峰、扇子……)教師:"餅乾被小朋友咬了以後,發生了許多變化,改變的形狀。"

3、請幼兒繼續吃餅乾,想像、交流。(先吃完餅乾的水、漱水。)

效果分析:

本次活動"比較大、中、小"是根據小班幼兒思維特點和認知規律,利用生活中常見物"餅乾"進行粗淺的數學活動。活動來源於生活又歸於生活,幼兒在活動中感到親切、自然。活動過程難易結合、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恰當的設問激發了幼兒自主探索的積極性多通道感知與實踐操作相結合,便於幼兒掌握學習。生活化的數學活動使幼兒真正做到了"生活即教育",讓小班幼兒在沒有學習壓力和思想負擔的情況下,輕鬆愉快地學到了粗淺的科學道理,從而掌握了有關數學的奧祕。

專家點評:

皮亞傑認為:"認知的發展不是由內部成熟或外部教學支配的,它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兒童通過他們自己的`活動(外顯的物體操作和內隱的智力活動),逐步建立分化和理解認知結構。"對幼兒來說,探索的過程要比探索的結果更為重要。

對於小班幼兒來說,在生活和遊戲中進行的有關數學的探索活動容易引起幼兒興趣,也更容易掌握要學的內容。

因此,隱含在生活和遊戲中的數學值得好好開發和利用。

反思與討論:

談談你對"生活化的數學"的認識,檢驗一下生活化的數學對幼兒是否有作用。

活動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於現實,並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 5

活動目標

1、藉助生活經驗,認識白天和黑夜。

2、能用空間思維觀察事物,初步建立時間概念。

3、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請家長幫忙把幼兒在白天和黑夜的照片帶來幼兒園。

用硬紙板做的大轉盤

活動過程

1、從生活經驗中感知並理解白天和黑夜。

每個幼兒從家裡帶來白天和黑夜自已活動的照片,教師請幼兒說一說上面的事情是發生在白天還是黑夜。

2、通過遊戲,鞏固幼兒對白天黑夜的夜的認識。

大轉盤遊戲:將在白天和黑夜照片貼上在大紙盤 的格子裡,請幼兒轉動後,指標停在哪一張照片上,就請幼兒說說照片是在白天還是黑夜發生的事情。

3、鞏固遊戲:抓老鼠,進一步感知白天和黑夜。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在設計思路上考慮到小班幼兒生活既是學習、學習既是生活的特點,認識白天、黑夜來開展活動。在設計活動形式時,我力求在避免數學活動枯燥化的前提下,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主體,自始至終貫穿遊戲,以生活場景——轉盤遊戲——模仿遊戲等環節,讓幼兒從生活中多方面來理解白天、黑夜的時間概念。

我在每一個環節中力求充分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把活動的時間、思維的時間、交流的時間充分還給孩子。在第一個匯入環節中使用了每個幼兒從家裡帶來白天和黑夜自已活動的照片,教師請幼兒說一說上面的事情是發生在白天還是黑夜。大部分孩子都能用語言表述自已在白天或黑夜所做的事情。既放鬆了幼兒的情緒,又讓幼兒感知了活動的內容。同時在照片感知白天、黑夜這個環節中,我讓幼兒充分發揮聯想,將平時的生活經驗匯入到課堂中來,在大轉盤遊戲環節中,我創設了一個自由活動、交流的空間,引導幼兒在這個氛圍中爭論、探究。喜歡觀察事物,初步建立時間概念雖然小班幼兒這方面的能力還不是太足夠並沒有出現什麼精闢的論點,但孩子獨具個性的發言還是讓我欣慰。他們說出了照片是在白天還是黑夜發生的事情。講出了人物活動的內容,在抓老鼠遊戲環節,讓幼兒模仿貓在白天睡大覺,晚上抓老鼠的情節動作,進一步感知白天和黑夜。幼兒在一個輕鬆的遊戲氛圍中達到了教學預設目標。

數學活動的嚴密性還體現在教學概念揭示上,在本次活動中我們對白天、黑夜的概念的描述進行了推敲,從視覺、人們的活動兩個方面進行闡述。在揭示方式上也進行了仔細的研究,不僅使用了白天和黑夜的照片、轉盤,還使用了太陽、月亮兩個明顯特徵作標記,幫助幼兒進行理解。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和幼兒概念比較清晰。

不足之處,有些環節組織過程中,沒有兼顧到全體幼兒,如果多投放幾個轉盤讓幼兒分組操作,就能讓每個幼兒都有參與的機會,減少等待。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 6

活動目標:

1、在遊戲中能根據要求分辯顏色和形狀。

2、感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顏色和形狀的紙片

2、各種小動物形狀的.紙盒。

活動過程:

1、出示各種餅乾,認識顏色和形狀

小朋友,你們吃過餅乾嗎?你吃過的餅乾是什麼樣的

瞧,老師這兒有各種各樣的餅乾,看它們都是什麼樣的。

2、遊戲,看誰找得快

根據老師的口令,快速找到相應的紙片。(紅色的餅乾、三角形餅乾等)

3、出示小動物紙盒,示範如何喂餅乾

看小兔子的嘴是什麼形狀呀,它要吃什麼樣的餅乾呢?請幼兒示範。

幼兒操作,請幼兒相互檢查。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 7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圖片和操作活動,正確感知並分辨“裡,外”。

2、鞏固對5以內數量的認識。

3、願意閱讀畫面上的.方位詞。

活動準備

籃子一個,玩具動物若干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認識裡外,感知5以內的數量。

出示一籃子玩具動物,引導幼兒觀察動物在哪裡?說說:這兒有什麼?小貓在哪裡?讓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有多少隻小動物?邊數邊將小動物拿到桌上,接著再看一看說臆說:小動物現在在哪裡?讓幼兒感知裡外。最後送小動物回家,帶領幼兒邊送邊說:一隻小動物回家了,二隻小動物回家了,……當小貓全部送回家後,再讓幼兒說一說,小動物在哪裡?

2、操作活動分辨裡外,進一步感知5以內的數量。

(1)認識裡外。請小朋友看圖說說:畫面上有誰?他們在哪裡?認一認漢字:裡外。

(2)觀察籃子裡面和外面的實物,請你給籃子外面的東西塗上你喜歡的顏色。

(3)看圖說說:小動物在哪裡?請你勾出在裡面的小動物。

3、評價活動。

請個別幼兒上來講述自己的活動材料,教師和幼兒進行簡單地評價,並帶領幼兒讀一讀畫面上的漢字。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 8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拍手遊戲。

分別出示實物卡片1—5,請幼兒觀察卡片,說說:圖上有誰?有多少?帶領幼兒看圖片進行拍手、跺腳、拍腿等動作,要求幼兒與同伴一起整齊地拍手。

給圖片排隊。

先請個別幼兒上來給圖片排隊,然後大家討論:他市怎樣給圖片排隊的?你有什麼和他不一樣的好方法?啟發幼兒按從小到大、從大到小的排序方法,給圖排尿排隊。最後說說:比5少的圖片有哪些?

按從上到夏的順序給1—5的點卡排隊。

在磁性板上,出示5的點卡,組織幼兒討論:卡片上有幾個圓點?比5少的.點卡有哪些?想一想:怎樣把這幾張比5少的點卡有序地排在它下面呢?

請個別幼兒上來按從上到下的順序給點卡排隊。最後,大家說說:點卡從上往下是怎樣排列的?(它們是按5、4、3、2、1的順序進行排列的)比5少的點有幾個?

2、操作活動。

1)、觀察馬路上的車輛和數目,比較汽車和樹木的數量,請你給多的一組打√

2)、觀察馬路上的行人和車輛,比一比行人和車輛哪個多,哪個少,請你給多的一組打√。

3)、看圖說說:圖上有什麼?請你給少的一組塗上顏色。

活動目標:

1、能正確地比較5以內的數量。

2、嘗試從小到大、從大到小的規律配列1—5的點卡。

3、安靜有序地進行活動。

活動準備:

1、教具:實物卡片和點卡數量分別1—5。

2、學具:操作材料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 9

活動目標

1、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數量的多少。

2、學習在標記圖上從左到右地擺放物體。

3、初步形成邊講述邊操作的講述習慣。

活動準備

1、教具:貼絨或磁性圖片(小猴子5個,香蕉5個)以及標記圖。

2、學具:第一、二、三組:幼兒用書第3頁,人手一支筆。第四、五、六組:幼兒用書第4頁,剪下第17頁上的實物卡片。(提供給幼兒5頭大象、4串香蕉、5個蘿蔔、4只小兔、也可以4頭大象,5串香蕉、4個蘿蔔、5只小兔,放在桌上的`小筐裡。)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在標記圖上探索從左到右地整齊地擺放物體。

出示標記圖,猴子及香蕉圖片,請個別幼兒上來給小猴子排隊,讓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為他們排隊的,集體討論:怎樣為猴子排隊最整齊?通過討論使大家明確:將小猴子在紅旗的後面,紅線的上面一個跟著一個排列最整齊。

2、嘗試一一對應擺放物體。

啟發幼兒給小猴子送香蕉吃,先請個別幼兒上來給小猴子送香蕉,在請大家評價:他送的好不好,為什麼好?為什麼不好?使大家清楚地發現:將香蕉放在紅線的下面,並且香焦和猴子一一對整齊最好。最後,可再請一位幼兒到前面來擺放香蕉,鼓勵他邊擺放香蕉邊和大家一起說:一隻小猴子我送你一隻香蕉,二隻小猴子我送你……

3、學習用比較的方法感知物體的多少。

教師:小猴子和香蕉哪個多?哪個少?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

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拿走一隻香蕉。提問幼兒:小猴子和香蕉哪個多?哪個少?你從哪裡看出來的?

在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拿走兩隻猴子。提問幼兒:小猴子和香蕉哪個多?哪個少?你是從哪裡看出來的?

二、操作活動

1、第一、二、三組。觀察比較兩組物體的數量。

引導幼兒觀察畫面邊指圖邊說:圖上有什麼?是怎樣排列的?哪個多?哪個少?請你給多的一組打√

觀察畫面,請你給多的一組物體塗上顏色。

2、第四、五、六組。對應擺放實物,比較實物多少。啟發幼兒在標記圖上擺放動物和食物,鼓勵幼兒邊擺放邊說:一個×,送你一個×。

三、活動評價

展示個別幼兒的活動材料,請幼兒說說:畫面上有什麼?哪個多?哪個少?教師進行簡單的評價,對邊講述邊操作的幼兒給予表揚。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 10

價值取向:

1、認識各種用品,擴充套件幼兒的知識面。

2、比較物品的大、小,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3、三種物品比較大小,感知大小的相對性。

材料設計:

1、畫有三個格子的底板一張。

2、實物圖片:各種生活用品(椅子、房子、桌子、衣櫃、鍋子、杯子、鈕釦)

3、實物圖片:各種汽車(卡車、小轎車、救護車、消防車、麵包車、雙層公交車、自行車、摩托車)

玩法提示:

1、兩位幼兒一起玩,一位幼兒負責在底板上放上三張卡片,分別放在三個格子中,另一位幼兒說出誰最小。(交換角色遊戲)

2、卡片要不同放置,如:椅子、房子、桌子(椅子最小)而房子、衣櫃、桌子(桌子最小)。

指導要點:

1、能夠根據物品的實際大小來判斷最小,不受畫面的干擾。

2、引導幼兒說出實物的名稱,並進行比較大小。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 11

活動目的:

1、會手口一致點數2以內的實物並說出總數2、能根據實物卡片,圓點卡片,數字卡片取出相同數量的物體。

教案准備:

物質準備:蘿蔔卡片若干。

材料準備:教育掛圖《領域活動,科學,數數可愛的小兔》幼兒活動操作材料《科學。

教案過程:

1、出示掛圖《數數可愛的小兔》。引導幼兒正確點數2以內的實物。 【】

引導語:草地上有誰?小白兔有幾隻?小黑兔有幾隻?小灰兔呢?

2、複習數字"1""2"引導幼兒認讀數字。

出示數字卡"1""2",引導幼兒認讀數字。

依次出示數字卡片"1""2",請幼兒看數字取出相應數量的蘿蔔卡片。

引導語:請小朋友看著數字取出相應的數量的'卡片。

3.遊戲"看誰找得快?",引導幼兒找出身上1和2的數量。

引導幼兒和同伴互相看看並說說:小朋友的臉上有什麼?眼睛有多少?鼻子呢?什麼可以用數學1表示、什麼可以用數字2表示?

4.遊戲"請你像我這樣做",引導幼兒感知1和2的數量。

引導語:請小朋友認真看(聽)老師做了幾下動作,請你和我做一樣多的動作。 5.引導幼兒完成操作材料《科學。"1"和"2"》。

找找另一半:根據半顆新形上畫的實物,找出畫有相同實物數量的另外半個心形貼貼紙,組成一個完整的心形圖案。

拼毛毛蟲:根據毛毛蟲臉上的數字,找出數量相同的圓點或實物貼貼紙,拼在一起租成毛毛蟲的身體。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 12

活動目標

1、觀察描述物體的屬性,並根據物體的屬性進行分類。

2、理解同一集合有不同的分類標準。

3、體驗參與活動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觀察描述物體的屬性,並根據物體的屬性進行分類。難點:理解同一集合有不同的分類標準。

活動準備

巧克力味圓形餅乾若干、圓形大小不一的餅乾若干、方形形大小不一的餅乾若干,兩種大小不一的黃色樹葉若干,兩個大筐子,溼巾若干,一次性紙盤若干,音樂,風聲。

活動過程

一、情境匯入:去小熊家做客

昨天謝老師接到一個電話,是森林裡的小熊打來的,它想邀請你們去它家做客,你們想不想去?那我們出發吧!(放音樂)

二、撿樹葉

1、觀察樹葉。

音樂停,風聲起。師:起風了,哇!孩子們,你們看到了什麼?(樹葉) 好漂亮的樹葉呀!你們見過這種樹葉嗎?那你們看看這些樹葉長得一樣嗎? 哪裡一樣?哪裡不一樣?

教師小結:小朋友剛才說了這些樹葉的顏色是一樣的,可是它們的樣子和大小都不一樣,現在的天太冷了,小樹葉想回家了。我們把樹葉送回家吧!

2、撿樹葉並按樹葉的不同屬性分類放到筐子裡。

(1)幼兒商討怎樣分數樹葉。

小朋友們,看看這是什麼?(框子)這個是哪個樹葉的家?(大樹葉) 這個呢?(小樹葉)現在請小朋友們把樹葉送回它們自己的家吧!

3、教師帶領幼兒一起驗證。

我們一起來看看樹葉都回到它的家了嗎?這片樹葉迷路了,找不到它的家了,誰能幫幫它,把它送回家?

教師小結:你們太棒了!把樹葉都送回了自己的家。小熊告訴我它的家裡剛好需要一些樹葉來裝飾一下,剛好我們把這些樹葉當做禮物送給小熊, 小熊一定很高興,那我們趕緊去小熊家吧!

三、遊戲:分餅乾。引導幼兒排除其他特徵干擾,按餅乾的某一特徵分類。一名老師扮演小熊,先跟小熊打招呼並送樹葉。小熊:小朋友們好!

(小熊好)師:這是小朋友給你帶的禮物。小熊:謝謝你們!今天我也給你們準

備了一些美味的餅乾,現在請你們先坐下來吧!在品嚐餅乾之前,請小朋友們用溼巾把手擦乾淨。

接著將餅乾端上來。

1、引導幼兒觀察餅乾的特徵(每人兩塊不一樣的餅乾)。師:哇,好香的餅乾呀!

小熊:我給每一個小朋友都準備了餅乾,小朋友們快看看都有什麼樣的餅乾?每人有幾塊餅乾?(兩塊)這兩塊餅乾一樣嗎?哪裡不一樣?和你旁邊的小朋友比一比,看看你們兩個的餅乾一樣嗎?

2、幼兒品嚐餅乾。

師:小朋友說的都很好,有的小朋友的餅乾是圓形的,有的是方形的, 有的是大的,有的是小的,還有的是黑色的,每個人的餅乾都不一樣。

小熊:那現在請小朋友品嚐一下美味的餅乾吧!嘗一嘗它是什麼味道的?

2、第一次按大小分餅乾,啟發幼兒探索分類方法。教師觀察幼兒分餅乾, 先分好的幼兒在下面講述是怎樣分的。

小熊:嗚嗚嗚~~

師:小熊,你怎麼哭了?

小熊:我明天還要邀請很多小動物來吃我烤的餅乾,可是我不小心把餅乾打翻了,你們能不能幫我把餅乾分一分?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幫小熊把餅乾分一分吧!這次是幫小熊分餅乾, 小熊沒有請大家吃的時候,能不能吃?(不能)

小熊:這是我做的第一爐餅乾,小朋友們快來幫幫我,看看這些餅乾可以怎麼分?

師:小朋友們,看看小熊給你的餅乾是什麼樣子的?一樣的餅乾放在一起,可以怎麼分呢?分好了之後看看兩邊的餅乾一樣多嗎?你來數一數。

教師小結:這次小朋友按照餅乾的大小都把餅乾分好了,小熊看到了一定很高興!

小熊:小朋友們,你們太棒了!把第一爐餅乾都幫我分好了,第二爐餅乾我也烤好了,你們再幫我分一下吧!

3、第二次分餅乾(加入形狀),啟發幼兒探索分類方法。

師:小朋友們,看看這次的餅乾是什麼樣子的?應該怎麼分?還可以怎麼分?分好了之後看看兩邊的餅乾一樣多嗎?你來數一數。

教師小結:這次小朋友又把餅乾按照形狀分好了,還有小朋友按照大小也分好了,你們太棒了!

4、第三次分餅乾(加入顏色),啟發幼兒探索分類方法。

小熊:最後一爐餅乾我也烤好了,小朋友再幫我分一下吧!

師::小朋友們,看看這次又加入了什麼餅乾?應該怎麼分?還可以怎麼分?分好了之後看看兩邊的餅乾一樣多嗎?你來數一數。

教師小結:你們說的`都很好,這些餅乾不僅按大小分,還可以按形狀分, 還可以按顏色分,你們幫小熊把餅乾分的特別好!

5、再次品嚐餅乾。

小熊:小朋友們,你們太厲害了!謝謝你們幫我分好了餅乾,我還想請你們在品嚐一下我做的餅乾,嘗一下它們的味道一樣嗎?說一說你吃的餅乾是什麼味道的?教師詢問幼兒餅乾的味道。

四、活動延伸:給好朋友送餅乾

孩子們,我們已經品嚐了小熊給我們準備的餅乾,可是我們的好朋友還沒有品嚐到這美味的餅乾,小熊也給他們準備了餅乾,現在請小朋友們選一種你喜歡的餅乾帶回去送給你的好朋友吧!

活動總結

本節活動是小班數學活動,通過對比、觀察、操作,讓幼兒學習按圖形的顏色和形狀特徵進行分類。小班的小朋友已有了粗淺的幾何概念,大多數的小朋友雖然能正確地認識園形、三角形、正方形,但是如有很多的圖形放在一起,小朋友還是有些混淆。他們不是從這些形狀的特徵來認識,而是將

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熱悉的物體相對照。通過情景讓孩子在遊戲探索中對圖形產生興趣,並通過觀察、比較、想、動手等,感知不同圖形的不同特徵。本次活動老師準備很多形狀不同、顏色、大小不同的餅乾供幼兒動手操作,幼兒對同一種物品進行觀察比較,更能找出物品的特徵,如:物品的形狀、顏色等。

老師創設去小熊家做客的情境,引發幼兒的興趣。幼兒都喜歡動手把餅乾按形狀或顏色歸類放好。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很濃厚的興趣,能說出自己的想法。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喜歡動手主動把餅乾分好,大多數的小朋友能準確地把各種圖形的餅乾根據不同的特徵分好,只有個別的孩子有些圖形放錯。

本活動的不足之處是幼兒在收拾材料的時候有些亂,有些小朋友沒有收完材料就離開,有些小朋友爭搶材料,以後老師還要多培養孩子收東西的習慣。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 13

一、 設計意圖

3歲半到4歲的幼兒已經開始掌握計數活動,並學會按計數活動的要素進行計數,形成了最初的數概念。我班幼兒現處於小班下學期,經過一個多學期的學習和訓練,已經能夠按順序口頭數數,能夠手口一致地點數4以內物體的數量,並說出總數。根據幼兒計數能力發展的順序:按順序口頭數數→按物點數→說出總數→按數取物,特設計此次數學教育活動。

二、 活動內容:

做客——按數取物(5以內)

三、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操作活動,並能按要求完成操作活動。

2、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物體的數量並說出總數。

3、學習按數取物,根據5以內的指定數量取出相等數量的物體。

四、 活動準備:

教具:帶圓點的蘑菇形房頂用1—5的點卡表示;貼有小動物的.房間,分別為五種不同的動物;大 子兩顆。學具:幼兒人手一份操作學具(“糖”、糖紙、數字卡等)。

五、 活動過程:

(一) 創設情景——練習點數唱歌

《開車歌》到小動物家做客。依次出現小動物的房間:“看看我們先到誰家啊?”(小豬)“有幾隻小豬在家?”(3只)打亂順序出示,請幼兒點數並說出總數。

小結:大家都數一數,知道每個房間住著幾隻小動物。

(二) 遊戲“掛門牌”——將數字與數量對應匹配

“小動物的房子蓋好了,可是它們都忘記掛門牌號了,我們大家來幫它們掛一下吧!”請幼兒分別用數字卡表示門牌號。並提問:“你怎麼知道這個門牌號是ХХ家的呢?”小結:小狗的房間裡住著一隻小狗,門牌號應該是1。(類推)

(三) 遊戲“包糖果”——練習按數取物

1、教師擲有點卡的 子,幼兒根據點卡數量取出相應數 量的糖紙,邊拿邊說:一個點我拿一張糖紙。(重複遊戲)2、教師擲有數字的 子,幼兒根據數字取出相應數量的糖紙,並邊拿邊說。

3、幼兒自由“包糖果”,把糖果送給自己想送的小動物。小結:有幾隻小動物就包幾顆糖果。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 14

教學目標:

(1)認識物品,並能發現特徵。

(2)兩個相同的物體比大小。

(3)能按物體的大小進行分類,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學習按大小進行分類。

(5)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教學準備:

(1)小熊、紙箱子、橡皮泥、汽車、籃球、雨(樣子一樣,大小不一)各兩個。

(2)紙盒子(魔盒)一個。

(3)小班幼兒用書10月分冊第19頁。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按照物體的大小分類。

難點:能準確說出物品的名稱,並發現特徵。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當魔術師。

教師:"今天,李老師想當一位魔術師,帶著咱們貝貝班的小朋友去看看魔幻的世界,小朋友想不想去呀?"

幼兒:"想!"

創設情境,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2)變魔術。

教師:"那好,小朋友看看這是什麼呀?"

幼兒:"盒子"

教師:"它呀可不是一個普通的盒子,它能變出好多好東西吶!小朋友想不想看看它都能變出什麼東西來呢?"

幼兒:"想!"

教師:"好,現在請小朋友來跟老師一起變變看吧!"

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好奇心。

二、認一認,並發現特徵。

教師:"魔盒、魔盒。"

師生:"變、變、變。"

(一一出示物品)

教師:"看,咱們變出了什麼呀?"

幼兒:"小熊、紙箱子、橡皮泥......"

教師:"那麼小朋友來看看它有幾個(只)呀?"

幼兒:"兩個。"

教師:"噢!兩個,那它們兩個長得一樣嗎?"(同一物品作比較)

幼兒:"一樣。"(伴隨說出一些明顯特徵,比如:顏色等)

教師:"那小朋友看看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

幼兒:"一個大,一個小。"

教師:"啊!咱們貝貝班的小朋友真棒。那小朋友還能告訴老師它們兩個到底是哪個大哪個小嗎?"

幼兒:"能"

教師:"好,現在李老師請一位小朋友上來給老師指一指,好不好?"(幼兒舉手,請一位幼兒上前)

教師:"好,謝謝xxx小朋友,請回坐。"

教師:"剛剛xxx告訴老師了,是它(大)它(小)。"(教師先舉起大的一個物品,隨後舉起小的一個物品)

教師引導幼兒,讓幼兒自主發現特徵。

三、物品按大小分類

教師:"剛剛小朋友都認識了這些物品,也知道了它們哪個大哪個小是不是?

幼兒:"是"

教師:"可是老師把它們都放在了這個桌子上面,小朋友看看這樣放著整齊不整齊呀?"

幼兒:"不整齊。"

教師:"那麼小朋友想一想咱們把它們怎麼放就變整齊了呀?"

開動幼兒的腦筋,讓幼兒思考。

幼兒:"分開放。"

教師:"唉!對了,小朋友真聰明。"

教師:"現在小朋友看看老師拿的這是什麼呀?"

幼兒:"紙箱子。"(出示一大一小紙箱子)

教師:"它們......一個(大)一個(小)"

教師:"咦!我看見它裡面有一個東西,小朋友猜一猜是什麼呀?"

幼兒自由猜想,再次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教師:"噢!原來是一個字寶寶呀!"

教師:"小朋友看看這個字寶寶在大的紙箱子裡放著還是在小的紙箱子裡放著?"

幼兒:"在大紙箱子裡。"

教師:"所以這個字寶寶和這個紙箱子一樣。"

教師:"來,跟老師念:大、大、大。"

幼兒:"大、大、大。"

教師:"這個字念什麼?"

幼兒:"大。"

教師:"老師在這個小的紙箱子裡也看見了一個字寶寶,小朋友猜猜在這個紙箱子裡找到的字寶寶念什麼呀?"

教師:"小、小、小。"

幼兒:"小、小、小。"

教師:"小朋友記住了沒有?"

幼兒:"記住了。"

教師:"那好,現在老師請小朋友來給它們分分類。大的物品放進大的紙箱子,小的物品放進小的紙箱子,好不好?"

幼兒:"好。"

請幼兒上前自主操作,激發幼兒的動手能力。

四、小結

教師:"看看,現在這個桌子上面變整齊了沒有?"

幼兒:"整齊了。"

教師:"為什麼它變整齊了呀?"

師生:"因為小朋友把它們都分了類,所以它變整齊了。"

教師:"謝謝小朋友。"

幼兒:"不用謝。"

教師:"今天,咱們上的這一課的題目叫做《大小分類》,因為小朋友把大的物品和小的物品分開了並放進了大小不一樣的箱子,所以它的名字叫做《大小分類》。來,跟老師一起說--《大小分類》。"

幼兒:"《大小分類》"

教學延伸:

教師:"好,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給書上的這些物品也分分類,好不好?"

幼兒:"好"

教學反思:

根據教材在設計這個活動的時候我在想大小對於小班幼兒應該不容易掌握,所以我就設計了幾個環節讓幼兒通過不同的遊戲來反覆認識大小,並分類。通過實際操作我發現孩子們掌握的還不錯。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教案 15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年齡特點中提到:3歲幼兒已形成與生活經驗有關的概念,在操作中逐漸認識了一些事物的屬性。同時很大程度上認識依賴於行動,那些形象鮮明具體生動、能引起強烈情緒的事物才易幫幼兒記住。於是根據小班特點在這個活動中將學習與遊戲相結合,激發小班幼兒學習的自主性。

活動目標:

1、在照料花園遊戲中,感知5以內的數量並能數物對應。

2、有興趣參與遊戲活動,體驗遊戲的快樂。

3、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4、提高數數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重點:感知5以內的數量並能數物對應。

難點:能聽懂遊戲要求參與遊戲,感受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在以往的數活動中幼兒已經能掌握一一對應的數能力,能感知5內的圓點數量,並在前期主題《春姐姐》活動中對植物、小動物產生了關愛的情感。

環境準備:佈置花園場景:花園13塊,每塊花園有2—5朵花(有紅花、黃花兩色;有小花、大花不同種),小蟲若干個、花瓶若干個;PPT課件;幼兒托盤人手一個、圓點數卡2—5、圖片灑水壺若干;

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關注花園場景,與幼兒欣賞PPT引起遊戲興趣。

展示PPT1關鍵提問:

●這是誰?小兔的花園很大,一人選一塊小花園,看看仔細她的花園哦。

●花園裡的花漂亮嗎?花園裡的花都一樣嘛?哪裡不一樣?

第二環節:照顧花園遊戲活動,體驗遊戲的.快樂。

1、澆花,關鍵提問:

●小兔出門了,請你們幫忙給小花澆水好嗎?澆花需要什麼?——展示PPT2

3、插花,關鍵提問:

●小兔謝謝你們照顧花園,送給你們美麗的花裝進花瓶裡帶回家。記住:一人拿一個花瓶裝花。

●花瓶裡可以裝幾朵花?這些花有什麼不同?

——展示PPT9

●驗證:花瓶裡的花裝對了嗎?

天黑了,可以帶著美麗的花回家了,和小兔說再見回家吧。

活動延伸:

讓小朋友回家觀察吃飯時每人一雙筷子,一個碗,一把凳子等等。

活動評析:

活動能從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出發,使幼兒在情景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了幼兒觀察、數數和比較的能力。

教學反思:

幼兒的興趣非常濃,能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討論的這個階段,我應該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後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