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教案《悄悄話》

幼兒園中班教案《悄悄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4W 次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悄悄話》,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中班教案《悄悄話》

幼兒園中班教案《悄悄話》1

設計思路:

中班年齡段的幼兒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因為一點小事就會與同伴發生爭執,不會與同伴友好相處,更不知道如何關心、幫助同伴。《悄悄話》這個故事正是關於同伴之間如何互相幫助,閱讀這個故事能夠使幼兒體驗幫助同伴的快樂,學習如何關愛他人。

活動目標:

1.觀察、瞭解“小羊遇到困難,同伴們一起來幫忙”的故事情節,願意在故事情境的表演中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2.體會幫助別人是件很快樂的事情。

3.激發幼兒主動複述故事的慾望,培養幼兒高自控性和高興奮性。

4.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活動準備:

故事書《悄悄話》、動物頭飾、PPT、故事錄音。

活動過程:

一、欣賞故事畫面,表演故事情境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有關“悄悄話”的故事。你們看,發生什麼事情了?從哪裡看出是小羊家的門被堵住了?小羊的表情是怎樣的?誰願意來扮演這隻“大吃一驚”的小羊?

(在欣賞故事的第一部分時,我並沒有直接告訴幼兒“一塊大石頭堵住了小羊家的門”,而是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自己觀察故事畫面,目的是為了幫助幼兒搭建一個“腳手架”,使他們瞭解如何通過觀察畫面之間的聯絡來理解圖意,當幼兒回答“看到門上有小羊照片的牌子”時,我知道他們已經看懂了故事畫面。小羊的`面部表情也是我強調讓幼兒重點觀察的地方,從小羊的面部表情可以聯想到它的心理活動,從而幫助幼兒更好地進行情境表演。)

【師】小羊是怎樣做的?我們一起來幫它加油。石頭被推開了嗎?小羊想了什麼辦法?小羊的朋友都有誰?誰願意來扮演這些動物朋友?

【師】小羊、小雞和小青蛙用盡全力去推石頭,可是石頭實在太重了,三個小夥伴還是推不動。眼看著天就要黑了,小羊卻回不了家,大家幫小羊想想辦法吧。

【幼】請大象來幫忙,請鱷魚來幫忙……請小熊來幫忙。

【師】為什麼會想到請小熊來幫忙呢?

【幼】因為小熊的力氣大。

【師】對啊,小熊是森林裡的大力士。森林裡正準備舉行一場動物奧運會,小熊報名參加了舉重比賽,這幾天小熊每天都在練習舉重。當小羊它們找到小熊幫忙的時候,小熊剛練習完舉重想回家睡覺。小青蛙會怎麼對小熊說呢?小熊為什麼沒有答應幫助小羊推石頭呢?

【幼】小熊每天都在練習舉重,太辛苦了,它想趕快回家睡覺。

(在這裡我增加了“小熊要參加動物奧運會”的情節,使故事更加完整,也更有利於幼兒展開想象,他們都能想到小熊並不是故意不願幫助同伴,而是因為練習舉重太辛苦了。幼兒對情境表演也很感興趣,他們都會用簡單的語言為小動物們加油:“一、二、三,用力推……”通過表演,幼兒完全沉浸在故事情節中。)

【師】你們誰來幫小羊勸勸小熊呀?小雞想出了什麼好辦法?小雞會對小熊說什麼呢?(請一個幼兒扮演小熊,教師扮演小雞,以說悄悄話的形式告訴幼兒故事的結尾部分。

二、聽賞故事

【師】現在,我們一邊聽故事,一邊看故事書吧。

(我認為早期閱讀重在對幼兒閱讀習慣的培養,如怎麼翻書,先看哪一頁等,因此我在故事錄音中也加入了這部分的內容,讓幼兒在聽賞故事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活動反思:

仔細閱讀了《悄悄話》這個故事後,我發現故事內容中存在著“空白點”,即“小熊不願幫助小羊推開石頭”這部分,作者沒有說明小熊為什麼會拒絕幫助同伴,使故事情節的發展顯得不夠合理,而且這樣的情節安排也會對幼兒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我通過增加一些情節以填補故事中的這一“空白點”:小熊要參加森林裡的動物奧運會,每天都在練習舉重,當同伴們請小熊幫忙的時候,小熊剛練完舉重,覺得很累,想回家睡覺。

在活動過程中,我把重點放在了引導幼兒觀察故事畫面以及表演故事情境上。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都非常投入,始終和教師一起沉浸在故事情境中:當他們知道小羊、小雞和小青蛙推不動大石頭的時候,他們想到要找小熊、大象等力氣大的動物來幫忙;當他們發現小熊不願意幫助小羊的時候,就想了很多的辦法來勸說小熊;當小熊推開了大石頭,他們和小動物們一起歡呼雀躍,一起誇獎小熊。可以看到,幼兒很喜歡這個故事,並從中體會到了幫助別人的快樂情感。

幼兒園中班教案《悄悄話》2

活動目標:

1、知道垃圾增多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危害。

2、嘗試垃圾分類。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觀察周圍的環境,瞭解人們投放垃圾的情況。

2、配班老師情景表演及相關頭飾。(小兔、小猴)

3、室內環境:將教師佈置成公園的樣子,地板上投放多於幼兒人數的各類垃圾若干。

4、大班幼兒2表演及物品:舊報紙、膠袋、酸奶杯、布碎等。

5、垃圾桶課件。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玩《開汽車》的遊戲引發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去公園玩,小朋友快上車吧!(跟音樂做開汽車的動作)公園到了,我們來休息一下吧!

2、觀看情景表演,瞭解垃圾的來源及危害。

(1)、配班老師進行情景表演。

小猴:今天天氣真好,公園有這麼多的小朋友真熱鬧。我去和他們玩一玩吧。哎,累死了,吃個香蕉吧!(剝開先交順手將香蕉皮扔在地上,離開)

小兔:公園真熱鬧,有這麼多的小朋友,哎呦,這是誰仍的'香蕉皮,害我摔了一跤,嗚…….

(2)、引導幼兒討論以下幾點:

A、小兔怎麼摔倒了?是誰扔的香蕉皮?它做的對嗎?

B、小朋友看一看公園裡還有什麼垃圾?

C、你們知道還有什麼地方有垃圾?

(3)、播放課件(人們日常生活中扔垃圾、倒垃圾的情景)並提問:

A、垃圾是從哪兒來的?

B、垃圾會發出什麼味道?

C、有垃圾的地方給熱什麼感覺?

小結:大量的垃圾會破壞環境、汙染空氣、汙染河流、垃圾中有很多的細菌會傳播疾病。

(4)、清理室內垃圾並討論應該投放到哪裡,引導幼兒將垃圾投放到垃圾箱中。

3、瞭解垃圾分類的方法,嘗試垃圾分類。

(1)、播放廣告片(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動畫視訊)讓幼兒觀看。

(2)、引導幼兒討論以下問題:

A、垃圾還有用嗎?有什麼用?

B、你知道哪些垃圾有用?

(3)、引導幼兒進行垃圾分類

師:垃圾都住在一個小房子裡太擠了,所以老師給他們帶來幾個新房子讓他們分開住。

播放課件,引導幼兒認識黃、藍兩種垃圾桶及其各自回收哪些垃圾

(4)、遊戲《送垃圾寶寶回家》

引導幼兒將自己所收集的垃圾送到區域中相應的垃圾桶中

3、延伸活動

出示碎布做的布貼讓幼兒欣賞,鼓勵幼兒多想辦法變廢為寶。

幼兒園中班教案《悄悄話》3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垃圾對話”的內容,豐富詞彙:“發黴”、“變形”、“你推我擠”、“吵吵鬧鬧”。知道日常生活的垃圾增多給人類帶來危害。

2、鼓勵幼兒對變廢為寶進行大膽想象,參與創造性的表演,發展幼兒的記憶力和表現力。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3、培養幼兒對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現力。

教學準備:

1、教師帶幼兒觀察周圍的環境,體驗環境汙染狀況。

2、創設環境:垃圾角

3、PPT課件

4、舊報紙、飲料罐、塑料袋、廢電池、紙箱等。

教學過程:

1、教師做掃垃圾的動作,PPT出示充滿垃圾的垃圾筒,引出課題。

教師引導:“小朋友看到我現在幹什麼呢?(掃垃圾)老師看到地面有這麼多垃圾覺得很不乾淨,很不舒服,我要把地面清潔乾淨,把垃圾掃進垃圾筒裡,你們看垃圾筒裡面有這麼多的雜物廢品。噓,請小朋友們認真地聽一聽,他們說了些什麼呢?”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垃圾的悄悄話”,豐富詞彙。提問:

(1)剛才有什麼垃圾在說話?

(2)舊報紙為什麼會說自己還很有用呢?

(3)廢舊物品還能有用嗎?有些什麼用呢?

3、觀看大班幼兒的情境表演,再聽第二遍故事。提問:

(1)你們看到馬路上的垃圾從哪裡來的?

(2)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垃圾?

(3)垃圾對人們有什麼害處呢?

(4)我們要怎樣減少垃圾,保護環境?

4、幼兒學習表演“垃圾的悄悄話”的故事情境。

先請一組幼兒出來表演給大家看,要求大膽地說出垃圾,說出的垃圾的`話,並啟發幼兒想像各種垃圾的動作,然後再請全體幼兒一起表演,分別配戴各種垃圾。最後請表演得最好的一組幼兒出來表演給大家欣賞,老師作最後小結。

5、活動結束:

教師引導:“小朋友,我們的活動室也有垃圾,這樣的環境乾淨嗎?現在請你們來當環保小衛士,把活動室的環境清潔乾淨。但是不要把可以迴圈再用的舊物丟到垃圾筒裡,要把它收起來,下次老師要教你們廢物變寶的一種新本領。”

附故事:垃圾的悄悄話

人們把不用的、不想留下來的東西扔到垃圾桶裡,桶裡的垃圾越來越多,擠得喘不過氣,垃圾你推我擠,吵吵鬧鬧。舊報紙說:“我的身體被菜汁弄溼了,發黴了,還有一股難聞的氣味呢,難受極了。其實,我還很有用的。”飲料罐說:“實在太擠了,我的身體變形了。”塑料袋、電池、紙箱也在輕輕地嘆氣:“哎,人們扔的垃圾越來越多,再這樣下去地球不知道變什麼樣了,真擔心。”

活動反思:

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都會產生大量的垃圾,而這些垃圾已經對我們的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汙染和侵害,因此,我選擇了這一既貼近我們生活又被我們忽視的“垃圾”這一活動內容,希望通過活動激發幼兒的環境報意識。活動很成功

小百科:垃圾是失去使用價值、無法利用的廢棄物品,是物質迴圈的重要環節。是不被需要或無用的固體、流體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