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品】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範文彙總9篇

【精品】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範文彙總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6W 次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品】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範文彙總9篇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小班的孩子特別喜歡爬,而在日常生活中,由於安全、衛生等原因,教師和家長都不允許孩子盡情地爬。想到孩子們對於像小螞蟻這樣的動物比較喜歡,剛好小螞蟻也是一種爬行的動物,於是我設定了一個螞蟻媽媽帶小螞蟻散步、遊戲的情境,讓幼兒置身於遊戲情境之中,在場景的變換中練習手膝著地自然協調地向前爬,以此來滿足孩子爬的興趣和慾望,並相應提高他們爬的能力,於是體育活動《螞蟻運糧》便生成了。

活動目標:

1.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感受小螞蟻完成運糧任務的喜悅。

2.學習手膝著地向前爬的動作。

3.能手腳自然協調的向指定方向爬行。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幼兒:已儲備了有關螞蟻生活習性的相關經驗。

教師:熟悉幼兒的能力。

2.物資材料準備:

沙包,報紙做的蘋果若干,小糧袋人手一個,體操墊,背景音樂,輪胎做的糧倉。

1.師:小朋友,今天跟陳老師來玩一個遊戲,你們是小螞蟻,我是螞蟻媽媽。天氣真晴朗,小螞蟻們我們一起來活動活動吧!

2.播放音樂《牛奶歌》,教師和孩子一起做熱身運動。

二、學習手膝著地向前爬。

1.幼兒自由探索爬的動作。

師:小螞蟻我們的身體都運動開了,我們要來學本領了,看見前面的大城堡了嗎?真漂亮,我們爬過草地去看一看吧!

2.教師示範,重點強調手膝著地爬的動作要領。

師:走到墊子前蹲下,膝蓋跪在墊子上,手掌掌心撐在墊子上,與肩同寬,眼睛看著前方,朝著目標爬。

3.幼兒個別、集體練習爬的動作。

三、遊戲《螞蟻運糧》,鞏固手膝著地爬的動作要領1.運"糧食"師:螞蟻寶寶真厲害,本領都學會了,冬天到了,我們要去尋找糧食過冬了,現在我們要到對面去運糧食了,螞蟻寶寶們去背好自己的糧食袋,我的螞蟻寶寶都背好了糧食袋嗎,下面要聽清楚遊戲要求了,找到糧食的時候,每隻小螞蟻每次只能運一袋糧食,多了爬不動的,記住了嗎?一次運幾袋糧食?在運糧食的過程中會很困難的,我們要勇敢的,我們要先走過獨木橋,用媽媽教給你的本領爬過草地,才能找到糧食,然後把糧食運回家。螞蟻寶寶們,出發啦!

師:螞蟻寶寶都找糧食了,螞蟻媽媽發現那邊還有很多的糧食,你們再去把它運回來吧,記住一隻螞蟻只能運一袋糧食哦!

遊戲玩法:螞蟻寶寶背好自己的糧食袋,要先走過獨木橋,爬過草地,到那邊找糧食,然後把糧食運回家。

遊戲規則:每隻小螞蟻每次只能運一袋糧食。

2.運"大蘋果"師:螞蟻寶寶我們的糧食還不夠,你們看那邊蘋果樹下,掉下來了好多的大蘋果,可是這個蘋果對於我們螞蟻來說太大了,我們該怎麼把它運回來了?(團結合作一起把它運回家)要先走到墊子前面,在爬過草地,把蘋果在運回家,你們運回來的蘋果就放在我們家門口的大籃子裡。

(1)螞蟻媽媽與螞蟻們寶寶們討論怎樣把大蘋果運回家呢?

(2)鼓勵幼兒兩兩合作把"大蘋果"運回家。

三、結束部分。

師:螞蟻寶寶運回來了這麼多食物,這個冬天我們就會過的很豐盛了,來寶寶我們一起來慶賀一下!

1.慶祝小螞蟻完成運糧任務,感受喜悅的心情。

2.放鬆練習,整理收拾器材。

《小螞蟻運糧》反思

《小螞蟻運糧》整個活動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來,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掌握了手膝爬的動作要領。並且通過兩人互相配合共同"運糧食",幼兒在遊戲中,不僅練習了雙手,雙膝著地爬的技能,還培養了幼兒團結協作意識,體現了活動的趣味性、教育性。

在"小螞蟻運糧"的活動中,有趣的遊戲情境一下子就激發了孩子的遊戲興趣,投入到扮演小螞蟻的角色表演之中。"螞蟻運糧""運大蘋果"等一系列情節,讓孩子們自發地想象螞蟻走路的方式,學習"螞蟻走路"--手膝著地協調爬。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始終以一種引導者的身份引導幼兒進入情境,扮演小螞蟻完成一系列運動鍛鍊的遊戲情節。適宜的遊戲情境創設,讓幼兒成為體育活動的主體,在遊戲中完成各項鍛鍊要求。

遊戲"螞蟻運糧",螞蟻運糧的遊戲為幼兒們的喜愛,遊戲中幼兒有了爬的經驗,又在遊戲過程中多次練習了兩手兩膝著地爬,鞏固了爬的技能,輕鬆活潑的音樂,遊戲的氣氛很愉快,充分調動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最後的活動是慶祝收穫到了豐盛的糧食,使幼兒體驗到了勞動的喜悅。

通過教學活動,使幼兒對螞蟻的生活習性有了初步的瞭解,在遊戲中讓幼兒學學能幹的小螞蟻,發展了幼兒的動作,鍛鍊了幼兒的身體,在整個活動中,師生共同活動,教師為孩子們創設了良好的物質環境和寬鬆的精神環境,使幼兒學得積極學得主動。

活動中注重幼兒個體差異,每個孩子的動作發展水平不同,運動能力也不同,活動中我活動材料的設定上考慮到分層次、分難度,讓每位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活動中也還存在很多的不足,本節課孩子們興趣很高,遊戲時能遵守遊戲規則,玩的很盡興,很開心,目標達到了,但是孩子們存在著個體差異,個別幼兒動作不是很協調,活動實施過程中,沒有對他們給予特別指導,這是我的失誤,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要特別注意。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牽著拖拉車協調的走或跑。

2、提高手部及腿部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3、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4、幼兒活動時遵守秩序的觀念。

活動準備

礦泉水瓶製成的拖拉車四個。

活動過程

1、指導幼兒練習拖著拖拉車走直線、圓圈、s性線。

2、教師觀察幼兒玩拖拉車動作的協調性。

3、組織幼兒進行拖拉車比賽,體驗比賽的樂趣。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裡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裡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3

活動由來

學期末幼兒體質測查,發現我班幼兒在肩上揮臂投擲方面明視訊記憶體在整體水平偏低、幼兒也不願意參加投擲遊戲等問題。為了激發幼兒的投擲興趣,提高幼兒的投擲能力,在平時的戶外活動中我們設計並組織了“打大老虎”“喜洋洋與灰太狼”等投擲遊戲;同時為了增加幼兒的臂力,我們投放了飲料桶,通過“給小樹澆水”等遊戲加強幼兒的手臂力量。我們還發現幼兒之所以不能投遠,除了手臂力量不足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能在投擲時將投擲物經肩上向前丟擲,由此,我們特設計了本次體育活動。

活動目標

1.練習肩上揮臂投擲。

2.樂意與同伴一起參加投擲遊戲活動。

活動準備

1.固定目標物為自制的紙箱鱷魚,距離分別為3米、4米和5米。

2.移動目標物為教師扮演的鱷魚,距離6米左右。

3.長度為2米、3米、4米的墊子。

4.由洗滌靈桶、礦泉水瓶、隔離墩、輪胎擺成的寬度分別為20釐米和30釐米的直線、曲線小路。

5.投擲物重量分別為40克、60克和125克的紙球、沙包和自制手榴彈。

6.畫有投擲站姿腳印的不同形狀、顏色的地墊。

7.用舊皮球自制的“烏龜殼”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老師扮演海龜媽媽,幼兒扮海龜寶寶。

師:你們還記得以前媽媽講過的《三隻小豬》的故事嗎?今天媽媽就要帶你們去小豬家做客。你們高興嗎?現在我們先活動一下身體。

1.準備活動:聽音樂“小烏龜爬呀爬”做熱身活動,重點活動上肢和腰部關節。

2.重點動作練習:在畫有腳印的投擲區,幼兒雙腳分開站立,邊念兒歌(附後)邊向固定投擲物——鱷魚投擲,練習將投擲物經肩上向前丟擲。

師:現在我們得先練習一下打大鱷魚的本領,一會兒,路上真的會出現大鱷魚的。強調重點:將投擲物經肩上向前丟擲。

二、基本部分

1.教師介紹遊戲場地,引出遊戲。

師:這些小路就是通向小豬家的路,中間還要爬過小山坡。我還聽說路上會有大鱷魚出現,咱們真要遇到可怎麼辦呢?(打大鱷魚)

2.鼓勵健壯的幼兒和老師一起為小朋友示範玩法。(鼓勵健壯兒示範遊戲,既能激發他們參加運動的興趣,同時也自然地適當增加了他們的運動量。)

3.幼兒自選路線,依次取“小石頭”(紙球)、“大磚頭”(沙包)和“手榴彈”跑過“小路”、爬過“山坡”,最後站上“大礁石”打大鱷魚。

第一次:站在“大礁石”(畫有投擲站姿腳印的地墊)上,用“小石頭”向3米~5米三個層次的固定目標物——自制紙箱鱷魚投擲。

(“大礁石”正反兩面均畫有投擲站姿的小腳印,第一次投擲將左腳在前、右腳在後的一面朝上放置,方便幼兒保持正確站姿,教師也可對幼兒的投擲動作進行重點指導。)

第二次:站在“大礁石”上,用“磚頭”向3米~5米三個層次的固定目標物——自制紙箱鱷魚投擲。

(接下來的兩次投擲均將地墊的正反兩面隨意放置,使幼兒的左右手都能得到鍛鍊。)

第三次:站在大礁石上,用“手榴彈”向站在6米左右來回跑動的大鱷魚(由老師扮演)投擲。

師:剛才我們小海龜真棒,打跑了三隻鱷魚。可是媽媽發現附近還藏著一隻更凶猛的大鱷魚。我們怎麼辦?你們害怕不害怕?教師重點啟發並引導幼兒學習怎樣才能扔得更遠,打到大鱷魚。

三、整理活動

1.師(做敲門狀):你好,小豬,我們來你家做客了。

小豬:你們好!歡迎你們!

師:聽說你家的房子被大灰狼給撞壞了,我們來給你幫忙了。寶貝們,咱們現在就把這些大石頭都撿起來放到筐裡給小豬蓋房子用。這些手榴彈也收好,以後大灰狼再來,小豬就不用害怕了!

2.和小豬說“再見”回家。

附兒歌:

小石頭,放肩上。

小手使勁往上扔,

看誰能夠打到它。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學習動詞:

伸、拍、抬、跺、走、跑、跳,並做相應的動作。

嘗試跟著音樂做動作。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

“機器人”組圖;《我是機器人》歌曲視訊;《我是機器人》歌曲音訊及伴奏。

活動過程

出示組圖“機器人”,鼓勵幼兒自由猜測機器人的'作用,激發活動興趣。

——你們瞧這是什麼?(機器人)

——你們猜這個機器人會做什麼事情呢?

小結:這是一個會跳舞的機器人。

播放歌曲視訊《我是機器人》,引導幼兒學習動詞並做相應動作。

1.播放歌曲視訊第1遍,引導幼兒學習動詞並做相應動作。

——機器人做了哪些動作?(伸、拍、抬、跺、走、跑、跳)

2.播放歌曲視訊第2-3遍,鼓勵幼兒跟著視訊一起做動作。

播放歌曲音訊《我是機器人》,鼓勵幼兒跟著音樂做動作。

——如果只聽音樂,你們還能跟上機器人跳舞的動作嗎?

播放歌曲伴奏《我是機器人》,鼓勵幼兒創編機器人跳舞的動作並隨樂做動作。

1.幼兒自主創編動作。

——你們還能幫機器人想到哪些不一樣的舞蹈動作?(伸出雙手甩一甩,雙手叉腰彎一彎,伸出小腳踢一踢)

2.教師跟隨伴奏演唱改編後的歌曲,帶領幼兒做動作。

——試試跟著音樂跳一跳你們自己想出來的動作。

活動延伸

區域活動

在表演區,投放歌曲伴奏《我是機器人》,引導幼兒繼續創編動作並隨音樂做動作。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愛護鼻子的意識。

2、引導幼兒瞭解鼻子的作用,並學習擦鼻涕的方法。

【活動準備】 師幼共同蒐集能引起幼兒興趣、有特殊氣味的生活用品。

【活動過程】

(一)匯入部分

由添畫遊戲匯入活動:出事一張未畫完整的畫像。

(師):這是一為粗心的小朋友在參加畫展時畫的一幅畫,這次她沒有的講,因為她這副畫沒有畫完整,小朋友觀察一下,這幅畫上缺少了什麼東西?並引導幼兒把畫添完整。

小結:小朋友真聰明,這副畫缺少了鼻子,並教育幼兒平時做事情要細心,由此引出鼻子。

(評:以添畫遊戲匯入,既能引起幼兒興趣,又能開發幼兒智力,展開想象,為什麼不得獎?同時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引出課題,為下一節做好鋪墊。)

(二)活動部分

1、玩遊戲:師幼共同玩遊戲《看誰的本領大》,引導幼兒用各種器官去嘗試分辨事先準備好的各種物品的特殊氣味(醋、醬油、酒、水),勸說對的給予擊掌鼓勵。

2、引導幼兒根據以往的經驗說一說,鼻子還聞到過什麼氣味(臭味、甜味、燒焦味等)。

3、引導幼兒說一說鼻子的作用。

鼻子除了用來聞味,還有什麼作用?

幼兒會說出:喘氣。教師給與相應鼓勵。

舉例說明:人在感冒時鼻子容易堵塞,聞不到味,同時感覺喘不過氣來,那種滋味很難受,小朋友有那種感覺嗎?

幼兒會答:“有”。因此,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鼻子,不要讓他受到任何的傷害。

(評:舉例說明鼻子的作用,幼兒更容易理解,更能增強幼兒保護鼻子的意識。)

現在老師有個故事,小朋友想不想聽一聽是怎麼回事?故事的名字是《翹鼻子魯魯》。

(評:進一步增強幼兒保護鼻子的重要性。)

4、聽故事做討論:

老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然後組織幼兒討論:魯魯做的對嗎?還有那些東西不能塞到鼻子裡?幼兒自由回答,根據回答教師做補充。

小結:保護好鼻子,不能亂挖鼻子,不要把東西往鼻子裡塞,這樣做很危險也很不講衛生。

(評:真實的故事情節,說出了鼻子的重要性。通過幼兒討論,幼兒分辨是非的能力進一步得到提高,並引深到生活中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5、叫幼兒正確擤鼻涕的方法:

與幼兒談話,通過上面的遊戲小朋友已經知道鼻子的作用很大,難免有時流鼻子,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有鼻涕時,不要亂抹,要用手帕或紙巾把鼻涕擦乾淨,那麼用手帕怎麼擦鼻涕?

(1)幼兒自己用紙巾擦鼻涕。

(2)根據幼兒的表現,講解擤鼻涕的正確方法,用手帕或紙巾按住鼻子,先按住一側鼻孔,輕輕擤另一鼻孔的鼻涕,再按住另一側鼻孔,輕輕一擤,擦淨鼻孔周圍的鼻涕。

(評:通過教幼兒擤鼻涕的正確方法,讓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並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三)結束部分

組織幼兒用正確的方法,學擤鼻涕,對動作正確的幼兒給與鼓勵。

(總評:形象直觀的授課方式,既滿足了幼兒的求知慾望,又培養了幼兒的自理能力,自護意識與良好的衛生習慣。)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體育活動,體驗學蛙跳帶來的快樂。

2.鍛鍊身體的平衡能力,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練習雙腳向前跳躍的技能。

活動準備:

1.音樂:大家一起做

2.平衡木四個、沙包若干。

活動過程:

一、匯入

教師:今天老師做青蛙媽媽,你們是小青蛙,和媽媽一起去莊稼地裡捉害蟲吧!

孩子們,出發啦!

(1)圍繞“池塘”練習走隊形。

(2)教師與幼兒一起做準備活動。

(重點活動腳腕和膝關節)

二、展開

1.訓練幼兒跳躍技能。

教師:孩子們快看,這裡有一條小河,我們怎樣才能過河呢?

(引導幼兒想想青蛙的運動方式,知道可以跳過小河)

(1)請幼兒在河邊練習跳躍的本領。

(2)教師重點指導幼兒雙腳向前跳躍的技能。

動作要領:兩腿分開與肩同寬,屈膝,雙手彎曲至肩上,成蛙狀,雙腿用力蹬地向前挑起,落地時,雙腿自然彎曲緩衝站穩。

2.教師講述遊戲玩法:

教師:在河對岸有一片莊稼地,地裡有很多害蟲,小青蛙們都是捉蟲的能手,咱們一起去消滅害蟲吧!

玩法:到達莊稼地必須跳過小河,走過小橋(平衡木),跳進莊稼地,捉一條小蟲原路返回。

規則:聽到指令才可以出發,每次只能捉一隻小蟲,將蟲子放到指定位置。

3.請個別幼兒示範遊戲玩法。

教師強調路線和安全常識:注意過小橋時注意安全,可兩手平伸保持平衡,眼看前方,以免掉進小河。

4.幼兒開始遊戲。

(1)幼兒分成四組依次進行遊戲,教師觀察指導。

(2)可組織進行遊戲3-4次。

三、結束

教師:孩子們,莊稼地裡的害蟲都被你們消滅了,你們可真是捉蟲能手!我們一起來鼓掌慶祝吧!

活動結束!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能靈活地追跑和躲閃。

能遵守規則玩遊戲。

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準備:

獵人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導:小朋友們,我們都來當小獵人去打獵吧。

帶領幼兒扮小獵人,做拉弓、射擊、騎馬、扔飛鏢等動作。

2.介紹玩法:

選一個幼兒當小獵人,其他幼兒四散站在場地上。

遊戲開始,幼兒扮小兔蹦蹦跳跳,"小獵人"不追捉"小兔"。如果"小兔"改變動作奔跑起來,表示是"狼","小獵人"可以去追捉。"狼"遇險可以馬上改做"小兔"的動作,"小獵人"就不能追捉了。如果"小獵人"捉到"狼",可與他互換角色,繼續遊戲。

3.交代規則:"小獵人"只追捉奔跑的"狼";"狼"改做"小兔"的動作後,"小獵人"就不能追捉了。

4.放鬆活動:小獵人抬著捕捉到的獵物,歡歡喜喜回家了。

活動建議:

溫馨提示:應鼓勵膽小的幼兒變換動作,大膽奔跑。

小百科:獵人,指從事打獵職業的人或指打獵有專長的人。他們以狩獵動物用其換取錢財為生。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瞭解疾病對人的危害,知道有些病是會傳染的,獲得勤喝水、多鍛鍊等預防疾病的經驗。

2、知道關心生病的朋友。

3、感受健康的快樂。

活動準備:

畫有幼兒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等發病時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引入活動。

師:最近幾天,我們班裡的越越小朋友沒來幼兒園,知道為什麼嗎?

師:為什麼會生病呢?生病了感覺怎麼樣?”

讓幼兒討論講述生病的原因及自己生病時的感受。

二、創設情境,引出活動

師:越越從小就不好好吃飯,水果、蔬菜更不愛吃,還不喜歡鍛鍊身體,所以他的身體一點不好,經常生病,這次呢,他可不是平常的感冒,他的手上、腳上都長了好多小紅疙瘩,而且還發燒,可難受了,醫生還不讓他去幼兒園了呢……(出示手足口病圖片)

1、師幼共同來討論

師:越越為什麼生病了?

幼:因為越越得了手足口病,這種病會傳染,所以不能上幼兒園。

2、瞭解各種傳染病

師:那你們還知道哪些病也會像手足口病一樣會傳染給別人?

師:傳染病有很多。比如水痘、麻疹、腮腺炎……

1、 介紹傳染病危害

教師向幼兒介紹傳染病對我們身體健康的危害。

師:得了這些病也會傳染給別人,咱們一起來看一看得了水痘、腮腺炎會是什麼樣子?(出示水痘等圖片)

2、 說說生病後辦法

師:得了水痘或其他傳染病,應該怎麼辦?

小結:要及時去看醫生,聽爸爸媽媽和醫生的話,要積極配合治療。

師:怎樣預防生病?

小結:要勤喝水,飯前便後要洗手,不吃手指,不去髒、亂、臭的地方,加強鍛鍊身體,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師:怎樣才能讓我們的身體變得棒棒的,做一個健康寶寶呢?

小結:多運動,多鍛鍊,多吃水果、多吃蔬菜,不挑食,並且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這樣你就會是一個健康的寶寶。

三、 交流經驗,關心同伴

1、說出生病感受

師:你生病的時候,心裡覺得怎麼樣?爸爸媽媽是怎樣關心照顧你的?

鼓勵幼兒說出生病的時候的感受,如身體很不舒服,不想吃飯,老想躺著,爸爸媽媽很耐心很細心的照顧,讓我覺得很溫暖,在爸爸**的悉心照顧下我的病會很快好起來。

2、關心生病朋友

師:孩子們看一下,今天我們班誰沒來幼兒園?生病的小朋友,我們應該怎樣關心他呢?

小結:寶寶們,剛才你們說的真好,老師知道我們班的寶寶都是懂事的好孩子,知道關心別人,在家時如果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身體不舒服,也要多關心他們。

四、 音樂律動,體驗快樂

隨音樂《健康歌》與寶寶一起做動作,自由活動身體。

五、活動延伸,關心家人

幼兒園小班健康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瞭解生活中常見的鞋,感受它們的美和多樣性。

2.大膽地說出自己喜歡的鞋子,知道穿鞋要合腳。

3.嘗試對鞋子進行簡單的分類。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大小、顏色、形狀、用途不同的鞋子。

2.裝有各種鞋子的“神祕箱子”。

3.《幸福拍手歌》音樂;鞋子的分類標誌卡、鞋架等。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

1.出示禮物——“神祕箱子”,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2.鼓勵幼兒說說生活中常見的各種鞋的名稱和用途。

(對於各種鞋子,幼兒有一定的經驗,教師逐一有目的地引導幼兒說說高跟鞋、大頭皮鞋、旅遊鞋、拖鞋、溜冰鞋等的用途,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認識,激發了幼兒的活動興趣。)

二、鞋子展覽會

1.引導幼兒用配對的方法將鞋子佈置成展覽會。

(幼兒在聽明白了教師的要求之後,開始用配對的方法尋找箱子裡和地板上散亂的鞋子,把它們整齊地擺在教師指定的地方,幼兒的積極性很高,不一會就把鞋子擺好了。在活動中幼兒能互相幫助,有一定的糾錯能力。)

2.幼兒參觀“鞋子展覽會”,通過看看、摸摸、比比、說說,感受鞋子的美和多樣性。

(幼兒自由找夥伴交流,教師隨機觀察、引導,幫助幼兒注意各種鞋子的不同質地。由於是自己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幼兒的交流很熱烈,有的幼兒還說出了自己什麼時候穿過什麼鞋子的經驗。)

三、探索交流

1.鼓勵幼兒自主尋找喜歡的鞋子,並穿一穿、試一試。

(教師一說,幼兒都很興奮,開始選擇自己喜歡的鞋子試穿起來,有的穿著大高跟鞋歪歪扭扭地走,有的找到小小的鞋子一直穿不進去,有的穿著溜冰鞋不敢移步.有的穿爸爸的大頭皮鞋跑不動……)

2.教師隨機與幼兒交流,請幼兒談談穿上不同鞋子的感受,並組織集體交流。

(每位幼兒都挑出了自己喜歡的一雙鞋子,幼兒更願意把自己的想法與教師說.與同伴交流較欠缺,教師就組織幼兒集體交流穿鞋感受,引導個別幼兒穿上鞋子在集體面前跳一跳,讓大家一起來觀察,幫助幼兒歸納整理已有的知識經驗。)

3.引導幼兒小結:穿鞋要合腳。小朋友穿上合腳的鞋,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才會舒服。

四、鞋子找家

請幼兒按教師提供的鞋子圖示,對鞋子進行分類。

(教師邊出示標誌.邊引導幼兒如何更好地進行歸類。幼兒在歸類的過程中出現了把高跟鞋放在一個家.把大頭皮鞋放在旅遊鞋的家的情況.可能是教師出示的皮鞋實物標記只有高跟皮鞋.讓幼兒產生誤解.下一次活動可以引導幼兒自己來設計不同款式鞋子的標記。)

五、穿上合腳的鞋到戶外遊

(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目標:

1 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樹媽媽和樹葉寶寶的濃濃親情。

2 能排除大小的干擾,按黃、綠顏色對樹葉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1、一顆大樹(樹幹為主),樹葉(大小不等,合計60多片,黃色多些,綠色略少)

2、幼兒每人一個盒子,裡面放3片樹葉,放在椅子底下。

活動過程:

一、 樹葉寶寶問個好——區別顏色

1、秋天到,秋風吹,小樹葉一片一片落下來。看看,這是什麼顏色的樹葉寶寶?(黑板上拿起一片綠色樹葉)——提問幾名幼兒(綠樹葉寶寶)

2、那和綠樹葉寶寶問個好吧。

3、這是什麼顏色的樹葉寶寶?(黃樹葉寶寶,方法同上)

二、樹葉媽媽找寶寶——鞏固顏色,初步感知分類。

1、你們喜歡樹葉寶寶嗎?那請你們去撿樹葉,聽清楚,每個小朋友輕輕地到這裡(老師指著黑板)撿一片樹葉。(撿好樹葉的小朋友輕輕地回到座位)

2、老師拿一片黃樹葉,問:黃樹葉寶寶在哪裡?黃樹葉寶寶在哪裡?請把黃樹葉寶寶舉起來。

3、老師拿一片綠樹葉,問:綠樹葉寶寶在哪裡?綠樹葉寶寶在哪裡?請把綠樹葉寶寶舉起來。

重複幾次。

三、送樹葉寶寶回家——顏色對應,操作中學習分類。

1、大樹媽媽想念樹葉寶寶了,我們送樹葉寶寶回家吧。(出示顏色標記——綠房子和黃房子,放在大樹的兩邊)

2、請綠樹葉寶寶住綠房子,黃樹葉寶寶住黃房子。(分批擺放樹葉)

3、小結:樹葉寶寶又回到了媽媽身邊,真開心。綠樹葉寶寶住綠房子,黃樹葉寶寶住黃房子,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