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精選】幼兒園教案集合八篇

【精選】幼兒園教案集合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6W 次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幼兒園教案集合八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新《綱要》在中班幼兒健康領域的目標中明確提出:要為幼兒開展多種形式的身體鍛鍊活動;嘗試探索運用一種器械進行幾種不同功能的活動;採用遊戲的方式提高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體驗運動帶來的快樂。

太陽傘——孩子們相當喜歡的一種體育器械,當孩子們第一次看到這麼大、顏色這麼鮮豔的大傘,孩子們的興趣和注意點一下子全部被吸引了,能夠摸一摸、玩一玩太陽傘對於他們來說是一件很好奇、很興奮的事情。同時,通過太陽傘的不同變化,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需要和發展。從而激發孩子自主參與、積極感受集體活動帶來的快樂頗有感觸。

【過程評析】

一、活動重點:

練習在太陽傘的指點地方爬行、跳躍、鑽等動作技能。

二、活動難點:

藉助教師的語言指令判斷自己的活動形式。

三、幼兒年齡特點分析:

4—5歲幼兒(中班年齡段幼兒)大肌肉發展較為迅速,動作發展有了明顯的飛躍。活潑、好動,對事物充滿好奇,樂意遵守體育活動的規則和要求,動作的穩定性和靈活性逐漸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逐漸增強。已能適應一定的活動量和活動時間。

四、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練習在太陽傘的指點地方爬行、跳躍、感受與太陽傘一起遊戲的樂趣。

2、技能目標:藉助教師的語言指令判斷自己的活動形式。

3、情感目標:感受集體活動帶來的樂趣,與他人共享空間。

五、活動過程

1、開始部分:幼兒跟隨教師邊念兒歌邊進入場地。

①兒歌進場:小朋友,長得高。跟著老師來做操。伸伸臂,伸伸臂。彎彎腰,彎彎腰。踢踢腿,踢踢腿。蹦蹦跳,蹦蹦跳。天天鍛鍊身體好。

(評析:作為體育遊戲的匯入環節,教師用音樂、兒歌作為輔助手段,引導幼兒積極嘗試跟著教師走的方法進入場地中間,有效地激發幼兒遊戲的自主性,給予幼兒自主探索的空間。)

②熱身遊戲《快跑、快走找顏色》

介紹遊戲玩法:在我們場地的四周角落上擺上四種不同顏色的紙棒,它們是紅色、綠色、藍色、黃色四種。當老師說“跑、跑、跑跑跑,向著紅色小棒跑”,所有小朋友就要向紅色的小棒跑去。(“走、走、走走走,向著藍色小棒走”,“跳、跳、跳跳跳,向著綠色小棒跳”、爬、爬、爬爬爬,向著黃色小棒爬)

(評價:通過熱身遊戲,使幼兒身心得到充分舒展,注意力集中,為後面的活動作好鋪墊。

2、基本部分:好玩的太陽傘

教師介紹玩法:今天我們要和彩虹傘一起來做遊戲嘍,每個小朋友都抓住彩虹傘。

①爬山坡遊戲

師:請孩子們全部蹲下,輕輕地搖一搖,小海浪;123站起來,大海浪——小海浪(輕輕地搖一搖),大海浪,舉高,好往下壓。小朋友,現在的太陽傘像什麼呀?(小山坡),手要壓住啊!要不然小山坡要垮了。(請男、女小朋友交替往山坡上爬,然後休息一下),教師帶來幼兒做遊戲2—3遍。

(評析:陳鶴琴先生說過:“兒童以遊戲為生命,我們應創造適當的環境,使其天真爛漫、活潑好動的特點得到充分的發展,應多采用遊戲式的教學法,以提高教學效果。”所以在這個環節中創設了自由、寬鬆的爬山坡的活動場景。引導孩子們通過試一試、玩一玩來調動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要使幼兒鞏固爬的動作技能,學習從山腳下往山坡上爬的的本領)

②我和小球來比賽(跑、跳的動作技能)

變換遊戲的玩法,請全體孩子拉住傘沿,在太陽傘的中間放無數個小球,根據教師的語言指令拉著太陽傘跳躍。

師:孩子們,現在呀,在太陽傘上有好多的小皮球,先請女小朋友拉住太陽傘,把太陽傘抖起來,男孩子把手鬆開,站到傘的旁邊,等兒歌唸完,女小朋友不要跳了,男孩子把抖落在地上的小球都撿起來,放到籮筐裡,看看哪一隊揀到的小皮球多就算勝利,好嗎?(小皮球,真熱鬧,彩虹傘上跳跳跳,寶寶看見哈哈笑,一起撿球比賽跑,——衝啊!)

(評析:在這個環節中,孩子一開始抖太陽傘的時候是不成功的,因為每個孩子用力的不均勻使得小球跳起的高度不夠,以至於沒有幾個小球抖落到地上,根據這種情況,教師在第一次失敗的情況下,引導孩子:讓我們一起來想一想怎麼樣才會讓能讓小球跳出來呢?孩子們試了一下以後,一致認為要一起跳起來,並要有序的、一起以喊口令1、2、3、跳——的方法一起用力,最後,孩子們用跑的方法撿回了滾落到遠處的小球,通過孩子們自己的努力,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③鑽漁網

玩“網小魚”的遊戲

教師:河裡又來了許多的小雨,孩子們,你們想去捉小魚嗎?男孩子做捕魚人拉住傘沿,女孩子做小魚在傘下面游來游去,當歌曲停下來後,捕魚人用力將太陽傘往下壓,看看捕到了幾條條魚?(角色互換再次遊戲)

(唱歌)(56|54|34|5—|),(34|5—|),(26|53|)

許多小魚遊啊遊,遊啊遊,把他抓住

看看裡面有沒有小魚?是哪條小魚啊?(是哪個小朋友)

(評析::鞏固幼兒鑽的動作技能,提高練習的效果。幼兒的活動情緒會因為小魚的出現再次達到高潮,興奮點比較高,因此在這一環節組織過程中,遊戲開始階段教師必須講清楚怎麼樣去捉小魚,避免出現碰撞事故。)

3、結束部分:放鬆活動

①放鬆遊戲:鑽進蒙古包。請孩子們拉住傘沿用力抖動後,做成蒙古包,然後集體鑽到蒙古包裡面坐下來休息一下。

(評析:通過以上游戲的完成,幼兒已經消耗了較多的體能,正是需要休息的時候,教師的一句簡單指令“鑽到蒙古包裡面坐下來休息一下”,很自然地完成了動靜交替,且活動沒有停頓的痕跡,幼兒的活動和教師的指令同步,符合活動的基調。)

②幫助教師收拾場地:孩子們今天玩得開心嗎?(開心)那我們一起來放個炮仗吧!將太陽傘當作“炮仗”,全體幼兒一起抬“炮仗”高高興興回去,結束活動。

(評析:一句“那我們一起來放個炮仗吧!”將活動過渡到了最後一個環節,令幼兒和教師都感受到了輕鬆愉快的氣氛。使幼兒身心從緊張的遊戲環境中逐漸放鬆,並慢慢恢復平靜。)

幼兒園教案 篇2

中班教案《重陽節》適用於中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關心爺爺奶奶,產生為爺爺奶奶過節的願望,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朗誦兒歌,知道重陽節是老人節,讓幼兒瞭解重陽節的由來,感受重陽節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重陽節,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重陽節》教案吧。

  活動目標

1、 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朗誦兒歌,知道重陽節是老人節

2、 關心爺爺奶奶,產生為爺爺奶奶過節的願望

3、 讓幼兒瞭解重陽節的由來,感受重陽節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重陽節

4、 知道重陽節是幾月幾號

  活動重點

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朗誦兒歌

  活動難點

知道重陽節是老人節,瞭解重陽節的習俗

  活動準備

掛圖;彩紙、筆、膠水等

  活動流程

  一、談話引題

1、重陽節是誰的節日?

2、你們想為爺爺奶奶做什麼?

  二、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

1、理解兒歌內容

2、教師朗誦兒歌

提問1:兒歌裡的小朋友跟爺爺奶奶去了哪裡?

提問2:他們一起去爬山,兒歌裡用了一個什麼好聽的詞語?(登高)

提問3:爺爺登高不服老,什麼叫“不服老”?

提問4:兒歌裡的小朋友是怎樣稱呼爺爺的?

3、教師完整朗誦兒歌。

  三、幼兒學習朗誦兒歌

  四、討論給爺爺奶奶過節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讓幼兒感受到家是幼兒生命的搖籃,是他們最溫暖,最安全的港灣,爺爺奶奶是幼兒最親近的人,引導幼兒尊敬他們,為他們做些事情,做個好娃娃。

在活動中,我通過視(觀看圖片)、聽(聽歌曲)結合讓幼兒對歌曲的內容有進一步的瞭解,教師的清唱,讓幼兒在進一步理解歌詞的基礎上激發幼兒歌唱的慾望。重點引導幼兒理解好娃娃好在哪裡,然後老師用清晰的聲音清唱一遍歌曲。在引導幼兒理解歌詞中給爺爺端杯茶是因為“爺爺年紀大,嘴裡沒了牙”,給奶奶搬凳子是因為“奶奶年紀大,頭髮白花花”,使幼兒進一步知道爺爺奶奶年老體弱,需要照顧,同時也肯定了好娃娃的行為,鼓勵幼兒學習他。通過感受歌曲(打節奏)------學唱歌曲------表演歌曲,幼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

小百科: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與內涵。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過程

1事先請家長幫幼兒準備小時候的衣物、鞋子及手腳印(在嬰兒手冊裡)。

2老師拿著一雙小孩子的鞋子假裝努力的想要穿進去,但怎樣都穿不下,露出苦惱的表情說:「這是我最喜歡的鞋子,為什麼穿不進去了?嗚嗚……」。

3誘導幼兒說出腳長大了,鞋子才會穿不下,請幼兒說說還可以從哪裡發現自己長大了(如:衣服、手套穿戴不下……)?並請幾位幼兒分享相同的經驗。

4請幼兒拿出自己小時候的衣物、鞋子分別穿戴看看,再將手腳分別放在小時候的手腳印上比比看,並分享穿戴及比較之後的結果及感覺。

5翻開小種籽「買新衣」帶領幼兒看圖說話,再引導幼兒說出畫面上自己喜歡及不喜歡的衣服位置,練習序數的概念。

6帶領幼兒進行「買新衣、換新鞋」的遊戲:

(1)準備兩件(雙)比班上幼兒身形稍小的外套(以大多數幼兒體型為主)及拖鞋。

(2)將幼兒分成兩組,把幼兒的衣服和鞋子(現在年齡所穿的尺寸)分別排成一列,每組各派一位幼兒站在前方當關主。

(3)各組第一位幼兒出來,先穿上小外套及拖鞋,哨聲響起,請幼兒跑向關主並說出自己衣服和鞋子分別是第幾件(雙),由關主找到後交給該位幼兒,請幼兒換穿自己的衣服和鞋子,接著,拿著小外套及拖鞋,返回起點交給下一位幼兒。

(4)以此類推,換下一位幼兒進行遊戲;看哪一組最快完成,即為優勝。

評量

能指出衣服和鞋子是在第幾位。

能比較出小時候與現在身體上的變化。

活動結束

引導幼兒完成「好玩的數––序數」學習單。

活動目標

增進序數概念。

比較小時候與現在身體上的變化。

活動準備

搭配小種籽「買新衣」、小時候與現在的衣物(手套、襪子……)、鞋子、手腳印。

幼兒園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感知不同材料的物體發出的不同聲音

2、探索把聲音變大、變小、變長、變短的方法

3、感知聲音的產生和特點

4、在活動中鼓勵幼兒大膽闡述自己的發現,培養幼兒與他人合作的意識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6、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教學準備:

1、小鼓、小鈴、喇叭、玻璃杯、紙杯、勺子、空瓶、盒子、米、豆子等

2、錄有各種聲音的磁帶

  教學過程:

一、尋找聲音

1、請幼兒傾聽周圍有哪些聲音,是什麼發出來的

2、請幼兒事先藏起來,分別對大家說一句話,讓其他幼兒猜猜是誰在說話,引導幼兒感知每個人說話的聲音都有自己的特點

二、製造聲音

1、教師:怎麼才能讓我們的身體發出聲音?試試看(拍手、跺腳、說話、唱歌等)

2、給幼兒提供空瓶子,盒子、米、豆子等,引導他們把米、豆子等裝入不同的瓶子或盒子裡,搖擺、聽聽能發出什麼聲音,再比較一下裝的東西多少的不同是否會影響聲音,有什麼不同。

3、老師依次給幼兒提供小鼓、小鈴、喇叭等

教師:怎麼讓這些物品發出聲音?它們的聲音有什麼不同?怎樣使這些聲音變大、變小、變長、變短?

鼓勵幼兒交流彼此所用的方法

三、比較聲音的不同

1、給幼兒提供三個同樣的杯子,用勺子輕敲,聽聽聲音是否相同,在三個杯子裡裝上不同量的水,再用小勺輕敲,聽聽聲音是不是一樣,有什麼變化,哪個聲音高,哪個聲音低,想想為什麼(杯子裡的水越多,聲音越低)

2、引導幼兒用紙捲成喇叭形,用“喇叭”喊一喊,聽聽自己的聲音和平時有什麼不同。

3、給幼兒播放一段優美和一些噪音,讓幼兒聽辨,說說感覺有什麼不同。

四、遊戲:打電話

指導幼兒用一根細繩把兩個紙杯連在一起,做成“電話”玩一玩打電話的遊戲。

五、總結聲音的特點

六、結束部分:

《小樂器大合唱》

  活動反思:

活動一定要讓幼兒有提升、有發展,帶給孩子們強烈的聽覺和視覺衝擊力,拓寬了幼兒視野,提升了科學探究的素養,為幼兒今後科學探究精神的樹立奠定了良好基礎。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詩歌所表達的濃濃關愛之情,萌發樂於助人的美好情感。

2.引導幼兒用較完整的語句進行表達,培養嘗試解決問題的能力。

3.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並能有感情的朗誦、複述詩歌。

活動準備

圖片:手套,雪花。

活動程序

一、匯入

啟發幼兒討論,相互交流對震災的見聞和感受。下面聽一聽叫丫丫的小朋友是怎樣幫助災區小朋友的。

二、展開

1.出示圖片,創設詩歌情緒。

小明失去了親愛的媽媽,請小朋友們想一想,沒有媽媽的疼愛和陪伴,小明的心情是怎樣的?

(引導幼兒換位思考,體會詩歌角色的內心感受。)

冬天來了,天氣變得越來越冷了。小朋友想一想,小明此時會遇到什麼困難?我們能夠為她做些什麼?

(啟發幼兒討論,啟發幼兒積極為幫助他人想辦法)

2.教師有感情的朗誦,引導幼兒初步感知詩歌內容。

丫丫小朋友在知道小明的困難後,是怎麼想的呢?

下面,我們來聽聽她的心裡話。

3.通過啟發提問,學習詩歌內容。

提問:(1)寒冷的冬天來了,誰為丫丫織手套?

(媽媽織了一雙手套)

(2)戴著媽媽織的手套,丫丫手還冷嗎?心裡有什麼感覺?

(就象媽媽的手握著我的手。我的手很溫暖,我的心裡也很溫暖)

(3)他為什麼請媽媽為小明織一雙手套?

(小明沒有媽媽,小明也沒有手套)

(4)丫丫小朋友的心願是什麼?

(讓他的手也有,媽媽的手緊緊地握著,他的手很溫暖,她的心裡也很溫暖)

教師就詩歌主要內容進行提問,要求幼兒用詩歌內容進行回答,理解詩歌的前後練習。

4.進一步回憶鞏固,學說詩歌。

5.朗誦詩歌,昇華主題,豐富幼兒助人為樂的情感。

小結:幫助別人可以給自己和別人帶去快樂,只有奉獻愛心,相互幫助,才能戰勝困難。

提問:我們身邊還有哪些需要幫助的人?大家該怎樣做?

(啟發幼兒關注現實生活中的困難群體,能夠主動關心、幫助他們,從小培養樂於助人的良好品質)

三、結束

設計手套,獻出愛心。

幼兒園教案 篇6

主要涉及領域:語言。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初步瞭解中秋節的有關風俗習慣。

2.能在調查、訪問、欣賞等活動中獲得中秋節的相關經驗,並大膽地進行表達與交流。

3.能安靜的傾聽同伴的表述。

[活動準備]

1.家長協助幼兒收集各種資料和豐富相關經驗。

2.幼兒每人一本《嫦娥奔月》的圖書。

[活動過程]

1.交流相關經驗,知道中秋節的時間和有關風俗習慣。

(1)幼兒自由結伴交流自己調查的結果。

(2)集體交流,豐富相關經驗。(教師引導幼兒根據調查表的內容進行交流,提醒幼兒能安靜地傾聽同伴的表述)。

(3)拓展有關經驗。

★指導語:你還知道哪些關於中秋節的事情或問題?

2.通過欣賞圖書《嫦娥奔月》,瞭解中秋節的有關傳說。

(1)欣賞圖書,瞭解《嫦娥奔月》的主要故事內容。

(2)交流自己對圖書內容的理解。

★指導語:你從這本書上看懂了什麼?有什麼問題?

(3)邊看圖書邊完整地傾聽老師講述故事。

(4)交流自己聽過的其他傳說。

  幼兒園中班中秋節教案:為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伴奏

主要涉及領域:藝術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礎上,嘗試選用鈴鼓、小鈴、舞板等樂器為歌曲伴奏。

2.在看指揮演奏的過程中,能與集體的演奏保持和諧。

3.體驗集體合作演奏的快樂。

[活動準備]

樂曲磁帶、樂器(小鈴、舞板、鈴鼓等)。

[活動過程]

1.欣賞歌曲,進一步感受歌曲歡快的風格。

★指導語:你們還記得這首歌嗎?名字叫什麼?聽了有什麼感覺?

2.通過身體的動作,感受歌曲的節奏。

(1)邊聽歌曲邊拍手,初步表現歌曲的節奏。

(2)共同設計身體動作表現歌曲的節奏。

(3)看指揮分聲部進行身體動作。

3.嘗試用鈴鼓、小鈴、舞板等樂器為歌曲伴奏。

(1)模仿樂器演奏的動作表現歌曲節奏。

(2)嘗試看指揮,用鈴鼓、小鈴、舞板等樂器為歌曲伴奏。(教師提醒幼兒在演奏過程中,注意有節奏地敲擊樂器。)

(3)交換樂器進行演奏。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欣賞並學唱歌曲《報春》,感受三拍子音樂的強弱變化。

2.瞭解春天是布穀鳥叫、人們播種的季節。

3.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4.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活動準備:歌曲錄音及圖片。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認識布穀鳥。

出示布穀鳥的圖片,告訴幼兒名稱。這是什麼鳥?你們見過嗎?為什麼會叫它布穀鳥呢?

幼兒觀察畫面:畫面上有什麼?布穀鳥在做什麼?怎麼叫得?這是什麼季節?

教師小結。

2.欣賞歌曲《報春》。

聽錄音欣賞。

你聽到了什麼?聽起來有什麼感覺?

3.學唱歌曲教師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誦歌詞。

幼兒跟著教師念歌詞。

教師用鋼琴伴奏,幼兒用"嚕"哼唱。

教師範唱,引導幼兒感受音樂中三拍子的強弱變化,唱出歌曲明朗、優美的感覺。

教學反思:

在教學《報春》這首歌曲時,我首先以模擬布穀 鳥的叫聲進入教室,一下子就把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了,於是我抓住時機展開教學,同學們興趣盎然,學習效果明顯提高。但是學生歌曲唱會了後,他們就有一種完成任務的感覺,各自幹著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為了使課堂教學始終如一,我就根據所編故事中的小動物讓同學們分角色表演,然後相互評價,並頒發優勝獎,給予表彰鼓勵。因此學生始終興趣濃厚,極大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小百科:中國節令生產習俗。立春前幾日, 有人手執小鑼、竹板,一邊敲擊, 一邊口唱贊春詞,挨戶送一張春牛圖。被送人家相贈幾個小錢,稱為報春。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設計背景

各年齡段的詩歌,情感洋溢,想象豐富,語言凝練,並集中體現了語言的形式美特徵,給幼兒以強烈的美的刺激,主題單純;內容淺顯、節奏明快、韻律和諧;富有兒童情趣,讀起來朗朗上口,易於朗誦、不僅可以豐富幼兒的知識、發展語言、啟迪智慧,而且還可以使幼兒的心靈和情感受到良好地薰陶以及美的感受,所以設計此課進行教學。

教案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體驗詩歌的韻律節奏。2、喜歡識字,獨立指認生字、詞。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詩歌內容,體驗詩歌的韻律教學難點:獨立識字

教案准備

1、大背景圖一幅、貼上小動物2、錄音機、詩歌、錄音帶。3、字卡

教案過程

活動引入:

1、隨音樂有節奏的一個一個取書。2、字卡《看誰做的好》利用“起立”“坐下”“安靜”讓幼兒看字卡做相應的動作。

活動展開:

1、講:教師利用背景圖把內容編成小,邊講邊把小動物圖片(小狗、蘿蔔、松鼠、小貓、小青蛙、小鴨子、小兔)貼到背景圖上。

2、提問:<1>小花狗在地裡種了什麼?(2)它拿蘿蔔給誰?松鼠給誰?青蛙給誰?小貓給誰?小鴨給誰?(3)小兔吃了怎麼樣?我們來學一學哈哈笑的樣子。

3、教師邊朗讀《小兔吃了笑哈哈》邊出示字卡(小狗、蘿蔔、松鼠、不吃、給、小貓、小鴨、小兔)貼到背景圖上。

鞏固:

玩識字

(1)長頭髮:教師在紙上畫男女小孩頭各一個(沒有長頭髮),男女分兩組比賽,快速讀出教師所指的字卡,哪組讀的快給哪組小朋友長一根頭髮。

(2)採蘑菇:教師拿出許多小蘑菇的卡片,上面都寫有字寶寶,幼兒扮演小兔,正確的讀出蘑菇上的字寶寶才能把蘑菇採走。

(3)《找朋友》在書中找出字卡寶寶的位置。

4《朗誦比賽》完整的朗誦詩歌一遍。

活動延伸

隨音樂送書寶寶回家,並鼓勵幼兒回家之後把詩歌朗誦給家長和小朋友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