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人教版七年級上期末複習課外文言文閱讀

人教版七年級上期末複習課外文言文閱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1W 次

  (1)起之為將

人教版七年級上期末複習課外文言文閱讀

吳起者,衛人也。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卒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不旋踵,遂死於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1、解釋下面加點的字。

①起之為將( )②起為吮之( )③其父戰不旋踵( )④遂死於敵( )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

②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3、“卒母聞而哭之,”這是什麼原因?

4、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吳起是怎樣的一個人?

 (2)王冕僧寺夜讀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母曰:“兒痴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多為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

1.解釋加粗字。

(1)竊入學舍: (2)聽已: (3)冕因去: (4)恬若不見:

2.翻譯下列句子:

(1)王冕者,諸暨人。 (2)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

(3)兒痴如此,曷不聽其所為?

3.劃出本文層次,並寫出各層大意。

4、王冕是一個怎樣的人?

  (3)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孔文舉①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②,為司隸校尉。詣③門者,皆俊才清稱④及中表⑤親戚乃通⑥。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⑦親。”既通⑧,前坐。元禮問曰:“君與僕⑨有何親?”對曰:“昔先君⑩仲尼⑾與君先人伯陽⑿有師資之尊⒀,是僕與君奕世⒁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後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⒂,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cuji)⒃。

註釋

1.孔文舉:孔融,字文舉,東漢人,孔子的第二十世孫,以詩文著稱。魯國人曾任北海相 2.時李元禮有盛名:當時李元禮的名氣很大。 3.詣:前往。4.清稱:有清高的名稱。 5.中表,古代父親姐妹的兒女為外表,母親兄弟姐妹的兒女為內表,合稱中表。 6.乃通:才(予以)通報。7.府君:李元禮曾任漁陽太守,故稱“府君。” 8.既通:通報之後。既,已經。 9.僕:對自己的謙稱。 10.先君,死去的祖先。 11.仲尼:孔子,字為“仲尼”。12.伯陽:即老子,姓李,名耳。 13.師資之尊:指禮尊對方為師的敬意。相傳孔子曾問禮於老子。 14.奕(yì)世:累世,世世代代。 15.小時了了(línglì):小時聰明。了了:穎悟。 16.踧踖(cùjí):窘迫,侷促不安的樣子。

1、解釋加點的字

詣門者( ) 及中表親戚乃通( ) 既通( )是僕與君奕世為通好也( )

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 ) 人以其語語之( )

2、翻譯下面的句子。

(1)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僕與君奕世為通好也。

(2)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3、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 孔文舉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4、孔文舉是一個什麼樣的兒童?


1.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期末複習輔導內容【課外古詩詞積累篇】

2.七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專題複習

3.七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複習:閱讀

4.人教版第一學期七年級期末複習:積累與運用

5.人教版七年級上期末複習:字詞背誦複習

6.七年級上冊期末複習:語文句子仿寫及答案

7.七年級期末複習閱讀語段

8.七年級上期末複習:原文填空習題

9.七年級語文上期末複習:閱讀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