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教科版第十一冊16課《二泉映月》的誕生教案

教科版第十一冊16課《二泉映月》的誕生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5W 次

《二泉映月》的誕生是教科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課文通過描寫瞎子阿炳悲慘的命運和創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艱辛歷程,讚揚阿炳熱愛生活,熱愛音樂,敢於同命運抗爭,超越苦難,戰勝苦難,追求光明和美好的精神。

教科版第十一冊16課《二泉映月》的誕生教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的感人詞句。進行想象補白寫話訓練。

3.瞭解《二泉映月》這首二胡曲的誕生過程。感受民間藝人阿炳創作不朽名曲的艱辛歷程,敢於同命運抗爭,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感受民間藝人阿炳創作不朽名曲的艱辛歷程,敢於同命運抗爭,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本課的教學重點為引導學生感受阿炳熱愛生活,熱愛音樂,敢於同命運抗爭,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品讀課文,獲得最深的情感體驗呢?我尋求了課堂教學與資訊技術的有效結合點——以語文學習為載體,把資訊科技滲透到語文教學當中去,將傳統的語文文化精髓“以讀悟情”和現代資訊科技進行有機整合,通過老師、學生、教材、媒體多邊互動,有力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文字和學生心靈之間架起互通的橋樑,形象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感悟,使學生受到薰陶,獲得啟迪。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課件呈現畫面)師:淡淡的月光、婆娑的樹影、清脆的蛙鳴、悅耳的鳥叫,構成了一幅靜謐而又歡暢的夏日黃昏,這裡就是位於無錫錫惠公園龍光塔下的“天下第二泉”,我國著名的民間樂師華彥鈞,小名阿炳,他的童年就生活在這流水淙淙、秋蟲唧唧的二泉邊,自然界的聲音給了阿炳無限的靈感,就在這美麗的二泉邊,阿炳開始了他的音樂人生。也就是在這美麗的二泉邊,因為這人,因為這景誕生了一首悽美哀婉的傳世名曲——《二泉映月》。

  二、初讀感知,走近阿炳。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師述讀書要求,我國宋朝大教育家朱熹曾說過,讀書有三到,謂:)

2.你認為是什麼使阿炳他能夠創作出這首享譽世界的《二泉映月》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試著概括一下.(經歷苦難,熱愛音樂。)

  三、精讀感悟,走進阿炳。

1.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阿炳的生活,走進阿炳的音樂世界,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阿炳經歷了哪些生活上的苦難?哪些地方又體現了阿炳對音樂的喜愛,圈畫出相關詞句,做以批註。完成要求後可與同桌之間進行交流。

2.學生彙報,師相機指導

(1)經歷苦難:

(學生回答預設概括:雙目失明之苦街頭賣藝之苦遭人欺凌之苦孤苦伶仃之苦病磨纏身之苦)

在學生彙報後,安排想象補白寫話訓練,加深對阿炳苦難的感悟。

我想,雙目失明的阿炳所經歷的苦難還有好多好多在書中不曾寫到,現在就讓我們穿越歷史的時空,走進70多年前阿炳的那一段生活。冬天,大雪紛飛,寒風刺骨,阿炳要如何面對?夏天,驕陽似火,烈日炎炎,阿炳又是怎樣渡過?老師這裡有兩個場景,請你任選一個,寫寫阿炳所遇到的苦難。

(課件播放《長悲情》,大螢幕出示:冬天,大雪紛飛,寒風刺骨,阿炳_________。夏天,驕陽似火,烈日炎炎,阿炳___________。學生寫話,教師巡迴指導)

(2)熱愛音樂

同學們,阿炳經歷著生活上的苦難,品嚐著人生的苦澀,但面對悲慘的命運,阿炳放棄了嗎?就此頹廢了嗎?是的,他沒有自暴自棄,他用對音樂的摯愛和痴迷抒發著自已對命運的抗爭,抒發著自已對美好未來的嚮往,讓我們再來回顧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阿炳對音樂的熱愛和痴迷呢?

重點放在流水的淙淙、秋蟲的唧唧的擬聲詞訓練上;和練習二胡的吃苦感悟上

在學生交流和感悟過程中,師適當引讀(5、6段)夏天的夜裡,銀河已經西斜,(男生讀:他冒著……)秋天的夜裡,在清冷的月光下,(女生讀:他穿著……)自然界的聲音給了阿炳無限靈感,他的技藝越來越精湛,(生齊讀:他的感情,他的希望,他的理想,流蕩在他的十指間,流蕩在他的琴絃上,流蕩在人們的心坎裡。人們聽著聽著,有的沉思,有的嘆息,有的流淚,有的唏噓……)朗讀感悟技藝精湛,感悟排比句式。琴絃即心絃,琴聲即心聲,想象說話人們沉思、嘆息、流淚、唏噓的是什麼?引導背誦

3.《二泉映月》誕生

經過一個寒冷難熬的冬天,歷經無數苦難的阿炳,終於迎來了他人生的一個春天。懷著對音樂的痴迷與喜愛,再次勇敢而執著地在春宵月下的二泉邊拉起了他的二胡:(《二泉映月》的音樂響起,師朗誦)

阿炳的二胡聲是如此的激越,如此的悲憤,如此的蒼涼!

月色朦朧,偶爾從雲縫裡灑下來一縷清輝,月光雖然只是剎那間映照在“天下第二泉”的閃動的水波上,卻給予人們無限光明與希望……

這就是“二泉映月”

師:同學們,此情,此景,我相信會有許多感觸在你的內心深處淙淙的流動著,這哀婉、蒼涼的樂曲,似乎在講述著一個人的苦難一生,這個人就是——(阿炳),這哀婉、蒼涼的樂曲,又似乎在訴說一個人對光明與美好的嚮往和追求,這個人就是——(阿炳)。

惠山的泉,就是阿炳那失明的雙眼流出的淚,二泉的月,就是阿炳生命中那一葉不沉的舟!(苦難與喜愛的磨勵終於在他的十指間流蕩出這首曠世名曲————二泉映月,學生再讀)

  四、總結全篇,昇華主題。

師: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樂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迴響,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盪。一個乞丐,一個瞎子,一個藝人,誰在乎他的情懷?誰在乎他的命運?又有誰在乎他的絕世才華?而就在今天,我們要對已故的阿炳說:阿炳!《二泉映月》的誕生,飽含著你一生的愛與恨,憤與憂。我們讀懂了你的心,正因為你對音樂的熱愛,你對命運的抗爭,你對美好未來的無限嚮往才創造了奇蹟,才孕育出這享譽全世界的不朽的樂曲-----《二泉映月》。

孩子們,苦難帶給人們的往往是悲痛、是哀傷、是哭泣,但對於一個敢於和命運抗爭的人來說,苦難又是一筆巨大的財富。阿炳與其創作的《二泉映月》便是最好的證明,除《二泉映月》外,阿炳留下的二胡曲《聽鬆》《寒春風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也都是膾炙人口的名曲。同學們,讓我們記住阿炳,記住二泉映月,記住苦難並不可怕,學會面對,學會堅強,學會超越,命運就掌握在我們自已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