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參考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參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W 次

學科2秋天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設計參考

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與激發具有多元智慧學生的求知慾望,挖掘其智慧潛能,使有著個體差異的學生都能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積極的情感體驗,並在教師富有情趣的教學藝術誘導下,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學習,在趣味中獲知,在求知中得趣,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

教學重點

1、讀懂課文中的長句子,能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並瞭解附加成分在句子中的作用。

2、學會本課

教學難點採用多媒體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吸引學生的興趣。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拉他們走上學習的主體地位,在自然、自如、自娛、自悟中完成學習任務。

教具準備ppt錄音、錄象、

教學過程

一、畫面激趣談話匯入

1、你知道一年有哪四個季節?(春、夏、秋、冬)

2、(畫面)這裡的風景到底是哪個季節呢?

(學生根據畫面上的紅色楓葉、金黃的稻田、往南飛的大雁、穿上毛衣的小朋友回答是秋天) 畫面上出示課題:秋天

[利用多媒體生動逼真的有聲畫面,激起學生的興趣,輕鬆的談話讓他們無拘無束地進入課堂,並且自己揭開了題目。]

二、讀課文初步感知

1、(畫面配樂朗誦)學生聽讀課文,要求看清哪三種動物在說話,你最喜歡哪個小動物說的?記住它說了什麼?

2、學生各抒己見(畫面出示學生說到的某個句子)

導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書,用自己最拿手的辦法認字。(可採用查字典、請教別人、藉助拼音識字、上下文猜字等方法)

2、做“幫字媽媽找寶寶”的識字遊戲。 躲在每個課桌紙袋子裡的是調皮的字寶寶,字媽媽正在焦急地找尋他們,隨著字媽媽呼喚寶寶的名字,請熱心的小朋友能夠又準又快地幫忙找到字寶寶。如:字媽媽問:“飄落的飄在哪裡?”,學生邊舉起找到的卡片邊說:“飄落的飄在這裡”。此遊戲可分以下步驟完成:

(1)學生先自己認識一下字寶寶。

(2)教師扮演字媽媽,同位兩人合作找字寶寶。

(3)請一位同學扮演字媽媽,其餘同學找字寶寶。

(4)同位兩人一人扮演字媽媽,一人找字寶寶。

三、自讀感受角色體驗

1、初讀課文,(可以選擇最喜歡的句子)要求讀準,讀通,模仿剛剛聽的錄音朗讀。

2、(讓小老師上臺)點好畫面,讀自己選的句子,提醒小朋友哪些字音要注意。(畫面也相應點出)領讀句子,可提出自己的朗讀要求。

[充分給予學生時間,自讀感受,注意字音,嘗試讀好。並且安排他們體驗"老師"這個他們感興趣的角色,學習興趣濃了,學習積極性高了。]

四、比較異同感悟語言

1、(出示第一自然段)喜歡這一句的小朋友讀,你為什麼喜歡這一句?

(畫面上在第一自然段的邊上,出示"小鳥說,秋天是藍色的,因為天空是瓦藍的。")學生比較異同,你認為哪一句好,為什麼?

2、後兩句與上面教法相似。

3、指導讀好第四自然段。說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理解"多彩的圖畫"

4、你認為秋天是怎樣的?為什麼?小組交流。用"我認為秋天……我喜歡秋天"說話。你也可以注意觀察周圍之後再與老師、同學交流。

[學生在比較中體會到疊詞、形容詞的美妙,在比較後自然而然理解了最後一句感嘆句的意思。後面的延伸問題,讓學生觀察大自然,熱愛大自然。]

五、創設情景表演鞏固

1、(畫面、配樂、頭飾)分角色朗讀,給時間準備。

2、上臺表演,鞏固課文內容。

[機械的背誦學生沒有絲毫興趣,創設有美麗的畫面、動聽的音樂、有趣的頭飾的情景,學生興趣盎然,在表演中悄悄地完成了鞏固課文的任務。]

板書: 秋天

秋天到了 小草、樹葉 黃

涼風 落葉

田野裡 果園裡 其他地方

稻子 黃 蘋果 大棗 紅 打穀場

棉花 白 石榴 咧嘴 公路上

高梁 紅 葡萄 水靈 田間、房前

個人修改

你對季節瞭解嗎?我們來做猜季節的遊戲。

教後反思:

教案

學科3《古詩兩首》

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首詩的意思。

3.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詩的意境。

教具準備ppt錄音、錄象、

教學過程

一課

一、激趣匯入,引出課題。

1.談話引出課題。

我們祖國風光秀美,山川壯麗,古代流傳下來大量讚頌祖國山川的優美詩篇。第3課介紹了兩首古詩。

板書:3古詩兩首

今天老師先帶你們到遼闊的大草原去看看。

2.播放敕勒川草原風光錄影,引出詩題。

你覺得大草原怎麼樣?

這美麗遼闊的大草原名叫敕勒川,在(請查)年前流行著一首讚美它的民歌,叫《敕勒歌》。板書:敕勒歌

齊讀課題。

這首詩一直流傳到現在,今天我們來學習它。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請你們自己讀讀這首詩,遇到不認識的字把它畫下來,再看拼音多讀幾遍,把它記住。

2.同桌互讀詩句,糾正字音,再把課文讀通順。

3.開火車認讀生字。

4.指名讀課文。

提醒“見”的讀音。

三、熟讀課文,理解詞語。

1.自學詩文。

要求:(1)把詩句讀流利。想想詩中寫了哪些景物。

(2)你讀懂了哪些詞句,還有哪些詞句不明白,把它畫下來。

2.小組交流。

3.指名讀。說說詩中寫了哪些景物。

(藍藍的天空,遼闊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壯的牛羊。)

4.學生對讀懂的詞語和不明白的詞語進行交流,針對學生不明白的詞語教師解疑。

川:指平原。

敕勒川:敕勒是古代的民族,敕勒川指敕勒族居住的平原。

陰山:指陰山山脈,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偏西一帶,東西走向。(可用簡圖)

穹廬:遊牧民族所住的用氈子做的圓頂帳篷。現俗稱蒙古包。

四野:周圍,四面八方。

蒼蒼:深藍色。

茫茫:遼闊無邊的樣子。

見:露出,呈現。

四、細讀詩文,體會詩意。

1.學習第一句。

(1)指名讀第一句,說詩意。教師隨機點撥。

美麗富饒的敕勒大草原,就在陰山腳下鋪展。

天空像一頂巨大的圓頂帳篷籠罩著大草原的四面八方。

(2)展開想象,體會詩意,感情朗讀背誦第一句。

①指名讀,師生評讀。請你們想象第一句的情景,有感情地讀這一句,比比誰讀得好。

②閉眼想象詩中的情景,齊讀、背誦第一句。

2.學習第二句。

(1)指名讀第二句,說詩意。教師隨機點撥。

藍藍的天空下是遼闊的大草原,一陣陣微風吹過,使草兒低伏,

現露出一群群肥壯的牛羊。

(2)展開想像,體會詩意,感情朗讀背誦第二句。

①指名讀,師生評讀。請你們想象第二句的情景,有感情地讀這一句,比比誰讀得好。

②閉眼想象詩中的情景,齊讀、背誦第二句。

3.讀全詩,說詩意。

(1)自由讀,把詩的意思連起來說說。

(2)同桌互相說說詩的意思。

(3)指名說詩意。

五、賞讀討論,背誦詩文。

1.學了這首古詩,你最喜歡的是哪一句,為什麼?

讓學生有感情地讀出自己最喜歡的詩句,然後說說為什麼喜歡。

①小組討論。

②集體彙報,教師隨機點撥。如: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這句把天比作巨大的帳篷,蓋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讓我們看到了天地相連的景象,想起了牧民的蒙古包和他們的生活。

“天蒼蒼,野茫茫。”

讀了這句,讓我們看到了蔚藍色的天空下那遼闊的綠色大草原。

“風吹草低見牛羊。”

這一句把草原寫活了。讓我們看到茂盛的牧草和時隱時現的肥壯的牛羊。

2.背誦詩文。

這首詩就像一幅鮮活的畫面,呈現在我們眼前。讓我們再想象一下詩中壯美的情景,有感情地背誦一遍。

六、憶生字,指導書寫。

1.讀要求會寫的字:首、川、陰、似。

2.按結構記憶字形。

獨體字:首、川。

左右結構的字:陰、似。

3.指導書寫:

讓學生觀察字帖裡的字,然後描和寫。

重點指導:首、似

七、總結:

第二課時

一、激趣匯入,引出詩題。

1.背誦《敕勒歌》。

膾炙人口的北朝民歌《敕勒歌》描繪了雄奇壯麗的草原風光。今天老師再帶你們到風光秀麗的廬山看看。

2. 廬山風光錄影,引出詩題。

學生觀看後,談談對廬山的印象。

廬山秀麗的風光,吸引了古今中外許多文人來觀賞,並留下了很多有名的詩篇。今天我們來學習讚美廬山瀑布的古詩《望廬山瀑布》。

板書:望廬山瀑布

3.介紹詩人

誰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

師生交流蒐集到的有關李白的資料。

4.讀題,解題。

齊讀課題,“望”是什麼意思?

再讀讀課題,想想為什麼用“望”不用“看”?

二、初讀詩文,讀準字音。

1.自由讀詩句,藉助拼音讀準字音。

2.小組合作讀詩句,互相糾正字音,把詩句讀正確。

3.開火車認讀生字。

4.指導名讀全詩。

三、再讀詩文,理解詞語。

1.自學詩文,邊讀邊想讀懂了哪些詞,還有哪些詞不明白。

2.小組交流,互相解答。

3.全班交流,教師解答學生未解決的詞語。

香爐:指香爐峰,廬山西北部的高峰。

生紫煙:“生”生出。“紫煙”指山頂的霧氣在陽光照射下呈現的顏色。

九天:傳說中天有九層,九天是最高層。形容天極高。

4.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試著說說每句大意。

四、賞讀詩文,理解詩意。

1.賞讀第一句。

(1)有語氣地朗讀第一句。指句讀,齊讀。

(2)觀看,理解“生紫煙”中生的意境。(瀰漫)

(3)為什麼說是“掛”前川?

因為瀑布是從上面直瀉下來,就像掛在山前。

2.賞讀第二句。

(1)有語氣地朗讀第二句。指名讀,齊讀。

(2)觀看,體會“飛流直下三千尺”的誇張寫法及“疑似銀河落九天”的氣勢。

3.指導朗讀,體會詩情。

在學生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按節拍有感情地朗讀詩文,在讀中體會作者在詩中所表達的感情。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五、想象意境,背誦詩文。

1.讓學生看著掛圖,想象詩句中描繪的景色背誦詩文。

2.同桌互相背誦。

3.集體背誦。

4.指名背誦。

評選能正確、流利、有感情背誦詩文的小能手。

六、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要求會寫的字:尺、掛、流、煙,

2.記憶生字。

按結構記字。

獨體字:尺

左右結構的字:掛、流、煙。

3.指導書寫。

讓學生觀察字帖裡的字,然後描和寫。

重點指導書寫“流“。

七、總結談話,課後拓展。

1.這節課,我們和詩人一起領略了廬山瀑布的磅礴氣勢,體會到詩人對大自然無限熱愛的感情。

2.請同學們課後收集你喜歡的古詩。在古詩朗誦會上讀給大家聽。

板書: 古詩兩首

天 廣闊、美麗

勒樂歌 野 牛羊

望廬山瀑布 飛 三千尺

壯觀 誇張

疑 落九天個人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