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二年級語文上冊《應該聽誰的》教案

二年級語文上冊《應該聽誰的》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5W 次

《應該聽誰的》的教學設計應該依據《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段提出的口語交際要求,從二年級學生實際出發。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二年級語文上冊《應該聽誰的》教案,希望能幫到大家!

二年級語文上冊《應該聽誰的》教案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交流的興趣與願望,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口語交際活動,感受交際的樂趣。

2.學習使用普通話,引導學生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

3.在交際互動中,使學生能初步說清自己的觀點;認真傾聽並瞭解別人講話內容;態度大方、有禮貌。

4.體會故事中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樂於交流,說清觀點,認真傾聽別人講話,在交流中發展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準備

1.自制動畫片《騎驢》。

2.自制教學圖片。

 教學過程

一、讀故事,瞭解短文內容及幾個基本觀點。

1.看動畫,講故事,感知短文內容。

(點評:上課伊始,生動有趣的動畫,繪聲繪色地講解,不知不覺地把學生帶入了學習的氛圍,學生定會興趣盎然。)

2.自由讀故事,瞭解文中對於爺孫倆騎驢的幾種說法。

(點評:讀故事是看動畫所無法代替的,這使學生對故事《騎驢》的四種說法逐漸明晰,為展開交流做好準備。)

3.引導學生彙報故事中的四種說法,同時板書。

(1)中年人認為兩個人不能都騎驢。

(2)老人認為應該尊敬老人,讓爺爺騎。

(3)孩子認為應該讓孫子騎。

(4)種菜的人認為有驢不騎,太笨了。

二、搭建平臺,充分交流。

1.同桌交流。

同桌相互交流:老爺爺應該聽誰的?教師提出:說清自己的想法,並能認真聽對方講話。

2.小組交流,按不同觀點分組。

(1)調查分組。

A.同意爺爺騎驢的為一組。

B.同意孫子騎驢的為一組。

C.同意不能都騎的為一組。

D.同意不騎太笨的為一組。

E.與以上四種觀點不同的同學為一組。

(點評:“按不同觀點”分組,是來自學生自己的觀點,打破了常規分組中存在的形式主義,使小組學習更具實際意義。另外,對於“與以上四種觀點不同的同學為一組”的設計,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及教師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2)組內交流。

3.彙報交流。

引導學生以各自喜歡的方式彙報,互相補充,團結合作,講清組內想法;注重師生評價,培養學生交際的情意態度和良好的交際習慣,提高交際能力。

(點評:能通過教學評價,培養學生交際的情意態度和良好的交際習慣,抓住了口語交際教學的重點。但在實際教學中,此處教學的不可預測性更強,隨時生成的課程資源很多。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應儘量考慮可能發生的情況,設計相應的教學策略。只有這樣,設計才更有針對性。)

4.不同觀點互動交流。

在相同觀點彙報的基礎上,引導不同觀點的小組進行互動交流,充分說理,說服他人。再次創設情境,使學生交際更深入。

(點評:不同觀點的交鋒,讓學生的交流活動昇華,互動性更強,交際情境自然形成。同時,在交流中,經過教師的恰當的引導、點撥,學生會逐漸體會故事所蘊含的哲理。)

三、扮演角色,感悟道理。

師生扮演角色,創設交際情境。通過這樣的交流使學生感悟故事所蘊含的道理:做事要有主見。

(點評:這一教學環節設計很巧妙。巧,是因為師生角色扮演使交際更具實際意義;妙,是因為交際過程不單是語言交流的過程,更是學生思想受到啟迪,情感得以薰陶、釋放的過程。)

四、聯絡實際,拓展交流。

引導學生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拓展交際空間。使學生逐步感知到交際是生活中的一種需要,使學生在生活中能更好地與他人交流。

(評:聯絡實際的拓展交流,豐富了交際的內容,把故事《騎驢》所蘊含的哲理內化,學生的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三、發展學生思維,鼓勵學生創新。在教學設計中,張老師鼓勵學生多元化思考,“與文中四種觀點不同的同學為一組”的設計,體現了她充分尊重學生,重視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及創新精神的培植。

(在“全國第五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活動”中,張霜老師執教的《應該聽誰的》一課獲得一等獎。)

點評:“本篇思路有點問題,設計了學生根據不同觀點分為五個小組進行組內交流並彙報的環節,但最終結果卻是“做事應有主見”,環節設計與結論沒有因果關係,邏輯上似講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