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五年級作文 > 清明節五年級作文(集合15篇)

清明節五年級作文(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43W 次

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五年級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清明節五年級作文(集合15篇)

清明節五年級作文1

窗外的陽光,打入我的心底!看,那遠處的山上,就是我長輩的家。我向往着那裏,我要去陪我的爺爺,那麼他就不再會孤單了!

傳統清明節,對所有在世的人來説,是一個既嚴肅有悲痛的節日。在那一天,我們需要用着全新的面容去看望離我們遠去的人們!他們在那個全新的世界,是否過得安樂?他們在那個快樂的地方,是否過得幸福?爺爺,你為什麼走那麼急呢?您的面容我一次也沒有看過,連照片我也沒有輕撫過。爺爺,您的孫子將來會有出息,您一定要看着!

4月5日我打好着包袱,坐着車,帶着敬畏去了枯無的墳墓前。那直直的石碑前,我的家人橫站着。爺爺,我們來看你了,你看見了嗎,爺爺……

我哭了,我不知道那時候我都幹了什麼?也許,是心情的原因吧!我為您獻了美麗的花圈,看,那多麼漂亮。我滿含着淚水,為您獻了可口的水果,時間過得好快,沒來得及向您禱告,我們就走了!

我回頭望着那座墳墓,我又哭了!它總是那樣安靜的座落山的一角!天際邊,一座墳墓和淚水在天際邊揮灑!

清明節五年級作文2

清明,天色昏沉。我和父親來到爺爺墳前,默默無語,只是靜靜站着,靜靜望着。

記得有一次,也是我和父親來祭祖,生性活潑,天真爛漫的我不知是由什麼原因竟大笑起來。回去時,父親一路陰沉着臉,到家後,劈頭蓋臉的罵了我一頓。

父親把清明吊兒掛在墳上,又拿出紙錢讓我和他一起燒。然後我跪在墳前給爺爺磕起頭來,父親在一旁唸叨着,大體是請爺爺保佑我們一家平安。

這時,我看着爺爺的墳哭了起來,父親看見後,問道:“兒時你來到這裏,只是笑,現在又為什麼哭呢?”“因為悲傷。”我答道。父親又問:“為何悲傷?”“老天不公,別的孩子可以躲在爺爺懷裏撒嬌,而我卻不能!”父親默默的看了我一陣,“哎!生死由天,你爺爺不過早日去了無恨天罷了?”父親説完後,又歎了一口氣。我聽完父親的話,心裏釋然了。

這時,天變的晴朗起來,前來祭祖的人越來越多,滿山遍野都是爆竹的聲音,這些聲音匯成了一首哀曲,飄向遠方。

我和父親在這爆竹聲中相視一笑。

清明節五年級作文3

清明節,我們一家人去白杜祖父祖母家上墳。午飯後,爸爸提議去挖筍,得到了我們一致贊同,於是我們一家人興致勃勃地出發了。

一路上,沿着蜿蜒的山路,看到茶樹上綴滿了鮮豔的花朵,紫金花虯滿了枝丫,卻不見一片綠葉,春風吹來,枝葉沙沙,花朵搖擺,真讓人陶醉!

“找到筍苞了!”

爸爸的一聲喊讓我想起了我此行的目的。我跑到爸爸身邊,看到爸爸正要揮鋤下去,可是光禿禿的路面上什麼也看不到呀!

見我一臉疑惑,爸爸停住鋤頭,指着地面説:“筍在裏面呢,你看,這裏有幾條裂縫,就是被裏面想盡快出來的筍寶寶而頂破了的。”説着,揮起鋤頭,幾鋤下去,我果然看到了躲在裏面的筍寶寶!

於是我也迫不及待地學着爸爸的樣子滿地找筍。筍寶寶真調皮,跟我玩起了捉迷藏。聽着爸爸媽媽“這裏一個!”

“又一個”的歡呼聲,我快要泄氣了。使勁地踢了一下,地面被刨起了一層土,突然,我的眼睛被嫩黃的芽兒吸引住了!哇!筍芽兒呢!

“我也找到啦!”

我歡呼雀躍起來。忙向爸爸要來鋤頭挖了起來。扒去旁邊的泥土,不一會兒,藏在泥土裏的筍寶寶露出了大半個身子。在爸爸的幫助下,胖嘟嘟的筍寶寶終於被挖了出來,我興奮極了!

這裏的筍真多,沒多久,我們滿載而歸了。想着晚上可以吃到自己挖來的筍,心裏真是樂開了花呢!

清明節五年級作文4

再有十多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了,在這個傳統的中國節日中,學校會組織同學們前往烈士墓掃墓,各個家庭也會前往拜祭祖先。下面是五年級學生有關於清明節這一天所見所聞所思的作文。

清明,在遙遠的周代已經流行。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日,歷代的詩人詞家都有關於清明盛況的描寫,自古以來人們在清明節留下了很多習俗。

清明掃墓,追祀祖先,由來已久,相沿成習。掃墓,又叫墓祭、祭掃、上墳。清明掃墓是因為驚蟄、春分已過,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墳瑩,有沒有狐兔穿穴打洞,會不會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到墳上一方面清除雜草,整修樹枝,給墳上添幾杴土;另一方面準備一些祭品,燒幾張紙錢,給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個簡單的祭掃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

古代二月,三月三有踏青之俗。“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肝聞吹笙”、“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記述的是唐人踏青盛景。古代每逢這一天,人們聚親約友,扶老攜幼,乘大好春光到郊外踏青,然後圍坐野宴,抵暮而歸。

清明前後還流傳着很多傳統的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如拔河、盪鞦韆、放風箏、打馬球、鬥雞等活動。清明節的習俗豐富多彩,歷代的記載十分浩繁。詩人懷清明之作更是爭豔奪彩,不可勝記。從這些意義上講,清明既是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的節日。

清明節五年級作文5

20xx年的清明節的前一天,我和爸爸、媽媽一家三口坐火車和汽車來到了爸爸的家鄉——湖南的一個小山村。

車快到爸爸的家鄉時,我就從車窗由裏往外看,看到了爸爸家鄉的美麗景色,有山,有河,山青水秀,感覺真美,遠處還不停傳來布穀鳥的叫聲,我心裏頓時高興極了。車到了,我們一下車,爺爺、奶奶就滿臉笑容,非常熱情和激動地接待我們,奶奶摸着我的頭用當地口音笑着説:八年沒見,羅煜都長這麼高了,長這麼大了,哈哈!我當時聽得半懂不懂,但心裏美滋滋的,我還是第一次來爸爸的家鄉,還是第一次看到從來沒見過面的爺爺、奶奶。聽爸爸説,爺爺、奶奶只在我過1週歲生日的時候才到城裏來看過我,那時我根本不懂事,我現在來到這裏,感覺這裏就是我經常夢見的地方——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好地方。

第二天是清明節,全家吃過早飯後,就要準備上山去掃墓了,一個家族的人都到齊了,我看到了許多和我差不多大的堂兄弟和堂姐妹,我高興極了,堂兄弟和堂姐妹們先用當地口音和我交流,使我聽得半懂不懂,後來他們就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和我交流了,聽到他們講的普通話,我既感到好笑又感到很親切,好笑的是他們講的普通話發音不準,聽起來挺生硬的,有的像繞口令一樣,有的像外國人講中國話一樣,挺好玩的,親切的是他們都很淳樸和友好,確實像久別重逢的親人一樣。

清明節五年級作文6

今天就是清明節了,每逢清明節我就會想起詩人杜牧寫的一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大家是否去掃過墓呢?當然我也不例外!

我們今天回老家拜山,這只是第一次而已,因為爸爸媽媽工作忙,所以好不容易才有了這一次機會。我們回到老家,吃完午飯,便向山出發了。

火辣的太陽曬的我們又增加了一點疲倦,好不容易我們來到山頂,我就拿起掃帚掃起了墓前的垃圾和落葉,看着墓碑,我不禁想起不在世的親人和我一起度過的時光,不禁潸然淚下。但是我不一會我就掃好了,每次祭祖時,我們都會想起為他們燒一些紙錢、放置一束鮮花。説着我就拿了夥計少了一炷香插在了墓前,而爸爸媽媽卻有點難過的為他少了一些紙錢。爺爺把一些雞肉、美酒和水果擺在墓前,祝願他們能在天堂的那一邊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為了我祝福他們,我們便跪了下來,好想在為祖宗守靈,願他們能保佑我們幸福平安、生體健康。祭拜完後,爸爸小心翼翼地拿着火機點燃鞭炮,放完後就走了。

我臨走時,再次瞄了一下祖宗的墳墓,擦乾了眼眶的淚水,隨着下山了。心裏怎麼感覺在百爪心撓?但我也許願祖宗能在天堂過上和我一樣的生活——快樂。通過這次祭祖,我感受到了原來祖宗在天堂的那一邊也應該有一個舒適而又温暖的“家”。所以我們應該要珍惜生命的點點滴滴,生命不是遊戲,那麼大家在清明節有木有拜過山呢?

清明節五年級作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轉眼又到清明節,淚珠滾滾如雨下,心中不禁升起絲絲的涼意。

每到清明節,我就會跟隨家人去追憶那逝去的親人,每每當我們來到他們的墳前,總會帶上他們最愛吃的食物,雞鴨魚肉樣樣齊全,我小的時候只是覺得好玩,有吃的,還有綿綿的細雨陪我玩耍,而且還很是快樂,直到我長大了,上了三年級,才稍稍領悟到了一些我從未想過的事。

又是一年清明節,我的心也跟着壓抑的氛圍緊張了起來,在太爺爺的墳前,我沒有哭,而是靜靜的佇立在他的墳前,一言不語。直到家人把香點着,把酒灑在墳前,磕了幾個頭之後,我才回過神來,也連忙給太爺爺磕頭。

清明節,清明節,總是會下雨的,今年也不例外。

傍晚時分,我們回家了,一滴兩滴的雨從天上落下,打在屋檐上,衣服上,更打在我們憂傷的心裏。這雨,應該是春雨吧!我從小就很喜歡春雨的,每次見到雨,總會在雨中奔跑,歡笑,而這一次,我沒有,而是靜靜的站在雨中,任它怎的擊打,我都默默無語,因為,我想我的太爺爺了。

雨還在下着,小草接受了春雨的洗禮,也悄悄從鬆軟的土地裏鑽出來;大樹接受了春雨的洗禮,枯枝長出嫩嫩的小綠芽;行人接受的春雨的洗禮,滴滴熱淚紛紛落;大地接受了春雨的洗禮,小溪歡快東向流;我們接受裏春雨的洗禮,世人天上笑開顏。

清明節五年級作文8

清明節,我們一家人去白杜爺爺奶奶家上墳。午飯後,我爸爸提議去挖筍,得到了我們一致贊同,於是我們一家人興致勃勃地出發了。

一路上,沿着蜿蜒的山路,看到茶樹上綴滿了鮮豔的花朵,紫金花虯滿了枝丫,卻不見一片綠葉,春風吹來,枝葉沙沙,花朵搖擺,真讓人陶醉!“找到筍苞了!”我爸爸的一聲喊讓我想起了我此行的目的。我跑到我爸爸身邊,看到我爸爸正要揮鋤下去,可是光禿禿的路面上什麼也看不到呀!見我一臉疑惑,我爸爸停住鋤頭,指着地面説:“筍在裏面呢,你看,這裏有幾條裂縫,就是被裏面想盡快出來的筍寶寶而頂破了的。”説着,揮起鋤頭,幾鋤下去,我果然看到了躲在裏面的筍寶寶!

於是我也迫不及待地學着我爸爸的樣子滿地找筍。筍寶寶真調皮,跟我玩起了捉迷藏。聽着我爸爸我媽媽“這裏一個!”“又一個”的歡呼聲,我快要泄氣了。使勁地踢了一下,地面被刨起了一層土,突然,我的眼睛被嫩黃的芽兒吸引住了!哇!是筍芽兒呢!“我也找到啦!”我歡呼雀躍起來。忙向我爸爸要來鋤頭挖了起來。扒去旁邊的泥土,不一會兒,藏在泥土裏的筍寶寶露出了大半個身子。在我爸爸的幫助下,胖嘟嘟的筍寶寶終於被挖了出來,我興奮極了!

這裏的筍真多,沒多久,我們滿載而歸了。想着晚上可以吃到自己挖來的筍,心裏真是樂開了花呢!

清明節五年級作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裏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懷念之情。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懷念和祝福,並在心裏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着。此時,我們不禁會想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潸然淚下。

遠處春的景色映入了我的眼簾,鳥兒唱着春天的奏鳴曲,漫山的桃紅柳綠,遍地金黃的油菜花,“嫩芽吹葉落”,綠油油的嫩芽長了出來,到處是一片春意盎然、萬物復甦的景象,這是一個充滿期望和祝福的季節。清明時節,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裏,我們在緬懷過去的同時,也要對未來充滿希望,珍惜生命,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不要虛度了這樣一個美好的人生。還要對生命有一個重新的認識,讓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充實實的,這樣才會不讓自己遺憾,並且對得起他人。

清明節五年級作文10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我們全家出發去外婆家吃清明果。

一到外婆家,外婆馬上端出了熱氣騰騰的清明果,還一個勁地催我,康,快吃、快吃呀!看到碧綠可口的清明果,我那不爭氣的口水呀!情不自禁地往外流,我顧不上洗手、也不管它燙不燙,伸手就抓了一塊放入口中,“燙、真燙,燙死我了,”嘴上説燙死了,可還是舍不的把它從嘴裏吐出來,管它三七二十一吞了再説,可剛進喉嚨實在是太燙了,想吐吧,吐不出來,想吞吧又不大敢吞急得我不知道怎麼辦,直好亂奔亂跳。大家看到我狼狽的樣子,都忍不住笑起來。這時舅舅問我:小饞貓,你這麼喜歡吃清明果,今天我來考考你,你知道清明果它是怎麼做的嗎?這下可把我給難住了,急中生智的我只好跑到廚房問外婆,外婆告訴我:首先把醃好的艾草洗淨、擰乾再剁碎,接着倒入已經調配好的麪粉中輕揉成團,然後把揉好的麪糰放入倒臼,要耐心地一邊捶一邊翻,一直捶到麪粉變綠為止,最後把它做成各種各樣自己喜歡的'樣子,再上鍋蒸大約蒸它二十分鐘就好了。聽外婆講完,我不由在心裏感謝起外婆來,以後還要學會珍惜這些來之不易的食物。

清明節五年級作文1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到清明節,我就會想到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今天早上,我們全家早早地起來,取出準備好的供品、鮮花、紙元寶和冥幣便啟程去祖先的墳墓。

早晨,晴朗的天氣,雖沒有詩中描寫的紛紛細雨,但有一些涼涼的,也許是因為昨天下了一夜雨吧,氣温下降了許多。一路上,爸爸將車開得很平穩,一個小時,我們便來到了墳墓的山腳下,空地中停滿了大小的車,行人都手持鮮花、元寶還有許多祭奠品。遠遠地就聞到燒冥幣的味道。偶爾,還能聽到刺耳的爆竹聲,嫩綠的小草從土裏鑽出像衞士一樣肅穆地站在那裏。有些墳墓上早已擺好鮮花與供品。啊,還有比我們來得更早的哪!

我們來到太爺爺的墳墓前,先是把墳前的亂草平了平,接下來培了一些新土,最後擺好供品,鮮花。東西全部擺好了之後我們便行了跪拜禮。行完跪拜禮後爸爸和叔叔便燒起了紙錢,我的思緒便隨着爸爸點好的紙錢飄逸着。由於紙錢太多,爸爸和叔叔用木棍撥弄着紙堆,怕燒不盡,收不到。火燒得很旺,山上的風不時的將紙灰吹起,烘烤着我,我通身暖和。我也學着爸爸的樣子也將紙元寶點燃燒給太爺爺他們。

最後祭奠完畢,我們便回家了,也許是心情的原因吧,一路上大家都不怎麼講話。但是我的心情更加的鬱悶,因為我下午還要參加考試。

清明節五年級作文12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題記

應是“一心苦讀聖賢書”久了,亦或是今年的清明來得悄無聲息,當我瞥見輕巧飛行的燕子時,我才驚覺:春色已過,清明又至了。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這一時節雨水增多,大地呈春和景明之象。

令人頗為詫異的,應是今年的清明破例遇上個大晴天,全然失去了“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意境。我已習慣了年年清明都逢雨,總覺得那雨是漫天飛舞的淚花,只有此種情景,才能給逝去的靈魂一絲慰籍,所以今年總覺得這個節不圓滿,有些殘缺。

這份心情與意境上的殘缺,大抵只能用清明特有的美食彌補吧!正如宋朝王禹俏所言:“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世間萬物,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清明除了迷濛的煙雨,品嚐時令美味也是一大特色。比如江南吃青團,客家人吃艾飯,廈門吃薄餅,我們清明節是要吃雞蛋的。

民間習俗認為,清明節吃個雞蛋,一整年都有好身體。清明節吃雞蛋,其源起是先秦時代某些地區有禁火習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雞蛋是度過這一時期的最好食品儲備。清明節這天雞蛋除了吃,還可以玩,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畫蛋”,另一種是“雕蛋”。畫的五顏六色雞蛋可以吃;而“雕蛋”僅供玩賞。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這個節日是對祖先的尊敬和懷念,希望能世代相傳。

清明節五年級作文13

100天了,最疼愛我的曾祖母去世100天了。我不知道她在天上過得好嗎,不知道她在那裏適應嗎,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在欣賞剛開的櫻花。我只知道,自從曾祖母走後我們都很想念她,想必她也十分想念我們吧!

您還在的時候,特別的疼愛我。您知道我愛吃焦糖布丁,就不辭千里的去學,我還記得您做的焦糖布丁的樣子。最外面的一層是薄薄的硬硬的焦糖,用勺子一舀,淡黃色的布丁就溢了出來,吃起來暖暖的,滑滑的,再加上外面的有點苦又有點甜的焦糖,吃起來甜而不膩,十分爽口。琥珀色的焦糖布丁在燈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鄰居家的小孩每次聞到這種香香甜甜的味道,都會來我家裏,用一大堆的理由讓曾祖母同意他們留下來吃焦糖布丁,好客的曾祖母又怎麼會拒絕呢?吃完後,我和他們便一起央求曾祖母再做一些,而曾祖母用慈祥的眼光望着我們這些小貪吃鬼,然後就又不緊不慢地做起來一個又一個焦糖布丁……

艾香飄香清明到,百草吐絲如抽刀。祭拜家冢心如絞,唯有紙錢寄天堂!曾祖母,這是我第一次在清明為您上墳。縷縷思念,歷歷在目。悠悠悽切,冥冥我心。

清明節五年級作文14

清明節,我陪着爺爺駕車駛往從未回過的故鄉。汽車在高速公路上飛馳,青青的小草和路邊小樹枝條上的嫩葉,在春風中輕盈地搖曳着,聞着嫩花嫩草撲鼻的清香,我不由地對着曠野大聲喊:春天,你好美啊!

在談笑聲中,我們的車已停在了故鄉的曬穀場上,車門剛打開,車前就圍滿了鄉親們,熱情地問:“哪兒來?找誰啊?”忽然一個滿頭銀髮的老人拉住爺爺激動地説:“老哥,回來拉!”原來是爺爺兒時的夥伴孫爺爺,他拉着爺爺的手問長問短,簡直像有説不完的話。

午飯時堂屋裏坐滿了鄉親,他們都親切地喊我“寶寶”,問我幾歲?上幾年級?那天爺爺特別高興,搶着幫我回答,並説“會背不少古詩呢。”鄉親們都叫我背一首,那天我也特別大方,站在椅子上給大家背“少小離家老大回……”

有一位老人直呼“神童、神童”,搞得我真有點不好意思了。爺爺還跟鄉親們宣佈:“我孫女兒還得過全國書法金獎呢!”旁邊又早有鄉親臨時找來了紙筆,我提筆寫了四個隸書大字“温故知新”,這又博得了鄉親們的喝彩。

孫爺爺也拉來自己上x年級的孫子,也叫他寫一張,小孫也不含糊,很快提筆寫下了正楷“展翅飛翔”四個大字,鄉親們都讚歎道:“如今的孩子呀,個個是神童!”

在這清明時節裏的第一次故鄉之行,讓我感受到了故鄉濃郁的春光和濃濃的故鄉人情。我願年年都能踏上故鄉的小路,去擁抱那最美最美的大自然、擁抱那最親最親的故鄉人。

清明節五年級作文15

清明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是一個讓人傷感的日子,也是一個讓人們思念親人的日子。

這次清明節來到爺爺的墳前,看着墳頭上葱蘢的草叢,撫摸着爺爺的墓碑,淚水不禁在眼眶直打轉,我想起了爺爺那和藹可親的樣子,也想起了我與爺爺在一起的歡樂時光…….

小時候,爸爸媽媽把我放在爺爺家,和爺爺一起生活。每天只要我一起牀,爺爺就來陪着我一起講故事,玩遊戲;每當我生氣、煩惱時,爺爺便會想出各種辦法把我逗笑;每當我肚子餓時,爺爺便會為我準備好香噴噴的飯菜;每當我摔倒在地哇哇大哭時,爺爺總在一邊鼓勵我説:男子漢,勇敢些,哪裏摔倒就從哪裏爬起來;每當……想着想着,眼淚不由自主地奪眶而出。

後來,我隨爸媽進城讀書。可一到放假,我總是去鄉下看望爺爺。就在爺爺去世的前一段日子,我又去看了他一次,發現了他蒼老的臉龐像白紙一樣沒有血色。我覺得他好像生了什麼病,可任憑我怎麼追問他,他始終不説。誰知我們回到家沒幾個星期,他去世的消息便傳進了我的耳朵,原來那一次居然是我們跟爺爺的最後一次見面。那時爺爺已經病得很重了,為了不影響爸媽的工作,為了不讓我學習分心,他硬是堅強地挺着不説實話。可我們最終卻沒有多陪他一段時間。

一陣涼颼颼地風拂過我的臉龐,我從回憶中清醒過來。看着爺爺的墳墓,我心中暗下決心:爺爺,您安息吧!我一定會勤奮學習,用優異的成績來報答您!我一定會以您為榜樣,堅強面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