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讀蘇軾作文

讀蘇軾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34W 次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蘇軾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蘇軾作文

讀蘇軾作文1

一身正氣出於天地之間,滿腔報國熱血撐起愛民、愛國之心,口出豪言誓將大宋統於吾王,烏台被貶後放情山水,隨緣自適,又是何等豁達開朗。

你在這個月出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的夜晚,與朋友泛舟赤壁,飲酒作樂。你沒有因為烏台詩案被貶一蹶不振。你畢竟是心胸開豁之人。然而,當你放情山水後,又聽到了簫聲,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簫聲,又勾起了你的哀思,剎那間惆悵積滿心頭。客怨曹操固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願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卻知不可驟得。你由此感悟人生: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不可能保持不變;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存大的,不用羨慕長江無窮和明月永不增減。

你決定共享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如此,不會被人世間的得失所困擾了。

你忘記雙鬢的銀絲,左牽犬,右擎蒼鷹,策馬奔騰,一派大將風範,帶眾人浩浩蕩蕩踏過平崗,你會挽雕弓如滿月,誓將大宋一統於吾王,你老當益壯,撐起了報效祖國的鐵膽丹心。揮灑筆墨寫下西北望,射天狼的那一刻,你愛國熱血高漲。但你一心為國,卻換來了小人的破壞,一貶再貶,可心中還掛念百姓,你堅持為官一志,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築堤,儋州授館,興修水利,架橋鑿井,賑災施藥,都只為百姓。

其實,我知道你也有兒女情長,那年中秋,多了幾份悲涼,團圓的日子,唯獨只有你一人賞月,對酒當歌。你一定很寂寞吧?否則怎會無眠。你想,你念,你思,可是卻沒沒辦法與家人團聚,你心裏雖苦,可還是在詩末寫上了自己的'祝願: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轉悲為喜,你豁達對待。

你身上閃爍着智慧光芒的睿智思想,擁有超凡脱俗的曠代才華在,千年來,你受到那麼多人的愛戴而理所當然。

讀蘇軾作文2

明月高掛,靜謐得引人遐思。夢裏,不知多少次,那一雙滿是皺紋,蒼老無比而又飽經風霜的手,似乎在訴説着它主人坎坷的一生。但那雙手依然緊握着筆,執着地寫下一篇篇詩詞文賦,我是多想握住這雙手,只遺憾,一切只能在夢中。

又是細雨濛濛的初春,蘇堤也被浸得發亮。我踩着散發着清香的泥土,向那兒望去,朦朧中似乎看到了忙碌的身影,那雙手正在搬着一塊塊大石頭,濕嗒嗒的水和泥殘留在你的手上,我多想握住你的手,為你抹去污漬,只因,你並不屬於這裏。

我多想握住你的手啊!讓我感受一下這神奇的手。這雙手寫下了多少千古詩詞。

多少詩詞在這手下誕生!我看着你一路走來,那雙手無時不握着筆在紙上盡情揮舞着,留下了亙古不變的印記。“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是你的情懷,這是多麼寬廣豁達的胸懷啊!你不追求物質的佔有,只在乎精神上的滿足。“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道不盡你那萬千衷腸。這是一種怎樣的.生活追求?這又是一種多麼高潔的品質?就讓我握住你的手吧,讓我給那微微顫抖的手帶去些許的安慰。“揀盡寒枝不肯棲”,是你的堅決;“羽化而登仙”,是你美好的嚮往;“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是你的無奈與遺憾。

當你被貶到一個又一個地方時,我能看見,你的雙手在地上不斷地扒拉着,似乎在掙扎地重新站起來,我看到你內心在咆哮,終是隻能化為一聲長歎。讓我握住你的手吧,讓我好好地撫平你那雙手上佈滿荊棘的刺傷和歷盡風霜的皺紋吧!

在這個你沒有經歷過的現代科技社會裏,我似乎穿梭在車水馬龍中,路燈忽明忽暗,閃爍着這個世界的光明和黑暗,我只能攀附着你的雙手,帶給我一絲絲鼓勵,讓我走向未來的路,不至於那麼彷徨無助。

懷抱着激動,我邁步快速地向那兒走去,但那個叮叮作響的聲音,卻在我一點點靠近時,慢慢地消失殆盡。我終究只能與那雙手擦肩而過,惟見那兒的大石頭被浸得發亮。

當我再一次陷入夢中與你雙手緊握,一道疾雷震響,將我拉回了現實,我的手上似乎還殘留着你雙手的餘温,臉上卻惟有淚千行。

讀蘇軾作文3

我,一名普通的初中生。蘇軾,一代文豪,驚豔了歷史時光。雖然兩者不可相提並論,但是我們性格極為相似。我們均懂得繁華盡頭是落寞,塵埃深處是繁花,都始終保持極樂觀的態度,不驕、不躁,坦然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如意。

然而,從前的我並不是這樣的。從前的我愛爭愛搶不服輸,並且以自我為中心,認為在我的字典裏從來沒有失敗這個詞。也許是這種驕傲自大的性格,讓我處處遭遇瓶頸,尤其是上初中後,首先表現在交不到朋友,後來表現為成績不斷下滑,再後來我便整天自怨自艾,感覺自己已低如塵埃。

那天,語文老師説可以去他那借書看,大家都抱着好奇心去借,當然也包括我。我隨手拿了一本,是《蘇東坡傳》。行吧,我喜歡歷史人物,這倒合我胃口。

文章的第一章節對蘇軾作了一個整體介紹。作者説蘇軾是書法的集大成者,瑜伽的修煉者,東坡肉的發明者。是個愛詩詞,愛竹子,愛國家的樂天派。評價這麼高嗎?抱着懷疑而又好奇的心態,我開始閲讀。

在書中,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蘇軾的不凡與樂觀。他説,他上可為天子服務,下可為乞者效勞。這是一種多麼博大的胸襟。因王安石變法一事,他一貶再貶,從朝廷大員被貶為地方上無所事事的閒職。心中雖有憤懣卻依舊以樂觀的心態面對一切。他依舊享受生活,瀟灑恣意。

春天不會辜負每一朵花,就像歷史不會辜負每一個人才。蘇軾這個名字之所以被歷史留名,不僅僅是因為他才華橫溢,更是因為他那寬廣的胸懷,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合上書時,我似有如夢初醒之感。相比一個腹有詩書,曾經被皇帝重用被貶後仍有向上態度的人,我自愧不如。愧我的驕傲,愧我的狹隘,愧我的急躁

不知從何時起,我性格開始改變,不再企盼繁華,只願待在塵埃,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坐觀天上雲捲雲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