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我的樂土作文

我的樂土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53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的樂土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樂土作文

我的樂土作文1

在小牆的另一邊,是一片溪塘,溪塘的對面,是一片種滿“小草”的沃土,沃土上“屹立”着一幢老它,那扇木窗記錄着我和樂土的住事。

依稀記着兒時與樂土的往事……

小時候住在小村裏,除了讀書外,那就是玩,天天玩兒,沒日沒夜的玩……

“嘿!小胖,出來玩呀!”總是在朋友家門邊壓低嗓子叫一聲,再召集幾個最好的夥伴,一起在烈日下,奔跑,嬉戲。

不管離小山多遠,都會徑直朝它奔去!

“吳大爺好像不在,快上去,朋友們,衝啊!”不知誰扯了一嗓子,使得一羣赤着腳的小毛孩們“咿咿呀呀”叫着跑上山坡。

那天格外的熱,火辣辣的太陽烘烤着大地,樹上的知了不知疲憊地叫着,曾經風光一時的花兒也經不住太陽的炙烤,也懨懨地低下了頭。

可我們呢?

哈,有些孩子手上拿着鞋子,蹦着跳着:有些孩子與別的夥伴哼着他們喜歡的調調,還有些孩子特意跑向最髒的泥地裏,體會着別樣的樂趣……

“你們看!那是誰!”人羣中最眼尖的孩子用盡力吼了一聲,大家不慌也不忙,靜等着他的到了:“哎呀!地上髒,都快起來。”他沙啞地喊話,看似責備,但充滿慈愛。

“大爺好!”我們異口同聲説。並一團“擁過去。

“呵呵。”大爺笑了笑,用蒼老的手摸了摸我們己被汗水濕透了的頭髮,親切地説:“你們下次來早和爺爺説,我切西瓜給你們吃咧!”説完又笑了兩聲。

“好!好!又大又甜的西瓜!大西哩!”我們在果園子裏歡快地玩樂。和大爺盡情的交談,直至“天幕”緋紅……

樂土往事,終成回首

每當路過大大小小的園子,心中就有了止不住的悸動。因為我知道,這一片樂土已在我泛黃的記憶裏有了一席之地!

它不大,也不小,但很珍貴……

我的樂土作文2

手捧《朝花夕拾》,正津津有味的品着《從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不經意間,想起自己的一方樂土。

那曾是我小時候大部分快樂的源泉。

我給它取了名,叫“陰竹林”。

其實不過是小區中一小片竹林罷了。

説這陰竹林,構造巧妙。竹林前是一小片雜草地,從前面一直伸展到後面。而前面又有三棵粗壯的不知名的大樹。樹冠巨大,半垂着。正巧,前面像大條簾幕,進去後是一大片樹蔭,還擋住了陰竹林。

陰竹林後面的草地乾枯得厲害,後面的樹竹於也沒有前面的茂盛。看着像一片荒涼的雜草叢生之地。

陰竹林的入口很簡單,就是兩根“v”字形的竹子,但及其陝窄。進去之後,就是一段全是竹子的小路。令人意外的是,那竹子也都不見了。沒錯,我曾為了一小條路花費了半天才用手扒下。再進去一點兒,是一個較寬敞的地方。這裏本來是一大堆斷竹的聚集地,不過我把我們把它們一一搬到外面,靠在一起,讓陰竹林更隱蔽。但這中塊地唯一的缺陷在於地上——許多一分米高的竹子紮在裏面,怎麼挖、掘、刨都沒用。

一段故事,讓我深深的喜歡上了它。

當時我正費盡心思從小路走進來,卻被當中一棵竹子刺了手。

我以為竹子在故意傷害我,就把自己想像成武俠小説中的女俠客,抄起地上的一棵根斷竹,當作劍,與那竹“博鬥”起來…

竹子被我敲了半天,終於歪在一邊,我興奮極了,自己以為很了不起,拿着竹子在陰竹林裏敲敲打打……這也是我童年最快樂的一部分了。

可是,現在,這陰竹林,我什麼時候能再去一回呢?

我的樂土作文3

樂土,以何為樂上?

我的樂土並不是如魯迅先生的百草園般有着許許多多的故事,它十分的普通,甚至普通到沒有一個人知道。

記得幼時,拉着姐姐在公園裏轉悠,陽光散在了我們倆的身上。看着公園裏綠色的植被我拉住了姐姐,它是多麼的有生機,在冬日的暖陽中長了出來,我越看越有意思,走近了看,走遠了看,於是我和姐姐説:“姐姐,我們在這裏吃中午飯吧。”姐姐一臉吃驚:“得要去問奶奶同意不同意。”

不久,在這綠色的植被旁,我們吃着飯看着湛藍的天空,時不時的還會有幾聲鳥兒在鳴叫。咦!這個是什麼。我有點好奇,還散發着花香,淡淡的,並不像玫瑰般濃香,姐姐突然走過來:“我們玩捉人如何。”“一、二、三,我來了。”我躲在這樹叢中,這樹叢罩着我這小小的身體,“我抓到你了。”

姐姐一臉高興,而我也笑嘻嘻的東跑西跑,在這個公園裏,傳着我和姐姐的笑聲,這笑聲漫在了整個公園,漫在了樹叢中。

回到現在,憶起以往的趣事,還真是讓我合不攏嘴,只可惜現在是現在,以往是以往,所有的往事只在記憶中。“叮,叮,叮”電話聲響了起來,一個熟悉的聲音向我説話:“在老地方見。”我二話不説直奔出去。

那個地方沒有變,依然是樹叢茂盛,在那個地方還有一個人,沒錯,是她姐姐。即使那個遊戲已很幼稚,但,在我的眼裏,它是充滿着樂趣的,那個地方再一次充滿了歡聲笑語,沒錯,它就是我的樂上。

東土,以何為東土?它充滿了歡聲笑語,更讓我回念。

我的樂土作文4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樂土,它能使我們綻開燦爛的笑容,在這裏我們都無憂無慮,盡情玩耍,盡情歡笑……

我的樂土是我可愛的校園。因為它會使緊張萬分的我輕鬆無比;它會使眉頭緊鎖的我快樂無比。只要一走進它什麼壞情緒立刻灰飛煙滅,心情暢快愉悦。在這裏還發生了不少趣事呢!

在一個清香裊裊的早晨,我們端正地捧着書本,大聲朗讀課文,一切都是如此美好充滿了書香。但在此時,一件令人開懷大笑的事情發生了,我們班的糟亂大王—王XX推們而入,他氣喘吁吁。你瞧!他那條褲子還未提好,釦子扣得錯錯亂亂。他剛坐到座位上,語文組長就催他交作業,他提起書包,往桌上一倒,哇!真是應有盡有—小人書、朔料片、廢紙團……他從裏面抽出一個本子交給組長。又拿出“數學本”畫畫,突然,他怔住了,過了一會兒便拿着“數學本”奔向組長。我們見了,都鬨堂大笑。

上音樂課時,也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刻。老師放開音樂,我們也陶醉其中;當歌手瘋狂地唱起來時,我們跟着喊破喉嚨也在所不惜;當歌手低聲唱時,我們也細聲細語。在這裏,我們隨心所欲,沒有批評,沒有教導,只有歡快的歌聲盪漾在我們的教室中。

校園啊!我可愛的樂土,在這裏,我將拋去一切雜亂的念頭,腦袋中只剩下兩個字“快樂”是你給予了我歡笑,使我開心。

我的樂土作文5

外婆家的松樹林,它雖終沒有宮殿那般華麗,又沒有天堂那般舒適,但那一定是我最喜愛的一方樂土。

每年的寒假,我都會回外婆家,外婆家在鄉下,所以在她家的前後左右,不是松樹林就是竹林。

經過長途跋涉,一到家的我連忙我到我的表兄妹們“上山”嘍。我們上山並不是玩,而是“野外求生”

“麪包、蘿蔔、玉米糖、碗,樣樣齊全,準備上山。”表哥是老大,他是我們心中最威風的人了。

到了叢林深處,我們拿出打火機“咔咔”兩聲地上的幹樹枝就着了起來時不時的發出聲音,好像在痛苦的呻吟。我們把玉米糖一粒粒的放進碗裏,在把碗架在樹技上,我們在這一方樂土上當起了小小廚師。歡樂的笑聲此起彼伏。

我們用乾淨的小樹枝在碗裏拌着糖,慢慢地經過大火焚燒,成了糖漿,我們把樹枝放進碗裏,拌來拌去,在一拉,一條長長的絲拉了起來,糖離開了滾燙的火焰,立刻變成了固體,我們開心地吃了起來。一起聊着明天要吃什麼。

“明天,我們吃烤麪包吧!”表妹提議,“不,我們烤栗子子,有煙燻,有大火的!怎麼樣?”“好!”

松樹林有我們快樂的回憶,有兒時的歡聲笑語,我們童年的歡樂就像照片一樣存在了松樹林裏。我懷念童中的天真與純潔,更懷念童年的美好時光。

松樹林,我的一方樂土。

我的樂土作文6

樂土,並不在於大,而是在於樂。這一方樂土,就在不遠處;童年的快樂,也在不遠處…

——題記

我十分珍惜這一方樂土——爺爺的小農場。

且不必説碧綠的菜畦中生長的生機勃勃的白菜、葱、大蒜,也不必説竹架上,黃瓜、絲瓜在盪鞦韆,也不必説一條清澈的小河流過一邊,兩旁盡長着些野花——這,就是我心中的一方樂土。

屋前有一個小養雞場,公雞雄赳赳、氣昂昂地來回踱步,發出響亮的、直衝雲霄的雞鳴;母雞咯咯地叫着;小雞有着金黃的毛,羣聚在一起發出“嘰嘰”的聲音——這,就是我心中的一方樂土。

就是單一間小小的木屋就有無限樂趣。可以在樓梯上跳,在牀上打滾;也可以卧在炕上,玩弄着地瓜;還可以……

每到冬天,樂趣就更濃了——將一捆易燃的柴火放四到爐中,划着一根火柴,迅速扔到火爐裏,剛開始只有星星點點的火花,到後來“闢裏啪拉”的聲音不絕於耳,橙色的火舌躥了上來,我趕忙喊爺爺來。爺爺用他青筋暴突的手,麻利地把一小塊木板斜着放入火中,火就這樣被“馴服”了。我望着爺爺的臉,開心地笑了,爺爺也回頭笑了笑,轉身抽來一塊光滑的木板,把我凍得通紅的小腳放在木板上烤。頓時,我感到無比的温暖,將身子向炕上一卧,由爺爺抱着。我凝視着火焰,那五彩的火焰充滿了我的眼睛,輕撫着鍋底,不緊不慢,好似有魔力。我望着爺爺慈祥的面孔,慢慢閉上了眼睛———這,就是我心中的一方樂土。

當火爐中的火熄滅,只剩下幾顆黑色的火炭還有着星星點點的紅,冒着輕煙,只聽見輕輕的鼾聲。

這一方樂土,使我終生難忘……

我的樂土作文7

我一直堅信,在這大千世界,定會有完完全全屬於我的一方樂土。

八歲那年,一個炎熱的下午。我待在空調房裏津津有味地啃着冰棍兒,手裏還捧着一本書作文集。當我看完這本書之後,我在思考:這些小作者怎麼有這麼多好創意?難不成腦瓜裏有創意製造機?還是吃了創意藥丸?或者用了創意筆?這幾個問題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促使我在寫作的道路上不斷探索。

我就這樣迷上了寫作,迷上了創意寫作。

一把檀木椅,一架樟木桌,成了我在飄渺大千世界的一方樂土。

我坐在這一方樂土上,即使不看見某件事物,也能在心裏勾勒出它在童話世界的模樣。哪怕在這樂土中心靈也會有坎坷:寫作的心有時會被偶爾路過的蝴蝶勾走,一不留神,就會被樓下小夥伴兒的叫喊聲迷住了。可我仍然待在我那方樂土上。我愛它,愛它勝過新衣裳,勝過洋娃娃,就連海底的珊瑚、國王的王冠也比不上它。

樂土上的樟木桌是個百寶箱。抽屜就像個大大的肚子,一會可以抽出幾張和天鵝羽毛一樣顏色的白紙,一會又可以拿出一支很紳士的鋼筆。樂土上的檀木椅就如同汪洋中的一座小島。當你昏昏欲睡的時候,一坐上去,就精神起來,就想拿出筆,抽出紙,寫上那麼幾句,就像有女巫的魔法似的。

我也終於知道了那幾個問題的答案。他們沒有創意製造機,沒吃創意藥丸,沒用創意筆,而是因為他們也有自己的樂土。可能我喜歡寫作和我的樂土也有一部分關係,畢竟在你愛的地方做你最愛的事情,何嘗不樂意呢?

我一定要守護好我這方小小的、暖暖的、平平凡凡的樂土,它不需要那些華麗,那些高貴,也不需要那些特殊。我就愛它的純粹平凡。也正是它守着我,領着我,催着我共同駛向成功的彼岸。

我的樂土作文8

“樂土”,顧名思義,“樂土”就是快樂的地方。

以前,我認為我餓了土就是小學裏的洗手間。記得在四年級時,我們四個小夥伴在那裏結拜;記得在那裏我們曾經頭吃巧克力;記得,不高興的時候,我們曾一起在那裏哭泣……

後來,我踏進了中學的校園,曾經的樂土已經“灰飛煙滅”,初中的生活是那麼枯燥,那麼壓抑,那麼緊張,那麼迷茫,讓人喘不過氣來,初中再不像小學時那麼愜意,那麼純潔了,而我也不知所措:我的樂土到底在哪裏?

尋尋覓覓,卻始終不見樂土的蹤跡,我不免有些失落。

在一次考試失利後,我拖着批別的身軀,伴着黑夜的來臨,回到了家。我怨恨:為什麼?為什麼我這麼努力還考不到好成績?為什麼我這麼努力還找不到我的樂土……淚水擋住了我的視線。我不經意間,向樓上望去,透過淚水,我看到了從我家的窗中射出來的燈光,那燈光是那麼模糊,又是那麼温馨,再走近些,還能聞到陣陣飯香,淚水又一次打濕了我的臉龐。

走進家門,善解人意的父母似乎已經從我的臉上看出了考試成績,原本以為,我會被痛罵一頓,反而使比平時更關心我,給我盛飯,給我夾菜,隻字不提考試的事情……這一切的一切讓我的淚水又一次落下,讓我真正地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以前,我只知道在學校,在其他地方尋找我的樂土,尋找令我快樂的地方,但我卻始終忽略了一個最重要但我卻最輕時的地方——家。

在傷心事,家用它那温暖的.絲線縫合了我的傷口;在勞累時,家是我的信息場所;遇到“風浪”時,家是我最信任的避風港……

原來,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我只是暫時擁有的,只有家才是我永遠都擁有的,也只有家,才是我真正的樂土!

我的樂土作文9

在我記憶童年所生活的地方,有一個鄉村在記憶中最為深刻。我雖然只在那裏生活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但是它所帶給我的快樂是我記憶之中最美好的回憶

那個鄉村的名字已不記得了,只知道它很小,只有一兩家雜貨店,村民們主要居住在河這邊,但也是散居着的。農民的樸實氣質已在他們中間紮了根。而我有極短童年生活就是在那裏度過的。

我初到之時,沒有朋友,那時農村的科技也沒有現在科技這麼發達。在那裏,高科技極其稀少,只有當地幾家大户才有。每每我看見小朋友們聚在一起玩耍時,心裏有説不出的難受。

終於有一次,我壯着膽子向他們提出做朋友的想法時,他們很驚訝,但很快就接受了。

有一次,我們渴的發慌,當時西瓜正成熟,看見它,心中立刻想到偷幾個西瓜來吃。在小夥伴中一提,才知道他們的想法也與我一樣。

説幹就幹我們找到幾個較大的西瓜,拍一拍。"不錯,就是你了!"説完,掄起拳頭就砸了下去,"弟兄們,搶西瓜了!"過了一會,大部分人都搶到了,有些人沒吃盡興,還想吃,"行,那我們就再砸個西瓜!"有人提議到,剛説完,他們就一哄而上,有人砸了一個特別香甜的西瓜,便叫大家一起品嚐。那場面,好温馨。

等到我們全都吃得吃不下時,便躺在草坪上,一起相約第二天再來吃。

可惜,沒過幾天我就離開了。但是我將永遠懷戀那裏的生活,更不會忘記那裏的小夥伴們,以及我們一起吃西瓜的樣子。

我的樂土作文10

回憶往事,最讓我留念的,是我的老家霞關。那裏曾是我的一方樂土。

因為工作的繁忙,我的父母沒有時間來照顧我,於是幼年的我被送到了霞關由我的外公外婆照顧。

早晨,我與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的太陽共同起牀。搖着外婆的身子,讓她起來。外婆一邊給我穿衣服,一邊逗我笑。樂的我直“咯咯”的笑。

不過一會兒,我便跨着我的小籃子與外婆一起去買菜,我在前面跑,外婆在後面追。菜市場裏十分的熱鬧,吆喝聲,討價還價聲響成一片,魚在桶中拍打出的水花,飛濺在我的臉上。買好了菜,我便與外婆提着一堆的“戰利品”回了家。

外婆洗完了菜,便開始將這些菜接二連三的扔下鍋,“嗞嗞”“啦啦”一片響。外婆一會兒翻炒着鍋中的菜,一會兒添了些油,加了些醋。而我呢?正坐在自己的小餐椅上等侍着開飯呢。

下午,我與外婆沿着海灘,撿着五顏六色奇形怪狀的貝殼。白的,米黃的,金的都有;像白雲的,像海星的,像月亮的,遍地都是。

傍晚,我和外公一起去逛美食,金色的餃子,肉色的肉羹,淺黃色的炒年糕我都吃過。街道上張燈結綵,行人川流不息。

晚上,月亮高高掛在天空,將銀白色的月光灑在平靜的海面上。我依在外婆的懷中,聽着外婆講以前的故事。不一會兒,我便沉沉的睡去了。

那片土地,裝着我童年的回憶與快樂,藍藍的大海,龐大的漁船,還有金色的沙灘。那一方樂土,我永遠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