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白牆黑瓦的江南散文隨筆(精選20篇)

白牆黑瓦的江南散文隨筆(精選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56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沒少接觸或者看到經典的隨筆吧?隨筆其實就是日常生活中對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時捕捉,隨手記錄下來。經典的隨筆都有哪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白牆黑瓦的江南散文隨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白牆黑瓦的江南散文隨筆(精選20篇)

白牆黑瓦的江南散文隨筆 篇1

一卷丹青水墨染,滿池春色碧柳攬。——水墨江南

舊時的江南,房屋矮矮,石板青青,街道、河道旁不加修飾、自由生長的閒花野草,充盈着天然的浪漫與寫意。

從前的日子慢得像一首長詩,早起打一個冒號,入夢畫一個句號,從街頭走到街尾是符號中間的文字。秋來春去,日月更替,一枚花瓣,一片葉子……大大小小的事物,都有屬於它的句子。

所有的詩都是未點墨的畫,所有的畫都是未出口的詩。吳冠中先生的畫彷如一首簡約雋淡的詩,那畫中的水鄉,既恬適又活潑,一如那多山多水之地的人,既有水的靈動,又含山的沉穩。

雨是江南的裳,江南是雨的鄉。雨後碧淨的石板橋,河道兩岸的墨瓦雪牆,紅花綠條的小窗即景……一磚一瓦,一草一木,莫不在訴着南國醉人的風情。

春天歸來的時候,碧柳隨着風跑,水波裹着藍天白雲的倒影盪漾,遠處漸行漸遠的船隻,擺着雙槳,一下一下,擺進水鄉的水中央。

停下腳步罷,這裏閒漫的氣息會讓你無所適從的心沉靜下來。

當陽光從天際灑下,葉片上的露珠還未被蒸發殆盡的時候,清晨,水鄉潮濕的風輕輕柔柔地拂過耳旁,拂過枝頭的青苞和忙碌的鳥兒的翅膀。

你看呀,和水鄉一同眠去一同甦醒的你,也正和水鄉一同安定、緩慢地成長……

白牆黑瓦的江南散文隨筆 篇2

一團沉醉了千年的夢境被驚雷敲碎,於是在空中慢慢融解,彌散開來,釅稠稠地把大地充塞。天地間便沉浮在這縹緲隱約的霧靄裏。淅淅瀝瀝的雨漂白了天空的顏色,那些雨絲啊,如閨怨女子的思愁般綿長,纏繞着煙樹江河,青山村郭,模糊了彼此的界限。江天便渾然一色,升騰起揮之不去的情愫。

青磚黛瓦是江南特有的詩意,它總是濕漉漉地在煙雨中淋漓着,飛檐挑逗着迷濛的蒼穹,迎着飄飄浮浮的雨霧,如一支飽蘸詩意的筆,在天空中吐訴幽情。而檐際那一簾簾悠然滴下的水珠,深情地彈唱着古老的歌謠,那歌謠定然是積澱了千年,要不,怎地如此邈邈綿綿,不絕如縷?瓦屋上的炊煙一股股地冒出,與雨霧互相膠着,流連於村莊的上空,氤氲不散,煙裏霧裏的江南村郭便如海市蜃樓般飄搖。

青磚鋪就的小巷裏盡是濕滑的青苔,從檐上翩然而下的雨珠碰到牆頭,便濺起萬千五彩斑斕的花霰,斜飛在小巷中如一朵朵風中的蒲公英。穿過小巷的姑娘定然是傳説中的丁香姑娘,一襲潔白的短裙,帶着江南女子與生俱來的憂鬱,撐一把油紙傘,把小巷演繹成最為生動浪漫的詩境。

溪澗是繞村的玉帶,輕輕地摟着含蓄的村莊,旖旎着説不盡的風情。而輕盈地搭在溪上的板橋便巧妙地點染了這幅畫軸。“小橋流水人家”?嗯,是的,前人的詩句總是蘸足了神韻。纖巧婀娜的溪水、輕盈靈動的小橋,少不得有三兩位撐着油紙傘款款而過的江南女子,只羨得南來北往的人感歎“遊人只合江南老”了。江南的溪流卻不像北國的河川,那般一馬平川,極目盡舒,它是總婉幽虯曲、千轉百回,非把一份綢繆婉轉抒寫得一唱三歎,悱惻纏綿。

或者是乾脆把村莊託在水中。東村西落便如一葉葉浮萍盪漾在溪水的漣漪裏,以水作街,於是出出入入的盡是一色的烏篷船,坐在船舷上的女子挎着一籃新出的毛豆,抑或是剛從母雞屁股裏搜出的雞蛋,扭過身子,向川流不息的烏篷船隊伍高聲叫賣,“毛豆,毛豆,剛下的毛豆——”清麗明脆的吳儂軟語會把八尺漢子的骨頭化為繞指柔腸。長年穿行在水裏的江南的女子渾身淋漓着水汽,明眸皓齒,晶瑩似雪,飄然而過,隨着烏篷船漸行漸遠,直至遠處陡然拱起的人行橋頭,化進了煙雨蒼茫的河水裏。只留下那甜甜的帶着玉蘭花芬芳的音容,在槳聲燈影裏瀰漫。

蒼茫的江天邊上,總有幾株柔曼的柳樹在風雨中波娑,行步搖搖,悽婉如病中西子。柳樹是不需要筆墨點染的風物,那最為純美的色澤是剛被春風喚醒的,嫩嫩的,嬌翠欲滴。把柳技探進碧綠的水中,輕拂着冰清玉潔的江水,把滿腹心事一一與江水對語。驚鴻一瞥的相視,卻漾起了滿江柔情。江水清豔,那是濾盡了塵世浮華的洞明姿態,世上多少委屈情,多少不平事,多少崢嶸脾氣,多少旖旎風情,儘讓它安撫過去,化成這浩渺的煙波。

白牆黑瓦的江南散文隨筆 篇3

總是忘不了戴望舒筆下的雨巷:珠雨如簾,如夢似幻。遠處,那似丁香般哀怨的女子踏着江南的水聲,款款而來。撐一把油紙傘,踏一雙木屐,木屐踏在青石板鋪就的雨巷,雨水擊打着青石板,滴滴答答,形成一曲絕美的樂章。

江南,雨季的江南,被水汽氤氲的江南,一切都是那麼的哀怨,而惆悵。哀怨的丁香涉過江南雨,沉重的木屐踏破雨水,屐過無痕,卻在時間的流逝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永久的痕跡。

丁香漸行漸遠,直到消失在雨巷的盡頭。只有古老的青石板,還在默默地唱着古老的歌謠,訴説着歷史的一生的滄桑。

來到一扇古銅色的門前,輕輕叩響古銅的門環,走進深院。深院中的一棵古老的梧桐也被這雨季氤氲的更加惆悵。輕輕走上木樓,木屐踏在木樓上,發出古樸而沉重的聲音。

倚窗而望,煙雨濛濛。回想白娘子與許仙的悽美愛情,他們可還會相遇在西湖斷橋?壓着白娘子的雷峯塔可在搖搖欲墜?時光飛逝,白駒過隙,恐怕也湮滅不了曾經的海誓山盟。

“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溪邊尚浣紗。”西施,一代傾城佳人,卻被複國所誤。紅顏易老,歲月難留,你的容顏絕世,卻帶給你一生的悲涼。是的,國復了,而人,卻要孤寂一生。

江南,夢裏江南,終究是夢,可它,卻帶給人無限的遐想。

白牆黑瓦的江南散文隨筆 篇4

——隨筆“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

江南印象,總是詩情畫意的。

雖沒有去過江南,卻可知那裏的風景,只因有太多太多的前人感慨,他們用文字描繪墨卷,用詩句訴説美好,以至於我們漸漸地在腦海中形成畫面,像是山水畫卷般。

我想,那大概只是一種淡淡的素淨。

在我的腦海中,江南是深深雨巷,重門深掩,杏花小雨,它像煙霧繚繞的仙境一般。我雖是這般想,卻自知只是十分膚淺的理解,不知何時可以去江南,那邊是詩的世界吧。

大概我永遠也不會到江南去看,或是煙雨江南已不再古色古香,漸漸被當今的社會同化成現代文明,但我想,如若真是這樣,那便讓印象中的那個江南存留在心底,流淌在記憶裏,與塵世風景相忘罷。

我對江南的理解不深,我甚至不知何為江南,不知它身處何方。只是潛意識裏便覺得那是一個十分淡雅寧靜的地方。我不知是我自己這樣想,又或是有人如同我一樣。

大概只是因為年紀尚小,閲歷淺顯罷。

這是沒法説的事情,誰也不能讓我對於人生的理解突然深刻起來。

大概惟有我自己,才能觸摸到這個龐雜世界的真實的脈搏。我明白這種事是慢慢積累起來的經驗,所以我也不急迫於改變現狀。

即便是現在讓我去江南一趟,我想我也不一定會有更深切的感觸,只是寫下一篇流水賬式的遊記,語言稚嫩地平鋪直敍罷了。

對於我自己而言,我是沒有想要讓自己擁有“年紀輕輕便包攬羣書閲歷豐厚”一類的頭銜的。畢竟我深知我不是天才那一羣體裏的。

江南啊,它大概只是一個我此刻無法實現的夢,一個記憶裏的虛幻的剪影罷了。

它應該會一直在我的記憶裏的吧,會一直隨我到許多年後的一次夢裏,再一次到那腦海中的如畫江南去。

白牆黑瓦的江南散文隨筆 篇5

因情而生,因情而滅,訴與苦中有樂,再次相見,卻也淡然。有道是,明理無頭緒,講話不與説謊人,可卻赴往紅塵中,虛實之間已空歡。轉身回個首,俯望山水色,竟曉那人牽手來,不知是稀是喜。暗處藏,明時恍,如意隨心亦心碎,願做孤寡人間留。

無驅趕,不急躁,本以來日方長,靜坐湖中亭,飄忽也從容。萬物生情理,以情字見長,為理字不明。原是季節景,加之潤飾,詩詞歌賦參悟,竟是糊塗。車馬行,駛匆匆,流年歲月望封塵,皆以乘風草木灰。情切散,人非閒,喚得友人台階坐,許久未語心中知。

落葉歸根,日月更替,恍惚之間,百轉千回。憶往昔,江南景,琵琶琴絃彈奏,舉酒對月消愁。為情牽引,再度重遊泛舟,景雖無變化,心卻已寒涼。酌杯酒,穿腸過,醉意上頭,天地暈眩,卧於船頭眠。仿見青天,雲霧繚繞,如幻如影,如痴如醉。

人生路漫漫,只得一人尋。雖有三年五載相知之説,竟失卻消息,怎得散字終了。行跡青石板,佇立石橋邊,水中藻漂浮,亦或心搖晃。問詢宗廟祠堂,許能以故人遇,皆因緣起,無從強求。依欄杆處,微風輕拂醉意無,愁苦纏身留。

許下三生,佛祖之前,不宜誑語,山盟海誓。酒藏於地窖,越是久遠,濃烈醇香。可情卻無意,説是離散,便已永久。年華散盡,空剩思來續,遙望雲煙景,抽刀斷水流。玩味人間冷暖,焰火三月盛,卻伴九月悲秋,寒意襲人坐等暖。

古城街道,街巷人家,與清明上河相較,卻也市井圖。四合小院,院中梧桐樹,樹旁藤椅擺,鮮有人嘈雜。整頓服飾,揣三五錢幣,便可出門遊。入早市,見滿目商品,香氣撲鼻而來,勾起腹中饞蟲。油條豆漿肉包子,炊餅稀飯白開水。若是山珍海味擺,正眼不瞧自顧自。

坐於車站旁,尚才天氣漸微時,略顯冷清。雖是疲乏身心,此行算作憶苦,還有惦念處,不枉文章著。邁步移車中,虛看窗外景,不知何時停,卻也心靜。翻看詩詞裏,悲苦雖多,喜也佔幾分,添愁不語。閉目養神,昨日夜半未眠,思緒萬千。

不知多少時日過,睜眼已是別樣景。熱鬧歡騰肆意起,也只算作旁外人。嬰兒哭泣婦人嚷,孩童吵鬧探四方。學生捧書讀宋詞,搖頭晃腦學皮毛。情侶相擁許久見,淚眼婆娑沾衣衫。西裝革履身上着,創業青年把頭撓。言語不斷心已累,而立三十苦堪言。

略有小成沾自喜,一晃已過不惑年。平心靜氣已知命,開外五十迷離眼。再是耄耋車尾坐,依靠清窗燕雀飛。車輛再行百餘里,人去人留又幾何。唯我獨坐清幽處,賞雪紛飛雪消融。看遍世間百態物,自是不知人間暖。又是一站車已停,該留該離皆定數。

江南景,細雨蒙,再行此處已孤賞,物是人非人未知。歎悲慼,感炎涼,回首往事歲月裏,幾許煩憂幾時愁。若是有緣再相見,不枉重遊醉闌珊。北風吹,落葉歸,塵沙飛揚尋蹤影,不知那人燈下佇,再續江南意。

白牆黑瓦的江南散文隨筆 篇6

五月的一個煙雨朦朧的清晨,我們一行一百八十人,分乘四輛旅遊大巴,朝着我心中的聖地——江南出發,出發!

看着窗外飄飛的煙雨,我不由地想到:難道老天是要讓我們看到一個“煙雨江南”嗎?這難道是要彌補我們沒看到杏花春雨中的江南的遺憾嗎?“煙雨江南”那可是無數中國文人的精神故鄉,我們會這麼幸運嗎?

旅行途中的生活,可能有人會叫累,但那絕不會是我。靠在鬆軟的椅子上,想睡就睡,手腳不動,就到目的地了,這樣會累嗎?難道還比農田裏辛勤勞作的人還累嗎?汽車在煙雨中平穩而又飛速地穿梭着,車內温度控制在23度,温暖如春,其樂融融,讓我有些恍惚,就算是神仙,也不過是如此的手段吧。那八仙過海時,凜冽的海風吹在身上,不會有如此舒適吧。

況且車內並不是想象的那樣單調:有聚在一起打牌的,那一副完全投入的神情,哪有一絲的勞累;也有聚在一起閒談的,眉飛色舞,互相開着無傷大雅的玩笑;也有捧着手機看電影、玩遊戲、看小説的,自得其樂……

大概是受車內氣氛的影響,剛剛三十個月大的二妞也一路興奮地指着窗外的景物,激動地直叫喚,“公交車”、“大高樓”、“千鶴湖公園”……一路顯擺她能認識的東西,逗得車內一片歡笑。或是和前後鄰座的小朋友,躲在窗簾後,捉起了迷藏,這樣幼稚的遊戲,也就他們能樂此不疲。

至於我,打牌,我不會;閒談,又不善言談;看書,興奮的心又靜不下來……那就無聊了吧?不,不僅不覺得無聊,我還興致盎然,因為這窗外的景色,精彩無限,魅力無窮。

你瞧,車到興橋,路兩旁是射陽有名的杉樹林,渺茫飄逸的煙雨讓杉樹林多了一份靈氣,恍如仙境。有的地方樹下雜草叢生,茂密得不透一絲縫隙;有的地方稀稀疏疏,透着光亮,甚至林間還能見到一羣搖擺着屁股散步的大白鵝。一種《與朱元思書》中所説的“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的感覺油然而生。那一排排整齊有序的杉樹,就像嚴陣以待或接受檢閲的士兵,站立在道路兩旁。

出了杉樹林,車上高速,境界豁然開朗,看得更遠、更多了,疑似來到了夢境中的桃源。時見條塊整齊的麥子、油菜,長勢喜人,豐收在即。整齊劃一的別墅羣在煙雨中靜默着。這不就是《桃花源記》中寫的“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景象麼?勤勞的射陽人民憑着堅韌頑強的意志和勇於開拓的精神,硬是把荒涼的鹽鹼之地、荒草灘、蘆葦蕩變成了這樣的良田沃土和金灘銀蕩。立在特庸鎮路口的拓荒牛的雕塑,那正奮力向前的牛兒,緊繃起渾身的肌肉,勁頭十足,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能也是感受到了這一派和平安樂的景象,連路旁的柳樹也在煙雨中舞動着枝條,就像手拿鮮花、綵帶的少女歡慶着,也許是歡慶豐收的到來,也許是歡慶這如意的生活,亦或是在歡送着出行的我們……

車在封閉的高速上飛馳,但窗外的景色依然那麼精彩。南來北往的一輛輛滿載貨物的拖車從身邊呼嘯而過,有時會讓你覺得匪夷所思,哭笑不得。你看,這一輛裝的是一匹匹棉布,那一輛裝的是一輛輛豪華轎車,那一輛裝的是一堆堆擺放整齊的`育蘑菇的料包……突然,眼前出現一頭頭憨態可掬的豬兒睜着好奇的大眼睛瞪着你,原來是一輛運豬的拖車。

就是高速路上路過的地名,細想一下也很有意思。“張莊”、“大岡”、“老圩”……這一莊一圩、一岡一溝,已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找不到當年的影子了。也有一些地名,看到就有一種沉甸甸的感覺,如“黃橋”,現在的孩子可能只知道黃橋燒餅的好吃,卻少有人會想到當年黃橋決戰敵眾我寡的兇險,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這黃橋燒餅更是飽含軍民團結奮鬥的魚水情深。

就是路旁各式各樣的大幅標語,也會吸引你的眼球。“鹽城之星,奔馳中心”,“雙溝牡丹,花開中國”,“學習新思想,改革再出發”……這些標語無不預示着中國人民正以昂揚振奮的精神走在繁榮富強的道路上。

我們終於來到了長江邊上。氣貫長虹的江陰大橋,是中國第一座超千米跨徑的懸索橋。到目前為止長江上至少有六十座大橋了,“我正飛馳在長江上!”我驕傲地想到。用網上流行的話,就是“厲害了,我的國!”

一路綠色伴行,一路歡聲笑語,一路感慨萬千。美麗的江南,我們到了!

白牆黑瓦的江南散文隨筆 篇7

在我印象裏,這座城市並不是屬於真正的江南,大概是因為它處於江南以南,我才不得不承認它是屬於江南的。“江南好,風景舊成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給了我江南的第一印象。而“古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似乎告訴我江南的另一番景象的淒涼。

江南的每個季節都有詩作為見證,也都各有特點。來自所謂西南蠻荒之地,我在山川縱橫之中也見識了大江大河的起起落落,也領略過小橋流水的獨有魅力。江南,想象中,應該是起源於吳越文化的浙北蘇南為正宗,贛東北徽南一帶所代表的徽州文化也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認識蘇州,源於“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而揚州就因為一句“煙花三月下揚州”讓我憧憬了這麼多年;金陵秦淮河畔歌妓嘈嘈切切錯雜彈的琴聲也不絕於耳,六朝金粉所留下的粉黛自然不會因為時間而消散;杭州西湖自然不用多説,南宋偏安江南,臨安也因此盛極一時,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也讓我對東坡的詩文推崇至極。

江南自然少不了水鄉,水鄉也自然與江南的關係最為密切。因為有水,我迷戀了水鄉,我也喜歡上了那種獨有的味道,濃縮江南古樸而讓人窒息的美。一座石拱橋,幾户閒適農家,幾畝肥田,幾盞燭火,一片蛙聲吵鬧而夜靜謐,這便是心中勾勒出江南的模樣,如世外桃源般美好。

七月,江南當然以熱而著名,很多北方朋友總覺得南方重濕氣,熱天更是潮熱不堪。還好,我暗自慶幸還能應付這樣的天氣,談不上喜歡,但至少也沒有達到讓人討厭的地步。雨絕對是江南的常客,無論是哪個季節,總少不了它的身影。從牛毛般毛雨到氣勢磅礴的陣雨,這便成為南方天然季節表。每年到這個時節,熱氣騰騰的江南讓户外活動的人們有了窒息的感覺,身上總是汗津津而黏乎乎了,每天不衝一次涼,這會讓人難受一整夜睡不着。

三年前,因為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我來到了這座有着“人傑地靈”之稱的城市。失望自然有一點,跟想象中落差太大,它早就失去了那種空曠的美,而變得擁擠而雜亂不堪了。幸好還有水,無論如何,有江有湖總該是好的。我想,大概唐朝的時候一定沒有這麼熱,要不詩人應該就住不下去了吧。

七月,當是盛夏,在家鄉,早已是晴空萬里,山尖上漂浮的白雲,耳畔徐徐涼風拂過,讓人心情舒暢極了。夜晚,小城的小吃攤邊坐滿了各式各樣的食客,光着膀子的胖老闆會頭也不用抬問道:“你們兩個,吃朗子?”“來兩碗牛肉炒粉,嫩點,十串羊肉串,兩瓶冰鎮啤酒。”沒有多餘的對話,剛好説明了西南人的直爽;而此時在農村,人們就會把自家院子收拾得乾乾淨淨,搬幾條凳子坐在院子里納涼,説説今年該有好收成了,誰家娃要結婚抱孫子了。而小時候,脱光了在小河裏相互戲水的情景也會歷歷在目。

畢竟,江南不是西南,江南人説話的語調方式讓人費解。然而,任何地方的文化都不容輕視,不懂,只能是敬而遠之。以一個外地人的眼光來看這座城市,它的確沒有什麼可取之處,外出既無輕軌也沒有地鐵,遠談不上繁華,常年也見不到藍天,很難讓人心曠神怡起來。我只能憑藉古人的印象來熱愛這座城市,感受它微妙的變化,它遠不能代表江南,它只是江南眾多各有特色的城市的其中之一。

出了城區,情況竟也有些好轉。心裏想到,是四周的高樓壓得自己難受嗎?還是自己不適應這樣的氛圍呢?輾轉也走過江南幾座城市,幾個小鎮,不幸還沒有到過北方,自然不敢多加描述,更是缺乏了一個可以比較的對象,讓紙上的江南顯得有些孤獨。最喜歡的還是江南的農村,院子自然是少不了的, 幾家人合用一個院子也未嘗不多見,院子裏有規律的種些花草,也有種點葱蒜蔬菜的,這樣的格調一種和諧之感不言而喻。若是在河邊,自然最好不過,七月,正是雨水豐富的時節,河水溢出河道漫過院子的事也時有發生,當河水退去,人們依然像往常一樣坐在院子裏,吃煙喝茶,樂在其中。

一年後,或許就會離開這座城,回到我那卡斯特荒蠻之地,以後每到江南的某個地方,都會拿來與之做比較,或好或壞,它留給我的,已經遠不止“江南”二字。

白牆黑瓦的江南散文隨筆 篇8

夜闌卧聽風雨聲,點點滴落芭蕉上。江南的山水樓閣,盡都籠罩在煙雨中----題記

淅淅瀝瀝的小雨,下了一夜。天亮了,還沒有停的意思。滿天雨絲,像銀線,連着天和地。更像分別在即情人的眼淚,纏綿幽怨,訴説着難捨的離情別恨。

八月的江南,特別是雨過天晴的夜晚,景色美麗,十分迷人。湛藍深幽的天空,星星點點。一輪彎月,象一隻小船,行走在浩瀚的星空。似水的月光下,遠山重重,朦朦朧朧。近處草叢中,蟈蟈兒們正在興奮地大合唱。

這時的江南,經過火熱的夏日後,褪去了青澀和豔裝。經過綿綿秋雨的滋潤,就像一位青春少女,成長為了一位豐滿成熟的少婦。山坡上,葱綠的樹葉,有的已經漸漸變得金黃。果樹枝頭上,紅的,白的各色鮮豔花兒不見了,代之的卻是累累碩果。

田野裏,青黃色的稻穗,沉甸甸壓彎了稻杆的腰。田埂上,白髮老農,看着即將豐收的莊稼,黑黝黝臉龐上的皺紋漸漸舒展開來。這時的雨水,洗去了老農滿身的疲憊。涼爽的秋風,吹乾了老農臉上的汗水。

江南的小河,經過秋雨後,河水也不再混濁。於是一天一天,變得清澈透明,更加温婉美麗。河面上,三三兩兩的小野鴨,在互相追逐嬉戲。小橋下橫放着一隻小漁船,河邊有人悠閒自在地垂釣。河岸草灘上,拴在樹下的兩頭水牛,漫不經心在啃吃着青草。有一隻白鶴立在牛背上,四處張望,還有三,四隻白鶴悠雅地漫步覓食。

清晨公園裏,朝霞輝映下,有不少的中老年人在打太極拳,有的在跳健身舞,還有的在打羽毛球。還有對年輕情侶,在大片熏衣草前拍照。那小小的紫色花蕊,經過綿綿秋雨的滋潤,更加芳香迷人。

這時江南的秋天,氣候宜人,景色秀麗。最適合人們休閒,觀光旅遊。原野裏,大片大片的荷田,綠葉如蓋。碗大一朵一朵的荷花,有粉紅色,有白色的,粉紅嬌媚,潔白如玉。競相鬥豔。還有盤子大的綠色蓮蓬,也不甘示弱,將飽滿的蓮籽供遊人品嚐。剝一顆乳白色的蓮籽,放口裏嚼一嚼,脆生生的,頓時滿口清香四溢,沁人心脾。

幾場雨後,江南夜晚的月亮,也逐漸變得更圓更亮。桂花樹,有的綻放出金黃色的小花,有的綻放出白色的小花。涼爽的秋風中,淡淡的花香,隨着時間會越來越濃。

其實,如果你不想在野外辛苦地四處奔波。也可以在江南的古鎮,小河邊的茶館,找個靠窗的位子,靜靜地坐在裏面,愜意地品味着香茗。慢慢領略煙雨江南的韻味。這時,柳樹含煙,遠山朦朧。漫天飛舞的細雨,無邊無際,籠罩大地。河邊青石小碼頭上,大樹腳下拴了三兩隻小烏篷船。還有一隻小船,載着遊人,幌幌悠悠,在櫓聲裏,漸漸遠去,消失在煙雨中。這會的雨絲,綿綿柔柔,飄灑在人們的身上,只是有一點點涼意。它不像夏雨那樣狂急,也沒有冬雨的寒冷。人們撐着各式各樣的雨傘,輕盈地在雨中漫步。這時,河坎石欄處,倚偎着一對年輕的情侶。粉紅色小花傘下,女孩白色的裙子,在微風中擺動。這情景,決對是煙雨江南中,一道最靚麗的風景。

煙雨江南,如詩如畫,如夢如幻,美如仙境,美不勝收。這時,你靜靜地欣賞着窗外迷人的風景。熟不知,窗外的人們也在欣賞着你。其實,你何嘗不是成了畫中人。煙雨江南,朦朧的美,秀麗嫵媚的美,古樸典雅的美......她的美,詩人用再美的語言也贊不盡,畫家用再多彩的筆也難描繪!只有你親自來,身臨其境,用心體會。我深信,你來了,心中將永遠難以割捨對江南,這份深深的眷戀之情......

白牆黑瓦的江南散文隨筆 篇9

江南的四月,天空淨如洗,流水碧如玉,粉櫻正茂,落英點點,水自東流花自零落,別有一番韻味。

我坐在仿古的旅遊畫舫中,順水飄流,手中一架相機,記錄對面大街上的萬千風雲。

巷角處,一家普通的糕餅店,女主人穿着硃紅的旗袍,挽了高高的髮髻,極像民國時期的婦人,店的生意不太好,她只是坐在店門邊眯眼曬着太陽,纖長的手指,拿着一本似乎很老舊的書,眸子緊緊地盯着,但總不翻頁,也許女人不是在看書吧,也許只是在回憶,嘴笑那抹隱祕但幸福的笑被我抓拍了下來,永遠綻放在了四月暖陽下。

水邊的台階上,有個約二十有八的少婦在洗衣服,她細細地看着,用手柔柔地搓,細緻而温柔,是一件男孩的短袖,想必是個可愛的男孩吧。她用水將衣服慢慢地漂淨,直到沒有了粘粘的泡沫,才滿意地放入身旁的盆裏,凝眸一抹滿足的笑容,瞬間凝在我的相機屏上,永遠盛開在了四月的春水中。

抬頭,一個七八歲的男孩從巷中奔出,身邊緊牽着一個同樣大小的男孩,聖潔的面容浮現天使般地笑容,他與同伴説着悄悄話,説完又是一串清脆的笑聲,他們買了細而晶瑩的糖葫蘆,一蹦一跳地牽着手跑遠了,大概是尋到了好玩的去處了罷,只留下滿臉的聖潔與似乎同樣微笑的糖葫蘆,靜存在我的相機中,永遠定格在四月的春風裏。

正在遐思時,又見一個十五六歲的學生,腳泡在清涼的水中,手捧一本文言文,津津有味地揹着,左邊還有一個同齡的學生,搖頭晃腦地聽着,偶爾也會打斷一下指出同伴的錯處,再繼續晃着水裏的腳丫子,默默地聽。末了,課文背完,回頭看看同伴,欣喜的光芒展現在瞳孔中,映入我的鏡頭,按下是永不磨滅的喜悦。

畫面一幅幅閃出,閉眼,女主人幸福的微笑是對家人的愛,少婦滿足的笑是對孩子的愛,男孩甜甜的笑容是對玩伴的愛,學生欣喜的笑是對同學的愛,畫面拼接是滿滿的愛。抬頭,街中的人們笑容是那般耀眼,如夜空中的點點星光,這星光逐漸壯大,濕潤了我的眼。

彼岸那點點螢火般的愛閃耀在大街之中,濃濃地,讓我明白愛無處不在,這芸芸眾生,愛無限,愛永恆!

白牆黑瓦的江南散文隨筆 篇10

夢裏江南,江南水鄉。這一次,可是走了多個水鄉古鎮,七裏山塘、甪直,烏鎮……

故名思義,水鄉,總是與水有關,因水而生,因水而靈。一方水土,滋養一方人。因了這水,江南的水,江南人從而更温軟婉約。

漫步在古老的水鄉古鎮,縱橫交錯的河道,一座一座的小橋,古樸自然,錯落有致。河邊柳絲飄揚,小橋流水人家,烏篷船搖呀搖,年年歲歲,從昨天走到了今天。

幽長幽長的小巷,經了歲月的石板路,泛着光亮。木板搭建的房子,沿着河道而建,前門靠街,後門臨水。這裏的居民,過着一種純樸簡約的生活,時見洗衣淘米的景象,或是三幾個芳齡聚一起閒話家常。這樣的景緻,在喧囂的城裏,哪裏能得見?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人心裏夢裏都想要來看一看江南,看一看江南的水鄉,感受它婉約,寧靜,自然的氣息。

我亦如許多人一樣,帶着這樣的情意,帶着心裏夢裏走了許多遍終未達的心願,來了。

這樣一幅幅讓人心動的畫面,自然是美的,可是,我隱隱隱約約覺得好像少了些什麼,心裏總還是期盼下一個古鎮會有讓我驚喜的地方。是人太多麼?是自己心裏的期望太高麼?我説不清,我只是在期待。但當我走完了最後的烏鎮,我知道,這期盼終於變成了心頭的失落。

水,是江南的靈魂。水鄉古鎮,因水而生,因水而靈,可這水,怎麼就那樣混沌?時而還見許多的飄浮物,這不能不説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

想想,古時應該不是這樣的吧?河水應是清澈明淨的吧?是現代的發展,遊客的一擁而至,致使這裏清淨的水不再清淨,清寧的景也變成了喧囂之地。

這已經是最有代表的江南水鄉了,我夢想中的江南水鄉何時會出現?或者,將有一日,我會再來,那時,我希望看到的將是另一番景象。

我喜歡小橋流水的古樸,喜歡綠柳拂面的詩意,喜歡看水草叢生的河底,喜歡聽淙淙的流水聲從我的夢裏淌過……

白牆黑瓦的江南散文隨筆 篇11

“我在春天等你,思念隨風化做雨,等待花又開的時候和你在一起,天地之間守着我們的唯一”,可惜,這裏再也找不到你的氣息,也許在你的城市裏,早已有人把我代替,若果真是這樣,那我會祝福你。

還記得,我們第一次不經意的邂逅嗎?還記得,我們第二次驚喜地再遇嗎?第三次的許諾,這你總不能忘記吧。或許,你的誓言只是一個謊話,因為天神對於年輕人之間的海誓山盟是一笑置之的。可是,我寧願當一個天真的傻子,我信:等到你三十而立時,我未嫁,未娶,還能再見面,我們就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你説,我就是“桐油紙傘撐玉蘭”中的那個姑娘,你夢中的求之不得的窈窕淑女。我説,我在“小橋流水石皮弄,粉牆黛瓦烏篷船”的時候無時無刻不再想你,渴望再次見到你。我們都醉倒在了“春雨如酥潤江南”的詩情畫意裏,書寫着屬於21世紀的才子佳人的故事。我們一起暢談未來,説一起去觀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有個周莊”的那個天下第一水鄉。體驗一下週莊夢蝶,慢慢遊玩“水鄉小巷多,人家盡枕河”的碧玉周莊。把周莊圖書館當住處,好好飽餐一頓精神食糧。

想起我和你賽馬的畫面,心頓時澎湃起來,我知道這就是怦然心動的感覺,只屬於14歲的少女特有的荷爾蒙的作用力。我的一顆心,就這樣交付了出去。若是在古代,及笄之年是可以成婚的,我是否會相信你的迎娶?你會有這顆心嗎?就讓江南的春水,江南的湖蓮,見證這一刻吧。

望着“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江南,唱着“我在春天等你,山川歲月的約定,如果你抬頭看見那天上飄着雲,那是我們今生最美的相遇”,默默祈求上蒼,不求地久天長,只求愛一場。沒有你在身旁,或者還有什麼意義?佛祖,請你指引我方向,告訴我,我何時才能再次與他相見?

白牆黑瓦的江南散文隨筆 篇12

江南園位於20xx年唐山世園會核心區東北部,國內園東部,南臨西部園,北臨盆景專項園。江南園總用地面積7306平方米,建築總面積933平方米,建築地1167平方米。江南園以憶江南為主題,集中表現江南傳統的秀麗山水及優美的中式古典建築。還未入園,門口景牆上書寫一首詞: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憶江南》總是把人們的思緒牽到風景如畫的江南,如今遊客在北國唐山世園會就可以江南園中憶江南。

杭州園位於江南園的西南角,北面是常州園,東面是蘇州園,除去公共景觀面積,園藝景觀範圍共500多平方米。杭州園命名為“最憶園”,取自白居易的詩句“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園區巧妙運用具有江南特色的構築物和園藝小品,既表現出了豐富的杭州人文特色,又營造出了生態、環保、自然的悠美園林意境,遊客漫步園中,彷彿置身“煙雨江南”。走進杭州園中庭,迎面一棵迎客鬆站在太湖石旁揮展手臂,迎接來客。周邊三面亭廊,北邊立雪堂、東邊鎖綠軒、南邊一座小石橋通向荷風四面亭,一條長廊連接竹外一枝軒,園中粉牆黛瓦、水榭亭台,玲瓏的景緻映入眼簾,濃郁的人文氣息撲面而來。沿長廊向南,拐進另一重院落,庭院南邊是濯纓水閣,西邊是玉蘭堂,北邊是玲瓏館,進入閣中,從長方形花窗向外望去,窗外假山跌水,怪石嶙峋,笠軒和書齋分立假山兩旁,青松翠竹掩映其間,風吹葉擺,猶如一幅動態的水墨畫。

杭州園的最大亮點是蝴蝶,園內設有一道綠植牆屏風,上面有一雙蝴蝶的圖案,並設置刻有梁祝故事的書冊小品,強調化蝶的主題,這雙蝴蝶的更加神奇之處在於:通過太陽能的應用,蝴蝶可以轉動、展翅,像是要飛起來一樣,達到很逼真的效果。園中處處可見的蝴蝶圖案,將各個區域銜接起來。書齋北側的小路上,蝴蝶地雕姿態各異,美麗的“蝴蝶”與園中花草相映成趣,講述着梁山伯與祝英台雙雙化蝶的悽美愛情故事,同時也呼應本屆唐山世園會的主題“鳳凰涅盤”。

杭州園以“詩畫江南,大美杭州”為主題,以江南園林為藍本,以粉牆黛瓦、水榭亭台點綴,展現秀麗雅緻的江南風光。徜徉園內,亭台樓閣中處處題有楹聯,書法沾染了山水靈秀,詩作勾勒出江南美景。立雪堂的“高士榻上卧故友門外訪,綠竹亭前搖香風廳中聞”, 竹外一枝軒的“江頭千樹春方曉,竹外一枝夏已深”, 書齋的“書裏誰非過客,齋中吾是主人”,濯纓水閣的“清風明月是明君志,滄浪淨水可濯吾纓”。 這些充滿詩情畫意的園林景觀,展示了杭州飽含詩書的文化特色,給展園注入了靈魂。美麗的風景與人文歷史相融合,讓人陶醉在江南園林無盡的風情與美景中,流連忘返。

白牆黑瓦的江南散文隨筆 篇13

一卷丹青水墨染,滿池春色碧柳攬。——水墨江南

舊時的江南,房屋矮矮,石板青青,街道、河道旁不加修飾、自由生長的閒花野草,充盈着天然的浪漫與寫意。

從前的日子慢得像一首長詩,早起打一個冒號,入夢畫一個句號,從街頭走到街尾是符號中間的文字。秋來春去,日月更替,一枚花瓣,一片葉子……大大小小的事物,都有屬於它的句子。

所有的詩都是未點墨的畫,所有的畫都是未出口的詩。吳冠中先生的畫彷如一首簡約雋淡的詩,那畫中的水鄉,既恬適又活潑,一如那多山多水之地的人,既有水的靈動,又含山的沉穩。

雨是江南的裳,江南是雨的鄉。雨後碧淨的石板橋,河道兩岸的墨瓦雪牆,紅花綠條的小窗即景……一磚一瓦,一草一木,莫不在訴着南國醉人的風情。

春天歸來的時候,碧柳隨着風跑,水波裹着藍天白雲的倒影盪漾,遠處漸行漸遠的船隻,擺着雙槳,一下一下,擺進水鄉的水中央。

停下腳步罷,這裏閒漫的氣息會讓你無所適從的心沉靜下來。

當陽光從天際灑下,葉片上的露珠還未被蒸發殆盡的時候,清晨,水鄉潮濕的風輕輕柔柔地拂過耳旁,拂過枝頭的青苞和忙碌的鳥兒的翅膀。

你看呀,和水鄉一同眠去一同甦醒的你,也正和水鄉一同安定、緩慢地成長……

白牆黑瓦的江南散文隨筆 篇14

如果説談正衡老師是一隻股票,曾經的漫漫歲月裏,他所做的事,主要是積蓄積累。間或,翻騰一點浪花,人氣指數波動一下,增長几個點,但總體格局是平靜的。可是忽然間,他活躍起來,並直奔漲停板,第一個漲停《梅酒》、第二個漲停《説戲講茶唱門歌》,第三個漲停《梅酒》續集,還有《舌尖上的江南》……如今,他正在衝擊又一個漲停板《江南古鎮》。

江南古鎮是一個個端莊嫻靜,卻又不失明媚鮮豔的女子,她們於談老師的筆端款款走來。這些江南古鎮,我們都或深或淺地走過,看過,也算是有緣,但到底緣淺情也淺,擦身而過,再回首,似曾相識。而談老師,他與她們有緣有情,終至經歷了一場又一場的戀愛,愛得深沉雋永。陌上盡是看花客,真賞梅香有幾人?他看人之皆看,卻寫人之未寫。

一個個江南古鎮,在談老師的筆下,一步一步,踏歌而來。流淌着胭脂般緩緩洇開的崑曲的千燈,水邊傳來純樸自然黃梅唱腔的深渡,將諸多湖泊、水道、小橋攬入懷中的同裏,有着風華冠絕古今、令人浮想聯翩的美人靠的塘棲,有着堪與寧波天一閣媲美的嘉業堂藏書樓的南潯,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瓜洲,人稱“上海威尼斯”的朱家角,有着人人至愛的羊肉和逆魚的仙潭,一河碧水半河燈的西塘,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感動後世千百年詩篇的桃花潭,比周莊多了份寧靜自然、比烏鎮多了些古樸幽深、比同裏多了些精巧雅緻的木瀆,有善唱曲兒的船孃的水鄉澤國的錦溪,還有令人不忍離去的西柵之夜的烏鎮,被譽為“江南第一村”的茂林……

古鎮的故事,從古街、小路、幽巷、民居、大樹、花草、流水湖泊、小船扁舟乃至青磚黛瓦、飛檐翹角里一一傾瀉而出。煙花江南,吳儂軟語,在談老師的筆下,不是輕薄漂浮,而是厚重踏實。小鎮裏,有物有景有煙火人生有歷史人文……我們眼裏的江南小鎮只是舒捲的水袖,而談老師給我們展示的卻是水袖自如舒捲背後的功夫和內涵。美好的地方,有靈氣的地方,一定少不了碧水清流。有水便有橋,有橋便有船,有船便有船孃船伕。小橋流水人家,那是獨屬於江南的嫻靜純美。與水相伴的江南,因水而潤澤,因水而柔情,因水而豐美。江南的水,不僅滋養一方土地,滋養芸芸眾生,也孕育了獨特的風土人情、物質文化、飲食文化、人文景觀。品讀着,欣賞着,羨慕着,便痴痴地想,若是某一天能夠了無牽掛地背起行囊,沿着江南古鎮一個一個地走過去,看日出日落,賞花開花謝,走在光陰裏,老在光陰裏,多麼的好。

談老師的文字圓潤豐滿,開闔自如,卻又帶着滄桑的質感、山水的色澤,或暗香浮動,或綺麗明豔,或山高水長,每一次轉身,都是餘韻裊裊悠遠綿長。在眾人眼裏,談老師是個幸福的人,事業已成,家庭幸福,閒時山南海北地轉轉走走,或者呆在家裏養魚養花下棋,但我知道,談老師是寂寞的。話説回來,一個人,如果不寂寞或者不甘寂寞,天天熱熱鬧鬧地活着,他不可能在不長的日子裏,著出如許羨煞人的華文美章。“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喧囂的世界,不甘寂寞的人們,越發地映襯出談老師的沉靜稟性。很多人到了談老師這個年齡,早已是繁華落盡,而在他,卻是大幕初起。人生很短,痛苦很長。幸福很短,寂寞很長。豐富的經歷,厚重的學養,於無聲的歲月裏,在他心間製成了一塊一塊的磚,而今,談老師將這些磚們壘砌出一幢幢的精美大廈,《江南古鎮》是其中一幢,但更精美的,肯定還在後面,我確信。

曾聽談老師轉述某大家關於人生的感歎:牙齒好時,無豆子可吃,有豆子吃時,牙齒沒了。他轉述這番話語的意思,大約是感歎人生苦短,曾經的風華正茂,曾經的虎虎生風,轉眼間隨風而逝。只是,他不知道,他的人生,他的歷經,會令多少人豔羨。正因有了如許歲月的積澱,他的筆下方能流淌出一篇篇氤氲江南氣息的美文,我們期待着談老師更多作品的問世。

白牆黑瓦的江南散文隨筆 篇15

昨夜一場小雪靜悄悄的飄落,這是江南今冬第一場雪。

久居南方,期盼梅開更甚飄雪,但見一剪寒梅在枝頭悄然綻放,便知季節已到了一年中最深遠的時候。百媚千紅中,唯梅讓我情有獨鍾,喜歡你高貴的品質,喜歡你與生俱來的傲骨,喜歡你陶然醉人的清香,喜歡你無以倫比的那份風雅。

你原本應是瑤池的瓊枝,卻從詩經裏一路走來,悠悠穿越紅塵阡陌,三千年的風雨歷程不曾改變你最初的顏色,任它歲月如何腐蝕,任它天寒地凍如何摧殘,你依然盛開在南北風月,唐詩宋詞裏,盛開在懸崖峭壁和那塊戰火烽飛的紅巖上。寒風吹過,你抖落身上的白雪,將一抹最聖潔的嫣紅綻放在煙雨江南,綻放在此刻,我的心間。

該怎樣為着你的到來唱響一首禮讚的歌謠,該怎樣為着你的到來寫下一篇最美的文字,或者為你畫上最優雅的一筆?只怕,只怕,我的歌聲唱不出你“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的深邃;只怕,只怕,我的文字無法描述你“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的孤寂,“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的品質;只怕,只怕我的畫筆畫不出你“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神韻?且罷,還是遠看你一臉笑容的樣子,又擔心自己會痴迷你的萬種風情,且罷,還是聞聞你的清香,又唯恐會醉了醒不過來,從此再難步入俗塵。

於是只能微閉雙目,將你盡情的遐想,輕問你傲立雪中是在為誰飄香?那個梅邊吹笛的少年可否喚起玉人?那個叫易安的女詞人還在惋歎“今年恨探梅又晚”嗎?笛聲三弄將梅心驚破了多少春情意,吹笛人在飄雪中漸行漸遠,那雪頓時化成居士的千行清淚,淚眼婆娑中哀問,斷腸與誰倚?自此以後,天地茫茫,音訊渺無,相見只怕無期?“一枝折得,天上人間,沒個人堪寄!”

悠悠千古,詞人也罷,吹笛郎也好,已然逝矣,人終究活不過你這一剪梅花兒。你的生命竟然如此多情,百花叢中,唯有你在冷風裏凌寒傲雪,眾香國裏,唯有你的清香將歲月瀰漫。人們叫你青梅,早梅,臘梅,寒梅,春梅,白梅,墨梅......就連這俗世的女子都以你來冠名,掐指一算,何其之多?都想沾染你獨特的馨香,都想吸收你固有的芬芳。神州無處不梅,你以你凌雪傲寒堅貞不屈的精神,你以你清瘦高雅不亢不卑的逸韻,你以你不隨眾俗獨佔春先的個性,你以你與世無爭甘心寂寞的淡趣閒情,你更是喻示着幸福,快樂,長壽,順利,和平的“五福之花”當之無愧的被人們奉為國花。

看着你疏枝橫玉瘦,弱不經風的樣子,總讓人不由地心生愛憐,卻怎知你竟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人們只道你凜然正氣不畏嚴寒,誰曾想你也是回眸一笑風情萬種。你的蕊素瓣藏香,你的朵團玉嬌羞,你集俏,幽,雅於一身,更是有一股令人斷然不敢逼視的清韻,“冰雪林中著此生,不與桃李混芳塵。”難怪羣芳要嫉妒你,是因為你讓羣芳黯然失色啊!就算是你的寂寞也是如此的美麗,你不哀歎流年也不傷春悲秋,只是默然的或傍石而依或臨水曲斜,任憑雪覆了花容又滲入花蕊,還將最美麗的容顏綻放在人間。

我更愛冬天裏的你,皚皚白雪中一枝獨秀。看來你與雪前世早有盟約,註定一路相伴,宋人有詩曰;“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香。”是了,你與雪依依偎偎纏纏綿綿走過多少歲月多少滄桑,茫茫曠野裏你枕在冰雪的懷中,聽着寒風吹過的夢囈,安詳而温婉,不由地想再問你這梅花兒,雪,是不是你今生的宿命?

只能遠看你,不敢走近你,怕這沾了俗世的身子褻瀆了你高貴的聖潔。靜靜地觀望你,此刻所有的浮躁遠離意念,心如止水,嗅聞微風拂過你的清香,遠了那些遺留在心底的經年情事,將某個温暖的片段凝望成永恆。回望這半生漂泊,不去奢望牡丹的富貴,只想此生如一枝清逸的梅,僕僕紅塵中保留心底的寧靜,固守這份寂寞,不懼風雨不懼嚴寒,困境中選擇堅強,等待雲開日出的時候到來。

天地間最適合你棲身的地方恐怕也只有這枝頭上了,高高傲立,以輕逸若仙的風骨留守凡塵一角純淨,千山暮雪中,孤寂的你笑看蒼穹,就算哪一日凋謝也零落成泥碾作塵,芳香依如故,你翩然而去的身後,沉寂一季的冬悄然甦醒,春天來了。

白牆黑瓦的江南散文隨筆 篇16

人間天堂,江南的烏鎮、南潯、周莊、同裏、西塘風景美如畫。正如白居易《憶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 一代文學大師茅盾,他的故居在歲月的撫摸下、光彩奪目,讓江南的美名遠揚。還有很多文化名人、使江南的美更加神祕。江南的美、與文化人的參與是不可分的,應該説,是文化滋潤了江南藝術之美。

江南美,美在江南的水!江南的水裝點了如畫的江南,於是江南又得美名“水鄉”。綠水縱橫,蜿蜒曲折,拱橋跨水,楊柳墜水。你看那彎曲、碧綠的小河上,烏篷船頭一婦女,搖櫓破水、穿入石橋孔... 水中粉牆似絲綢,古樹如龍爪;陽光灑在水面、閃着魚鱗光;參差變化的連房,實木結構的風雨長廊,影入水鏡;碧波盪秋月,夜火燒水面...遊船戲水如夢遊,心境輕揚如絲柳。

水鄉建築美!美在構造奇特,樸素清秀。民房以利用水道多變的地形,各具風格,錯落有致。臨河而建的水閣木樓,綽影幢幢,流水暢漾穿梭在林立的瓦屋之間,形成靜與動的對比;高牆之間留1米左右的間隙,用來拔風采光,形成曲折的小巷,造就了小巷、曲徑通幽的意境。江南多雨,於是這些在雨渲染下的小巷,有了美名“雨巷”;雨巷中生出了無數的感人故事。踏在雨巷中不規則、濕冷、發光的石板上,細雨紛紛的前方朦朧迷離,時隱時現的轉角處,好像有一把油紙傘在晃動,素色的裙裝、白色的圍巾、輕脆而有節奏的腳步聲...真有一種靈異的幻覺。一會,又覺得走進了一部電視劇的場景,我、就是主角。巷道,總是把人的思緒牽引到想象美麗的故事中。

水鄉橋美!作為交通紐帶的橋、為水鄉的景觀增添了奇美。橋是江南水鄉的靈魂。唐,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到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美人何處教吹簫?”使水鄉的橋更享有盛名及觀賞美。水鄉的橋名具有較高文學品位,同時又具有深刻的寓意,富有情趣。如永壽橋、普安橋、泰來橋、長慶橋、富安橋、以及吉利橋等等,都表現了人們期盼太平、安寧、幸福的美好心願。每個橋名,都有一段傳説的故事,讓人品味橋的文化美及形態美。多姿的石橋,因河堤地勢不同、而各具形態,有的拱圓、有的硬角方正、有的平鋪、有寬有則。橋石、經過幾百年摩擦,光滑滄桑。橋石板最長的達四米,厚重結實,令人叫絕!站一橋上、觀另一弓橋,遠橋如虹、倒映水面,虛實相間。橋又如玉環,玉環中、烏篷穿梭、飄搖而過,其景真美!石橋上、稍停片刻,觀灣河兩岸美景、會無端地勾起許多書中的情節,沉於其中,讓人久久不願離去。

水鄉晨曦美!美在朦朦朧朧,這時的水鄉安靜得似一個閨中的少女。田水間,薄霧似紗,瓦屋、斜樹倒影如鏡,遠山如淡墨,水天一色;老樹下村舍炊煙與晨霧攪在一起,繪出水彩畫面;孤舟蓑笠人、獨杆江水灣;輕風搖擺柳絲條,岸邊青草吐芳香... 美似仙境、如詩如畫,流連忘返。正如,唐,韋莊:“人人盡説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水鄉夜色美!美在眼裏、侵入思維。入夜,乘一艘烏篷、緩緩滑行在如鏡般的河面,灣河兩岸商鋪輝煌,古樹、建築融化在深藍色的夜空裏,闌珊燈火處、麗影依欄斜靠,風雨長廊燈黃、籠紅,搖櫓聲驚破寧靜!晃晃悠悠,真是儒雅之至。早年留在船艙裏的那些故事,而今印上了大腦。突想起,烏篷船上該有温柔的琵琶女,飄逸多彩的身軀映入水中,纖細靈巧的十指,正彈奏出白居易的《琵琶行》“…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絃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低眉信手續續彈,説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盤。”一陣涼風吹醒思維,長歎!“舉酒欲飲無管絃”只可惜而今,琴碎、音絕,美人已化為鱗波!憶起詩中的情景,此時也有灑脱,漂浮之意,雙目微閉,聽着搖船女的小調,任烏篷飄浮在麗水、嬌柳之間,穿過玉石環、遊過燈火長廊...實有天上人間之感,不覺、從口中吐出一字,美!

白牆黑瓦的江南散文隨筆 篇17

江南煙雨寧靜,柔謐,優雅。似一縷春風習習,飄拂過淡綠的堤岸,緩緩溢落柳絮花雨;似一園桃花徐徐,繾綣飛過沉潤的紅葉,粉色遙指淺淺的素雲;似一層薄霧淡淡,撒落雲海天際的蒼穹,織錦繡鯉深情的呢喃。江南綠,綠了湖水,碧波漾起月下情;煙雨濃,濃郁醇香,醉人情絲入夢裏。江南六月雨,守望西窗櫺。幽幽蘭花,温潤如玉,清香四壁。一縷醉意,一牆紫藤,花垂柳直。一寂清歡於秀眉,半醒軒窗飲月光。幽居詩句的書房,硯一池流年的往昔,細數清寒。舉盞獨飲詩意,在西窗……

淺釋百年鉛華,詩意煙火歲月。許一份寧靜清歡,瀲灩過往的時光。用一抹紅塵的繁華,落盡朦朦朧朧的雨霧,把桃花的豔火融入墨香的琉璃中,舒展朵朵清淺的歡喜。蓮台上,青燈中,靜守百年的滄桑。紅塵中潑丹青水墨,描梨花捲宗。橫豎為行,撇捺是字,心中有本書,字字含深情。相擁的山水,別離的親人,終成記憶的温暖。將生命撒落紅塵,輕俯情緣。幾筆勾勒成笑容,在清淡的月光下吟風弄月。坐西窗,戀雲水,酌一壺心語,醉江南陌上。靜守歲月光陰,挑筆鳳舞六月。攬月婉約韻華,輕盈溢出桃花……

願一源桃花紅漫天雲,願一行綠柳染碧河涯,願一深巷温暖如春,願一座雲橋滿愛意。曾想,紅塵路上種一片淡然,尋一處幽靜,種桃花白梨,陽光下曬紙,陰雨裏硯墨,揮毫溢出文采;曾想,溪流蜿蜒置一石案,展宣飛詩句,字裏有你,行間有我;再現着江南煙雨,悠悠靜守西窗。幾瓣藍草輕盈拂過,留下絲絲暗香。沒有了污濁,沒有了浮燥。色如純白,香自心底。一彎清泉帶一路順風,一路善良,一路安好。又是六月的江南,煙雨濛濛飄樓台。轉身戲水,醉仙人醉桃花醉了池塘的尖尖荷……

歲月遠去,往事隨風。一抹的江南雨霧,朦朧中遮掩了人間心酸事,塗抹了清風明月夜光杯,遺忘了風花雪月的卿卿我我。風雨還有,明媚依然,悠長的石板路望不到盡頭,沉悶的夜沒有了序幕。處處啼鳴不見江南,時時蓑衣浸潤雨霧,煙雨樓台明月光,青花瓷袍踏花香。六月的恬淡,荒漠的清涼,西窗的孤獨,恰是一江春水如殤。漫堤岸,濕絮花,孤帆遠影飄空盡,柳灘桃園落葉黃。讀一丈歲月,守萬里誓言,韶華浮夢落西窗。一片蘭花,一邀婉約,都在紅塵之緣,都在春暖花開,煙雨醉江南……

聽一曲相思,品一壺茉莉。西窗靜守,江南煙雨。拾幾朵紅桃,貼心靜賞,纏綿悱惻,奼紫嫣紅。用歲月盪滌迷茫,用年輪洗淨風霜,用時光抹去斑駁。寫盡春色撩人,畫出夏日俊郎,描繪秋潤金紅,潑灑冬雪白花。聽一場溪橋流水,煮一壺經年老茶,風塵過去,留下了細碎的小花。擇一小城終老,靜謐,漫步,牽手月橋。歲月做箋書寫過往雲煙,時光保媒月下新人入轎。心筆飽蘸情義,聆聽無悔,收藏感恩,坐實善良。歲月釀蜜,年輪育花。如江南煙雨,醉守西窗……

白牆黑瓦的江南散文隨筆 篇18

糧食總不夠吃,家裏幾年不做酒了。

在飢餓中長大後,我要去很遠的地方,父親為我送行,在年前做一缸米酒。父親準備了柴火,做酒要用野草或者修下的樹枝,燒出來的米飯才有野草的清香味,旺旺的火力,才能讓糯米飯勁道十足。為此,父親用銼刀修鋸子弄梯子修樹枝忙了好幾天。

糯米是用存放的稻穀新碾出來的,存放時間久的糯米缺少水份,糯性就差,做出來的酒品質要差上許多。圓滾滾的糯米在清水中泡了一天,吸足了水份,淘淨後晶亮亮的,珍珠般煞是漂亮。

開蒸前,一家人把屋裏屋外打掃的乾乾淨淨,灶具鍋台洗了幾遍,洗好手先在堂前上香跪拜,父親説,這是對酒神的敬重,酒神才會保佑你做出香淳的老酒。其實,除灰淨屋是保證汽水上衝時沒有落灰,不讓酒沾上油類異味,酒才會純真;上香跪拜是為了心的純真,不帶絲毫的雜念,只有純真的酒才能稱得上是好酒。

傳説,夏代酒神杜康發明酒時用了三個人的三滴血:讀書人、將軍及乞丐,從此酒中就有了文雅、豪氣、沮喪,什麼樣的心情就能喝到什麼樣的酒。做好酒時已到酉時,又是用水做成的,所以起名為酒,喝下就讓人像到了黃昏一樣昏亂情迷。

蒸米的蒸籠是女人出嫁時的必備嫁粧,一是祝夫家蒸蒸日上,二是用來幫夫家做酒蒸糕。做酒是男人的事,父親把蒸籠放在盛滿水的大鐵鍋上,在蒸籠底下鋪好洗淨的稻草桔梗,把糯米倒進,我負責燒火,野草樹枝的火特別旺,一下串出,把我頭髮燒焦了一片,一弄得一臉黑。父親教我燒火要慢慢地往裏放柴,要讓鍋底全部燒到,均勻的火才能讓鐵鍋一起熱,蒸籠裏的米才會一起熟,火才是米飯熟的根本。以後出門做事交朋友,也要懂得控制火候,撐控了火候你就會得到朋友們的信任,撐控不住的火會燒到自己,一鍋米飯從生到熟有大火小火文火,不同的時候需要不同的火。直到我家再也不做酒了,但這團火一直在我的心底成長着,人生就是一鍋米飯,燒火的人是自己。

很快,一蒸米飯熟了,晶瑩剔透,粒粒向上,飽滿的飯粒第一次看到了這個世界,蠢蠢欲動香氣四溢。父親顧不了騰騰直衝的汽水,抱起大蒸籠,帶着一團霧衝向早就準備好的大篇,將米飯倒入,鋪開冷卻。一家人圍了上來,饞得直掉口水,父親先用小碗盛了放到灶台及堂前上香的地方,用心中的敬畏,供奉灶神及祖宗,然後如寶貝一樣地分給每人一小團。指着可憐的一小團白嫩,父親吮吮吮地説着,這可是一大碗酒啊,如同別人搶了他心愛的玩具似的及不盡願。米飯入口,真香啊,有勁道的糯米飯,一嚼有股甜甜的味,可惜不能多吃,否則沒飯做酒了。

母親拿出一粒粒圓圓的東西,説是酒藥,這形狀和顏色我怎麼看也像路邊的狗屎,怪不得母親罵時稱酒是尿了,原來還真有點沾邊了。母親把稱作酒藥的小團碾碎成粉,再把放酒的大缸用水洗淨泡熱,做着準備工作。

父親繼續蒸飯,等全部好了,用村裏老井裏的水衝淋米飯,一是不讓米飯結團,二是冷卻,温度控制在30度左右,下缸後的温度不超過35度。有經驗的父親是不用温度計的,手感比機器要精準,因為米飯芯子裏的熱量機器感受不到的。衝淋好後米飯放入缸中,均勻地拌上酒藥,最後在米飯面上掏一個拳頭大的叫酒井的孔,加好温井水做原露,再在面上撒一層酒藥,放到風吹不到的屋裏牆角,用稻草包住大缸,保温等待三天。

三天中,酒缸咕咕地響,陣陣香味傳出,一天比一天香,害得我不停地往放酒缸的地方跑,要不是父親説過,中度不能漏氣,跑了温度就會壞酒,我早就要想嚐嚐了。時間終於到了,掀開蓋子,香味更濃,父親宣告酒釀成了,一缸酒釀縮成一團,與缸脱開了,嘗一口甜甜的,有點辛辣,一點不像老酒,因為真正成為老酒要在二星期以後,酒釀還要繼續發酵。然後加水,一斤米可以做成二斤酒,喝一口很温柔,再喝讓人渾身發熱,野草的狂野藏在酒裏,野草的香也藏在酒裏,糯米的張力溶在柔柔的水裏,野性與文明在酒中相遇相融。

臨走前,我喝了自己第一次參與做的酒,沒有舉杯邀明月的情懷,只與父親輕輕地碰杯,父親説,喝過了酒就是男人了,男人的責任並不在酒中,而是要讓你周圍的人知道你的香,如酒一樣的香。那次我喝醉了,只知道酒勁的厲害。從此,酒的記憶一直在我心中。

江南人的酒,江南人在酒中,甜蜜甜蜜,温柔温柔,説着細聲話語,心中藏着純樸、原始的狂野。

喝多了,江南人的酒會背叛你,讓你昏亂情迷,也會讓你變成詩人、將軍、乞丐。

白牆黑瓦的江南散文隨筆 篇19

倚在窗台,傻傻的望蜿蜒在河邊的道路,江南紹興這樣一個地方,不選擇小區市中心轉而選擇郊區,那是一種別樣的享受。

幾場秋雨光顧後,秋風拂面,風裏殘留着雨後的清香,一絲絲,透着淡淡的涼意,盼着,盼着,熱暑終於消退下去,紹興也算是正式入秋。

都説秋天草木枯萎,最是傷情的季節,家斜對岸一棟三層民屋,那裏卻透露着温馨。

那棟樓房是三家外來務工工人的合租屋,雖臨近,我卻從未去過。紹興的房屋講究朝向,我在我房屋的正面,當然目睹斜對面的房屋,就是斜對面房屋的背面,説是背面,由於河道蜿蜒,它的前院臨河,出入不便,使之居住的人大多從後門進出,朝向於我的也實實在在的與正面無異。

房屋是用淺松香綠的琉璃瓦片蓋頂,灰白有致的淺色瓷磚錯落相間,中規中矩的九扇玻璃窗,窗户大都關閉着,從我這個角度望過去,穿過窗户後的世界是黑色的,看不見窗户裏面的人的生活狀態情況,不是我想窺探別人的私生活,而是一窗户台下,伸出幾根綠條來,向我招惹,我忍不住去想,屋子裏的人,過着的是怎樣詩情畫意的生活。我呆呆地望着,希望能撲捉到窗户裏的影子,會是一個美女的女孩嗎?不!也有可能是一個對生活充滿詩情的翩翩少年。

房屋底的小院不大,江南濕氣太重,太陽見好的時候,整棟樓的涼曬都在這裏完成。我望着綠條伸出來的窗户,發神,小院一角有人影挪動,是個姑娘!白衣素裙,一頭秀髮,未經任何燙染,也沒捆綁,自然的散落於腰間,一陣秋風吹來,帶動着髮絲,她抬起纖細的手臂,做了一個輕柔的將髮絲壓於耳後的動作。所謂“清水出芙蓉”大抵就是這樣子吧,我不自覺地對着她微微一笑。

她估計是怕蹲下身子,弄髒了衣裙,彎曲着腰。我窗台的視覺,斜着往下拉,消失在她彎下腰的地方,見不得她眼前的世界。一會兒,她轉過身,手裏捧着一盆葱綠的盆栽,看樣子是是她藉着雨,抱出盆栽,給盆栽一次自然的甘露,雨停又把它請回家。我明白了,原來她就是我想知道的那詩意的人兒,遺憾的是,沒等我知她雙手裏捧着的是何花草,她就抱着盆栽消失小院。實際上,距離過於遙遠,而我又是花盲,即便是讓我細瞧,我也是瞧不出她手裏的花草是何芳名的。

寂靜的院子裏一條狗兒,東嗅嗅,西聞聞,搖擺着毛茸茸的尾巴,閒懶的在院子裏轉悠,一隻小花貓,忽而從房屋圍牆上竄下來,嚇着狗兒“旺旺旺”直叫,狗兒的聲音打破岑寂。我是聽不懂它語言的,但從它那驚慌失措的舉動裏看出,它對花貓咪的突然打擾極為不滿,小花貓一溜煙的又消失在院子裏,狗兒繼續搖擺着毛茸茸的尾巴,悠閒地在院子裏轉悠,院子再次恢復了寂靜。

我繼續望着那棟房屋,望着那個院子,不知道過了多久,下起雨來,都説秋天是適合思念的季節,是不是就是因為思念而為秋加上了悲情?我不得解,再過了一會兒,“唰…唰…唰…”的雨聲不停作響。南方的秋天又下雨了,與雨約的朋友,你們那兒,下雨了麼?我呆呆的望着雨幕,不用刻意去迴避什麼,也不用刻意去想什麼,靜靜地,你們的那份詩情畫意,出現得很自然。

我確定,這不是傷情,這是由心的記牽。

我就這麼的呆望着,忽爾,那棟樓的女孩,手持花傘進入雨簾,步伐匆匆,進入雨的世界。我似乎看到了千百年前,古人筆下的油紙花傘,以及油紙傘下的故事流水小石橋旁邊,青青的青石街道上,婉婉生情,少女。

春日的一地繁花,讓浪漫的人兒都心生桃花,在紹興江南的秋天,我似乎看到了那姑娘匆匆的步伐下也開起了桃花,我正這般想着,一少年與那姑娘相擁花傘,姑娘再入眼簾。

白牆黑瓦的江南散文隨筆 篇20

聖誕節過後的三幾天,這裏的太陽便躲在了雲後邊。天色灰白,風微微涼爽,接着空中便織滿了銀絲。草綠得發青,樹也光澤十足,路上濕濕地發潮,於是才感覺下雨了。雨絲太透明太晶瑩了,以至難以辨認空氣裏有液體的成份。而序曲之後,雨便由潛入變為闖蕩,嘩嘩啦啦,刷刷作響,直下個酣暢淋漓,久久不可抑止了。

在故土北方,此時的雪許是鋪天蓋地了吧?那才叫做冬天呢!北方的嚴峻,使雨凝結為白色的固體。空氣在濃縮,氣温在跌落。在那種境界裏,人,不是變得萎縮就是變得精神抖擻。四季分明,時令交替,以提示人對於流淌着的時間的珍重。

江南卻沒有冬天。雨能下在冬天嗎?鮮花常開的土地,且讓人飽嘗温潤之春的永遠。含糊不清的時序,又使你感到自己永遠很年輕,不會有老去的時候。但這樣,是否會減少人的生理以至心理上對大自然變化的承受力,弄不好就要慵懶起來。江南是一個温室,温室是舒適的,温室領略不到大自然的氣温在推向或熱或涼極致時的生命感受。

窗外的雨裏,紫色的牛蹄花和杜鵑在飄落着,直染紅了那條通往遠處的小徑。平時那位掃地的婦人總把落花掃到路旁的草叢裏,近它自行於枯。—那婦人是誰?是林薰玉嗎?雨裏,她不來掃花了,那落花就在雨地裏浸泡着,被行人踩踏着,成了一地紅泥漿。江南雨啊,你總這般多情而失意。

有人敲門。我以為是服務員人姐來送水,打開來是一位陌生的女子。她是報社的記者,來拜訪一位老作家。她敲門完全是投石問路。她被淋得濕濕的,索性就在這兒避雨。她笑得象小孩子,梳着頭,呷着茶水,剝着香蕉吃,談詩,説行旅觀感。我們似乎很熟。雨聲如注。

我不知道這雨能下多久。就這麼下着,酣暢淋漓地下着,也挺好。我想起一幕小品,拉提琴的少女與失戀的小夥子還有賣蘋果的年輕人遇在了一角屋據下,互不相干,卻也十分和諧。因為雨,使他們擁有了片刻的同一世界。雨住了,分手了,屋循下也就空落起來。我不記得那是不是江南雨。女記者是走了一段雨路趕到這兒來的。她説,下雨了,真黴氣,要是天晴着多好。她説這兒很幽靜,別有洞天,天晴着就好了。她説一個女孩子出門在外,過節時就想家。她説她的詩寫得很仿惶,不再談什麼詩了。她説她在沒找到要找的東西之前,什麼寄託也很無聊。

我隔窗看見她要找的那位老作家打着傘從外邊回來了,就把她引到那裏去。記者是一種職業,而寫詩很難成為職業,何況成為職業就很沒意思了,她説。於是,她留給我一張名片,就去幹她的職業了。我與她就此道別。

雨沒有住的意思。

我又復坐在窗下,想着這江南雨的語絲,在如何縈繞着一個北方人的客心與鄉愁。不是春雨,亦不是秋雨,是冬天的雨。在故土北方,冬天是不會下雨的。此刻,那雪花飄飄,已擁抱了我的古都。雨是響動的,雪是無語的。我想,明天會晴嗎?我是擔心自己這回遠旅沒帶雨傘,怎麼走到雨裏去。我希望看見陽光下的江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