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心靈的仰望,清靜寺散文

心靈的仰望,清靜寺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4W 次

題記:作為離開老家二十餘載的遊子。今天,感恩的瞳孔,沿着一縷鄉愁的方向,仰望清靜寺,仰望一種鄉土家園的精神。用一顆赤誠的心靈去觸碰質樸的鄉音,用一股熾熱的血脈去傳承善良的鄉韻。從城市回到村莊,每次總會從村莊步行來到山上的清靜寺,站在寺門口,俯瞰整座村莊,暇思良久。

心靈的仰望,清靜寺散文

1.

花開花落,雲捲雲舒。

清靜寺,默默地聳立在村莊最高峯的半山腰中,搖曳在數百年前先祖創建的古寺遺址上,掩映在那一抹可親可戀的青山綠水之間,激盪在我遠離故土鄉音二十餘載的光陰裏。她俯視如一隻青鳥,突兀地站立在“基茂台”上。廟宇的檐邊,象張開的翅膀。脈脈的目光,在清靜中開出蓮花般的微笑。腳下,是一直風雨無阻伴隨多年且有着百户人家的周姓村莊。

沿着炊煙的方向,無數次閃耀出寺院頂上那片寧靜悠遠的晴空,無數次夢裏握手高山上那一排白牆紅瓦的親切。這座由周姓後人二十餘年前自籌資金重建的寺廟,面積不大卻意義深遠。她隨着近年來四鄉八鄰的祭拜和善捐,慢慢影響至周邊的村莊並擴建成如今千餘平米的佛殿建築。寺院上下兩坪。上坪三個主殿,依次供奉着如來佛祖、觀音、及其他眾佛。下坪是“大雄寶殿”,供奉着多尊菩薩和神態各異的羅漢。老家的善男信女,遇重大節日,常臨祈禱,香火雖不及其它名剎古寺旺盛,但近年來許願顯靈,名聲惠外,倒也香火不斷。寺廟周圍林木茂盛,景色秀麗,環境清幽,清靜的稱謂倒也實屬名歸。

嚴格上來講,老家的清靜寺只能稱為廟宇,並沒有固定的僧尼。隨着上世紀末農村建廟的熱潮,富裕的老家人也開始想念起曾經廟堂的祈願。在當地宗教管理部門審批過後,清靜寺正式成為村人自治管理的廟院。現在所在的清靜寺,清代之前即有古寺。但當初只是一座普通的廟宇,僅供全村族人上山拜佛所用。古寺最初建立的時間無從考據,最後毀滅的原因也無從知曉。小時候放牛,在“基茂台”古寺的遺址上,也能尋見一些破碎的青磚瓦礫。雖然後人在村莊後門山邊,曾經新建過一座寺廟,解放後也因歷史原因關張並拆除了。之後,鄉人去廟裏祈福,必須遠行二十餘公里之外較有名氣的“博山寺”。

地處贛東北的老家,族人的腦海,對於唸佛拜佛的虔誠和信仰,根植於代代沿襲下來濃濃的鄉土風俗文化的薰染。或許佛的本身就是安康和幸福的象徵。從老家村莊出發向北二十餘公里,離縣城西去十五公里左右的“博山寺”,自明始起,一直是江南名剎,更有“天下第二叢林”之稱。如今的“博山寺”,尚存有當年辛棄疾讀書的遺址。而清靜寺未重建之前,老家人也曾一度去“博山寺”進香祭拜,以尋求內心的一種平靜。

清靜寺的建立,似乎慰藉了後人對於先祖的緬懷,也以感恩的方式紀念始祖在此尋找了一個宜居的風水寶地,得以繁衍周姓的家族。於村莊周圍年邁吃齋唸佛的老者而言,來返“博山寺”進香,步履艱難,出行不便,祈佛最便捷的方式只能在自家門口。因此,當年修建清靜寺時,雖然往高山崎嶇向上的小徑運送磚瓦木石是何等的艱辛,但老家男女老少對於建寺的熱情高漲,凝聚力源於集結在鄉人多年來內心神聖的信仰和對佛祖無比的虔誠。一座有着眾多佛像的上坪殿宇在一年當中拔地而起,下坪的殿宇繼上坪迅速建起。而後從山腳邊沿着雜草叢生的山上,順着山勢硬是重新開拓出一條可以通車的馬路,結束了以前窄小細長陡峭的上山小路。新路雖然蜿蜒盤曲,但至於緩解了老年人步行的壓力。而我作為當年在外的遊子,家人也是算上了一份捐款。

於鄉人而語,以拜佛作為心靈的寄託,既是一種對未來幸福的祈願和嚮往,也是一種寄託着對先祖感恩的傳承。

2.

清靜寺的前身,有着先祖最早來到村莊開族的歷史背影。顯然,先祖的事蹟都是經過代代老人的口授傳教及暄染,村裏現存族譜的歷史也沒能有詳盡的記載。但老人們口啤,推測為元初時期,北方周姓一支為躲避戰亂而南遷長江,輾轉多次落腳於贛東北老家,開始刀耕火種,繁衍生息。因此,可謂村莊始祖周姓,肇基於元代。

感慨且感激於先人的智慧和遠見,選擇一個宜居的家園讓家族的血脈得到繁衍。古村落三面環山,地形獨特,村內地勢高於村外地勢。冬温夏涼,早年蠻荒更無大道通向外方,似乎也適宜避難場所需求。村落背面三道山崗(洋基尖,鵝公堡,白道崗)連綿起伏,形如筆架,峯巒雄偉,遠望恰似一頂烏紗。村口外四周則為大片田地。如今,站在村口面朝村內方向,左有“後門山”,右有“月光山”。後門山樟木成羣,月光山形如月牙。村口舊堂門直對一小山,名曰“社公山”,如一道屏障,把村裏的風水緊緊聚攏。“社公山”上,仍保留一社壇即社公廟,社公廟始建年代早於古寺。經後人多次反覆修繕,成為當代族人感恩和祈福場所之一。遇大年三十,族人奉以豬肉、魚鴨、米酒、香燭等,約聚社公山祭祀,虔誠膜拜,以祈求和感謝土地神的福佑。

提及“基茂台”的古寺,究其原因,一是憑其高踞的地貌,登高望遠。二是風水於當時先祖的影響。析其字義,“基茂台”,更彰顯出先輩們的良苦用心和風水智慧。“基”,謂為根源所在;“茂”,喻指昌盛安樂;“台”,觀四方而高者。平台地面所處地勢,貌如一張坐南朝北的太師椅,兩側的山翼如座椅的扶手,後背的山崖如座椅的靠背。清靜寺似乎沿襲了以前古寺的方位,沿山巖而建,“仗凌空舞飛翔之勢,倚崚嶒作沖天之狀”,靜坐“基茂台”,廟門大開,佛音裊裊,更有高瞻遠矚,澤恩後人之寓意。於寺坪處遠望,方圓十數裏,盡收眼底。晴天時,更與上饒市的靈山遙遙相望。

據傳始祖攜子十人,南遷江西之時,遠在十數裏之外就看到三山相連似成一頂烏紗,心甚喜歡,認為此處必定興旺家族。於是立腳此處,不再奔波,從此老家周姓在贛東北生根發芽,枝葉繁衍,歷經數十代至今。族人至清代更是人丁興旺,緣於烏紗帽下面,確實找到了深藏的寶藏:煤炭。

老家的煤炭,似乎是上天給予周姓子孫一個最好的饋贈,也似乎是先祖給予後人一筆最好的財富。煤炭的發現和挖掘,讓先祖的家族,開始踏上了當初的小康水平,除了大肆的擴建新房,更是開置了大片的田地。現在老家尚存一些沒有拆除的老屋,大都還留有明清時期建築的風範,只不過現在老家鄉人都不住木質結構的瓦房,而建成現在的'紅磚水泥平房。一些老房子,更是風吹雨打,破爛不堪,不曾修繕直止自行傾倒,算是歷經滄桑沐浴風雨幾百年。如今,村裏老人家所言的“一房”,“二房”,“三房”,“四房”,“五房”之説,也是以“古井”和“池塘”邊上的那條村路為界線。據傳村路左邊是相對比較富有的家族支脈,也就是靠小煤窯發財而擴建房子的兄弟。右邊“裏屋”則相對而言是一些清苦的家族支脈。當然,一個姓氏的同族同宗血緣關係,正如一棵生根發芽的古樹,枝芽相連,不停的生長茂盛,葉片與葉片也會因自身環境和周身環境的條件而長勢不一樣。如果更明晰的話,五房同宗為一個祖輩,也就是同一樹枝上的五片葉片。裏屋則是另一個祖輩。而煤炭,也讓一代代村人,雖然辛苦,但至少有了除種植莊稼作物以外另一種創收的生存方式。近代煤炭的開採,更讓一部份村人受到了實惠而富裕起來。

3.

相隔數百年後的今天周姓子孫,又一次把寺廟建在了古寺的遺址上,更多的是希望能得到先祖的保佑。

作為周姓的後代,有時我也讓內心沉澱下來。用一種寧靜的心態去看待老家的風水和風俗。可以想象,幾百年前的老家,植被茂盛,樹木葱鬱,青山綠水。算得上是一個真正依山鄰水的村莊。從山裏流淌出來的泉水,彙集成村莊兩邊的水庫。月光山水庫和後門山水庫,恰如是村莊特意騰出的兩個美麗的酒窩。舊村莊村裏的主要道路,都是以青石長板伴以鵝卵石鋪砌而成,老屋的天井地面更是以太極圖案鋪以鵝卵石。舊村莊正門“大堂門”,以數根青石柱豎立而成,門前擺設的神獸石雕現已失去蹤影。如今尚存的斷裂的青石柱上還能模糊地辨認出一些花鳥雕刻的圖騰,昭示出一個姓氏家族曾經的顯赫。以前外鄉人外姓人,到老家做工或者其它,一定要從“大堂門”進來,似乎是禮節。小時候過年,從正月初一到十五,外鄉人來村莊舞龍,一定要從“大堂門”進來,每家每户,也必須從正門(前門)進來,而不能從後門,這也是鄉俗的避諱。不然就不顯禮節,村人更是不會以鞭炮或錢幣迎接,反以關門謝客回敬。不過,世俗繁絮的禮節或訓導,似乎已經被現代的年輕後人忘記得差不多了,也丟得差不多了。但是,對於對先祖的感恩,先祖的遺訓,對佛的信奉卻始終不敢忘本。

老家的周姓人家,從始祖創建基業,歷經數十代,興旺如一棵開花結果的古樹。古樹又隨着歲月的發枝,又生長出更多的枝葉。從現在一直保留的稱呼。如“上房”、“大廳”、“裏屋”、“五房”等等,就知道先祖繁衍下來的支簇眾多。村莊的後人是知道感恩的,感恩他們的先人給他們選了一塊好地方,也感恩天地神明允准他們的先人選擇這裏作安居棲息這地,並在這裏永久地繁衍生息。逢年過節之時,村莊就燒香上供。

在老家,孝的傳統得到了永久的繼承。在每年大年三十,陰曆七月十五,清明節,村裏都會在各個家族的祭祀地點,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也是一種感恩的方式。做上幾道菜,倒上幾杯酒,點上幾支香,老年人嘴裏還唸唸有詞,説着請太公太婆保佑家人安康之類的話語。

4.

曾經的族譜,見證着先祖們的歷史與滄桑,記錄着先祖們的悲歡與榮辱。在血脈延續的詩章中,銘刻着那些默默穿行的身影和頑強無比的生命力。每天的太陽從基茂台後的山峯升起,升起一片燦爛。每天的佛音從清靜寺的殿宇響起,響起一種鄉韻。

仰望清靜寺,仰望山谷春天裏的雨滴,夏天裏的蟬鳴,秋天裏的飛鳥,冬天裏的白雪,並化身為經年跪伏在寺廟周身的花草樹木,守護在禪悟的身邊。

仰望清靜寺,仰望先祖給予的庇佑。願寺廟的重建,讓大山的靈性,佛寺的靈性,再次滌洗出鄉土原本純樸的真善美,也讓族人的心靈逐慚變得豐盈美好。這樣,也就無愧於先祖的在天之靈了。

心念感恩,菩提花開。有一縷鄉音有一束鄉韻,穿梭過多少風塵,似一種倦鳥歸巢飛翔的姿式,直撲你的胸懷。那就是,我詩意而質樸的思鄉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