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一作文 > 中學生作文《過小年》

中學生作文《過小年》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46W 次

導語:小年來了,祝大家小年快樂,新年萬事如意!

中學生作文《過小年》

 篇一: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宋】。

——前言

在中國人眼裏,春節,無疑是一年裏最為重要的節日了。因為這一天不僅是舊年的結尾也是新年的開始呢,人們會在春節中辭舊迎新,祈願這新的一年會更好。

一般從臘月中旬人們便會準備置辦過年要的東西了,人們奔波於各種各樣的商場、乾果店、雜鋪店中。其實從這些忙碌的身影中我們便已經能感受到那股濃濃的、甜蜜的氣息。這種時候,大人忙着置辦年貨,我們小孩子也不例外,都纏着家人買可口的零食、乾果或玩具。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春節是人們休息玩樂的最佳時機了。

等到臘月二十三——小年這一天時,人們也會放放煙花、火炮之類的,基本上從這天起,一直到初五、初六時,晚上才不會聽到煙花、火炮的聲響。小年,其實説起來是年,但現在已經不怎麼流行過小年了,只是從這天起,各條大街上都擺滿了賣小吃的,尤其是景區,數都數不過來。但也是從這天起,家家户户也真正開始有了“年”的味道。

小年過了之後,家家户户也差不多都準備好了,店裏走動的人也少了不少。店鋪裏的人也不急不火,悠閒自在地守着自己的攤子,等着除夕的來臨,也等着早早關門好回去吃年夜飯,和家人團聚。

除夕,終於在萬眾期盼中來了。這一天,早上也許你並看不出什麼不同,等到下午的時候你會發現街道上幾乎一個人也沒有了,除夕當天一般都是極冷的,人們在上午的時候會去街上看看有沒有什麼自己新年準備中忘記了的東西。等到吃午飯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會回家了,在家裏準備着豐盛的年夜飯。等到下午快傍晚的時候,年夜飯的序幕也就拉開了,一道道美味的菜餚陸續的上桌,家人們圍着大桌子一臉歡快的吃着聊着,相互祝福。這時,能和家人在一起,便是最幸福的。

初一,是春節中最為熱鬧的一天。小孩子們挨家挨户的去鄰居們拜年。小孩們出去了,大人們 又在家做什麼呢?在我們老家,再好不過的消遣就是——打麻將。外面人山人海,裏面歡聲笑語。無論在哪裏,都是喜慶的、祥和的。這就是——新春。

正月十五——元宵,乃是春節的最後幾天了,也是最後一個高潮。正所謂元宵節看花燈。燈嘛,是肯定要有的,不過現在這個時代,我們也可以放孔明燈。總之,當整個天空都被孔明燈映滿時,和家人,朋友,愛人在一起許個願,也不失為一件美好的事

一眨眼,開學即將來臨,無論是小孩還是大人,都該去做着自己應做的事。一切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時針依舊在轉着,我們依舊在日復一日的工作着。但我們知道,我們,在等待下一個春節······

 篇二:

今天是小年,因為爸爸和媽媽不在家,我準備下午就打掃一下我們家。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就到下午了。

我睡覺起來,就開始準備晚上給爸爸和媽媽的驚喜了。我先擦陽台的玻璃門了。一開始擦還好,到後來,抹布搞得我抓耳撓腮的。你知道我為什麼會抓耳撓腮嗎?是因為抹布老是搞到我的脖子上,所以,才會抓耳撓腮。這回,你們知道原因了嗎?然後,我又擦了一遍地。後來,我的活幹完了,我就在構思晚上的特大聚會。同時,我也要構思給爸爸、媽媽、姥姥、姥爺的禮物。我先給爸爸畫一張畫,畫上是一朵又大又紅的花,表達的意思是:祝你新年快樂,變成一個大富豪。給媽媽做了一張賀卡,上面畫着一個非常美麗的仙女。我想媽媽變成一個仙女,帶着我們一起飛。上面寫着happy new Year,和Pat for mother.我還給姥姥寫了happy new Year。我給姥爺的禮物就不同了,我給他的是一包快樂的新年禮物,裏面裝着兩包紙巾和一個書籤,都是新的。

我知道,這個小年是一個快樂的小年,也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小年!在這裏,我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篇三:

一、掃塵

1.過了二十三,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塵,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認真徹底地進行清掃,做到窗明几淨。粉刷牆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貼年畫等等。

2.到了臘月,家家户户都準備過年了。在北京,通常把臘月二十四日定為"掃房日"。

掃塵主要是將家裏進行徹底清潔,主婦通常先將房裏的牀鋪傢俱遮罩起來,用頭巾將頭包好,然後用掃帚將牆壁上下掃乾淨。掃屋之後,擦洗桌椅,沖洗地面。掃房之後,各店鋪、居民家煥然一新。新貼的春聯,鮮豔奪目,顯示着紅紅火火的鴻福盛景。活靈活現的門神,抬頭見喜的橫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畫,花團錦簇的燈籠,和神龕上豐饒的祭品,無不顯示着喜氣洋洋、欣欣向榮的節日景象。

二、剪窗花

所有準備工作中,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六合同春),五蝠(福)捧壽,犀牛望月,蓮(連)年有魚(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

三、祭灶

小年這天,也是民間祭灶的日子。民間傳説,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裏講壞話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得有"接灶"、"接神"的儀式。等到家家户户燒轎馬,灑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

四、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髮。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説法。

五、婚嫁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別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説法。

篇四:

關東糖又稱灶王糖、大塊糖。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後才有出售。關東糖是用麥芽、小米熬製而成的糖製品,它是祭灶神用的。清人寫的《燕京歲時記》

中記載:清代祭灶,供品中就有“關東糖”、“糖餅”。關東糖在東北的農村、城市裏,大街小巷、街市上,都有小販叫賣:“大塊糖,大塊糖,又酥又香的大塊糖。”乳白色的大塊糖,放在方盤上,一般有三寸長,一寸寬,扁平,呈絲條狀。新做的大塊糖,放在嘴裏一咬,又酥又香,有粘性,有一種特殊風味,是關東男女老少都十分喜愛的一種糖。它已從灶王爺的祭桌上走下來,廣為百姓享用。

吃糖瓜 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沒芝麻的兩種,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雖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計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過用作幌子,買的人很少。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為了粘住灶爺的嘴巴。傳説灶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監督善惡之神,它有上通下達,聯絡天上人間感情,傳遞仙境與凡間信息的職責。在它上天之時,人們供它灶糖,希望它吃過甜食,在玉帝面前多進好言。也有人説,祭灶用灶糖,並非粘灶爺的嘴,而是粘嘴饞好事、愛説閒話的灶君奶奶的嘴。

 篇五:

小年習俗要吃的美食可不少,如餃子、年糕、米餅、粽子等,北方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上供時,餃子要端端正正擺上供台;在山東魯西地區民間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謠。每年臘月廿三,是

家家户户蒸粘糕吃粘糕的日子,意為粘住灶王的嘴,讓其上天言好事,不説人間壞事。

吃餃子 祭灶節,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多吃糕和蕎麪。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鍋倒”的説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舊時,不論貧富,只要是頂門成家過日子,就要在鍋台上邊的牆上,供奉灶王爺的尊像,在像的兩邊貼幅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按。”每家都把灶王爺奉為神明,由它來主宰一家興衰禍福,由於四季常住灶間,察看一家人的活動,自然成為“一家之主”。

吃灶糖 灶糖是一種又粘嘴又粘牙的麥芽糖,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裏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真關東糖堅硬無比,摔不碎,吃時必須用菜刀劈開,質料很重很細。口味微酸,中間絕沒有蜂窩,每塊重一兩、二兩、四兩,價格也較貴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