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一作文 > 【推薦】高一春節作文合集5篇

【推薦】高一春節作文合集5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06W 次

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春節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高一春節作文合集5篇

高一春節作文 篇1

我的家鄉是一個少數民族的地區,聚焦着回漢560萬人口,是一個具有民族特色的“塞上江南”之鄉。在這裏過春節可熱鬧了,對於孩子的我是樂趣無窮的。我們穿着新衣,與家人共同分享新年的快樂。家家都掛着紅燈籠,貼着喜慶的春聯,把福神請到家,處處都洋溢着節日帶給我們的歡快氣息。

大年三十,是我最喜歡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我可以像小鳥一樣自由自在地到處玩了。和哥哥、妹妹在樓下放着各式各樣的煙花炮竹,歡快地奔跑着。而家人呢?這時,都在忙忙碌碌地準備着年夜飯。今晚的年夜飯特別豐富:有我愛吃的腰果、魚、大螃蟹和香味十足的烤鴨,中意還有一盆家鄉的特色菜餚——清燉羊肉,真是美味極了!這可是奶奶和大舅的功勞啊!我們邊吃邊聊着,開心地互相與家人舉杯拜年,真是其樂融融,幸福極了!晚上8點,春節晚會開始了,全家人目不轉睛地觀看電視節目。春節晚會的節目豐富多彩:有相聲、小品、歌曲大聯唱……每個節目都博得大家的歡聲笑語。不知不覺,晚會接近了尾聲,主持人高呼:“十、九、八……二、一”。鐘聲敲響,新的一年開始了,而外面的禮花這時也在空中隨處飛舞,星光燦爛,整個天空被照耀地如白晝一樣。

新年是家人歡聚一堂的日子,我們共同祝福新年好,家家幸福、快樂!

高一春節作文 篇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宋代的王安石就曾經這樣描寫過中國的春節————春節,是一個家人團聚的温馨時刻。兒女在外勞碌一年,回鄉探親,老人則深切思念了一年,期待兒女的迴歸。但是在今年的春節卻讓我們感受到了與之前並不相同的味道。

驅車回到了老家,剛剛下車,便被一聲爆竹聲嚇了一跳。呵!年的聲音真是傳遍了大江南北啊!然後我看見了爺爺,便忙上去與爺爺打招呼:“爺爺孫子過來看您了,祝您身體健康,萬壽無疆!”爺爺也喜笑顏開,活像一尊可愛的彌勒佛,他也説:“孫子,爺爺可真是想你啊!”爺爺正在貼對聯,我們便不再打擾他。

進了家,家中的氣息讓我們大吃了一驚。親戚之間沒有任何的交流,僅僅是在我們進門的時候用最簡單的話問了好,然後就低下頭來各玩各的手機。現在都怎麼了呢?找了個座位坐下,我好奇的向他們的手機看去,有的是聊QQ或者聊微信,有的是玩遊戲,而我最小的表弟也同樣在用iPad玩“王者榮耀”。(原創投稿 )

我百思不得其解,以往的春節,我們都會一起親切而愉快的交談,用語言來表達對對方的深切思念與祝福。是的,年味可以越來越淡,但是像這樣的年,卻和平常在家裏玩手機又有什麼區別呢?

午飯的時間到了,爺爺和奶奶準備了一桌子豐盛的午餐,雞鴨魚肉樣樣俱全,香氣四溢。而大家似乎無動於衷,還好二叔説了一聲“謝謝您的費心!”人們才有了反應。但是飯桌上仍然一直在玩着手機。爺爺連續問了幾個問題都沒有人應答。最後他終於忍不住了,:“好,你們眼裏除了有手機,還有什麼呢?”他生氣的吼道,摔下碗筷就走了。

人們這才意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努力勸誡了爺爺,終於爺爺氣消了,但是吃飯的時候大家都非常的尷尬。

我們是手機的控制者,並不是他的受控者!電子時代的到來並不意味着親情的結束。一個小小的手機便能將我們束縛成這樣,日後如果有更先進的電子設備呢?我不禁這樣想。

這是一個不一樣的春節。

高一春節作文 篇3

隨着老師説完最後一句話:“預祝同學們新年快樂,多拿紅包,回家的時候注意安全哈!”教室裏立馬沸騰了,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算盤,有點是多拿紅包,有的是新年要領遊戲禮包,有的是到哪兒瘋玩,一些品學兼優的是利用放假好好預習新內容,我同桌説:“lol要到30級。”而我的心思,卻在於又過年了,哥哥們打工也快回來了,今年又會換什麼新發型,或者染什麼顏色的頭髮。

聯繫好車子,裝載行李,回家,便這麼如火如荼地進行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我安靜的坐在車上,沿途的風景千篇一律:連綿起伏的青山,稀稀疏疏的房屋,田間不時還傳來牛的哞叫。見慣了這樣的風景,正如城裏的孩子見慣了高樓大廈,越看越是煩躁,越是想要迫不及待的回家,如果有空間玉簡,我定會馬上捏碎它,開啟空間通道,幾個瞬息便是回到家,但現實中沒有,也不存在這種東西。我索性塞上耳塞,閉上眼,在黑暗中沒有時間和空間的概念,可是我可以根據播放每一首歌的時間累加起來判斷已過時間,再根據已過時間與回家所需時間之比來推算出距離家大概還有多遠,於是我索性把耳塞摘下。

閉上眼尋找光明的結果是……睡着了。司機將我叫醒,我猛地一睜眼,一道極為不弱的光線讓我難以適應,慢慢的適應下來,聚焦一看,逆光的盡頭,赫然是此行終點站——天堂,呃,不,是家。

高一春節作文 篇4

小時候的春節是齊家一起吃飯,看春晚,放各式各樣的煙花,熬到十二點放大禮花。

小時候的春節總和朋友拿着一盒又一盒炮竹,一杆又一杆子彈槍在後庭裏瞎鬧。

小時候的春節和大人出去拜年,拿着一個又一個紅包欣喜,可最終都塞進了父母的腰包。

時間在跑,春節也在變。沒有了煙花和鞭炮,放下了子彈槍,紅包換成了微信轉帳,而我卻也能從變化找到永恆——春節餃子的味道。

對我這樣一個著名的“餃子勺”,春節沒有餃子,沒有奶奶親手包的餃子,何成方圓?還好,奶奶瞭解我,每次年夜飯,餃子都必不可少。奶奶包的餃子説起來也無特別之處,同樣是菜市場買來肉和皮,同樣打着皺,同樣下水煮,我還是能一口辨別最熟悉的味道。

奶奶做的蛋餃也是一流的。蛋皮剛好煎到金黃,厚厚的蛋皮下是一團敦敦的肉餡,一口下去,還有湯汁流出,弄的每人的嘴巴都油膩膩的,在燈光的照射下惹得讓人發笑,而每個人卻樂此不疲,一盤又一盤,消失的是餃子,不變的是親情。

要説親情最濃的時候,是那包餃子的時候。全家可以一個下午圍在桌前包餃子,談笑風生。而每個人的餃子也各有特色。媽媽的餃子包的最均,賣相也最好;爸爸的餃子總有個縫忘合;我的餃子總是皮包不住肉,而且一煮就散;妹妹的餃子只有皮,沒有肉;奶奶的餃子皮最厚,肉也足,煮也不會散,獨得我的恩寵。每當大功告成,冰櫃裏塞滿了餃子後,我和妹妹又會將多餘的麪粉抹向對方的臉,甚至捧着一團麪粉散向媽媽,媽媽也先假裝生氣地説兩句,然後又滿臉無奈的拍拍衣裙,而在一旁幸災樂禍的爸爸就會在下輪遭到我們的.突襲。

爆竹聲在外此起彼伏,我知道這是鄰居們吃年飯時的特殊慶祝,我家也不例外。爸爸撿一根最長的鞭炮,我則匆匆跑到廚房,看着那口白氣蒸騰的大鍋,聽着“吐嚕吐嚕”的水泡聲,我的心中有一頭小鹿亂撞,這是多少年沒變的心情。炮聲響起,餃子也傾盆而一,在沸騰中翻滾,分離,一鍋湯也漸漸變成醬色,我知道那是我和爸爸的餃子的功勞。餃子逐漸散開,但一家人的心也逐漸連在一起,能在這般温馨的家庭中成長何嘗不是件益事?

春節,縱使時代在變,總有永恆的味道,不變的是餃子,不變的是親情……

高一春節作文 篇5

春節踏着農曆12月24日零時的鐘聲,然後走入桂林的城鄉。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過小年”。過小年這天,人們宰狗、殺鴨,慶賀春節來臨。這天的爆竹聲,帶着人們送灶王爺“上天言好事”的心願噼哩啪啦地炸響,聲傳高宇。人們認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惡功過禍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將盡,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為全家降福免災。祭灶的儀式多由家裏的長輩去辦,他們將糖果放在灶頭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讓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讓他甜甜的嘴巴盡説好話。除夕夜幕降臨後,再放爆竹接灶王爺下凡。這是桂林“過小年”的古俗,此刻即便是鳴放鞭炮,也僅是古俗遺存的儀式罷了。

從臘月二十四到三十,人們忙着置辦年貨,打掃居室內外,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過節的傳統食品種類繁多,且寓有完美的願望:臘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葷、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昇。

除夕的晚餐,人們喜歡闔家團聚,菜餚中必有“圓子”、“歡喜”,取其團團圓圓,歡歡喜喜之意。這個夜晚,萬人空巷,都在家中守歲。守歲時,要把火盆的炭火燒得紅紅火火,以象徵生活歲歲興旺。當零時一到,老老少少喜氣盈盈,以爆竹聲聲迎接新年。這喜炮聲不絕於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靜,人們仍無睡意,爐火依然旺着,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會忘記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種,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種猶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財旺、家旺的好兆頭。人們對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許是因為火給人類帶來了禮貌、帶來了温暖吧。然後愛火就如同熱愛自我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