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優秀)《安妮日記》讀後感

(優秀)《安妮日記》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61W 次

時間如快馬般匆匆,一天又過去了,想必大家都學習了不少新知識,讓我們今天做個總結,寫一篇日記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日記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安妮日記》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優秀)《安妮日記》讀後感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1

在生活中,大家每天都寫日記嗎?前一段時間,我讀了一本書,叫《安妮日記》,這本書深深地吸引了我。

《安妮日記》這本書是以猶太小女孩安妮的視角記述二戰期間密室裏的人的生活實錄。它主要講的是:安妮原來居住在德國的法蘭克福,納粹興起後隨家人避難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他收到一個日記本作為生日禮物,從此開始寫日記。在漫長的25個月內,她用她的筆記錄了她在密室裏的每一天的成長經歷,並對戰爭、反猶太人主義、與父母的關係、自然、宗教等問題進行了反思。

安妮的日記從1942年6月12日寫到1944年8月1日。8月4日這天,納粹警察衝進密室,逮捕了安妮他們,把他們投入了集中營。在戰爭結束的前夕、在黑暗即將過去的時候,安妮和她的媽媽、姐姐都慘死在集中營裏,彼得一家和杜瑟爾醫生也慘遭不幸,只有安妮的父親一人生還。

讀了這本書,我感受到了:安妮在與世隔絕的密室裏度過了花季少年最重要的兩年時間,沒有享受到花季的幸福、快樂和友情,只有日記本陪伴着她。她向它訴説心中的苦悶,講述身邊發生的事情,描寫各種感受和情感。他以少女特有的`清純的語言,記錄了成長中的困惑與好奇以及青春的萌動與期待。同時,她以勇敢的筆墨,控訴了法西斯邪惡的戰爭,譴責了毫無人性的種族歧視,描述了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的災難。從中,我也感悟到了安妮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閲讀和學習的人生態度,永遠滿懷着理想,身處逆境不氣餒、不屈服。我們還要學習她善於思考、敢於深刻剖析自己、正視自己的缺點,不斷提升自己的品格。

《安妮日記》這本書不僅讓我讀到了歷史、戰爭、種族迫害,還讀到了期盼、成長與困惑。這本書給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2

讀完《安妮日記》這本書,我還一直沉侵在故事情節中,眼眶因安妮的希望、勇氣、温柔的悲傷的種種表情感動得落淚。

我想原來我一直沒有崇拜的人,但讀完《安妮日記》之後,崇拜的對象已在我心中悄然誕生。

在1942到1944年,彷彿黑暗一直籠罩着每天,戰爭讓很多種族滅絕,也讓天空烏雲密佈。這裏有許多的猶太人被蓋世太保的鐵抓襲擊,他們就這麼無辜的離開了人世。這是歷史上異常慘絕人煙的浩劫。其中也包括安妮,她是個猶太少女,她原來過着多麼幸福美滿的生活啊!命運卻如此捉弄人,她原本幸福的生活就這樣破碎了。

許多人都到她父親公司的密室躲藏,在那裏生活。密室十分枯燥,而當時安妮還是個13歲的女孩。它是活潑好動天真的,卻不能不一直在密室幾年不出門,密室每個地方都有非常嚴格的限制。膽敢你面對這些時,本應該是被逼瘋,但她沒有屈服,反而讓她在遇到這種困境時產生了一片生機勃勃的希望的田野!

安妮漸漸長大,她在社會中完全獨立了,15歲的他想改變現在,想到了男女平等,這些社會問題。戰爭是恐怖的,它能破壞一切,卻不能破環擁有一顆勇敢、堅強、自由的'心!雖然她最後沒有逃過殘害的命運,不過她的心永遠活在世上,或在每個人的心中。當她閉上雙眼時,它距自己的16歲生日只差3個月。“多麼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消失啦!”我不禁悲歎道。

雖然安妮死了,但她生前説的“我希望我死後,仍能繼續活着。”我堅信他的願望能實現。

我敬佩安妮,我相信這本書會一直壓制住戰勝與醜惡,宣揚和平與友善。她能感動全世界,但願世界不會再有戰爭!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3

最近我很熱衷於世界名著。後來品德書裏有《安妮日記》資料,我便順便把《安妮日記》找來讀了。

剛開始讀的時候,真的沒什麼感覺。唯一的感觸也就是覺得,安妮是個很樸素很認真的女孩,她偶爾受了委屈,也能默默地忍着,但面對自己覺得不正確的現象就會勇敢地反駁。我認為安妮是個很不錯的少女。儘管她也有自己的小脾氣,但也正好反映了一個花季少女的倔強、純真與可愛。而在搬進密室後,她變得更加成熟了。當然,這是後話。

後來繼承自己奇怪的讀書習慣,直接翻了結尾。看到“後記”,我簡直是義憤填膺,氣憤不已。在當時納粹的侵略下,住在密室裏的8人,7人死於慘無人道的集中營、監獄等。而那幾位幫助密室住户的幾個好心人,也被加害,或是心力交瘁而死去。安妮執着的'立場,認真的敍述,儘管只是一本普通的日記,但還是深深感動了我。

“生活最真實的就是背叛。”沒有誰背叛了猶太人,他們卻被命運所背棄。安妮心中所向往的正義、公平之所以是一個奢望,終究在於這個滿目瘡痍的社會。在當時的世界,公平啦、正直啦,即使有人懷着這樣的情感,但也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猶太民族是個智慧的民族,可惜智慧無法改變命運,這正可謂“秀才遇到兵,有理説不清。”既然如此,所謂的正直有從何而來呢?因為血統而被殺,因為言行而被殺,因為反抗而被殺——這就是戰爭所帶來的殘酷和無奈。這些災難的罪魁禍首,還是戰爭罷了,還是野心罷了。

我所慶幸的是,那樣一個被權利和戰爭所左右的年代結束了。在安妮的生命裏,有着太多的不公平,假如安妮能夠看到這一切,該是多麼美好。我靜靜地沉思着。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4

我們大家在成長的道路上,總會經歷一些或大或小的苦難,在苦難面前,普通人通常都會悲痛欲絕,質問蒼天的不公,甚至放棄生命。而猶太女孩安妮卻並沒有這樣做,她那熱愛生活、身處逆境不氣餒的精神品質,深深地打動了我,幫助了我。

安妮·弗蘭克是一個居住在荷蘭的猶太少女。 1942 年 6 月 12 日 是安妮 13 歲生日,她在這天收到了一本精美的日記本。她把這本日記當做了她的知心朋友,並給它取了個名字叫吉蒂。

好景不長,為了躲避德軍的屠殺,安妮一家躲進了一間密室裏。在密室中漫長的 25 個月內,安妮用筆記錄了密室內的成長經歷,這就是《安妮日記》。

安妮是多麼堅強啊!身為猶太人,她自己並沒有做錯什麼,卻遭到了德國人的屠殺,這難道不是一件不幸的事嗎?在暗無天日的密室中生活,終日都得小心翼翼,一直過着壓抑的生活,這難道不是一件可悲的事嗎?那爛李子、黴菜豆還可口嗎?在常人眼裏難以想象的事,對安妮來説,早已習以為常。可見她經歷了多少磨難啊!

在我的記憶中,也有一個令我記憶猶新的`經歷:四年級時,興許是學習方法的問題,我的成績怎麼也得不到提高,這令我十分苦惱,考試成績的不理想也令我心煩意亂,有一次甚至在考試失利後流下了眼淚。正當我不知所措時,我閲讀了《安妮日記》,並對安妮在逆境中堅強的表現感到佩服,下決心要學習安妮的精神。最終,我找到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成績越來越好,面對困難也不再知難而退了。

《安妮日記》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給予了我許多幫助。因為這本書,我才變得堅強、樂觀!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5

我在新華書店看完後想找一本書寫,第一眼就被安妮的日記吸引住了。在安妮的日記主要講述二戰期間一個名叫安妮的猶太女孩寫的日記之前,我不知道從哪裏聽説過安妮的日記,但我不知道具體的信息。因此,藉着這次“品書讀經”活動的機會,我決定在讀完這本書後寫下自己的`感受。

《安妮日記》以猶太女孩安妮的視角,記錄了二戰期間密室裏人們的生活。安妮最初住在德國法蘭克福。納粹崛起後,她與家人一起在荷蘭阿姆斯特丹避難。她收到一本日記作為生日禮物,並開始記日記。在漫長的25個月裏,她每天在密室裏用筆記記錄自己的成長經歷,思考戰爭、反猶太主義、與父母的關係、自然、性別、宗教等問題。

在我讀了安妮的日記後,作為一個成長中的女孩,安妮在日記中傾訴了她與母親不斷衝突的困惑以及她對性的好奇。同時,我對25個月的祕密房間生活記錄深感恐懼。查閲資料後,我深深瞭解到法西斯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對猶太人實施了種族滅絕政策,這是一種類似南京大屠殺的罪惡行徑。

我同情安妮。作為一個年輕的女孩,我沒有在明亮的教室裏學習,沒有和同學朋友一起玩耍,沒有享受生活的樂趣。相反地住在一間充滿恐懼和沮喪的密室裏—“星期天我的精神狀態最差。此時,房間裏的人都很沮喪,氣氛令人窒息。我們聽不到外面的任何聲音。房間裏死寂的寂靜籠罩着我,把我拖了起來,好像要把我拖到地獄地獄地獄的底部。我感覺自己像一隻關在籠子裏的鳥,翅膀被切斷,撞到了沼澤地上黑暗中的籠子;讓我出去“我的心在哭泣,”讓我去有新鮮空氣和笑聲的地方。

我佩服安妮。作為一個年輕的女孩,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她堅持不懈,終於完成了這項偉大的工作。迄今為止,《安妮日記》已被翻譯成65種語言,在全世界出版了3000多萬冊,被視為二戰期間納粹消滅猶太人的最佳見證。

作為21世紀的小學生,我們應該努力學習,成為未來國家的棟樑,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6

讀完《安妮日記》,安妮,這個比我大幾歲的小姐姐,給了我太多的震撼。為了躲避納粹的追殺,他們一家住進了狹小的祕密後屋。他們整天生活在恐懼之中,小心翼翼地活動在沒有陽光、沒有自由、沒有足夠食物的幾十平方米的小天地裏,時刻擔心被人發現,被納粹抓走。這樣的生活安妮足足過了25個月。面對這樣的生活,安妮從來沒有絕望過,她堅持讀書學習,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名記者和作家,盼望着有一天能在一個和平的世界裏施展自己的才能,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我關掉燈,想象着我的小房間就是安妮曾經呆過的祕密後屋,在這兒住上25個月,那該有多可怕!我得整天面對恐懼,在黑暗中摸索着行走,不能大聲説話,甚至連上廁所沖水都要膽戰心驚我每天都提心吊膽,死亡會隨時降臨。我渴望自由,渴望和平,渴望見到湛藍的天空,渴望美麗的`大自然,可是,我都不能!我一定會絕望,我想我甚至會發瘋。這時,我才感到,我是多麼幸福!生活在黨的陽光下的我,從小就在爸爸媽媽呵護下長大,好似一個美麗的泡泡,燦爛奪目,卻經不起一丁點風吹草動。我常常會因為一點點小小的困難而苦惱,比起安妮,我所謂的困難根本不值得一提。對於安妮來説,自由,理想,和平就是她的幸福,這些對於生活在今天這個和平時代的我來説,天天都擁有,安妮在那樣的磨難中尚且能夠以樂觀的心態戰勝一切困難,為自己的理想努力奮鬥。我還有什麼藉口説自己做不到呢?還有什麼理由不去珍惜我所擁有的一切呢?

讓我們一起勇敢地面對困難,把自己磨練得更加堅強!有一天能為祖國的發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安妮,一個不曾絕望的女孩,一個永遠樂觀的女孩,一個不願低頭的女孩,她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不斷地激勵着我們。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7

《安妮日記》是一個叫安妮的女孩兒躲避戰亂中書寫的日記集子,文中記錄了她的生活和情感狀態,深刻的反應出了納粹德國發動的罪惡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傷害,摧殘人性和反人類的行為終將被世人謹記並載入史冊,為世人唾罵。而我們生活在自由、明主的社會環境裏,就更應該懂得珍惜,而這些都是安妮無法得到的`,雖然她非常向往。

安妮出生在德國一個富有的德籍猶太人家裏,而當是的納粹德國對猶太人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為了逃命,他們一家來到了荷蘭躲避戰亂。但是納粹德國的侵略橫掃歐洲,很快荷蘭就淪陷了,而這時候他們無處可去,而納粹分子也在荷蘭到處搜索猶太人,就連安妮的姐姐也收到了法院的傳票,之後他們就在祕密小屋裏隱祕的生活着。安妮是渴望自由的,她多麼想出去活動,呼吸新鮮空氣,看一看外面的花花草草,可是她不能這麼做,每當納粹軍人來搜索的時候,她們就感到恐懼和擔憂,因為食物也很緊缺。在這個時期,安妮也進入了青春期,心理上、生理上都開始發生變化,而她對父母的婚姻也非常擔心,因為怕他們不再相愛了,這樣她就失去了家。

納粹德國的戰敗,讓安妮終於可以自由的生活了,但他的日記卻將德國的暴行記錄了下來,也寫出了一個女孩度過的艱難歲月。在躲避戰亂的日子裏,安妮對媽媽充滿了抱怨情緒,而這些也可以在她的日記裏讀到,心理逐漸走向成熟的她終於明白了媽媽的難處,她需要學會相處和溝通。

我們要用自由的時間努力學習,增長自己的知識,也要學習安妮的堅強,更要從她的領悟中得到啟發:學會溝通和體諒他人!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8

當我又拿起安妮。弗蘭克筆下的《安妮日記》時,感動又漫上心堤。

安妮是猶太人,自小,她的自由就被嚴格限制了。後來,為了躲避納粹的迫害,她藏進了密室,她以書信形式,向假想的凱蒂展現了密室裏的平凡瑣事,傾述了自己的真實感情。 安妮在密室的時光,艱苦而緊張,她卻説:“只要我還活着,只要這一切還在,我就不可能不幸福。”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想象我自己,待在密室裏,一臉的頹然,可能摧毀了所有的`信念與希望,等着德軍來抓捕,安妮對美好的嚮往和她必勝的信念,構造了我對她的敬佩。

她能在密室裏倖存兩年,依靠的是信心、快樂、熱情。她寫到:“我感覺我是個女人,一個擁有道德力量和勇氣的女人。”彼得也對她説:“你一直在幫我,用你的快樂。”我沒有安妮那份坦率的自信,受到沉重的打擊,我總認為自己無藥可救。然而,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我想,為了活下去,就要變得強大,為了強大,就要發現優點,努力地放大。我也沒有安妮那份熱烈的歡樂,總是悲觀地為將來殫精竭慮,所以,我要跟上安妮的腳步,讓快樂萌生勇氣,讓勇氣造就生存的激情。

日記中,安妮表現了共居者怪癖的性格,面對他們針對自己的評論,安妮選擇了寫。因為她不斷重複:“沒有人能理解我”、“紙比人有耐心”,所以她把日記當做朋友吐露心聲。我終於和作者有了共同點,我認為寫作是一種情感的宣泄,也是一個領會的過程。憶起一次英語比賽前,媽媽反覆向我説教、叮嚀,我厭煩地吞下這一切,便在日記中隨心所欲地闡述,發表意見。懊惱在字裏行間中流淌,在一頁頁紙裏淡化,回過頭來品讀,我漸漸領悟了:這是媽媽的關心與憐愛。

安妮雖然有家人與朋友,但仍然倍感孤獨,她仍是選擇了寫。我時常傷感,因為很少有人真正理解我的內心世界,孤單變成了文字。我深切地體會到:寫作是交流,是分享。

被《安妮日記》中的事感動後,我便要一點點地向安妮接近,用寫作與精神力量擺脱困難。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9

安妮費蘭克和她的一家人為了逃亡和躲避那些德國兵的捕殺,躲在了一個很不舒服的地方,白天連動靜也不能有,窗户也不能開,這是因為外面有德兵,所以她們也有點會透不過氣來。

但她們還是堅強地在那間密室裏不發聲,而且一天到晚坐在原地不動,到了深夜才打開窗户透一透氣,真苦呀!況且,窗户不是用玻璃做的,而是用厚厚的木板訂起來的,這是為了防止德國兵聽到動靜而設計的,等晚上德國兵不在時才能看一看外面這些迷人的景色。

安妮費蘭克有許多朋友,好的朋友都很關心她,而男的朋友都很喜歡她,有時帶安妮費蘭克到自己家玩,參加一些運動,出汗時請她吃冰淇淋。有時因為時間規定,所以不能玩,這就是戰爭帶來的傷害和犧牲啊!希望希特勒不要再大開殺戒了,但是後面還有更可怕的.事。

安妮一生中沒有一個知心朋友,所以她過得並不是很快樂,她的日記寫到一九四四年八月一日結束,因為她在八月四日被抓去投入了集中營,最後在第二年因得了傷寒而去世了。

我閲讀了《安妮日記》,讓我感覺到戰爭的殘酷和傷害,這種種族迫害讓我們還可以讀到對幸福生活的期盼,青少年成長與困惑;最重要的是,我們能從中感悟到安妮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熱愛閲讀和努力學習的人生態度,永遠有着崇高的理想,自處逆境不氣餒,不屈服。還要學習她善於思考,善於深刻剖析自己,正視自己的缺點,不斷提升自己的品德。

我很高興能看到這本書,可以讓我懂得很多人生的道理,得到很多寶貴的精神財富並伴隨我成長一生。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10

讀完安妮日記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安妮·費蘭克。她是一位猶太女孩,安妮在十三歲時收到一個漂亮的日記本,所以她就從1942年6月的一個星期五開始寫日記。

1942年7月剛剛過完十三歲生日的安妮·費蘭克跟隨父母姐姐和安妮父親的朋友凡·丹先生一家為了躲避納粹士兵的搜捕,搬進了一間偏僻隱蔽的閣樓裏,他們為了保證安全,他們白天不能隨便出來走動。在這間逼仄狹窄的閣樓裏,雖然在閣樓裏缺少食物和生活用品,但安妮和家人還是在閣樓裏堅持閲讀與學習。

在1944年8月4日安妮一家由於被人告密,很快安妮一家全部被德國警察逮捕。1945年3月安妮姐妹都死在了納粹的集中營內。

從這本書中可以看出作者安妮是一個開朗樂觀善於思考,並渴望實現夢想與自信獨立的女孩,即使在最恐懼和最痛苦的黑暗時刻,安妮仍然以積極的心態面對這一切苦難,她渴望自由,更渴望和平。她勇敢樂觀的面對惡劣恐怖的環境,並且運用自己的思想與智慧真實的記錄了她那短暫而又燦爛的一生,她的日記不僅記錄了她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還有她對甜蜜愛情的熱烈追求,更記錄了兇狠殘暴的納粹士兵無情地屠殺猶太人的罪惡行徑。

看完這本書,讓我對戰爭有了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戰爭,不僅讓無辜的人們遭受生命的塗炭,更讓很多原本擁有快樂童年的孩子從幸福的`家庭逐漸走向死亡的深淵,這是一個多麼令人恐懼而又殘酷的事實啊!所以我們一定要遠離戰爭,珍惜現在安定幸福的生活,只有如此,我們才會擁有快樂而又幸福的美好生活。正如我國著名的作家巴金所説,“人類的希望像是一顆永恆的星,烏雲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別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個理想,一個夢,它是萬人的願望。”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11

《安妮日記》出版以來,深受同學們的喜愛,我也不例外。這不,緾上媽媽硬讓她給我買了一本。

一回到家,我就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了。書中安妮的命運是那樣的悲慘,因為當時德國人的佔領使荷蘭這個國家雞犬不寧,蓋世太保下令抓走所有的猶太人,安妮一家逃到了她爸爸工作的地方。不久父親的好朋友範達恩一家也搬了過來。兩家人在這裏一起躲避災難。之後又來了一位避難者牙科醫生迪賽爾,八個人在“祕密後屋”裏度過兩年難熬的歲月。雖然忠誠的朋友們幫忙,但是整天還是生活在恐懼之中。

為了不讓庫房的'工人知道,他們每天説話輕聲細語,走路都要輕輕地,只能等下面的人開始吃午飯時,才能洗浴,開水等。在“祕密後屋”的那些日子裏,他們一個個整天擔心受怕,就怕一個不小心,就去天堂做客。可是,他們最後還是被一個工人給舉報了。於是,在1944年8月4日,她們落入納粹的魔爪。在臭名昭著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安妮的母親絕食而亡,範達恩先生在毒氣室中喪命,範達

恩夫婦的兒子彼得在俄國軍隊逼近時,被逃竄的德國黨衞軍帶走了,不知死於何處。牙科醫生迪賽爾被轉到德國,死在諾恩梅集中營。被剃光了頭髮、手臂上烙上號碼的安妮、瑪格特、範達恩太太被送往德國的貝爾森集中營,三人都在這裏奪去了生命。整篇文章看完後,我不禁流下了眼淚,安妮那可憐的命運一直牽着我的心。

看完後的我,總是記着這樣一個情節:親愛的姬蒂,昨天晚上,我快要進入夢鄉的時候,眼前忽然朦朧地出現了菜絲的身影。我看到菜絲衣衫襤褸、面黃肌瘦、憔悴不堪。她的眼睛顯得很大,她哀怒地看着我,彷彿在説“哦,安妮,你為什麼不管我,快把我從人間地獄中救出來吧!”菜絲,對不起,我無能為力,我真希望能解救你,真希望我能夠讓你分享我所有的一切。然而我將永遠不會忘記她,我會為她祈禱的。你瞧,安妮多善良啊,可是,她的人生卻太悽慘了,她曾説過:我希望即使自己死後仍然繼續活着。她的日記讓她實現了這一願望。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12

在這個暑假裏,我閲讀了《安妮日記》,這本書是一個猶太女孩在大肆屠殺猶太人期間躲在閣樓上寫的一本日記。

她原本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爸爸、媽媽、姐姐們都很愛她。但是大屠殺的到來毀滅了這一切:無數人沒有了親人,沒有了家,無數人倒在了子彈下,還有無數人被送往了集中營……但那些人並不知道,等待他們的就是死亡!

看了這本書,我很感動,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兒竟然能夠在這麼非常的情況下寫出這麼細膩的日記:她漸漸學會思考,沉着和冷靜。大屠殺是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夜,安妮用她的筆表達了對的的控訴,也告訴了我們她對自由生活的渴望。讓我們珍惜今天的和平,祈禱明天的安寧。

在看《安妮日記》的時我會想,安妮如果不是生在那個時代,那麼,還會有寫這本書的安妮嗎?或許,名字叫做安妮的人只會是一個被父母寵溺的幸福女孩,滿足地過完一生,可能會做一名記者一位作家,抑或只是一名庸庸碌碌的職員,但是不會在那個惡夢般的地方含恨而終的。

安妮將她的`風華正茂獻給了黑暗與恐懼,揮灑出了讓人震撼的篇章,卻是如杜鵑啼血,是用她的寂寞與生命在書寫,所以,安妮,請你繼續往前走吧,不要回頭,因為我們幸福,快樂,喜歡胡思亂想,有一大堆心事,不吐不快……每天千篇一律地過着有些枯燥卻又無比自然親切的生活。

安妮,你瘦弱的肩膀揹負了那麼多,卻還沒等二八年華的蠟燭點燃,理想與抱負、生命與親情便轟然坍塌,是那麼不堪一擊,卻又是那樣的堅韌,即便是屠戮也難以消弭掉的沉重。

透過《安妮日記》我看到了她的笑容,我會永遠記住她甜美、堅強的笑容!

《安妮日記》讀後感 篇13

《安妮日記》這本書主要講述了猶太人安妮一家原來居住在德國的法蘭克福,納粹興起後避難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在安妮十三歲生日時,她收到了一本硬皮日記本,隨後開始寫日記。這本日記陪伴了她人生最後自由的2年1個月零21天,最終她在集中營因斑疹傷寒而去世。

日記的開頭和結局氣氛截然不同。開頭寫了她收到日記本的喜悦以及她和朋友們之間的交往,寫出她自由、快樂的心。結尾是他們聽到了好消息。但結局是在3天后,他們躲藏的祕密被告發,8人均被送往集中營。有兩個保護人也受到了連累。8人中,唯一的倖存者就是安妮的父親,他幫安妮發表了這本日記,同時告訴全世界:他、安妮和所有人都渴望和平!

安妮在日記中,多次寫出她對和平的`渴望,當好消息傳來,她表現了她的激動,當壞消息傳來,她表現了她的恐懼,也痛恨那些殘忍的德國兵。德國軍隊傷害了無數無辜的猶太人,用殘忍的手段拆散了美好的家庭,剝奪了別人生活的權利。

安妮的性格也很引人注意。她的姐姐馬戈和凡·丹先生家的兒子彼得都比較內向,大人們都比較喜歡他們。但安妮的性格活潑,不是很細膩,所以總被大人們指責。但她內心很懂事,為了密室的平靜和安全,她不發泄自己的情緒,儘量不讓大人們因她而傷心。她感受到了不公,卻會自我反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以大局為重。雖然大多數人都沒有注意到她好的一面。我們應該學習她的性格,忍住自己的小性子,學會理解別人。

戰爭的結局是死亡,和平的意義是美好。為什麼要選擇戰爭呢?那麼多猶太人就因為自己是猶太人而死亡,這才是最大的不公平,讓他們沒有生活的權利。為了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為了達成我們共同的宿願,停止戰爭吧!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