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負米養親的典故

負米養親的典故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21W 次

典源出處

負米養親的典故

漢 ·劉向 《説苑 ·建本》:“子路曰:‘負重道遠者,不擇地而休; 家貧親老者,不擇祿而仕。昔者由事二親之時,常食藜藿之實,而為親負米百里之外。親沒之後,南遊於楚,從車百乘,積粟萬鍾,累茵而坐,列鼎而食,願食藜藿為親負米之時,不可復得也。’ ” 《孔子家語·致思》亦載。

釋義用法

孔子弟子仲由 (字子路、季路) 先時家境貧困,自己吃野菜粗糧,而從百里之外背米回來給父母吃。後以此典指贍養孝敬父母。

用典形式

【負米】 宋 ·蘇軾:“乞璠何足羨,負米可忘艱。”清 ·王恪:“知君負米緣情切,早寄鄉音慰倚閭。”

【負米歸】 唐·李商隱:“未肯投竿起,惟歡負米歸。”

【負米勤】 宋 ·黃庭堅:“相憐負米勤,同力採蘭供。”

【季路孝】 金·元好問:“古稱季路孝,負米曾百里。”

【貧負米】 唐·錢起:“忘機貧負米,憶戴出無車。”

【負米萬里】 宋·蘇軾:“負米萬里緣其親,運甓無度憂其身。”

【負米百里】 清·顧炎武:“高堂有母兒一人,負米百里傷哉貧。”

【負米供親】 元·耶律楚材:“萱 堂温清十年闕,負米供親愧仲由。”

【負米養親】 宋·陸游:“負米養親無復日,蓼莪廢講豈勝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