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通用5篇)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2.84W 次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通用5篇)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 篇1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文通過蘇聯文學巨匠高爾基在意大利一島上休養時,和他10歲兒子之間發生的“栽花賞花”、“寫信教子”兩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爾基父子間的親情和高爾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愛心。整篇文章圍繞了一個“愛”字組織材料,表達主題,語言清新,含義深刻。對於這樣一篇感情真摯、意藴深遠的美文,如何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學習實際,引導學生深切感受美文背後的濃濃親情、體會做人的道理是本文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我延用了本學期開學以來一直在嘗試先自主學習,再二人小組或四人小組學習模式進行教學。本節課的兩個主要環節和“寫信教子”——“栽花賞花”自主學習彙報;“寫信教子”先自主學習,再小組交流,然後彙報感覺完成還是不錯,基本能夠根據導學案進行學習彙報,也解決了基本的問題。

“栽花賞花”環節,學生在自讀中體會到了兒子的不怕辛苦。能找到“顧不上”“一直”“忙着”等詞,真切地感受到兒子對父親的“愛”。然後,通過欣賞春天鮮花盛開的迷人景象,觀察高爾基賞花的神情,想象春風中奼紫嫣紅、蜜蜂飛舞的畫面,感受陣陣花香中賞花的愉悦。感受到高爾基眼裏看到的不僅僅是花朵,而是兒子對自己濃濃的愛。

“寫信教子”環節,學生通過讀信,再聯繫生活中的實際事例談自己的體會,談自己對“給”與“拿”的理解,感受到了高爾基對兒子的愛是一種超越人間親情的崇高的愛。

較為成功的是讓學生以兒子的名義給父親寫一封回信,多數學生都能夠緊緊圍繞本節課的主題進行書寫,寫出了對父親的感激;寫出了自己對“給”永遠比“拿”愉快的理解;寫出了今後怎樣去做一個快樂的人。

不足之處:

1.朗讀指導不到位。在讀中感悟、以讀促學這是語文教學的必要手段之一,但是在這節課上,怕耽誤時間,朗讀僅出現幾次次,對於培養學生語感很是不利。

2.忽視差生。在學習彙報中,部分積極的學生髮言踴躍,但是也存在少數學生整節課腦子不動,很容易照成兩級分化。

3.細節不足。本節課的教學,我僅是抓住了主要環節進行教學,粗線條的教學很容易忽視細節,使學生不能夠細緻深入地去體會人物內心情感。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 篇2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是一篇圍繞“愛”字組織材料、表達主題、語言清新、含義深刻的作品。課文通過蘇聯文學巨匠高爾基在意大利的小島上休養時,和他10歲兒子之間發生的“栽花賞花”、“寫信教子”兩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爾基父子間的親情和高爾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愛心。

對於這樣一篇感情真摯、意藴深遠的美文,如何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學習實際,引導學生深切感受美文背後的濃濃親情、體會做人的道理是本文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力求:

一讓學生體會到兒子種花的心意,感受其對父親的深情。圍繞課文第一自然段的“愛”字一詞,學生默讀二、三自然段,圈畫出能夠表現兒子對父親情感的詞句。交流後學生從整體上初步感受到“顧不上”、“一直”、“高爾基的兒子只有10歲,還沒有钁頭那麼高”、“從蘇聯到意大利的遙遠”等詞句體現了兒子對父親深深的愛。而後,通過讓學生想象兒子在離開爸爸之前看到自己親手栽種的滿園花草彷彿會看到些什麼,之後由教師引讀春天花開情景切入“高爾基面對這樣的晚霞這樣的花是怎樣的神情?心裏會想些什麼?”使學生感受那千山萬水隔不斷的父子情深,體會鮮花是多麼美好多麼令人愉快的東西和高爾基見花如見子的深情。

二是以生活體驗為契入點,拉近與人物間的距離,為後面以高爾基兒子口吻與高爾基對話、給高爾基回信打好鋪墊。

在教學課文難點理解高爾基信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時,我通過三個問題:1、為什麼是在“島上”留下美好的東西;2、比較高爾基信中一、二兩段中的“美好的東西”讓同學們盡情暢談“美好的東西”;3、理解課文的最後一句話。學生髮揮了想象的翅膀,他們的思維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想,直接昇華到精神層次的、抽象的“美好的東西”,如生活中使人愉快,送給別人温暖的美好東西——像奉獻、幫助、付出、給予……

在本文教學之前,我通過對教材和學生做出的分析,做了以下預設:課文中“‘給’,永遠比‘拿’愉快”這一哲理內涵深刻,學生不易理解,因此,在指導學生基本弄清其含義後,只需聯繫實際,説説類似情況即可,要求不宜太高,能理解多少説多少,重在有真情實感。教學本就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經過教學後的反思,我感覺到這堂課的教前預設,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基本完成。可有幾個地方還做得不夠。

一是在分析高爾基父子之間的濃濃親情還不透。親子對父親的深愛還體現得不夠,對詞句的“抓”還不深。

二是本課教學看似行雲流水,詞句抓了,課文讀了,情感體會到了,實則浮於表面,學生的情入得不深,入得不透。高爾基對兒子的愛是一種“大愛”,廣博、寬泛。教學時體現得不夠,理性的分析多了,情感的渲染少了。看來備課時,教材挖得還不夠,基本要求達到了,但還能引導學生進入深層次的理解狀態。

講完這節課後,我最大的體會就是,要想做一名真正的教學能手,自身的文化素養太重要了,同時還應有足夠的教學經驗,重視每一節課的講解,在平時的講課中鍛鍊自己,昇華自己。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 篇3

這篇課文寫了高爾基和他兒子之間發生的小故事,表達了高爾基和兒子之間深厚的感情,

整篇文章圍繞了一個“愛”字組織材料,表達主題,語言清新,含義深刻。“栽花賞花”、“寫信教子”兩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爾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愛心。對於這樣一篇感情真摯、意藴深遠的美文,引導學生深切感受美文背後的濃濃親情、體會做人的道理是本文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一、栽花賞花,在勞動中體會子愛父

“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學生語感,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讓學生在與文本的對話中,情感和課文中的主人公有機融為一體,學生全身心地投入,不但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更加深了對人物內心的體驗。初讀課文後,讓學生自讀體會兒子的不怕辛苦。學生能找到“顧不上”、“一直”、“忙着”等詞,真切地感受到兒子對父親的“愛”。然後,讓學生欣賞春天鮮花盛開的迷人景象,觀察高爾基賞花的神情,想象春風中奼紫嫣紅、蜜蜂飛舞的畫面,感受陣陣花香中賞花的愉悦。此時在高爾基眼裏看到的'不僅僅是花朵,而是兒子對自己濃濃的愛,他心裏會想些什麼?——這些都是子愛父的表現。

“栽花賞花”是情感河流的源頭,10歲的兒子就像剛播種的花草苗兒嫩嫩的、純潔可愛,他顧不上休息,在小島上種了各種各樣的花草,不僅給小島留下了美好的東西——鮮花,更是他深愛父親的體現,小小年紀就懂得把美好的鮮花留給別人,這種情感很值得學生細細品味。為了體會兒子的這種愛父情結,課堂上,我讓學生在讀中感悟,並抓住文章特點,挖掘空白點,引導學生基於文章語言的基礎上,大膽地展開想象,。於是我設計了這樣的語言訓練:看着滿院種下去的各種各樣的花草,兒子的心裏會説些什麼。學生把對課文的理解、對兒子愛父的理解融入到自己的語言中。美麗的鮮花在春風的吹拂下競相開放,陣陣清香迎面撲來,不僅高爾基欣賞到了,同學們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也似乎欣賞到了清香溢滿園的鮮花。“同學們,你們現在就是高爾基,看着滿院的鮮花,你想對自己的兒子説些什麼?”問題一出,學生話匣子打開了,父子親情自然流淌。我讓同桌合作表演父子之間的對話,學生的興致異常濃厚。

二、聯繫實際,感悟“給予”

在教學寫信教子的環節,我設計了一個問題“結合實際或聯繫課題談談你對“給”永遠比“拿”愉快的理解。

讓學生聯繫實際來感悟文本,把自已的情感帶進文本,在與文本對話與碰撞的過程中,加深對文本的感悟,是讓學生的情感得到昇華的一個最佳途徑。如,高爾基給兒子的那封信中,他用心良苦的一番至理名言,將對兒子的愛昇華到更寬泛、更崇高的境界。為了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什麼是“給”,什麼是“拿”,我啟發學生先默讀信的內容,在感受深的句子旁寫下自已的感想。再聯繫實際生活中的真實事例,和同桌説一説我們自已的哪些行動或行為算是“給”。最後在班上交流自已對“給”和“拿”的理解。交流彙報時,有的學生説:“在家裏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算是一種‘給’。”也有學生説:“我在班上做好班裏的衞生也算是一種‘給’。”“在公交車上讓座也可以稱作‘給’。”孩子們,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要永遠記住高爾基的這句——“給”永遠比“拿”愉快!給予永遠是快樂的,就讓我們帶着這份快樂,帶着這份沉甸甸的愛結束今天的課堂,走向今後的生活。

三、寫話訓練,昇華情感

在教學最後的環節,我佈置了學生代替高爾基的兒子,給高爾基寫一封回信。聯繫信的內容,注意書信的格式。學生寫的非常感人。有的孩子寫到“爸爸,你在來信中告訴我不論在什麼地方,都要給別人留下美好的東西—鮮花。爸爸,我記住你的話,在學校裏和社會中,我都嚴格要求自己,為別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因為我知道:給永遠比拿愉快。人生的意義在於風險,而不在於索取。”還有的孩子寫到“爸爸,你在意大利要安心養病,我會照顧好媽媽的”聽着回信,多懂事的孩子。還有的孩子,把鮮花盛開的那一段引用了進來,為回信增色了許多。小練筆,不僅讓孩子明白了做人之道,更重要的體會了高爾基和兒子之間濃濃的親情。帶着情感回信,孩子不僅訓練了文筆,更是上了一堂生動的親情課。

讀文本,悟情感,明道理,孩子在紮實的閲讀訓練和寫話訓練中明白了語文教學的真諦,這份沉甸甸的大愛,將會影響孩子的未來,因為給永遠比拿愉快!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 篇4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這篇課文寫了高爾基和他兒子之間發生的小故事,表達了高爾基對兒子深深的愛和他與兒子之間深厚的感情。

這是一篇記事文章,但其中有兩個描寫景色的段落。而正是這兩段景物描寫,讓我們更深地體會到那些花的美,感受到它們的確是美好的東西,深深地體會到高爾基為什麼會因此而感到特別的快樂,為什麼會從遠方給兒子寫去一封飽含深情的信——那麼美的景色、看到美景想到了兒子,於是促使他寫了這封信。

高爾基將這種親子之愛擴大了,變得更廣博、寬泛。我指導學生通過4人小組合作學習信的內容,交流從信中讀出的體會,談談自己的理解,也可以提出疑難處,大家一起來解決。我在巡視中發現問題,及時給予引導。從而使學生鍛鍊了表達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信中最重要的一句話是:“給”,永遠比“拿”愉快。一些學生舉了班級、學校、家庭、社會上的有關“愛的奉獻”的事例,説了自己的體會。還有幾個學生並沒有真正留心體會自己給予他人美好東西時的快樂。當今社會,每家都是獨生子,致使學生自私、貪婪。讓他們學會無私,僅憑一兩句説教的大道理,想必作用不會太大。那這句話給我的啟發是:只要你真誠地付出,別人受益自會回報,那你也將是多麼愉快呀!老師認真負責地教育學生,定會贏得家長和學生的尊敬;醫生妙手回春,救死扶傷,人們稱他們為“白衣天使”;父母給孩子無私的愛護,也會在孩子的心中播下愛的種子。我體會到:不管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只要盡我所能,給身邊、周圍的人,奉獻一片愛心,留下美好的東西,才會更加快樂。根據我的理解,指導學生深情導讀信的三個片段,創設父親寫信,兒子讀信的情景。最終讓學生體會“奉獻、給予是快樂的”,“人生的快樂在於付出,不在於索取”的道理。我力爭讓每個孩子從心底升騰起一股自發為班級服務的思想,不是有位哲人這樣説:播種思想,就會收穫行動。讓每個學生在老師、同學的關愛中自發自覺做好事,不求索取。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實際感受,使境界得到昇華,這樣才能真正理解“‘給’,永遠比‘拿’愉快……”的含義。

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有以下做得好的地方:

1、我用抓重點詞句的方法,讓學生體會並理解文本,自讀自悟(如你從中讀到些什麼?高爾基的兒子是個怎樣的孩子?)

2、教學語言簡潔精練、及時總結,培養了孩子“不動筆不讀書”的良好學習習慣。

3、激發學生想象説話,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使課文內容得到延伸(如:高爾基的兒子載花時心理會想些什麼?來到載滿花草的芳草地,想象:所見、所聞和所感。)。

4、在品讀課文開篇採用“直奔中心”式,引領全文,講讀課文。

5、在“説話訓練”環節,結合學生實際,讓學生多讀、多悟、多想、多説、多體驗,使文章中心更加淺顯易懂。

6、在拓展環節——贈送書籤時,讓學生親手製作、摘抄、積累名言佳句,並相互贈送。

不足之處:

語文教師首先應該是個情感豐富的人,才能體會文學作品的情感,從而引導好學生。所以,語文課堂上,教師必須以發自內心的強烈感受和栩栩如生的理解認同,啟發學生進行富有感情色彩的讀書,細細品味其含義,領略其精神,師生才有真心的互換,情感的交融,學生也才能更好地進入文學的境界。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傾注深情,激活了課堂,這就可能有教學的境界美。

1、在用圖片突破重難點時(理解第二個“美好的東西”),應配樂《愛》,突出課文“愛”的主題,掀起教學高潮。版書設計有重複字樣(高爾基),應稍作改動。“贈送書籤”環節,應就地取材,結合課後第三題的要求:摘抄自己認為值得積累的句子。也可作為書籤內容,不要發散開來。

2、説話訓練環節,教師應引導學生緊扣文本中心,練習説話,不要偏離“‘給’,永遠比‘拿’”愉快這一主題。

3、課件出示“作業佈置”環節,應及時複習書信的格式,用多媒體直觀顯現,為學生的課後作業減輕難度。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把總結積累的經驗用於課堂教學實踐,努力上好每一堂課。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教學反思 篇5

閲讀教學的過程,是學生、教師、文本三者之間對話的過程。文本是對話的基礎和依據;學生是對話的主體,是教學活動的主人;教師要在對話過程中合理調控,認真對待學生這個主體,充當對話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讓對話的雙方彼此走進對方的心靈世界,用情感激活情感,用心靈碰撞心靈,並努力用教師的真情打動學生,使學生在對話過程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感染,獲得心靈的洗禮。在執教《高爾基和他的兒子》一文時,我注意了對文本的情感把握、提煉、昇華,讓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品味,心靈受到了一次強烈的震撼。

《高爾基和他的兒子》這篇課文文字內容比較簡單,但表達的情感卻十分真摯。文章講的是前蘇聯作家高爾基和他10歲兒子之間發生的幾件生活小事,讀後使人感受到了高爾基父子之間濃濃的深情和高爾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愛心。全文圍繞一個“愛”字組織材料,學生很容易能體會到文章前半部分中的“愛”—“栽花”中,只有10歲的孩子,卻懂得怎樣去關心父親:經過長途奔波來到父親身邊後,“顧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種各種各樣的花草”。讀到這裏,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兒子為什麼會這樣做?”學生們暢所欲言:有的説“為了讓父親欣賞到美麗的花兒,心情舒暢。”有的説“為了讓父親不會感到寂寞,有鮮花陪伴。”還有的説“美化環境,使父親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同學們自然而然地悟出了這是兒子對父親的一份愛。

而對於文章後半部分中的“愛”——父愛子,從“賞花”與“寫信教子”都能夠體現出來。怎麼樣讓學生感悟到此時父對子的愛呢?如何觸動學生的情感就顯得尤為重要。語文是人文性學科,語文教材是對學生進行人格薰陶的有效載體。此時我注意發揮教師在對話過程中“引導者”的作用,引導學生和文本對話。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閲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他們有能力通過朗讀來感悟文章所藴含的情感,本課內容簡單,事情又貼近學生的生活,所以這些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去讀、去品,讓文本所表達的情感和學生的情感產生共鳴,學生很容易理解這種父對子的愛。而文章的重點——高爾基寫給兒子的信中所揭示的道理“‘給’永遠比‘拿’愉快”,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文中明明講的是“栽花”、“賞花”,怎麼又變成“給”與“拿”呢?高爾基所謂的“給”,所謂的“拿”究竟指什麼呢?對這部分的理解我設計了一座橋樑——用生活來解決,文本來自於生活,也應該回歸於生活。我先引導學生回憶以前讀過的一些名言警句,如“人生的價值,在於付出,而不是索取。”再讓學生品味課文,聯繫生活談談自己對這句話的體會。將課堂與生活緊密“鏈接”,使得學生的情感隨之融入課文之中,讓心靈與文本產生共鳴,明白“‘給’永遠比‘拿’愉快”的內涵,同時也能領悟到這又是一種超脱了人間親情之上的崇高的愛。

學完了課文,我又進行了延伸拓展。“平時你又是如何愛你的父母,你能感受到父母對你的愛嗎?”學生反應不一,大部分學生只能回憶起父母對自己的“愛”(生活上的關愛,為人處事的教誨之愛等)。而自己對父母的“愛”少之甚少。沉默了一會兒,我追問道:“學完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打算?”一石激起千層浪,孩子們的思緒飄飛。“我要為下班的爸爸倒上一杯茶。”“我要學會自己洗衣服,減輕媽媽的負擔。”“我要好好學習,少讓父母操心。”“除了自己的父母,我還要關愛更多的人。”……聽着孩子們稚嫩而又堅定的話語,我欣慰地笑了,因為我知道,他們已經領悟到愛的真諦了!愛是相互的,而愛的給予者遠遠要比承受者幸福多了。

願世間到處都充滿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