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15篇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3.03W 次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15篇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1

我讀了這本書後,覺得小豆豆是一個性格開朗、喜愛和同伴們一起玩的孩子。不僅這樣,小豆豆還是個不嘲笑別人的孩子。在小豆豆第一天讀的“巴學園”裏,認識了很多新的朋友,唯一的一個男孩山本泰明,他患了小兒麻痺症。所以走路很不方便。有一次小豆豆帶泰明一同來到她自己的那棵樹那兒,想讓泰明能看到更遠的東西,小豆豆先去校工叔叔的工具房裏拖來一個梯子,很快地爬了上樹,然後讓泰明爬上來,經過泰明自己的努力和小豆豆的幫助下,他終於爬上了樹上,與小豆豆一起放眼看世界。從這一件事情可以看出小豆豆不但不嘲笑一個患了小兒麻痺症的同齡男孩,而且還很樂意幫助他,很喜歡和泰明玩。

小豆豆這一種不嘲笑別人的品格,不僅使我佩服得五體投地,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相反,有的人,卻以着自己家裏富有,就經常買一些名牌的衣服,穿回學校炫耀自己的衣服多美,而看到哪個同班同學穿得不比自己好,就會嘲笑那同學,一次,我聽媽媽説,她一個朋友的女兒,因為一次交通意外,造成了腰以下的部分全部癱瘓,當時她非常傷心。

過了一段時間,她從新回到了學校上課,剛進教室,就聽到一些同學在譏笑她,笑她不能走路,是個沒有用的人。那時,才剛剛把心情平復下來的她,又受到了同學們的歧視和嘲笑,心情又一波動。我聽了這事情以後,很同情那女孩,同時也覺得很憤怒,真想教訓她的同學。如果,那女孩的同學,能體諒一下她,多一點關心和鼓勵,多一點幫助她,就像小豆豆那樣。那就不會讓那女孩感到自卑。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2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女作家黑柳徹子的名作,這部作品不僅在日本家喻户曉,還被譯成33種語言,黑柳徹子也從此成了一位世界文明的大作家。

作者小時候因為淘氣,一年級就被退學了,她被老師認為是學校裏最淘氣,脾氣最怪的學生,媽媽並沒有把這件事告訴小豆豆,而是把她送進了巴學院。巴學院裏的一切都很怪,課堂怪,教室怪,就連老師也很怪,校長就更不用説了,簡直比巫婆還怪。但校長的一句話:“小豆豆是巴學院最乖的人”,讓小豆豆從此不再自卑,最終小豆豆也真的成了巴學院最乖的學生。

每一天都要在林校長的帶領下吃“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的美味飯菜。每一個人都能在這本書裏找到自己陽光燦爛的童年。在那裏,沒有歧視,沒有嘲笑,有的只是平等與愛心,寬容與真誠。童年是最開心的時候吧!看完這本書我便深深地陷入了回憶:小時侯坐在地上耍賴的我、為一件事就開心的不得了的我,無論遇到什麼都沒有煩惱的我我在這本書裏找回了自己陽光燦爛的童年。我之所以喜歡這本書,是因為在這本書裏,我從林校長的身上看到了一種從未看到過的精神。他自己的一切獻給了孩子,獻出了他獨特的教育,讓更多的孩子找回自信並且受益一生。我也從小豆豆身上學到了要為自己偉大的理想而不懈追求的精神,雖然小豆豆那時還小,卻有了這樣一種遠大的目標。同時通過對此書的閲讀,我對林校長產生了敬佩之情。

我喜歡小豆豆,更喜歡教育他的老師和朋友們。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3

他們在找新學校的時候,小豆豆的媽媽生氣地説:“小豆豆,我不是告訴你了嗎?”你為什麼不聽話?“就在這時他們看到了一所學校。這所學校的校長是一位白髮老人。當他走進校長室的時候,小豆豆的媽媽輕輕地敲着校長室的門。

校長問:“是誰?”“校長老師,我們能進來嗎?”小豆豆的媽媽問。“當然,但是你必須讓孩子們進來。父母不能進。”校長強調。“好的,謝謝校長。”小豆豆開心地説。

走進校長辦公室,校長看着小豆豆説:“你叫什麼名字?”小豆豆大聲回答:“我叫小豆豆。”蕭豆豆看着校長。他的頭髮已經稀疏了,門牙也掉了一些,但是他的臉看起來很好。

他不高,但是他的肩膀和手臂很強壯。黑色三件套很舊,變形了,但是穿在他身上看起來很整齊。

經過校長的瞭解,小豆豆留在了這所學校。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4

我讀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它主要講了一年級的小豆豆因為淘氣被退學,之後來到了巴學園。小豆豆來到了巴學園後,第一眼就喜歡上了這個學校,因為這個學校有電車教室,還有能聽她説四個小時、很親切的小林宗作校長。在巴學園裏,有很多與其他學校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巴學園的第一節課想上啥課就上啥課,比如每天的座位可以隨心情坐。她還在巴學園裏遇到了很多的好朋友,像泰明、惠子、大榮君等。正當他們無憂無慮的時候世界大戰開始了,美國的炸彈投到了電車教室裏,大火把巴學園燒燬了。

這本書讓我感到既好玩又好笑,既欣賞又感動,其中還帶一點淡淡的憂傷。在《非常奇怪》中,小豆豆的天真讓我感到好笑、好玩,因為她在車站意外的撿到了一枚硬幣,把它埋在了小樹林的土裏,用石頭標記,等她第二天來的時候,硬幣氧化了,她還認為是“石頭移動了?”“被人看見了?”等的假設。在《尾巴》一文中,我對校長先生的行為感到欣慰,因為他想要把和大家不一樣的殘疾學生的自卑心理去掉。我在《破學校》中感到很感動,因為別的學校的學生在巴學園門口高唱着“巴學園,破學校!走進去一看,還是破學校!”小豆豆很氣憤,她去追他們,可是卻追不着。回來時,小豆豆不由自主地圍繞着巴學園高唱“巴學園,好學校!走進去一看,還是好學校!”其他的同學看着好玩,也跟着小豆豆一起唱,一遍又一遍。在《洛基不見了》中我感到了憂傷,為小豆豆憂傷,因為她已經失去了兩個朋友了,還因為洛基是她的家人。

我很喜歡讀這本書,因為小豆豆的天真,因為校長先生的親切,還因為巴學園的美好。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5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女作家黑柳徹子的著名作品。這部作品不僅在日本家喻户曉,還被翻譯成33種語言。從那以後,黑柳徹子成了世界文明的偉大作家。

作者小時候因為調皮搗蛋被一年級退學。她被老師認為是學校裏最淘氣、脾氣最暴躁的學生。她媽媽沒有告訴小豆豆這件事,而是把她送到了巴學院。巴學院的一切都很奇怪,教室很奇怪,教室很奇怪,連老師都很奇怪,更別説校長了,比女巫還詭異。但校長的話:“小豆豆是巴學院最好的人。

每天都要在林校長的帶領下,吃到“山海味”的美食。每個人都可以在這本書裏找到自己陽光的童年。在那裏,沒有歧視,沒有嘲諷,只有平等與愛,包容與真誠。童年是最幸福的時光!看完這本書,我深深地陷入了回憶中:小時候躺在地上,為一件事無比開心,什麼都不擔心。我在這本書裏找到了我陽光的童年。之所以喜歡這本書,是因為在這本書裏,我看到了一種從未見過的來自林校長的精神。他自己的一切都是獻給孩子的,他獨特的教育,讓更多的孩子能找到自信,為生活造福。我也從小兜頭身上學到了對自己偉大理想不懈追求的精神。小兜頭雖然當時還年輕,卻有着如此遠大的目標。同時,通過閲讀這本書,我對林校長有一種敬佩之情。

我喜歡小豆豆,更喜歡教育他的老師和朋友。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6

書中講了小豆豆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而巴學園為她敞開了大門,不僅愉快地接納了她,而且還給她和同伴足夠的快樂。生活在“巴學園”的小豆豆好像生活在一個童話世界一樣,學會了書本上的知識,學會了關心別人,學會了寬容與真誠,讓小豆豆成長為一個情感豐富、心地善良而又單純快樂的孩子。看來良好性格的培養,遠比知識的學習重要得多。這真是一個讓家長和孩子夢寐以求的學校,我突然聯想到了我們現在的教育體制一味的追求孩子的分數,很多學校,表面上喊實施素質教育,實質上,推行的仍是“應試教育”。減負問題,儘管教育局三令五申,但是,在大多數學校裏,學生的作業量根本沒有減,很多孩子雙休日往返各種培訓機構,雙休基本沒有自己的空餘時間,不上培訓班怕孩子跟不上其他同伴,上了培訓班效果也不一定好,家長都是比較糾結的,當然,出現這些狀況不能怪學校和老師,而是應試教育帶來的後果。真是很羨慕巴學園的教學方式。

《窗邊的小豆豆》讓我學習瞭如何做媽媽。小豆豆能健康、快樂的成長。離不開一直了解她心理的媽媽。在小豆豆被退學後,轉到巴學園時,媽媽只是説要換一個學校,她怕給孩子留下自卑的情結。如果是我,我肯定會説:“怎麼回事?才一年級,你竟然被退學!如果你再不聽話,就沒有學校要你了,以後長大隻能去掃垃圾”這些話,這篇文章令我又想起了另一個最近很火的經典故事,媽媽每次為好動的兒子去開家長會時,總會得到老師很嚴厲的批評,斷定她的兒子不會成才。但是她每次都對她兒子説着謊話,説着老師怎樣表揚他,兒子在她善意的謊言中終於成功了!我家孩子一直不是很自信,我真應該多學學這兩位媽媽。讓孩子在自信中學習。

我們無力去改變一些制度環境,但是我們能為自已孩子做的就是真正去理解他們,以他們需要的方式來愛他們,來引導他們,為他們創造形成各種優良品質的環境。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7

大家應該都讀過《窗邊的小豆豆》吧,這是一部著名的自傳體小説,裏面的內容是作者黑柳砌子小時候親身經歷的一些事情,裏面描述了小豆豆因為好奇心被退學,後來轉到了巴學園,經過小林先生的愛護和教導下,那個在一般人眼裏‘怪怪的’小孩,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很喜歡、非常優秀的小孩。

在這本書裏,寫了小豆豆在巴學園的故事,而且,還認識了許多朋友,當小豆豆遇到泰明那是一個的得了小兒麻痺症的孩子,走路一瘸一拐,還如此樂觀,主動伸手和小豆豆交朋友,可惜到最去世了,還有高橋君,我要學習高橋君那不怕困難精神,校長先生樂於助人。有愛心。熱心。巴學園的午飯也很特別,校長先生為了讓孩子們不挑食,所以弄出了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而且,小豆豆趕來學校的時候,校長先生耐心的聽了小豆豆四個小時的話,在小豆豆第一次揀到錢的時候,想不出合適的理由,就把錢埋了起來,但是第二天卻找不到了,還有一次,小豆豆和洛基玩誰更像狼,但洛基畢竟是小狗,玩着玩,洛基就當真了,喀哧一聲,小豆豆的耳朵被咬掉了,在第二次戰爭的時候,炮彈炸燬了這一所學校,小林先生去世了,所以,小豆豆寫了一本書,這本書是寫給校長先生的,感謝他在小豆豆小時候對她的教育。小豆豆遇到和藹可親的校長先生,和懂得欣賞他的媽媽。

大家都來讀一下《窗邊的小豆豆》吧!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8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名叫《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是從我家附近的公共圖書館裏借來的,這本書也是我們老師推薦的暑假必讀書目之一。它的作者是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徹子,她寫的小豆豆系列叢書在全世界都非常暢銷。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一個叫小豆豆的女孩,她的真名叫徹子,但是她的爸爸卻一直喜歡叫她“豆豆助”。小豆豆在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因為非常淘氣而不得不退學了,然後她就來到了第二所學校——“巴學園”。

小豆豆很快就愛上了這裏,因為這是一所奇特的學校。首先,它的教育方法很奇特,它的課程設置不像我們學校那樣,有提前設置好的課程表,而是每天的第一節課都是同學們自己來決定的,比如説,你喜歡數學,你就可以做數學題或者寫數字,你要是喜歡語文,就可以寫片假名和平假名,這樣做的好處是慢慢老師就會知道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所在了。其次,它的教室也很奇特,這些教室都是由廢棄了的電車改造過來的。最後,它的飲食方面更奇特,每天午餐開始的時候,校長都會問一下大家有沒有帶"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如果有人沒有帶,就會讓旁邊的校長夫人補齊。

看完這本書,我感覺巴學園最奇特的就是它的小林校長了,正是有了小林校長為了讓同學們愛上學習所做的各種努力,小豆豆才可以和同學們友好地相處和正常的學習,她的童年才會那麼豐富多彩,無憂無慮。

看完這本書,也讓我知道了一個道理: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有眼睛卻不會欣賞風景,有耳朵卻不會聆聽音樂。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9

小豆豆是個可愛淘氣的孩子。高一的時候因為上課和燕子在屋檐下聊天,大聲招呼路過的宣傳員等老師受不了的行為被退學。她傷心的母親沒有告訴小豆豆真相,而是想盡辦法幫她找了一所特殊學校——“巴學園”。

在這個以廢棄電車為教室的學校裏,小兜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和自信。開學第一天,校長和老師想和小豆豆聊聊。“你可以談任何事情。把你想説的都告訴校長。”結果小兜頭高興地告訴校長,原來學校裏有個燕子窩;家裏有一隻棕色的狗,名叫“洛基”;爸爸很擅長游泳,甚至跳水……校長和老師饒有興趣地聽着,不時地問。後來怎麼樣了?結果我們一路聊到午飯時間。確切地説,校長和老師聽了小豆豆四個小時。這真是感人的一幕。我從來沒有和孩子聊過這麼久,更沒有耐心聽。

我常常在想,我們對孩子的耐心在哪裏?是有限的閒暇時間阻礙了我們交流的慾望,還是我們根本不想聽孩子嘴裏那些看似幼稚無聊的小事?同樣,孩子的時間也是寶貴的,學琴練畫……忙起來也是一種很大的樂趣。

巴學園崇尚自由,可以坐在自己喜歡的座位上聽課;早上第一節課,老師會把當天的內容寫在黑板上。如果每個人都試圖在早上完成課程,他們可以在下午去河邊或田野裏散步。校長的務實精神也很感性。一輛新的電車將在深夜來到學校,學生們很好奇電車將如何到達學校。校長和老師簡單的説了一句“如果你家裏允許,帶毯子和睡衣去學校。”結果孩子們看到了巨大的拖拉機,通過壓路機把電車卸到了校園裏。能夠身臨其境地看到新教室的到來,“每個人都很開心,他們永遠不會忘記那個快樂的時刻。”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10

今天看完了一本書,書名是《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是關於小女孩豆豆在一所學校上一年級的時候。在這個學校,小豆豆讀書的時候寫過一個字,覺得字寫得不好。他“啪”地打開蓋子,然後“啪”地關上蓋子。上課做了幾百遍,和小燕子聊了幾句,全班鬨堂大笑。學校終於不忍心讓小兜頭退學。小豆豆來到了一所新學校,叫巴學園。這是一所多彩的學校。教室在電車裏。如果你願意,你可以坐在那裏。一天的作業寫在黑板上。如果早上完成學習,下午可以去散步,游泳,追逐,玩耍,不需要額外的作業。小豆豆在巴學園認識了很多朋友和校長小林,還有他的同學碩子、阿泰斯特、泰明、梅發……他們在這個學校度過了很多快樂的時光。成績單發了,我幫塔明爬樹。我不能隨便跳,一直問,然後呢?學校舉辦了一場音樂會。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這所小學被一枚汽油彈摧毀了。

看完這本書,我覺得小豆豆是個開朗的孩子,喜歡和同學一起玩。況且她也是個不嘲笑別人的孩子。小兜頭在《巴學園》裏交到了很多新朋友。唯一的男孩泰明,從小就患有小兒麻痺症。所以走路不方便。有一次,小豆豆帶着塔明到自己的樹上,想讓塔明看更遠的地方。他去學校拿梯子,和馴服一起看世界。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她不是一個嘲笑別人的孩子。

説完小豆豆,現在我們來談談自己吧!既然二戰時小豆豆能這麼幸福,為什麼我們不能像小豆豆一樣過好每一天呢?我們不自信的原因只有一個。為什麼我們不自信?就是生活中有各種挫折,你不斷失敗,不斷成功。但是,失敗在你的腦海裏留下了陰影,讓你不敢面對挫折,你的信心自然會漸行漸遠。所以我想成為一個像小兜頭一樣自信的人。

我相信只要我有信心,我自己一定會是最好的。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11

一、作者簡介:

黑柳徹子,日本著名作家、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社會福利法人小豆豆基金”理事長、“社會福利法人 小步的箱子”理事、“日本文學俱樂部”會員、“世界自然保護基金”日本理事、“巖崎畫冊美術館”館長。她的代表作《窗邊的小豆豆》1981年出版後。不僅在日本,而且在全球都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截至20xx年,日文版累計銷量達938萬冊,成為日本歷史上銷量最大的一本書。該書已被譯成了33種文字,介紹到世界各地,英文版在美國出版時,《紐約時報》發表了兩個整版的書評文章,這一“殊榮”,不僅在她之前沒有人獲得過,在此之後也再無第二人。該書的英文版僅日本國內銷量就達70多萬冊,至今無人超越。

二、內容簡介: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的是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主人公小豆豆就是作者自己。小豆豆曾經由於過分淘氣而被退學,後來就來到了小林宗作老師創辦的巴學園裏就讀,巴學園是由幾輛電車改裝成的,孩子們的教室就是電車箱。一個班級就十來個學生,孩子們不必按照規定的座位坐,憑自己的心情每天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座位。更有趣的是老師上課的方式也不一樣,從第一節課開始,老師就把當天要上的所有的課的問題點滿滿地寫在了黑板上,孩子們只要從自己喜歡的那門功課開始學起,這樣孩子們就非常開心進入了學習,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到老師那請教。這樣的學習是充分自由和自主的,這樣的學習更有利於老師充分地瞭解學生,進而因材施教,所以這樣的學習也稱得上是真正的學習。也正是這段際遇,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

三、心得體會:

小林校長獨特的教學方式,親切與充滿關愛的為人,給巴學園的每個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包括我這個讀者。我感覺小林校長的巴學園確實是豐富多彩的,他與我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某些教育思想不謀而合,他的學校也充分體現了“生活教育”的思想。每天,孩子們如果上課效率高,一上午就把所有的學習內容都解決了的話,老師就會帶領孩子們到校外去散步,那是孩子們最開心的事情,在散步中,孩子們看到什麼,老師就相應地滲透相關的知識。在與大自然那麼親密、融洽地接觸中,孩子的思想被放逐了,心靈被解放了,到處充滿着他們的歡聲笑語,那是在學校裏永遠也學不到的。最有心的是,有一次校長還請了一個農民給孩子們上課,地點設在了校外九品佛的池子旁邊,農民老師給孩子講起了如何種莊稼,邊講還邊在地上做示範,最後大家一起動手幹完了播種的活兒,孩子特別的高興,一個個儼然成了播種的高手了。在以後的日子裏,孩子們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種的莊稼了,他們總會湊到一起談論自己的莊稼的事。那是多麼精彩的一課啊!相信孩子們定會終身難忘。

大家都知道我國的陶行知先生是最瞭解小孩子的了,他鼓勵孩子的奇思異想,他肯定孩子的創造力,他要求老師也能變成小孩子,平等地和小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勞動,站在小孩子的角度去體會他們。而小林校長也是一個真懂小孩子的老師。他總是對巴學園的家長説,要讓孩子們穿最差的衣服到學校裏來,原因是什麼呢?因為他知道愛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如果把衣服弄破了,弄髒了,就會被父母罵,但是穿上最差的衣服,舊一點,結實一點的,就沒關係了。小豆豆最喜歡的是爬鐵絲網籬笆,媽媽看來根本沒什麼有趣,只會覺得很累,但是小孩子卻樂此不彼,所以她也真正佩服小林校長。還有值得敬佩校長的就是,巴學園的孩子,從來不會在別人家的牆上亂塗亂畫,因為在學校裏,他們已經盡情地畫過了。上音樂課的時候,校長給每個孩子發一根粉筆。大家在禮堂上拿着粉筆各據一方,或滾,或跪,或坐,隨便用什麼姿勢都可。校長彈鋼琴,孩子就和着節奏,在地板上寫出音符,無論把音符寫得多大都沒關係,這種感覺好極了。在紙上寫,不能寫得那麼大;在黑板上寫,沒有那麼大的地方;在地板上寫,還能夠“自由地運動身體”,“無論節奏有多麼快,都可以盡情地快速書寫。”時間多的話還可以畫上飛機啦,娃娃啦,最後可以把整個禮堂連成一大幅畫。當然清洗工作,還得教給孩子們,在勞動中,他們就更加體會了亂塗亂畫,要收拾乾淨非常不易。

説到這裏,又讓我想起了,小林校長經常對小豆豆説的一句話:“你真是一個好孩子!”這句話對小豆豆來説是多麼地珍貴,一直鼓勵着她,支持着她,如果沒有遇到這樣的好老師,那麼今天的這個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恐怕就會在“壞孩子”的陰影下,被自卑心理所包圍,而不知所從。教育博大精深,而我們只有在教育的藍天下,不斷學習,不斷探索,才能搏擊長空,才能無愧於每一個孩子。

作為教師,面對小林宗作先生,我感到慚愧。他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值得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深思的。作為讀者,讀完全部內容,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時代,想起了那些老師,同學,朋友。看着揹着沉重的書包去讀書的孩子們,我們每個人都會慶幸小豆豆遇到了她一生中最好的老師,而我們,真的也應該好好想一想:我們究竟應該給孩子創造一個怎樣的成長環境。

這部作品之所以能打動人心,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它表現了人性中最真的最無心機的純淨的東西。看着小豆豆的行為,聽着小林校長的話,我們的心會安靜下來。每一個孩子出生的時候沒有選擇的權利,而每一個父母都是疼愛自己的孩子的,不管他是健全的還是有殘疾的,都希望孩子長大以後能夠接受到最平等的最有效的教育。如果良好的家庭環境和良好的學校環境互相配合,我相信每個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長,不只是身體上的更是心靈上的健康。而小豆豆無疑是幸運的.,她有一對最好的父母,她遇見了影響她一生的最好的老師。她就像一株普通的小苗,沐浴着温暖的陽光茁壯的成長着。是小林宗作先生給了她最適宜的土壤。

當小豆豆拿着一片樹皮叫每一個人去嘗一嘗是不是有苦的滋味的時候,她多麼希望沒人説是苦的,她叫她的小狗來嘗,她甚至叫路邊的野狗去嘗一嘗,她認為那是一片健康樹皮,如果誰嘗過之後覺出了苦就證明誰生病了,結果真的是每個人都搖頭説根本不苦。小豆豆是多麼開心啊,大家全都這麼健康。而校長先生知道那本來就是一片不苦的樹皮。這個善良的小女孩真的讓我的心為之一動,是巴學園本色的教育方式讓小豆豆或者説讓人的本性發揮到了極致。

在小林先生的眼裏,孩子們就是自然的產物,所以對於那些身體有殘疾的孩子,他總是想盡辦法來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保護他們小小的自尊心不受到傷害。他不會阻止孩子們做一些危險的事情,他也不會要求孩子們刻意的去做什麼事情,他總是努力的尋找一些可以讓孩子們更容易接受和願意接受的方式去引導他們。他的教育觀念我知道是很多家長和同學們渴望的,所以大家都希望能有小豆豆那麼幸運,我也是。我希望我們教育改革的力度再加大一些,教育機制仍需要不斷的完善。作為教育工作者,我看過這部書之後也在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遠離了教育的方向。

總之這是一部能發人深思的作品,當你和小豆豆一起回憶起自己的童年的時候,一定會不由自主的露出笑容,因為那時你或許是和小豆豆一樣的女孩子。而我們總是對自己的童年懷有一份無法拋棄的懷念,就象人類的童年時期,雖然幼稚,雖然簡單,卻單純如出水芙蓉,毫不諱飾。這也正是這部作品跨越年齡界限,國別界限,一再暢銷的原因,因為它寫出了人類共有的本性,比如善良和人的主體意識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12

今天,媽媽給我買了《窗邊的小豆豆》。有趣的書名,把我給吸引住了,於是,我翻開這本書,一頁、兩頁······我就像一匹餓狼一樣,貪婪地看着。

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的黑柳徹子,也就是眾人口中的“小豆豆”。裏面講述了小豆豆一年級被退學後,來到巴學園上學的故事,如電車教室、游泳池、一言為定、温泉旅行、露營·····通過這些事件,小豆豆從一個“怪孩子”成長為大家喜歡的女生。

在這本書中,我被“小豆豆”吸引住了。因為她是一個多麼活潑開朗,天真善良的孩子啊!小豆豆為了讓有患小兒麻痺症的泰明在樹上看到好多東西,她找來了梯子、梯椅,又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讓泰明站在樹上。當小豆豆被洛基咬了耳朵,鮮血汩汩流出來時,她腦袋裏也只有一件事,“不要怪洛基!不要對洛基發火!”。她要是發現了受傷的小動物,更是會不顧一切的要照顧它,直到傷好了為止。

同時,小豆豆也是幸運的。因為她有一位用心良苦的小林宗作校長。小林宗作校長可以聽小豆豆説四個小時的話而沒有絲毫不耐煩;他為樹立身體有缺陷孩子的自信,設計了特別的運動會;他還讓孩子們在音樂課中盡情地塗鴉,盡情表達音樂旋律。正因為這個令人敬佩的校長,巴學園成為一個快樂、自由的學校。可這個理想的樂園,最後卻被美國大空襲給炸成了一片廢墟。校園裏歡笑聲、歌聲也隨之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看到這個結果,我眼泛着淚水,戰爭帶來的害處是無限的,我們都渴望和平。

雖然巴學園在戰爭中被摧毀了,但它永遠留在了小豆豆的心中,留在了我的心中。我相信巴學園和小豆豆也一定會留在每個讀者心中。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13

我喜歡《窗邊的小豆豆》一書,這本書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作者因淘氣被退學後,來到了巴學園。以後的日子裏,每一天的事都值得小豆豆珍惜。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讓一般人眼裏"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

其中的"游泳池"這一篇故事很吸引我。它講述這天天氣很熱小林先生一大早對大家説:"天氣突然熱起來了,咱們該把游泳池裏放上水了!"一次沒遊過泳的小豆豆和一年級的所有學生都興奮的不得了。終於到了中午游泳了,小林先生讓孩子光着身子游。像泰明那樣患過小兒麻痺症的孩子一樣也光着身子玩的很開心。

每個人都有一段純真的童年,童年的時光是快樂的丶美好的。在巴學園裏,無論是誰都會擁有一片自由的天空,我好羨慕!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14

《窗邊的小豆豆》用清新、細膩、樸實的語言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一段真實的故事。沒有高深的理論,沒有故弄玄虛的線索,猶如一本優美的教育童話,散發着教育的氣息,盈滿着純美的心靈,充溢着燦爛的童年,讓人讀起來輕鬆、愉快而又心嚮往之。

善良是最美的

小豆豆是個令人感動的孩子!她擁有一顆善良純美的心靈,無論是對待朋友還是對待動物都純真温厚。她懂得同情不幸的人,為了幫患過小兒麻痺症的泰明實現心願,讓他爬上自己的樹,她想方設法,不斷鼓勵泰明,終於讓泰明實現站在樹上看風景的心願;她懂得與同學友好,班上剛來新同學高橋君,她主動上前找他説話;她懂得理解別人,小林校長因為受不了女兒美代的糾纏,拜託她上學時不要帶她珍愛的蝴蝶結,她竟然爽快地答應了;她懂得分享,買了一塊健康樹皮,她看到誰都要大家咬一下,看見大家都非常健康,她那麼高興,甚至在學校附近看到一條野狗,她也把樹皮放到野狗的嘴裏,差點被狗咬傷;她懂得團結幫助朋友,當有的朋友因身體上有缺陷,被別的學校孩子欺負時,即便外校的學生一擁而上,小豆豆也要拼命保護朋友,哪怕自己弄哭也不在乎;她懂得考慮別人的感受,聽到媽媽講正南的事情,她暗暗決定對他説:“大家一樣都是小孩子,我們交個朋友吧。”……雖然她很淘氣,她會站在窗邊等待宣傳藝人,懇求他們給她和同學們表演;她會在課堂上冷不丁地和燕子説話;她看到學校的桌子與家裏的不同,就按捺不住好奇,不停地開開關關桌子的蓋子,讓老師不能容忍,但我覺得這些淘氣在她的善良面前顯得多微不足道啊!對於一個孩子而言,淘氣是天生的,善良是彌足珍貴的。善良是情商的重要部分,是人生的底色,擁有善良的孩子,她永遠會有一顆愛心與人相處,給人帶來温暖和幸福,當然,她的人生也必定因為善良與人而變得温暖幸福!

實習那年,遇上了5.12汶川大地震,學校動員學生為災區的孩子捐上一份自己的愛心。當班長捧着捐款箱走到一個女生面前時,她對我説:“老師,我媽説不捐。”然後就轉過頭寫作業了。她的成績是班裏的前三名,也許,將來她會憑藉她的智慧走出一個璀璨的未來,但我想,她又會給身邊的人,身邊的社會帶來多大的益處呢?她家長的限制固然是一個較大的原因,但我覺得一個五年級的孩子應該有自己的思想了,尤其像她這樣有聰明頭腦的孩子。她對身邊的人事如此漠不關心,讓我覺得她身上缺乏一種閃光温暖的東西——善良。

雷夫.艾斯奎斯説:“自私的人對這個世界的方式很狹隘,只能看到人生很膚淺的一面,無法享受人生更多的樂趣。”我們應該幫助學生像小豆豆那樣善良,克服自私,讓他們懂得關愛和幫助,懂得同情與分享,懂得理解與友好,從而讓他們的人生因善良而美麗,而增添更多的樂趣。

牽着蝸牛散步

小豆豆有這樣純美善良的心靈,也許主要緣於她有一個全心全意愛她的媽媽。

不得不承認她的媽媽是一位內心平和,充滿智慧,善解人意,誨子不倦的媽媽。當小豆豆遭到學校退學後,她生怕這件事在小豆豆心裏留下自卑的情結,便沒有告訴小豆豆退學的事情,反而若無其事似的告訴小豆豆説:“我們去一個新學校看看吧,聽説,那裏環境不錯呢。”現在,我已經做了母親,如果事情發生在我的身上,我想我絕對不會像她那樣平和,有耐心,有智慧,愛之深,恨之切,我想我一定會劈頭蓋臉地訓斥孩子。

我很喜歡一句話:教育孩子就像牽着一隻蝸牛在散步。作為家長,尤其是母親這個温柔的角色,我們不應該以愛的名義對孩子疾言厲色,傷害孩子的心靈,而應該學習小豆豆的媽媽,保持平和的內心,理解孩子的性格,保護孩子的自尊。

賞識綻放成功之花

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位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人,小林校長就是改變小豆豆命運的人。在以前的學校,甚至在我們現在的教育觀下,小豆豆都應該是一個問題學生。但小林校長每次看到小豆豆時都會説:“你真是一個好孩子。”這句話給年幼的小豆豆無限的自信,讓她在心裏真的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好孩子,並且奠定她一生的基礎。正如作者自己在《後記》中寫的:一直到現在,這句話是怎樣激勵着我、支持着我啊!它對我的鼓舞無法估量。

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女士説過: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的讚賞。讚賞是一種力量,對於孩子而言更是。作為教育者,我們不能盯着學生的缺點不放,而要尋找學生的優點,並加以真誠的讚賞,也許,一句話就可以影響學生的人生。

讀《窗邊的小豆豆》,感動與小豆豆的純美善良,感動於媽媽的平和智慧,感動於小林校長的愛心賞識。他們教會我如何培養學生品性,如何教育子女,她們告訴我善良才是人生的底色,我們要在傳授學生知識技能同時塑造他們純美的心靈,讓他們向善、向美、向真!

窗邊的小豆豆心得體會15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是我在上大學的時候,教育學老師極力推薦給我們看的。看過之後感觸很深,愛不釋手。我被書中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所感動,小豆豆的天真可愛,校長獨特的教育方式,都十分吸引我。我彷彿走進了一個五彩斑斕的童話世界,可謂是一個教育的神話:矮矮的樹做成的門,樹上長滿了綠色的葉子,電車做的教室,各種各樣的樹木作成的圍牆,花壇裏開滿了紅的黃的花朵,活潑可愛的孩子盡情的嘻戲着……

這本書不僅帶給世界幾千萬讀者無數的笑聲和感動,而且為現代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也一直推薦給身邊的朋友和學生閲讀。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黑柳徹子的著作。是作者關於自己童年校園生活的一段紀實,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的東京。小豆豆是她兒時的暱稱,而之所以用“窗邊的”作為定語,黑柳徹子在書的後記中這樣解釋道:“窗邊”這個詞給人一種被排除在外圍,而不是處於主體地位的感覺。當時我總是站在窗邊等待着宣傳藝人路過。而在第一所學校中,實際上,我隱隱約約地總是有一種被排斥感。

《窗邊的小豆豆》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作者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指導下,讓一般人眼裏“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孩子,並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小林校長獨特的教學方式,親切與充滿關愛的為人,給巴學園的每個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包括我這個讀者。一顆聰明、活潑的小豆豆,有幸落在了一片自由、開放的土地————巴學園;一位睿智的校長,用他的愛心、耐心和童心,把巴學園變成了孩子們的樂園。在這裏,小豆豆與書本交上了朋友,學會了關心別人;在這裏,沒有歧視,沒有嘲笑,有的只是平等與愛心,寬容與真誠;在這裏,同時會體驗到恐懼、無奈與憂傷,所有這一切,讓小豆豆成長為一個情感豐富、心地善良而又單純快樂的孩子,就像校長先生經常説的:“你這麼個好孩子”良好性格的培養,這比學知識重要的多。

我很欣賞小林先生的教育理念。小林先生以他獨特的方式創辦了一所非常特殊的學校——巴學園,整個學校是由幾輛電車改裝的,孩子們的教室就是電車箱。一個班級就十來個學生,孩子們不必按照規定的座位坐,憑自己的心情每天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座位。更有趣的是老師上課的方式也不一樣,從第一節課開始,老師就把當天要上的所有的課的問題點滿滿地寫在了黑板上,孩子們只要從自己喜歡的那門功課開始學起,這樣孩子們就非常開心的進入了學習,遇到不懂的問題就到老師那請教。這樣,老師可以清楚地瞭解每個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他把大自然給孩子們當天然的“教室”讓孩子人去觀察與探索。學校還組織孩子們去野炊、露營、温泉旅行,甚至為鍛鍊膽量,晚上在寺廟裏做“試膽量”的活動,從此小學生們再也不怕妖怪了。

我很欣賞小林先生對兒童的尊重。他用愛心與信任給小豆豆貼上了永遠撕不壞的好孩子的標籤,使得她有了今天的成就!小林校長的巴學園是豐富多彩的,他與我國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某些教育思想不謀而合,他的學校也充分體現了“生活教育”的思想。每天,孩子們如果上課效率高,一上午就把所有的學習內容都解決了的話,老師就會帶領孩子們到校外去散步,那是孩子們最開心的事情,在散步中,孩子們看到什麼,老師就相應地滲透相關的知識。在與大自然那麼親密、融洽地接觸中,孩子的思想被放逐了,心靈被解放了,到處充滿着他們的歡聲笑語,那是在學校裏永遠也學不到的。最有心的是,有一次校長還請了一個農民給孩子們上課,地點設在了校外九品佛的池子旁邊,農民老師給孩子講起了如何種莊稼,邊講還邊在地上做示範,從除草到翻地,從培壟到播蘿蔔的種子,施肥等等,一項一項地做給大家看,還給大家講了別的有關蟲子,鳥兒,蝴蝶,天氣等方面的知識。最後大家一起動手幹完了播種的活兒,孩子特別的高興,一個個儼然成了播種的高手了。在以後的日子裏,孩子們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種的莊稼了,他們總會湊到一起談論自己的莊稼的事。那是多麼精彩的一課啊!相信孩子們定會終身難忘。

小林校長見面就當了小豆豆四個小時的聽眾,每次與小豆豆説話都會彎下腰與其直視。為了避免學生挑食,發明了“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一説,並根據《划船歌》編了《飯前之歌》。為了讓身體有缺陷的孩子洗去自卑的心理,提倡脱光了衣服在游泳池裏游泳。為了讓永遠長不大的高橋君保持自信,精心策劃了與眾不同的運動會,讓他輕鬆地拿走了所有的第一,並且將比賽的獎品設為蔬菜,讓孩子們親口品嚐成功的滋味。他對小豆豆經常説一句“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他經常對高橋君説一句“你絕對能做到”。簡簡單單的兩句話卻深深影響了他們的一生。小豆豆是幸運的,因為她遇到了一個如此懂得教育的校長。這本書使我理解到小林先生的用心良苦,就拿作者來説吧,小林先生不停地對作者説:“你真是一個好孩子”。這句話一直鼓舞着作者,一直支持着作者。如果作者不進巴學園,不碰見小林校長的話,無論作者做任何事,都會被説成壞孩子,自己覺得自己是個不好的孩子,不知道怎麼辦才能讓老師説自己好。我覺得小林老師非常瞭解、明白一個小孩的心理,他會幫孩子改掉自卑心,例如:游泳的時候,小林老師讓孩子們光着身子一起在游泳池裏遊。在開運動會時小林老師為了高橋君精心設計的比賽項目,讓他可以取得好成績……

看完了這本書感慨挺多,正如書中小林老師常説:“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着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自周圍的環境的,也有來處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品質’,並讓它們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雖然我們不可能使小林老師那樣如些徹底地去開發學生的天性,但是我們可以在力所能及地範圍內去呵護學生的天性,儘可能讓他們的童年變得多姿多彩一點。

我為巴學園獨特的育人環境、創新的育人方法而驚歎;為小林校長高瞻的育人理念、無痕的育人藝術而折服!比照小林校長的育人行為,我受益匪淺,感慨良多。

童年意味着快樂,學校教育,特別是小學教育,應把快樂還給孩子,把孩子從單純的知識學習中解放出來。毫無疑問,學校是培養和教化人的場所,學校應該對所有學生都肩負起責任,一切為了孩子的成長與發展。這是素質教育的宗旨。這樣,對個性極強的孩子,就應採取獨特的教育方法,“巴學園”已經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對於勒令退學的小豆豆,巴學園敞開了大門,不僅愉快地接納了她,而且還給她和同伴足夠的快樂。在巴學園裏,沒有固定的課程表,每一節課都是按孩子們的喜好而決定上什麼;孩子們可以在大廳的地上畫畫,可以光着身子在泳池裏游泳,可以帶着毛毯來大廳露營,可以爬上自己的小樹。這些快樂的事情是興趣的營養劑,使小豆豆不僅學會了知識,更學會了怎樣待人,怎樣做人。平心而論,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要完全施行像“巴學園”這樣的個性化教育方式是不太現實的,但是,巴學園一些本質的東西,比如對孩子個性的尊重、讓孩子快樂地學習成長,對孩子的關愛,無疑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這其實也就是個性化教育的核心所在,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教育,需要傾聽孩子的心聲。作為教師,要走近學生的心裏,做一個有心的教師,去洞察孩子的心理,擁有一顆童心,去和孩子們交朋友,像小林校長那樣,成為一個孩子中間的大人,成人中間的孩子。只有尊重孩子,瞭解孩子,才能理解孩子。不斷地發現他們特有的品質,並讓它們得以發揚光大;給他們充分的空間去探索、觀察、創造,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

教育,需要了解孩子需求。作為教師,要給學生營造輕鬆愉悦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快樂地學習;要給學生一些耐心,讓他們在課堂上時時都有會心的微笑;精心設計自己的課堂教學,讓他們從內心真正地接受所學的知識。

教育,需要尊重孩子的選擇。讀了《窗邊的小豆豆》,讓我更清晰地認識到,教育,是尊重,是對孩子天性的知照,人性的尊重;教育,是理解,是走進孩子內心世界,體受孩子的發展需求。

教育,需要關愛孩子的身心。教育是愛的傳播的發揚,用“愛”來照亮孩子心靈,在“愛”的光和熱的哺育下,讓孩子美好、淳樸的天性得到最好的發展,讓孩子也成為“愛”的光源和熱源。

真正成功的教育是不需太多的説服和道理的,是不留痕跡。教育博大精深,而我們只有在教育的藍天下,不斷學習,不斷探索,才能搏擊長空,才能無愧於每一個孩子。讓我們每位教師都來做“優良品質”的發掘者、推動者,讓孩子們的心靈能自由飛翔,無所畏懼。讓教師多傾聽孩子的心聲、瞭解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選擇、關愛孩子的身心、解放孩子的手腳吧!畢竟,教育是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提供精神支撐,是為孩子們的生命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