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大學社會實踐收穫心得有感五篇

大學社會實踐收穫心得有感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16W 次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麼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學社會實踐收穫心得有感五篇,歡迎大家分享。

大學社會實踐收穫心得有感五篇

大學社會實踐收穫心得有感五篇1

一、實踐目的

我想通過此次實踐來增強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及組織管理能力,並在實踐中豐富自己的經歷,培養助人為樂的精神,助春運一臂之力。

實踐單位為無錫市火車站,此單位隸屬上海鐵路局,是滬寧線主要交通樞紐,主要負責蘇錫常周邊城市的運輸任務。無錫火車站共分為既有線、滬寧城際線,還有無錫東站、新區站、惠山站,在職職工800多人,退休職工500多人,日發送旅客3萬多人。

 二、實踐內容

1、實踐安排概況

我們春運志願者由火車站派出所負責管理及工作安排。實踐時間為1月21號至2月7日,且一天隔一天,每天上午8點到晚上8點共十二小時。具體志願地點有幾個:南廣場服務枱,候車廳,安檢口,廣場邊,自動售票機旁,售票大廳以及北廣場的候車廳,安檢口,檢票口等。每天每人的具體時間地點由負責人安排。

2、流程與內容

我們春運志願者的具體任務是解答人們的各種疑問,關於賣票的情況,指路,還有協助工作人員登記信息、檢票,不能給不法逃票份子可乘之機。更重要的是春運期間幫助老人、婦女、孩子及殘疾人提東西,送他們到站台並護送上火車。關於我們會遇到的各種問題,在實踐開始前,負責人給我們略微做了一下講解和培訓,保證我們能幫助到他人,為車站樹立一個良好的志願者形象。

  三、實踐結果

在實踐中,我能正確積極得與陌生人交流並且很好得回答他們的問題,若遇到不懂的問題,我能帶領乘客找到專業人員詢問,自己也瞭解不少知識,收穫很大。能看到焦急回家的人們都順利安心得上車,自己的辛苦也值了。

在檢票口志願時,遇到得最多的是煩躁和憤怒。會有一些人沒有車票跟在人堆裏混進去,這樣的現象在春運期間抓得特別,不能有可乘之機。當攔了幾個混票的人,會受到指責謾罵或是侮辱,開始我覺得很難受,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後來看多了我找到了解決辦法,在我負責的兩個閘口的隊伍中,我在乘客走過來插票前看手機誰沒票或者貼着別人很緊想往裏擠的,我都會特別關注,在還沒混進去之前先攔住他們。這樣他們就多了心虛,而混進去再攔他們就特別難了。在檢票口,每天看到最多的就是人,對於他們的素質品質,練到了一眼能看出來,用什麼方式來交流也是一下定奪。真正地提高了我的社會辨別洞察力。不僅如此,

在檢票口很重要的就是維護秩序,遇到突發不能檢票的情況時要組織從人工通道走。這些又使我的組織能力得到鍛鍊。

四、實踐總結或體會

就如第三部分時間結果所説,我收穫很多:增強了與人的交流協作能力;增強了對社會的洞察能力;體驗到了幫助的愉悦;更為自己樹立了一個良好的志願者形象。

要説這次實踐的不足,我覺得在志願時間之內還是有些慵懶了,不能堅持一直堅守崗位,雖然累但同樣是鍛鍊忍耐力的,以後實踐中要更加註意。還有畢竟不是專業的,會有很多問題不會,在上崗之前要先多多學習。並且要增強對人們幫助的熱情,做好一個真正地誌願者。

大學社會實踐收穫心得有感五篇2

今年暑假有幸於xx縣xx中學進行了為期十五天的實踐活動,真實的體驗了一回當老師的感受,整個過程讓我受益匪淺。

xx中學包括初中三個年級,此次實踐活動我參加了初一年級的軍訓和初三年級的部分教學工作。短短的十幾天時間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新的認識,也從中學到了許多。

首先是初一年級的軍訓工作。我有幸成為了二班的班長,帶領着一羣稚氣未脱的初一新生共同經歷了十天的軍訓生活。因為自己經歷過軍訓,所以也能夠理解其中的艱苦,為此也做了充足的準備。可是我還是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

第一點就是來自家長。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是由家長陪同的,整個家長隊伍比學生的人數還要多,給軍訓帶來了不少麻煩。許多學生看到有家長陪同都不願意自己動手做事,軍訓過程也是叫苦不跌。家長們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孩子在烈日下受苦,便百般阻撓。

第二點來自學生。這些學生都是剛剛小學畢業,都還是孩子,又是嬌生慣養。遲到掉隊的就不用説了,女孩子更是哭的唏哩嘩啦,對耐心是種極大的考驗。

還有就是來自我自己的壓力。每個人都做過學生,但不是每個人都理解做老師的難處,還有就是以為理解的不理解。“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沒有經驗,沒有幫手,一切都要靠自己慢慢摸索,一路走來,還真是不容易。

本來軍訓結束後我就要離開的,恰好初三年級開始補課了,我又藉機進行了幾天的授課工作。還好我的專業是文學,對於專業知識和課文的理解還是有一定把握的。但是在真正進行的過程種還是磕磕絆絆。第一次走上講台的感覺,緊張,只有緊張,腦袋裏一片空白,愣了一分鐘才開始做自我介紹,雖然之前做了充足的準備,一節課下來我的衣服還是濕了一大半。有了第一天的經驗,之後幾天也就好多了。初三的生活緊張而忙碌,我也不敢大意,每節課前都要做大量的準備,以保證知識的攝入量。每天看着他們爭分奪秒,彷彿有種回到高三的感覺,苦中有樂吧。

大學社會實踐收穫心得有感五篇3

在放寒假不久,我就進入了這個超市開始培訓,作為一名收銀員,前期是必定有培訓的,我必須清楚這個崗位要做些什麼,要遵守一些什麼,要注意些什麼。在培訓的時候我都把那些注意事項全部記了下來,也在後來的上運用到了一些。所以在平時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學會總結,只有總結了自己,才有可能去完成更高標準的工作。經過幾次培訓,我在老員工的帶領下也逐漸自己上手了。寒假是一段非常忙碌的收銀時光,因為即將春節,每家每户都開始籌備年貨,所以晚上來超市置辦年貨的人非常的多。有時候可能因為人太多,我們還會加班到晚上十點。我們也有幾個不同的班次,我剛開始比較靠前,所以之前也比較輕鬆,我也沒有感受到太大的疲憊感。知道後面的我班次調後一些之後,又臨近春節,我才認識到作為一名收銀員的艱難。

等着排隊的隊伍看不到盡頭,不僅要速度快,還要精準。這需要我付出特別大的精力和耐心,一開始上這個班的時候我是有些接受不了的,上了一半的班之後,我就感覺有些疲憊了,但是無論如何,還是要撐住。人一個崗位,一個崗位就是一份責任,不論怎樣,都應該打起精神來,讓自己看清自己現在所處的一個狀態和環境。從而做出更理智的舉動。後來的工作還是很忙,但是忙着忙着我發現自己竟然也適應了下來。速度快了起來之後,就要更加註重自己的工作質量了,人流量大,所以有時候也會手忙腳亂,甚至會出現一些弄錯的情況。但還好超市領導給予了足夠的理解和包容,才讓我沒有受到批評。所以在此我也認識到,要好好提升自己,千萬不能因為身邊的一些小事情就把自己拉進了一個死衚衕。這次實踐,讓我見識了很多,也讓我清楚了未來的方向,更是明白了要為將來多做打算,才有更大贏的可能。

大學社會實踐收穫心得有感五篇4

還記得自己在大學的第一份兼職還是在學校外面經常吃飯的餐館找到的外賣工作,之所以當初選擇這個還是因為外賣工作沒有具體的強制性工作時間,有時候完全可以在下課以後或者週末之時過去送外賣,可以説在獲得基本工資之餘能夠很好地利用到自己的閒暇時間,這份社會實踐工作給自己的最大收穫就是在將自己荒廢依舊的騎車技能很好地利用了起來,而且除了能夠熟練地使用電動車以外我還差不多將本地的路線全部都認全了,更為重要的還是自己在日積月累的工作中學會了一些食品的製作與包裝方式,如果當自己大學畢業以後從事這方面的工作還是有着許多經驗可以繼承的。

小區保安這份社會實踐工作是在一個長假去進行體驗的,那時候主要還是輕率地認為只需天天坐在門口就能夠完成工作內容,實際上對於沒有經驗的大學生來説這份工作還是比較累的,尤其是在有人監管自己工作的情況下必須要經常巡視小區中的各個地點,如果説當小區業主遇到什麼麻煩的話還需要自己去想辦法進行解決,令自己記憶最為深刻的便是幫人將一台冰箱抬上六樓,當時真是感覺自己整個人已經累到骨頭都完全散架了一般,後來當自己結束這份工作以後最大的感受便是再也不想過來了,唯一的收穫或許便在長期的巡視之中耐心增強了不少,而且從某種程度上身體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鍛鍊。

其實自己在大學期間嘗試過的各類工作中還是有些建議可以分享的,如果説有人推薦打字員或者中介類的工作的話,那麼這類社會實踐很有可能是一個用蛋糕偽裝起來的陷阱,尤其是表面看起來越輕鬆的`工作實質上越可能是騙人的陷阱,我在經歷了這麼久的社會實踐之中已經看到過太多的大一新生上當受騙了,不過只要秉承一顆赤誠的心以及分辨善惡的眼睛絕對能夠從中有所收穫的。

對於大學期間的社會實踐我想説的是絕對不會有無緣無故的餡餅從天上掉下來,即便發生這樣的好事也絕不可能會掉在自己的頭上,腳踏實地投入學習之中才是自己在大學期間唯一應該去做的事情。

大學社會實踐收穫心得有感五篇5

大二是該為社會作出一些貢獻的時候了;之前一直對短期支教這樣一種方式心存疑慮,這是一直困擾我的問題,我們究竟該給予他們多少,才能合適而恰當地給予那些孩子希望而不是虛幻的奢望與幻想。所以我決定參加這次“四葉草”社會實踐隊,遠赴xx,去幫助那裏的孩子,也去求證一些東西。

第一週我們在xx小學進行支教、家訪和調研,為小朋友設計了英語、演講、衞生、信息技術等課程,與小朋友一起玩野外尋寶、分享快樂、趣味運動會等等。之後我們與xx學院學生開展了學習、文化、聯誼方面的交流以及關於西部大學生職業規劃與發展前景的調研。我還負責團隊的財務,包括預算、收支、做財務表等。

這期間,我收穫了無數的友誼與感動;同時,經歷一種完全不同的生活,結識一羣完全不同的人,讓我對這個世界、這個社會有了新的瞭解和認知。

本以為支教是一種幫助,一種給予;後來發現不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説,我們收穫的遠遠大於我們的付出。

本來最大的希望是夢想我們的到來能夠幫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但是後來發現其實這並不容易,現在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蔘與進來,把支教發展成一個後繼有人、代代相傳的事業,甚至希望我們的力量能夠影響到國家,實施更行之有效的利於西部發展的政策。

我們的後續活動還在繼續;我也還在繼續求證。但是我現在相信,至少,我們能帶給山裏的孩子們一個意識,意識決定行動,也許這一代不能走出大山,但經過一代一代的努力,總有一天能與大環境融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