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關於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彙總七篇

關於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彙總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1.64W 次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書心得了。那麼如何寫讀書心得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彙總七篇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

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教師,作為一種職業,承擔着傳播人類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着橋樑和紐帶作用。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為研究者、專家和名師。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説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説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應用期日趨縮短,知識創新日趨鮮明,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吸取新信息、新知識、新理念,不斷充實自己,始終站在知識的前沿;要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做到博學多才,與時俱進,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對所教學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領,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運用自如,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文化知識,提升綜合素質。作為教師,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精通本專業知識,還要學習與本學科相關的人文知識,如社會、心理、信息技術等,力求知識全面。只有自己的專業知識、業務水平提高了,對教育教學工作才更加熱心,態度才更加積極向上。

一、時刻警醒自我

對於教師來説,愛是不可須臾成缺的,只有以摯愛奠基,教師才會傾盡精力,激活智慧,把自己的全部熱情,甚至生命獻給他所熱愛的事業和學生。有效教師們都有一顆不泯的童心,他們總是保持着真誠、熱情、樂觀和積極,他們十分樂意與學生一起活動,一起遊戲,一同歡笑,一同煩惱,錢夢龍老師説:教師只有始懷着一顆"赤子之心",才能以自己的心去發現學生的心。"多改變自己,少埋怨環境"是魏書生老師總結的涵養性情的一條法則。這給予我的啟示便是教師要以平穩的情緒和愉快的心境投入工作,善於營造親切、和諧的愉快的教育氣氛,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激發他們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與發展。在今後的工作中,以名師們為榜樣,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二、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自我

新課程標準非常明確地把"合作交流"作為營造新課堂氛圍的重要目標。作為教師更重要懂得合作交流的重要意義。開敞胸襟,樂於交流句通,不孤芳自賞、不自我封閉。與學生親密交往、平等對話、真誠交流,同事之間、上下級之間埋誠相對,相互扶持。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身邊的長者、名師的指名和幫助,團結的力量大,集體的智慧永遠大於個體。 豁然大度,寬以待人,不斤斤計較,不"同行相輕"也同樣是一名有效教師應具備的條件。不斷的自我反思,不斷提升,在合作交流中不斷提高自我。

三、立足本職,做好工作

愛崗敬業,加強師德修養。由於教師的職業,是育人、塑造心靈的事業,因此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甚至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時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養,通過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滲透為人的道理,幫助學生塑造健康人格,為他們今後美滿人生鑄造堅實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關係。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師的關愛和關心。教師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給予關懷。因此,教師要學會縮短與學生的情感距離,要善於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要設身處地為學生着想,體諒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難處與煩惱;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師生關係,才能拉近與學生的心靈距離,溝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要無怨無悔!對教學過程負責。為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要堅持經常學習時事政治、專業理論等;要多聽課,虛心請教,學習別人的長處,領悟教學藝術;每上一節課,都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案,做好充分的準備,認真完成每一個教學環節。對學生未來負責。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又是環環相扣的過程,一個環節出現缺陷就會影響其它環節,從而影響學生的正常成長。因此,教師要立足當今,放眼未來,以苦為樂,甘於寂寞,充當人梯,為家長負責,為學生負責,為社會負責,為我們偉大祖國的千秋大業負責。對學困生負責。幫助學困生是教學工作的重任,因為一個班級裏面總存在學困生。對於學困生,教師在教學上、情感上應給予特殊的關顧,如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取得的點滴成績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他們樹立信心,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要勇於擯棄舊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鋭地瞭解新思想,認真地研究新理論,主動地、迫切地學習新知識,開拓進取,更新觀念,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2

初次邂逅《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家庭教育書籍,是在長春的聯合書城。當時和好朋友一齊去買書,為了湊夠買300元錢的書就能夠辦一張會員卡,我就毫不猶豫的聽了書店工作人員的介紹買了這本書,理由是這本書書是師大附小的老師推薦給家長看的。

回到家之後,利用空閒時間慢慢品讀,更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讀了一遍後,又挑重點地方讀了第二遍。本書的作者是劉稱蓮。她是一個普通的母親,在培養自我孩子的過程中,注重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從實踐中摸索出了豐富的家庭教育經驗,倡導和諧的親子關係,用科學的方法培養自我的孩子,18年的時間,她培養了一個素質全面,成績優秀的女兒,她的女兒同時被北大和香港大學錄取。本書重點記錄的她的女兒在小學階段成長的點滴。

讀完此書,作為教師的我才感覺到對自我兒子的教育與人家相比真的是汗顏。在培養孩子的寫作潛力上,我沒有像作者那樣給孩子寫“下水”作文;在培養孩子的耐心時,我不會像作者那樣陪孩子一齊玩拼圖,讓孩子從中體會到“輸得起”的人生態度;在節假日,我沒有把逛書店作為孩子休閒交流的地方,讓孩子泡在書海中學習和感受……這一樁樁事例,無不體現出作者的出發點,都是基於有利於孩子成長來思考的。

此書讓我的收穫頗豐,此刻談談自我感受最深的地方:

一、讓孩子泡在書海中。以前我總是説自我的孩子不喜歡讀課外書,其實是我沒有找到正確的引導的方法。首先家裏要有適合孩子閲讀的書,父母更要和孩子一齊讀書,這一點和我校的親子共讀是一致的。讓孩子讀感興趣的書,哪怕開始的時候和學習的書並沒關,但是當孩子的興趣培養起來後,他就會不知不覺中要求看更多方面的書,這是名著和文學書籍就會走近孩子的視野中。從我兒子的身上我就明顯的感受到了這一點,以前的兒子從來不讀課外書,是一本校園文學書《淘氣包馬小跳》讓他愛上了校園文學。那次我和他一齊去書店買學習用品,兒子自我挑了一本《淘氣包馬小跳》。回到家後,我陪兒子一齊看,兒子一看就上癮了,連上廁所的時候都在看,看完後,又央求我給他買另一本。

看到兒子有主動讀書的願望,我沒有吝嗇錢,在網上給兒子買了全套的《淘氣包馬小跳》共20本。看到兒子捧着新愛的書讀的時候,我真的感覺的由衷的高興,當兒子讀完這一套之後,又讀了楊紅櫻的《笑貓日記》全套16冊和《漂亮老師和壞小子》系列。此刻每當我和兒子去吉林或者長春的時候,孩子最愛去的地方不是遊樂園,而是書店。我們母子都喜歡在書海中漫步,暢遊。如今,兒子讀完的書已經有幾十本了。這中間包括校園文學、四大名著、科普知識等等,只要是兒子買書的要求,我一律同意。此刻我感覺到兒子寫作文不在像以前那樣“詞窮”了。書讀多了,他的想象力也豐富了。每一天我家睡覺前都會看到我和兒子各持一本書在牀頭品讀,雖然是個讀個的,但孩子真的是愛上了閲讀。

二、愛在自由裏。孩子不是機器,教育不能揠苗助長,教育不僅僅僅是大道理,而是把父母的愛化做涓涓細流,時刻滋潤孩子成長的心田,與孩子合拍。在教育孩子方面,要懂得孩子就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不要因為虛榮心而一味的在孩子成績方面和別人攀比,在孩子小學六年的生涯中,用教育學的眼光看待孩子,慢慢等待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多一點耐心與愛心,讓他把各方面基礎都打紮實了,正如厚積而勃發。在給孩子學習時間的同時更就應給孩子玩的時間,有的時候,玩中也是一種學習。讓孩子在快樂中成長,相信是每個為人父母的最大的心聲。

讀完此書,收穫還不僅僅僅是這些,我會把我學到的教育理念不單用在自我孩子的身上,也會用在我的學生身上,讓我的學生們也在陪伴與自由中快樂成長。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3

寒假走進蘇霍姆林斯基,使我反思語文教師的素養。歲月悠悠,滄海桑田。踏過教學的腳印,回眸,卻發現,當一切的西方“後現代”改革渲染我們的課堂時,驀然,教師的專業素養卻成了我們應對的高山。

對於語文老師而言,專業素養意味着什麼呢?

我以為,語文教師應當成為“語文的化身”。那裏的“語文”應是“用語文的方式教語文”。語文的方式,不僅僅僅指語文課區別於其他學科的教學方式,更是指用語文的方式來思考、來感悟、來表達,敍事、隱喻、抒情、對話,乃至一聲問候、一句評價。那課堂上的分分秒秒,語文老師不僅僅僅屬於自己,他就應當成為語文。是否還能夠這樣説,如果以前我們説“我是教語文的”,那麼,我們這天應説“我是用語文教人的”。若爬過這座山,到達這境界,語文教師的素養務必提高。

有人這樣評價我們語文教師:視野不寬――知識貧乏,學識單薄、乾癟,以本為本,拘泥教材,搬教參,對答案,不善舉例和比喻,不善聯繫和聯想,不能對課文知識進行有效擴展和深化,教不活,化不開;底藴不厚――缺乏見解力和創造性,智慧疲軟,人云亦云,教學沒有深度和厚度;修養不足――育人乏術,職責心似乎挺強,藝術性卻很差,貌似很優秀,其實問題多多,自我感覺良好,反思潛力低下;情趣不多――教學生活乏味,類似套中人,心靈缺乏陽光,難與學生交往溝通。

君不見,語文教學的原點不在上課的老師形象怎樣的迷人、課件怎樣的精彩,甚至也不完全靠教案的設計多麼精彩、教學佈局怎樣的巧妙,以上這些都能夠靠外在的人力、物力輔助加以彌補。然而,衡量一堂課的好壞,依我看,重要的有兩點,一是學科本位的價值獲得,二是教育學的含量。這兩者恰恰要靠教師的學科專業水準和教育教學潛力來引導幫忙學生完成,而前者卻是前提。

在清華附小,對於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我簡單地概括為兩句話:第一、解讀教材的功夫,第二、課堂教學的功夫。然而如何培養這素養,讓教師所受的專業教育和積累下來的專業經驗,溶於教師課堂上的言談舉止之間,成為教育的機智和情懷,為學生的成長引路、照明,成為能夠在如此紛繁複雜的世界中能夠吸引學生熱愛語文的強有力的磁場,這或許值得每一位語文教師深思。

於是,每一位立志“用語文教人的”語文教師,是否就應當以一顆為師者應有的良心思考自己的課堂、自己的專業素養?

專心行走於課堂間――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直接體現自身專業素養的方式莫過於在課堂上的行走。一名語文老師是否至少應當具備這樣的條件,才能夠有勇氣行走於語文的課堂:一手好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我從這些年來的成長經驗中提煉、總結而成的,在此基礎上,才能談素養的藴藉和提高。我要求清華附小的語文教師,就從這些最基本的素質談起,我們的學生從清華附小畢業時也努力要做到這幾條。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4

《與幼兒教師對話——邁向專業成長之路》這是作為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書籍,值得我們好好品味一下,為此靜下心來讀了這本書。

麗蓮凱茲博士是國際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從事幼兒教育、教師成長研究多年,對兒童發展與教育、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乃至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具有豐富、獨到的認識。

一打開書,發現這書由上篇和下篇二部分組成:上篇“幼兒與幼兒教育”,下篇“幼兒教育議題”共十六章節,一個個的章節,來自凱茲博士在世界各地的早期教育會議上所做的演講,其中大部分的內容源自於幼兒教師、父母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提問或討論中涉及到的特別體驗的問題,這些特別的問題和體驗均是他們在如何更好地解決與孩子相處時的共性問題中所遇到的,雖然他們來自世界各地,但是他們遇到的問題竟然如此的相似,有着非常多的共通之處。

通讀此書我收穫頗多,全書大體從三個方面介紹闡釋幼兒教師的教育過程。

一、從研究孩子的需求着手

作為研究的客體——幼兒,我們只有在知道他們需要什麼,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引導他們,才能使教育效果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本書概括出幼兒“六要素”,讓我們知道其幸福與世界上其他幼兒的幸福是密不可分的。

二、在教學的方式、方法、方面的探討和研究

此書在介紹一些教學的方式、方法時,充分地體現出麗蓮。凱茲博士的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豐富的教育涵養,在給我們拓寬知識面的同時,也告誡我們在教育幼兒時:

一是充實自己知識的貧瘠和對教育的嚴謹態度。

二是增強對知識的掌握深度和對是非標準的衡量。

三是引導幼兒教育方向上,不能一味盲目地教育幼兒教師的價值取向決定幼兒的價值取向,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人生觀、價值觀方面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認識水平。

三、系統地對幼兒教師隊伍進行分析與研究

在分析教師角色、幼兒教育的專業性時,麗蓮。凱茲博士教育反應強調教師要與兒童維持一種適度的“疏離”來增進兒童評價的客觀性,也有助於避免教師自身的情感衰竭,並保證教師正常執行角色功能,給予兒童公平的教育與發展機會。

凱茲博士提醒人們,儘管兒童自尊和發展是教師與家長共同關心的一件事情,但是“目前用來培養自尊的做法實際上是在養成兒童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以及關注別人如何看待自己”,而不利於培養兒童適宜、積極的自尊。

作為讀者,在閲讀本書的過程中,時刻感受到麗蓮。凱茲博士豐富的教育經驗和思考,從這一刻起我會細細品味、感知麗蓮。凱茲博士學術的氣質和精神!並不斷地運用於我的教育教學中……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5

在寒假所讀的著作裏,發現很多有益於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條目,書中所講的每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教育教學中的實例.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它讓我明白了原來學生這樣教.會存在那些不足。讀後我思緒萬千,同時,為自己過去的想法而慚愧,要學會讚美,賞識。這不禁使我想到:讚美和賞識他人體現了一種智慧——你在欣賞他人的'時候也在不斷地提升和完善着自己的人格;讚美他人體現了一種美德。

第一個感受:愛學生

我曾經為自己選擇了教師行業迷茫過,也為我第一次當班主任泄氣過,還為丟了學生想放棄教師這一職業。並面對幾十個有着不同思想的孩子時,煩心的事就接踵而至。今兒張三和李四打架,明兒王五不寫作業,後天家長説某某學生打了他的孩子……日復一日,一年又一年,沒有一天消停過。漸漸地剛畢業時的雄心壯志漸漸隱退,我甚至也懷疑自己是否能勝任教師這個職業。當我通過閲讀名著後有豁然開朗的感覺。針對教師的困惑和不解,好象與教師面對面地交流一樣,通過閲讀名著使我懂得了:教師的職業就是要研究人,長期不斷地深入人的精神世界。世界上沒有不可救藥的兒童、少年。我們教師就是要做到使這個幼小的人的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的東西不受到壓抑、傷害和扼殺。因此,每一個決心獻身於教育的人,應當容忍兒童的弱點,缺點,甚至不良的嗜好。

第二個感受:教師的心胸要寬廣

做到把自己的心分給每一學生,在自己的心中應當有每個學生的歡樂和苦惱。參與學生的活動,讓學生感覺老師是他們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懂得這些對我有很大的啟發,我帶着這種對孩子的熱忱投入到工作中去,前途不再迷茫,師生關係會比以前更融洽。

第三個感受:尊重每位學生的特異性

在書中提出: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讓孩子各方面得到和諧發展,這種和諧發展的前提又是對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尊重。教育的明智,就在於使每一個人在他的天賦所及的一切領域中最充分地表現自己。”其實,在我們教師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總會遇到這樣類的學生。如:我任的初二(1)班的凌闖同學,在學習上我用盡各種辦法,其效果不佳。很是懊惱,但是在學校春季運動會上取得優異成績,為班級爭的榮譽,卻讓我感受發生了改變,我覺得他不是那麼討厭,相反,我每天看見他有一中親切感。這是我要尊重孩子的差異,同時也發現他的優點。他是我班最熱愛勞動的學生,學習上她沒有什麼造就,但她將來準會是個優秀的保潔員。如果教師和學校輿論唯一地根據分數來給一個人做出好的或者壞的結論,那他就不會努力去當一個好人。因為上課、掌握知識、分數——這只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個局部,只是許多領域的一個領域。人的心理和智能結構的發展水平,事實上無法單純用紙筆工具準確地測量出來。傳統的考試,主要是對學生認知水平的單項測量,由於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差異,不能以此對學生做出或優或劣的判定。考試的效力是有限的,考試結果——分數也並不能代表學生全部綜合素質的發展水平。教育必須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日常的教育活動中,應當儘可能地設計不同的評價標準和方法“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出一批好學生”,這應該成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識。

第四個感受:多讀書

我經常對家人説,當老師的我很忙,沒有時間幹家務活。對朋友説,當老師很累,沒有意思。確實沒有老師不抱怨自己的時間不夠用的,天天是上課、改作業、備課輔導、談話開會理論學習等等,連一分鐘空閒的時間都沒有。確實,做教師的每天必須備課、上課、改作業、課外輔導……現在還要抽出時間來讀書搞科研.帶着這個問題,我閲讀到書中所寫:怎樣進行呢,書中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這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一些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補充他們的知識的大海。

通過讀書我的感受很多,要與現實的緊密聯繫,要有問題意識,憂患意識,而一個個社會現實中實際生動的事例,則支撐起了這種問題意識,激起你對現實的關注,激起你對現實的思考,並在這種關注思考中,令你得以專注地讀下去。我對自己的這一職業有了更新的認識,“完整的教師”、“稱職的教師”、“理性的教師”、“自由的教師”教師職業這四重境界也將會是我求索路上不停的追求。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6

本學期我閲讀了蘇聯聞名蘇霍姆林斯基寫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書中談了一百條建議,讀着此書,就似乎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誘。

作者在反覆的教導我們“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首先就要我們瞭解,每個孩子都是獨立不同的個體,在學校裏,教師不應該“一視同仁”,尤其是在學校生活的最主要領域——腦力勞動的領域裏,對兒童要個別對待。作者打了一個最形象的比喻:讓所有剛剛入學的7歲兒童都完成同一種體力勞動,例如提水,有的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盡,有的孩子卻能提20多桶,但是如果你要強迫一個身體虛弱的孩子一定要提20桶,那麼這就會損害他的力氣,他到明天就什麼也幹不成。兒童的腦力勞動所需要的力量,也是象這樣各不相同的。讀到這我不禁想到一個一直困繞我的問題:為什麼在我所教授的學生中會有明顯的優差生等級?

書中還有很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句話:“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於事的。”這就集中體現了蘇霍姆林斯基賞識教育的思想,他認為教師的賞識是實現成功教育的核心所在。

作為一名教師尤其要常常刷新賞識教育的思想,賞識每一個孩子,關注每一個個體,摒棄冷眼和偏見,用真情去澆灌,用愛心去培育,用親情去呵護。在澆灌、培育與呵護中觀察、發現並準確把握每個孩子的閃光點,使他們的閃光點得以昇華。讓每個幼兒都獲得不同程度的體驗與成功。使他們感到“我是最棒的!” “我能行!”從而正確地認識自己。因為只有成功才能讓孩子建立自信,只有成功才能讓孩子有主動參與一切活動的願望。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告誡教師們的那樣:“請記住: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願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於事的。”

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賞識教育讓自由、歡樂與舒暢迴歸課堂,迴歸孩子的一日生活,賞識教育把自信、創造與成功,帶給孩子,還給孩子一個完整的自我。賞識教育在師生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讓溝通與關愛解開每個學生的心鎖。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7

當我拜讀完《做不抱怨的教師》這本書,我心裏為之一顫。為自己曾經對工作的不滿而懈怠;對學生的不滿而憤怒。但今天讀完這本書讓我的心靈彷彿釋然了許多。這本書就像一劑良藥慰藉了心靈,我將用它的理論在今後的教育之路上踐行自己的人生目標,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一、不抱怨工作,獲得工作的樂趣。

俗話説得好:“好工作不如好身體,好身體不如好心情。”的確,愉悦快樂的心情對工作和生活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人們整天總是愁眉苦臉、鬱鬱寡歡。你縱使工作條件再好,職位再高,薪水再多,也是徒勞無用的。因為他們沒有好的心情去享受工作的樂趣,自然就會怨聲四起,抱怨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教師也是如此,倘若我們沒有好心情,如何將快樂傳達給學生,如何讓學生愉快學習呢?

高爾基曾經説過:“工作如果是快樂的,那麼人生就是樂園;工作如果是強制的,那麼人生就是地獄。”一個人之所以總是抱怨自己的工作,往往並不是因為他的工作真的有多麼的糟糕,而是因為他沒有用一種良好的心情,用一種積極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

二、不抱怨學生,發現他們的閃光點。

常常聽到周圍的同事抱怨説:“某某同學真笨,這麼簡單的問題都搞不懂。”“家長還説自己的孩子夠聰明,簡直太笨了。”“這屆學生笨的太多,教的都感覺沒有成就感”等等。這是教師常常抱怨的聲音,當然側面也表達出對學生的期望。但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也沒有一個人會讓自己完全滿意。

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知識,更應該教學生做人的道理。可能某個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但總有他閃光的一面,我們要善於發現挖掘。比如某學生熱愛勞動,就讓他擔任勞動委員,充分調動他的積極性,培養其組織勞動能力。某某生在音體美方面有特長,可為其提供他的展示機會等等。相信任何一個學生在愛的教育下都會有所收穫,健康成長。

讀了這本書,我會延續以前的做人態度,不悲不喜,不卑不亢,多工作,少抱怨。累了,伸伸懶腰;困了,望望遠處的風景;煩了,想想人生是多麼的美好,活着真好;厭了,找家人説説內心的苦悶,讓倦怠從此隨風而去……

如果你還有時間抱怨工作,那麼你就有時間將工作做好。若想有所作為,就要拋棄所有抱怨,學會享受工作中的樂趣,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讓正能量時刻圍繞在身邊。

從今以後,努力做個不抱怨的老師,不抱怨孩子的犯錯,不抱怨家長,不抱怨自己的選擇!懷一顆寬容的心,靜靜等待孩子在跌跌撞撞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