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總結 >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通用15篇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閲讀: 9.91K 次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能幫我們理順知識結構,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因此,讓我們寫一份總結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總結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綜合實踐活動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通用15篇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1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規定:“從小學到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我校圍繞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開展教學。在教學中密切聯繫兒童、生活、社會,在以自主活動為特徵的實踐操作。在少先隊的活動中有綜合實踐的影子;在各學科教學動中有他的影子??在綜合實踐活動的理念指導下,一年來,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以學生的興趣、實踐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等方面開展教學研究,教師在具體實施及理論探討中,對綜合課程的諸多基本理論問題與具體實踐中的成果、困惑以“實踐——反思——實踐”的方式進行課程的教學實踐。在學校領導的指導下,老師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展,教師不斷地深入探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途徑和評價方法,正穩步而健康地向前發展。回顧近一年來的綜合實踐課教學工作,我們的體會是:

一、抓培訓學習,促綜合實踐課研究整體推進。

一年來,我校加強位老師的培訓工作,主要是充分發揮骨幹的帶頭作用,組織教師進行深入的教學研究,珍惜每一次綜合實踐活動的機會,組織老師前去觀摩,讓每位教師真切地談出了對這門新課程的認識、操作、問題與困惑。通過交流大家一致認為,綜合實踐課程的實施發展的前景是好的,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創新實踐能力有着其他課程所不可替代的優勢。

二、課題研究驅動綜合實踐課開展

為深化課程改革課堂教學的研究,教師們按照課標的要求,對綜合實踐課程對課程改革的作用產生了認識,教師都能根據各學科和特點上好綜合實踐課,也意識到上好綜合實踐課能推動課改實驗的健康發展,從此老師們對綜合實踐課進行了踏踏實實的研究,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實施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較為突出表現在:實踐主題明確,注重課內外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養成,學生們通過調查、收集文字圖片資料、走訪等活動,做足了“實踐功夫”;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多種多樣,主體對話式、信息點擊式等各具特色;系列主題活動校本開發,合理利用學校及社區資源,讓師生們自己“作主”;引導實施新的教學評價,注重多元化、過程性評價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走出教室,參與社區和社會實踐活動,以獲得直接經驗、發展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為主旨的學習領域。它與研究性學習、勞動與技術教育以及信息技術教育共同構成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體系中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三、充分挖掘校園資源,開闢勞動技術教育的空間

在勞動技能訓練中我們根據學生的興趣開展豐富多彩的形式,不限制於某種形式主要體現以下幾方面。

1、不拘泥於固定的集中教學,倡導教師與學生個體的交流。

2、不拘泥於固定的內容來源。活動內容不再以課程參考教材設定,而是由教師或學生來制定。

3、不拘泥於本班的師生的合作實踐研究。實驗中老師們有時感覺,在班級內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來自於夥伴和班主任的智慧資源都顯得不足。因此,我們倡導教師一方面可採用年級打亂混合形式開展活動,這樣更有利於學生的互助互動。

四、在各課程中滲透綜合實踐活動

為了讓綜合實踐的理念深入到每位教師的心中,我們要求全校每位教師都上兩次綜合實踐課。由於每位教師都關注了綜合實踐這門課程,因此近年來,我們許多教師對綜合實踐活動都有了更深入地研究。

我校強調每個學科每堂課都要重視學生的經驗的引入和開發,因此,一年來的綜合實踐活動在各學科都得到了較好的滲透。如語文學科大部分教師都組織學生對書上的小實踐組織學生調查、訪問、網上搜集。美術學科教師讓學生進行了世界著名畫家的生平、名作、軼事的調查。在活動中,學生的學科學習得到了很好的延伸。

通過綜合實踐課的開設,我們看到了學生們投入在實踐活動興趣濃郁,潛力得到了挖掘,創新實踐能力得到提高,廣大教師以“綜合實踐活動課堂教學評價”辦法研究為突破口,進行綜合實踐活動教師與學生髮展性評價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以“校本開發,創學校特色”之路,帶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使學校在課改中找到了新的生長點,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2

綜合實踐活動強調讓學生走出單一的課堂,走出校園,走向廣闊的社會生活,通過親身參與實踐活動得到深切的體驗,具備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信息的蒐集整理以及分析能力,培養敢想、敢幹、又能想會幹的創造型人材,努力形成學生關愛人生,關愛社會,關愛大自然的內在的人格和品質,形成創新人才的成長環境。綜合學習、實踐學習、生活學習、研究學習是學生知識獲得和能力發展的重要途徑。特將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活動。根據國家教育部規定研究性學習屬於綜合實踐活動板塊的一項內容。

1、研究性學習的主題

結合我校的校本課程——中國傳統節日研究。我在三年級開展了以介紹中西方節日為主題的研究性學習。

9月份關於中秋節的研究;10月份關於重陽節的研究;11月份關於萬聖節的研究;關於感恩節的研究;12月份關於聖誕節的研究。

2、研究性學習的方式

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按照自己小組的分工,蒐集大量關於以上節日的文字資料和圖片,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上,積極發言彙報自己所知道的信息。然後,在小組之間交流的基礎上,組內合作共同完成研究性學習報告。

3、綜合實踐活動課需要大膽實踐和發揮創意

在關於感恩節的研究中,我把研究報告製作成一張明信片。請同學們來設計明信片的封面和郵票,然後在明信片的內容上寫上自己對最想感謝的人説的感謝的話。這節綜合實踐課讓同學們懂得感恩,懂得寫好每一個字,上好每一節課,平安健康的成長也是對父母老師的感恩。雖然感恩節不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但感恩的心在全世界都是相同的。

在關於聖誕節的研究中,首先讓同學們向聖誕老人提問題,説出自己最想知道的關於聖誕節的事情,再一起觀看關於聖誕節的動畫片、聽聖誕節的歌曲,形象感受聖誕節的氣氛。在研究性學習報告中,我把學生們自己確定的四個題目的相關圖片:聖誕禮物、聖誕襪、聖誕樹和聖誕老人,給學生們印在研究性學習報告上,請同學們來配上文字、塗上顏色、裝飾聖誕樹,把美術、語文、音樂等學科綜合在一起,感受學習的快樂。

二、今後努力方向

1、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出發點。

綜合實踐活動和研究性學習是對傳統的接受式學習的一種變革,實施研究性學習的根本目的和價值在於讓他們在研究過程中獲得一種積極的學習體驗,受到新的方法的薰陶,從而實現學習方式的有效轉變。

2、強調知識的聯繫和綜合運用。

由於研究性學習涉及的學習內容大多來自學生周圍的現實生活,許多問題自身帶有很強的綜合性,這些問題的解決自然要求學生調動多方面的知識,並綜合運用這些知識於問題解決過程中。

3、注重過程。

強調對過程的參與、理解與體驗,是研究性學習的一大特色。從課程的實施與評價兩方面來看,注重學習者對過程的參與和在過程中的表現,都應是研究性學習堅持的一條基本原則。在這個意義上甚至可以説,對研究性學習而言,學生的廣泛參與就是目的,在過程中獲得了積極的體驗就是成功。

4、強調開放。

從課程建設的角度看,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類正規課程,必須具有自己特定的目標、內容、實施規範和可依據的相對穩定的學習材料。但綜合實踐活動自身的課程性質在本質上又決定了它有着不同於其他類型課程的一個基本特點:開放性。因此,綜合實踐活動和研究性學習的目標、過程、評價諸環節都呈現出很強的開放性,為師生自主選擇活動和創造性地設計、組織、實施、評價活動留下了必要的空間。5。重視師生互動。

正因為研究性學習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因此實施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就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研究性學習要求師生之間建立一種新的關係:教師不再以知識權威的身份將預定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也不再作為被動的接受者接受教師發出的指令。在開放的情境中,師生將共同作為課程的開發者、創造者和實施主體,依賴自己的智慧和創意,在交互過程中共同構建課程的內容,設計實施的方案,完成課程的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3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是面向學生完整的生活領域,既關注學生現實需要,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又兼顧學生長遠發展。它給了學生一個廣闊的天地,讓學生有機會走出課堂,到大自然、到社會中去學習科學知識,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開放的空間,並在活動不斷深化的過程中實現學生個性的張揚和健康發展。

本學期,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個人經驗,生活實際,以及校本資源、社區生活等的因素,我們結合本地區的人文地理條件優勢,社會熱點問題以及學生的身心特點對四年級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

1.四年級學生,經過一年來的摸索,對綜合實踐活動課已有了初步的認識。但基於學生的能力,活動開展必須體現由扶到放,簡易活動與專題活動相結合的操作方式。

(1)各學科整合。從各學科知識內容或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聯繫出發,尋求相關的、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在教師的指導下按一定的模式展開,目的是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引導學生初步感知並瞭解活動的過程與方法。

(2)我們這個學期開展了“茶文化”活動,通過上網查資料、實地參觀訪問、問卷調查,小組討論交流等方式,讓學生初步瞭解中國茶和茶文化的有關知識,瞭解中華絢麗文化的精彩一角。由此影射中國博大精深的燦爛民族文化。

2.四年級在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使他們在與同伴分工合作、提出問題、制訂方案、收集信息、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學會與別人達成一致,學會分享共同的成果。在轟轟烈烈開展活動的過程中仍存在各種問題:

(1)由於四年級學生還小,剛接觸綜合實踐課程,他們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認識還不夠,活動能力也較差,在實際操作中有一定的困難,教師缺乏足夠的耐心幫助。

(2)有的學生沒真正的投入到活動中,有的學生蒐集的資料較少,還有的學生沒有保存好一手資料,造成資料的丟失。有個別小組活動時不積極等等,

(3)在上綜合實踐活動課時,由於考慮學生的安全因素,我們在外出活動時間上難以得到保證。走出校園實地調查,走入社會進行活動的還較少,教師要注意爭取家長和社會有關方面的關心、理解和參與,開發對活動有價值的校內外資源,為學生開展活動提供良好的條件。

(4)綜合實踐活動對經濟的要求也比較高,如最好班級能有一個照相機或攝像機隨時進行拍攝,但現在還達不到這個要求,另外由於家長也不是很放心讓學生把照相機等帶到學校,因此也存在操作上的一些困難。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4

本學期五年級綜合實踐活動選擇了“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主題,圍繞這個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了解自己和家人,瞭解自然,瞭解社會,關注社會生活。綜合實踐活動是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實際,體現對知識的綜合應用的實踐性課程。

在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中,我主要是讓學生通過交流,與同學們分享勞動成果,在交流、彙報中學會了讚美,學會了欣賞,學會了理解,獲得了知識。同時努力號召推動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培養自我發展和合作精神意識。在課程內容、組織形式和評價機制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有益的嘗試,取得較好的成果。

一、結合學科特點,開展一系列綜合實踐活動。在教學“人與自然”的課程時,我通過設計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語文課程緊密結合,開展一系列實踐活動,這樣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紮實了文化課質量提高的堅實基礎。如開展讀書樂活動,利用圖書閲覽室和年級書吧為主場所,組成小組讀書會,組織故事會,讓學生體驗讀書的樂趣,享受讀書小組交流分享的如獲至寶般的快樂。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更喜愛文學知識,重視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施,為提高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薰陶文學人才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時,通過一系列快樂交往的實踐活動,如與家人、與鄰居、與老師、與同學等交往的實踐活動,既鍛鍊了學生的人際交往的能力,又展示了學生的聰明才智,讓學生收穫實踐活動碩果的快樂。

二、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進行有益的社會調查活動。學生生活在現實世界中,存在於他人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學生具有強烈的現實感、生活感。這種現實感、生活感的獲得與體驗,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處理人與自然、社會的關係的進程中,逐步認識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這就需要學生自己去研究生活和社會調查。為了幫助學生實現這個期望,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課程教學中,我特別注意引導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如調查學校周邊的綠色食品基地,瞭解綠色食品,瞭解蔬菜與健康的密切關係。又如讓學生利用各種渠道調查大涌牛仔服裝的發展歷程和取得的成就等,通過這些調查活動,讓學生對於自己家鄉的特色產業就有了更清楚的認識。同時,我還讓學生調查自己家周圍的古樹名木,而這些調查學生既感興趣又是比較容易進行的實踐活動,學生積極性很高,做得非常好,從而鍛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1

三、實踐與理論緊密結合,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創新能力。綜合實踐活動的精髓在於“實踐”二字,我在教學中注重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讓學生在實踐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踐的內容是豐富的,實踐的方式也是多樣的。實踐並不僅僅意味着讓學生作社會調查、參觀、訪問,更重要的是要為學生營造實踐情境,通過引導,讓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特別是學生能夠面對生活世界的各種現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地去探索、發現、體驗、重演、交往,親歷親為,動手動腦,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經驗,從中培養實踐能力。隨着綜合實踐活動廣泛的開展,拓寬了學生動手的空間,為學生自主動手、獨立製作、體現個性化特徵的設計提供了時間的保障。如讀書樂活動中讓學生製作讀書卡片;在牛仔服名鎮的教學中讓學生來當一回設計師,設計自己喜歡的牛仔服。學生的熱情高,動手實踐興趣濃。通過讓學生動手動腦實際操作,親身實踐,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和創新能力。

本學期,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上能真正做到鍛鍊綜合能力,實踐能力,動手能力,提高了動手動腦能力和創新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5

一、對教材的認識: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我國當前課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種新的課程形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該課程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索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瞭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初步技術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創新精神。而這種教育功能的實現要求該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必須有正確的目標定位,先進的教育理念,適宜的實踐主題,良好的實施環境和發展性的學習評價。

本冊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豐富,從人與自我、社會生活、人與自然、文學藝術、人文山東等領域入手,給孩子們呈現了五個操作性較強的主題活動,既讓學生;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向上的生活觀;又讓學生通過簡單的心理測試,品味到成功的喜悦;既教會學生通過觀察去探索自然界的奧祕,又學會尋找簡單的自然事物變化規律。學生“漫步古詩園”,既欣賞到了諸多不朽的詩篇,又與詩人進行了心靈的對話,提高了實踐活動的能力。“家鄉的傳統民居”讓學生領略了家鄉的歷史文化,增強了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教材編排上充分體現小學學科知識和技能聯繫較多,與學生學習生活環境聯繫密切,大大激發了學習興趣。

二、方法策略:

1、我自信,我成功

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與心理健康、品德與社會、語文等學科進行整合,通過心理測試,收集資料等手段,讓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培養學生自信心。

2、零用錢該怎麼花

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與數學、品德、語文等學科進行整合,通過問卷調查、統計與分析、實地考察與採訪、宣傳與倡議等方法,培養學生正確的消費意識和消費習慣。

3、死海不“死”的祕密

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與數學、科學、語文等學科進行整合。通過信息的收集與處理,實驗研究與觀察,設計與製作等手段,培養學生細心觀察自然,學會從自然現象發現問題並提出問題。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4、漫步古詩園

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與美術、語文、品德與社會等學科融合。通過收集與整理資料、詩句運用與創作、舉行別開生面的賽詩會,讓學生感受中國文學的源遠流長,培養閲讀理解與鑑賞能力,提高審美情趣與文化品味。

5、家鄉的傳統民居

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與語文、品德與社會等學科融合。通過收集與整理資料、實地考察、採訪與調查等手段,讓學生學會運用科學的方法對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的關係進行初步研究,培養學生嚴謹有序的思維習慣及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在學期結束前,運用口頭與書面形式對學生進行測查。

三、困惑與思考:

1、綜合實踐課程對教師專業化程度要求較高,我作為一個語文、英語教師,實在沒有精力和能力來精心研究這門課程。建議由專職教師任教。

2、綜合實踐課要求教師帶領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走進大自然,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是很難做到的,因此,安全問題束縛教師手腳。

3、在統考壓力的影響下,每週一節的課時安排根本不能很好的完成該門課程。

4、沒有統一的評價標準,很難正確完整的評價學生參加活動課的情況,因學生缺少一定的約束,所以不能保證所有的學生完整的完成每項課程內容。對過程評價,也是一個難點。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6

一、貫徹新課改精神,結合學科特點,利用本校有利資源,引領學生走出校門,開展多元化綜合實踐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素養。

新課改方案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定為必修課程,這是教學改革的重大舉措。通過設計和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模式,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學生關注社會、關心國家命運、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的愛國主義精神,提升了全面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適應每個學生終身發展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我校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各門文化課程緊密結合,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奠定了文化課質量提高的堅實基礎。我校讓實踐課真正起到實踐的作用。充分利用農村的豐富資源,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從小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精神。不論春夏秋冬,無論是烈日炎炎的盛夏,還是滴水成冰的嚴冬,我校始終堅持室外實踐課由老師帶領學生到室外進行實踐探索。看着學生們在老師的啟發引導下成功後興奮的表情,老師們總忍不住為這些孩子感到高興:一顆愛科學的種子就這樣在孩子們純真的心中紮根了!

為了提高孩子們的自我約束能力,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珍愛生命、珍重健康,我們充分利用實踐基地,帶領學生前往學習勞動。

二、關注社會生活熱點,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走向社會,進行有益的社會調查活動,使文化課知識得到有益的應用。

學生生活在現實世界中,存在於社會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學生具有強烈的現實感、生活感。這種現實感、生活感的獲得與體驗,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處理與自然、社會關係的進程中,逐步認識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這就需要學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研究世界。為了幫助學生實現這個期望,我校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注意引導學生從生活實踐中挖掘素材,提出有實際社會意義的研究性課題,來探索和解決一些具體問題。

我校五年級的學生,在班主任老師的帶領下,讓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對自己所在莊進行統計調查,結合數學學科所學的列表統計的知識,並以書面報告形式進行總結,針對校田地種植的蔬菜提出自己的見解,使學生對近兩年農村的迅猛發展有了更具體的瞭解。在活動的過程中,不僅使學生的想象力、探究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更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學生還利用上網的機會獲取最新的信息。四年級老師結合年級特點,組織學生開展我型我秀綜合實踐活動。他們利用課餘時間,拍下了幾百張學生展現自我的圖片,並在校內開展了“我型我秀”大型攝影展。

三、重視活動課程的引導,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創新能力,併為學生提供展示特長與風采的平台,激發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體會“做中學”的樂趣。

綜合實踐活動的精髓在於“實踐”二字。學生在校期間,大量時間用於課堂師生的交流活動,而自主動手的機會偏少。隨着綜合實踐活動廣泛的開展,拓寬了學生動手的空間,為學生自主動手、獨立製作、體現個性化特徵的設計提供了時間的保障。本着為全社會培養有知識、有能力、有理想的建設人材的目標,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置,很有必要。

我校開設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還僅僅是實施新課程改的開始,培養創新人才提高教育質量任重道遠。但我校的廣大師生深信:有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有全體師生的共同探索和緊密合作,在新的一年中,必將使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綻放出更加絢麗多彩的花朵,願綜合實踐活動永遠充滿着勃勃的生機,充滿着旺盛的張力,充滿着最濃厚的生命力!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7

社會實踐是乘航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總結乘航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總結在這一學期中,我校認真貫徹市教育局教研室以及學校綜合實踐課程計劃的有關精神,堅定不移地依照新課程理念,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推向深進,努力進步教師的課程實施能力,着重培養既有底氣又有靈氣且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現代小學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一、根據學校實際,科學確定活動內容

1、自主化為了使綜合實踐課程有效的推行,學校建立了一套健全的課程實施組織網絡。在這個網絡中,校長室負責課程實施的全盤領導,教導處負責活動研究、指導培訓、鑑定、資料治理等活動,教導處、大隊部協助活動,各年級研究組負責確定、協調活動計劃,班主任及其他指導教師是具體實施者。在計劃制定方面,我們注重全員參與,自主制定。即校領導、教師、學生都參加到學校計劃制定的活動中來,它經過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兩個輪次。由上而下,即由學校領導、教導處將確定的我校綜合實踐的課程理念、目標向下傳達,組織教師學習領悟,讓每一位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充分了解本課程的性質、任務、本校的活動特色等;由下而上是指內容的制定全員參與,由學生到指導教師最後再彙總到主管的教導處。

2、多角度在確定本學年的活動內容時,首先在學生中展開廣泛的討論,讓他們圍繞書上的課題,選擇自己感愛好的一個方面,再由指導教師根據彙總的情況進行梳理、篩選、回類,上報科學的、可行的課題,最後由教導處做通盤搭配,根據各年級確定的研究主題進行同一的規劃安排,制定計劃。

3、系列化同一個內容,不同的做法,由此體現課題的層次性與新奇性,形成一個序列,這是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一個創新。

二、加強常規治理,促進課題深進實施

1、課時安排、落實制度我校綜合實踐活課時安排是彈性課時制,即將每月4課時的綜合實踐活動時間根據需要靈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將4節綜合實踐活動分成“2+2”的形式,“2”為教師指導課,每月2節,由教師進行活動培訓,傳授活動內容與方法,圍繞活動中出現的題目進行分階段總結,“2”為個人實踐活動課,放在每週的週末,由學生個人或者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由活動。可以根據需要將2節綜合活動大課與信息技術課買通,也可將其與其它學科如自然、班隊、

社會、科學等買通,同一安排使用這樣的安排靈活性大,為綜合實踐活動提供了時間上的保障。在課時的落實上,學校領導小組不定時地進行檢查和聽評課活動,保證了新的活動理念的運用,進步了每節活動課的課堂質量。

2、教師選聘、培訓制度理念是教育改革的陽光,有了陽光,才能有教育的春天,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同樣要求教師有堅實的理論、先進的理念作基礎。因此,我們把教師競聘工作當成一件大事來抓,力求通過競聘,擇優錄取優秀教師,我們的具體做法是:教師條件:必須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年齡在50週歲以下,有長期的教學經驗,積極參加新課改,勇於接受新的教學理念並付諸於實踐。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8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規定:“從小學到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並作為必修課程”,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我校圍繞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信息技術教育、勞動與技術教育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開展教學。在教學中密切聯繫兒童、生活、社會,在以自主活動為特徵的實踐操作。在少先隊的活動中有綜合實踐的影子;在各學科教學動中有他的影子在綜合實踐活動的理念指導下,半年來,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以學生的興趣、實踐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等方面開展教學研究,教師在具體實施及理論探討中,對綜合課程的諸多基本理論問題與具體實踐中的成果、困惑以“實踐反思實踐”的方式進行課程的教學實踐。在學校領導的指導下,老師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展,教師不斷地深入探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途徑和評價方法,正穩步而健康地向前發展。

一、抓培訓學習,促綜合實踐課研究整體推進。

一學期來,我校加強對老師的培訓工作,主要是充分發揮骨幹的帶頭作用,組織教師進行深入的教學研究,讓每位教師真切地談出了對這門新課程的認識、操作、問題與困惑。通過交流大家一致認為,綜合實踐課程的實施發展的前景是好的,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創新實踐能力有着其他課程所不可替代的優勢。許多教師在實踐中,開始明晰了課程理念,逐步找到了綜合課教師角色的定位,以走進生活做“學問”。在實施進程中,教師們也遇到不少問題,如學生實踐活動空間的提供、教學條件的建立與完善、師資隊伍建設與水平的提高等等,這些問題制約着綜合課的開展。為此,教師們覺得加強組織學習與交流,通過調研、開放等形式的研討活動,資源共享。活動中,一些老師把他們綜合實踐活動的典型課例,開展實驗研究的做法體會進行了詳盡、生動地展示,加上實驗教師的教學及反思,使參與活動的教師們聽得到,看得見,學得會,從實施層面上解決了他們在綜合課上的許多困惑,收到了良好的培訓實效。因為有了多次的培訓交流,教師們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研究熱情高漲,理論學習意識增強,自主探究的氛圍愈見濃郁

二、課題研究驅動綜合實踐課開展

為深化課程改革課堂教學的研究,教師們按照課標的要求,對綜合實踐課程對課程改革的作用產生了認識,教師都能根據各學科和特點上好綜合實踐課,也意識到上好綜合實踐課能推動課改實驗的健康發展,從此老師們對綜合實踐課進行了踏踏實實的研究,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實施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較為突出表現在:實踐主題明確,注重課內外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養成,學生們通過調查、收集文字圖片資料、走訪等活動,做足了“實踐功夫”;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多種多樣,參觀遊覽式、娛樂競賽式、主體對話式、信息點擊式等各具特色;系列主題活動校本開發,合理利用學校及社區資源,讓師生們自己“做主”;引導實施新的教學評價,注重多元化、過程性評價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走出教室,參與社區和社會實踐活動,以獲得直接經驗、發展實踐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為主旨的學習領域。它與研究性學習、勞動與技術教育以及信息技術教育共同構成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體系中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我校把柳河子鎮敬老院、柳河子鎮烈士陵園、校田地作為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基地。在實踐中我們注重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社會參與意識、公民責任感及創新意識的培養。通過基地的實踐活動拓展了學生的知識,增長了學生的經驗,增進學生的社會適應與創新能力;在在實踐中要求學生融入生活,使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感受,形成健康、進取的生活態度;主動參與社會實踐,增強學生公民意識和責任感;使學生自覺服務社會,對他人、對社會富有愛心;讓學生親近、關愛自然,懂得與自然和諧相處;促進學生自我瞭解,肯定自我價值,發展興趣與專長。在實踐活動中各班開展的內容是開放的、靈活的、多樣化的,各班可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選擇,少先隊只規定綜合實踐的要求,具本的要求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服務社區

通過服務社區的活動,使學生熟悉社區在地理環境、人文景觀、物產特色、民間風俗等方面的特點,繼而萌生親切感、自豪感,並懂得愛惜、保護它們;使學生經常留意社區中人們關注、談論的問題,並能學會綜合而靈活地運用自己的知識加以解決,從而掌握基本的服務社區的本領,形成建立良好生活環境的情感和態度;使學生在服務的過程中學會交往、合作,懂得理解和尊重,形成團隊意識和歸屬感,增強服務意識和責任感。

(二)走進社會

通過進入社會情境,接觸社會現實,參與各種社會活動等途徑,使學生理解社會基本運作方式、人類生活的基本活動,積累社會生活經驗;理解社會規範的意義,並能自覺遵守、維護社會規範與公德;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形成並增進法制觀念、民主意識;在實踐中發展社會參與能力,形成參與意識和較強的公民意識。通過觀察、考察和探究,懂得科學技術與日常生活、社會發展的關係,形成正確的科學觀。通過接觸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文化,懂得理解、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三)珍惜環境

通過和自然的接觸,領悟自然的神奇與博大,懂得欣賞自然的美,對自然充滿熱愛之情。通過觀察、考察身邊的環境,領悟到自己的生活與環境息息相關,加深珍惜環境的情感。通過保護環境的活動,懂得人們的生產、生活對環境的各種影響,熟悉環境保護的常識,掌握基本的技能,並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環保中的一些問題,自覺地從身邊小事開始,關注周圍、社區、國家乃至世界性的環境問題,並養成隨時隨地保護環境的意識和習慣。

(四)關愛他人

通過和他人的接觸、交流,學會理解他人的生活習慣、個性特點、職業情況,懂得尊重人、體諒人。通過體驗個人與羣體的互動關係,懂得他人和社會羣體在個人生存與發展方面的重要性,體驗關懷的温暖,對他人的幫助心存感激。通過與人交往、合作,形成團結、合作的精神。經常留意身邊需要幫助的人,自覺而樂意地為他們服務,掌握志願服務的有關知識和技能,對他人富有愛心,使學生在與那些由於他們的幫助而從中獲益的人的接觸中,獲得深刻體驗、感受和滿足。

(五)善待自己

通過各種活動感悟生命的奧祕、意義與價值。發現自己的優點與弱點,知道如何發揮優勢、彌補短處。能夠了解自己的情緒,並學會用適當的方法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進一步適應各種社會角色,正確理解個人價值。通過各種鍛鍊活動,掌握安全生活的常識,能夠在危難中自救與求救,養成對自己生命高度負責的態度。懂得自己的權利與義務,能夠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健康樂觀的生活態度,願意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三、把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實施過程有機整合起來

綜合實踐活動不是一種簡單的手工勞動,不同於簡單的興趣活動。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我們考慮信息時代對學生髮展的現實要求,把信息技術有機地融入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與實施過程之中。

我們注意到信息技術不僅僅作為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一種手段,而要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素養,滲透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全過程中,發展學生蒐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要積極運用網絡技術等信息技術手段,以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時空範圍、提升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水平。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利用現代信息資源,促進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把信息技術手段的設計與運用要致力於為學生創造反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情境和問題情境。

通過綜合實踐課的開設,我們看到了學生們投入在實踐活動興趣濃郁,潛力得到了挖掘,創新實踐能力得到提高,廣大教師以“校本開發,創學校特色”之路,帶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使學校在課改中找到了新的生長點,實現了可持續發展。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9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門社會性、資源性、活動性極強的嶄新的學科,學生是通過認識、體驗、發現、探究、操作等多種學習和活動方式,發展實踐能力,發展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間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教學活動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特別是新蕪區《綜合實踐》網站的建立,更加強我區學校與學校學生之間、各校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無疑為學生提供了收集、處理信息廣闊的平台。

它的出現説明課改已進入以人為本、以發展能力、培養興趣為核心的教育本位論階段。新課程的的開發,為拓寬學生的視野,鍛鍊各種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等都提供了更好的機會。但是,新生事物的發展總是由不成熟的摸索階段向成熟的發展階段過渡,而現在我們的綜合實踐課正處於起點的位置上。基於以上思考,下面將我校《綜合實踐》課程開展教研情況簡單小結如下:

我們綠影小學開設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使用的是我省教育專家編寫的《綜合實踐》教材,我校首先在三、四年級開展綜合課的教學試點試驗。本學期在新蕪區教研室教研員朱儁老師指導下,及學校領導高度的重視和老師們努力下,成立了教研組,由學校教研室楊運江主任,一線教師後世鋒、錢蓉,計算機殷寧老師組成,共同來策劃、研究綜合實踐課程的開展,配合綜合網絡教學,進行摸索與實踐。我校這個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將研究側重點放在了知識性與研究性相結合這一塊。由於三、四年級學生年齡小,一味地開放,似乎有點無的放失,故此,有老師的帶領,以學生自主性、差異性、開放性和體驗性為主要特徵的研究性活動,它不僅使學生的學習方法、教師的教學觀念得以改變,而且也使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有一個切實可行的切入口和落腳點。

《綜合實踐》課程的目標不在於給學生灌輸和傳授多少知識,而主要在於塑造學生的完美人格,特別是要把學生的人格、情感、審美、行為等素質的發展均納入課程目標的範疇來設計和實施,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綜合實踐課程目標涉及豐富的發展領域,而其中態度、情感、技能的發展尤為突出。為此,我們努力建構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合作與創新的活動機制,充分重視學生對大自然的體驗,對社會生活的體驗、重視觀察、實驗、操作等體驗性和探究性學習。如:本學期開展了水污染觀測、調查;交通情況調查;學校圖書館參觀、調查;校外圖書資源調查等實踐活動。在開展活動之前教研組首先要制定一系列計劃、方案及安全考慮。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更着重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獲得,以追求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相融合的價值取向,真正培養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有具有樂觀積極的人文情懷的人,使學生不僅能認識自然和社會,而且能認識自己,不僅使自己能主動適應社會,而且能夠在社會實踐中不斷創新,成為社會發展的促進者。

在方式上強調一切有利於調動學生活動的積極性和探索領域的活動形式,強調多種感官的參與和多種心理能力的投入。活動的形式豐富多樣,如實踐操作、專題研究、親身體驗、嘗試實驗等,不論是側重觀察、測量、記錄、收集、整理、操作、討論、比較分類、撰寫報告或動手製作設計的科學制作活動,還是側重社會考察、訪談等社會性活動方式,都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發現,從不同的角度對生活、社會問題和科學現象進行研究,自己去發現問題,並作出結論,在組織形式上更加靈活。既有培養獨立精神的個人活動,又有體現合作精神的小組活動等。比如,各種辯論賽;實踐活動表演,小記者採訪等活動,並由此引起得一系列思考,採取哪些措施……正是在這些獨立活動與他人的互動和合作中,把創新的機會交給學生,讓他們用自己的智慧解決問題。

讓學生走進了社會大課堂,瞭解學校、社區、社會的現狀與發展趨勢,認識周圍的生活環境,並在活動中學會與人交往,鍛鍊自己勇於參與,大膽嘗試的品質。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了參與與社會服務的意義,並幫助自己及他人,在活動中增強了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因此,我們説綜合實踐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點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

綜合實踐學科基於網絡環境下的學習已成為時代的要求,同時也是綜合實踐學科的要求,區《綜合實踐》網站的建立,更加強我區學校與學校學生之間、各校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無疑為學生提供了收集、處理信息廣闊的平台。雖然四年級的學生還僅僅涉足階段,還沒有完全體會到“資源共享”“信息量大”“傳輸速度快”等帶來的好處,但是我們通過努力,已經能讓一部分學生通過網絡去認識多彩的社會,觸摸社會發展的脈搏。

通過一學期綜合課的教學研究也引起了一些思考:

1、如何抽更多時間及人力、物力,開發利用大量的身邊現成資源,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

2、綜合實踐課如何結合本地學情規範上好;

3、教師的教育理念該如何發生重要轉變。

4、、教師要展開廣泛的繼續學習,不再本本主義。

5、怎樣進行多元化評價。

總之,綜合實踐課的產生確實向老師們提出了挑戰,要讓它成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條捷徑,要讓它真正成為服務於學生的大眾學科,那老師們的教法必須研究的,這一條路該怎麼走,確實是值得我們大家深思的一個問題。我們希望通過這門新興學科,使大家明確一個根本問題。展望未來,希望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進一步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徹底轉化陳舊的教學模式,用開放性學習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激勵學生的研究功能,激活學生的研究思維,使他們問題意識、探索興趣、及素養方面、能力方面都能相對提高。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10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提高我校師生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道德品質,做一個有道德的瀋陽人。本學期我校全面啟動“誦經典,塑人格”活動,把組織和指導師生誦讀《弟子規》作為學校工作的切入點,深入開展師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動,提高全校師生的思想道德素養。把全面提高師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作為頭等大事落實到實處。

二.實施總目標:

1.讓學生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2.讓《弟子規》成為教師、家長、學生的行為準則。

3.實現“三提升一構建”即提升學校文化內涵,提升師生人文素養,提升教育質量,構建和諧(師師、師生、家校關係等)學習工作生活氛圍。

三、活動主題:

學《弟子規》,做有道德的人。

四、活動思路:

學習、力行《弟子規》教育活動,堅持小步子、抓落實、重實效的策略開展,循序漸進,注重效果。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學習,共同力行,相互監督。學校開展學習、力行教育活動,從學生年齡的層次性、教師年齡差異性和家長情況的特殊性出發,結合學校工作的現實情況,分層次制定學習、力行目標,分階段設置活動安排,確保活動的實效,以期通過學習、力行活動,真正提升師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規範師生的言行。

五、總體措施與要求:

1、以班為單位,狠抓落實。

各班主任在學校統籌安排下,負責本班學習《弟子規》教育實踐活動的落實,切實抓好該項工作,作好具體安排、檢查、督促。各教師要緊密配合班主任開展各項工作,充分利用學科特點,充分挖掘教學中的內容,創造性地、有針對性地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弟子規》教育。

2、培訓提高,深化認識。

(1)學校將召開班主任會議及全體教職工的開展“學習《弟子規》,構建和諧校園”動員大會。使全體教職工深刻理解和認識學習、實踐《弟子規》活動的目的、意義,增強推動這項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全體教職員工全員普及《弟子規》,利用專門時間觀看宣傳講解《弟子規》光盤,從思想深處領會《弟子規》精髓;

(3)全體教職員工都要學習、宣傳、貫徹和落實《弟子規》思想內涵。班主任能夠正確講解《弟子規》的文字含義和思想內涵。

3、全面動員,廣泛宣傳。

(1)從開學起,學校將在各種會議、班會、讀報、晨會等時間,通過教師講座、開主題班會、朗誦比賽、演講、文藝表演、書法、在教室內外辦專刊、寫警語、組織學生辦黑板報、手抄報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做到能背誦《弟子規》;

(2)通過懸掛標語和在櫥窗、宣傳欄、校訊通等宣傳渠道,大力宣傳《弟子規》的具體內容和學習貫徹的現實意義,廣泛開展宣傳活動,營造濃厚的活動氛圍。

(3)利用校園廣播播放《弟子規》,用好音樂啟迪學生的善心,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

4、進入課堂,學習力行。

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弟子規》的學習內容。發揮學校教育在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中的主陣地、主課堂、主渠道作用。努力構建和諧育人的德育工作的整體格局。

(1)利用每天晨讀時間,由班主任帶領學生誦讀《弟子規》並檢查背誦情況,如語文、品德等其他課程都要深入挖掘其傳統道德觀念資源,結合《弟子規》內容進行講解;

(2)全體學生要在音樂課教師的指導下,學唱、《感恩一切》《生命之河》、《推動搖籃的手》等《弟子規》系列歌曲,讓感恩歌曲在校園廣泛傳唱;

(3)在思想品德課或主題班會上安排專門的課時學習《弟子規》,要求學生在學習《弟子規》過程中重在實踐、重在行動,並寫好學習和實踐《弟子規》的心得體會

(4)信息技術課堂中,由教師指導學生在網上觀看有關《弟子規》的視頻和網頁,拓展對《弟子規》的學習和理解。

(5)充分利用每週一的升旗儀式和班會課。加強愛國主義、傳統美德教育,引導學生堅定信念,增強責任意識、誠信意識及服務意識。

(6)通過《德育小故事》等對全體師生文明禮儀的教育,從師生互相敬禮、鞠躬開始,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禮儀習慣。通過這些教育,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7)發揮家長學校積極作用。學校將進一步重視家庭教育,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育人聯繫網,加強與家長溝通;利用校迅通和電話,宣傳《弟子規》教育知識,指導家庭教育工作,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子觀念,並與家長共同探討學生學習《弟子規》教育實踐活動的效果。

5、培養典型,示範引領。

(1)學校制定出教工文明用語和文明教態規範。要求師生之間互相敬禮還禮。待人接物要使用文明用語,講求文明禮貌。教師要體現文明教態,將《弟子規》學習成果體現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和言行舉止之中。創造温馨的人文環境。

(2)養成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結合《學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從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養成教育,孝敬父母、尊敬老師、團結同學、愛護公物、珍惜糧食,見到老師和客人養成鞠躬問好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

(3)運用《弟子規》的知識,感化後進生。通過學習、誦讀 《弟子規》,講《德育小故事》、唱感恩歌曲地等對後進生教育,對他們施以教育、愛心,鼓勵他們改正錯誤,健康成長。

(4)推動校園文化建設。豐富和活躍校園文化生活,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作用。檢查校園、班級標語、圖片保存情況,發現破損立即修復,營造和諧文明的文化氛圍,創建和諧校園。

六、活動步驟:

1.宣傳發動階段 。

全面動員,廣泛宣傳。開學初,利用班主任會、全體教師會、晨會等載體,對師生進行動員;利用板報、櫥窗、廣播、宣傳標語、校園網絡平台等陣地,大力宣傳《弟子規》的內容和教育活動的重要意義,營造濃厚的活動氛圍;充分利用家長會、家長學校和校訊通的聯繫平台,對家長做好《弟子規》學習意義介紹等工作,爭取家長的支持,並配合好學校活動的開展。

2.學習理解階段。

認真做好對《弟子規》的學習理解,每日一讀。根據學生的年齡、認知特點和接受能力,制定科學合理的誦讀計劃,在規定的時間內明確學生每日的誦讀量,教師做好解讀和檢查工作。在學校老師和學生共同讀,在家中學生和父母共同讀,用各種形式,確保在理解的基礎上熟練背誦。

在誦讀理解的基礎上,對照誦讀內容,每週開展一次檢查活動,可以是自查,也可以是同學、師生之間的互查,糾正自身和周圍不恰當的言行舉止,班級、學校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以每個學生的點滴進步推動活動開展。

3.實踐提高階段。

將《弟子規》學習融入家庭,融入活動。通過各種類型的實踐活動,鞏固學習成果,將《弟子規》豐富的文化內涵內化成學生的良好習慣。

融入家庭。學生在家與父母共同學習《弟子規》,並積極踐行,促進家庭和諧。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做一個好孩子。每天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減輕父母的勞累;向父母長輩説一句問候語,表達一份感恩之心;與父母做一次交流,共同分享每天的進步和快樂。

融入活動。藉助各類活動創設情境,突出“實踐”與“體驗”,在活動中育人。各班可以圍繞《弟子規》開展相應的感恩教育、禮儀教育、誠信教育等各類主題活動,結合時代特點,通過學生的實踐參與,賦予《弟子規》新的內涵,健全學生人格。

4.搭建載體,開展活動。

① 組織開展《弟子規》知識講座活動(組織學生觀看視頻講座)。

② 組織開展“誦《弟子規》,創國學風”主題班會。

③ 以班級為單位,組織開展《弟子規》誦讀、演講比賽。

④ 開展“我與《弟子規》”徵文比賽活動。

⑤ 結合《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把弟子規內容融入其中,狠抓學生行為規範養成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

⑥ 召開家長委員大會,普及家庭教育知識;指導家庭教育工作,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子觀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

⑦ 把《弟子規》教育納入校園文化建設,在校園營造濃厚的學《弟子規》、用《弟子規》的文化氛圍。

冷子堡九年一貫制學校 20xx.9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11

xx初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遵循先進的辦學理念,開展了各種適合學生身心素質發展的教育教學活動,其中研究性學習活動是我校素質教育園中的一朵奇葩,開放得奼紫嫣紅,璀璨明麗。自建校以來每年都開展的研究性學習是我校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一個有效載體,也是我校最受學生歡迎、成效最為明顯的綜合實踐活動。

20xx年學期末,我校接到教育局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通知,學校各級領導給予了高度重視,召開了專題會議,統一了認識。制定寒假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方案,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活動。目的在於把我們由傳統的重知識、輕能力的教學模式,轉化到真正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創造性與實踐能力上來。參加此項活動的指導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同時要求教師在參與指導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必須不斷地吸納新知識,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並建立新型的師生情關係。對學生的研究性學習的管理,我們重在指導和督促。學生們對研究性學習活動 有着濃厚的興趣,但也有學生不知從何下手。針對這種情況,學校聽取教師和學生的建議,做了周密計劃和部署。在校級領導的關心和指導下,在教務處的統一指導下圓滿的完成了本次研究型學習活動。

一、準備階段

1.教師準備階段

2.首先在組織學生進行學習之前,我們學校成立了以校領導為首的研究性學習課程領導小組,教務處對班主任和備課組長進行了開設研究性課程的動員。

3.學生動員階段

為了繼續做好研究性學習,學校教務處於20xx年10月末對全校七、八、九三個年級學生做了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動員。我們通過廣播向學生詳細介紹了“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特點,學習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有關事項,以及研究性學習的基本要求與基本步驟,向學生提供了有關研究性學習的課題。還向學生介紹了學校以前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經驗和成果,激發了學生對研究性學習的熱情。同時通過給家長的一封信的方式獲得家長的支持,讓家長認

識到研究性學習有利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有利於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二.實施階段

1.學生小組確定選題

做了動員之後,我們便開始佈置學生確定研究選題。班主任負責組織,志趣、愛好相同的幾位學生 通過選擇課題,自由組合成一個研究小組,每組設一位組長。

確定選題是做好研究性學習的關鍵。學校為本次活動提供了30個課題,有最近大家一直關注的霧霾的調查,有中學生吃零食問題的調查,有城市交通或者東沙河水質的調查。我們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去設置學生感興趣的題目,便於學生能從實際入手,引導學生觀察社會生活,尤其是日常生活中如飲食衞生、道路交通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還有學科學習等方面的問題,並把存在的問題轉化為課題。很多學生驚訝地發現,實際上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可研究的問題。同時倡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中的新鮮事物,看看這些新鮮事物怎麼產生、發展的,前景如何等角度去考慮選題。有些學生也比較喜歡注意社會焦點問題,比如假期學生的補課費用是多少,小汽車進入普通家庭的現象等等。

在小組確定研究課題之後,各組學生結合具體的研究內容及特點,在全校範圍內尋找指導老師。為確保研究性學習順利進行,學生經過小組研究填好自制的活動方案的表格。

2.學生課題研究階段

課題研究階段是中學生研究性學習中最重要的一環,是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階段。

學生的調查方式很多,有的通過媒體、網絡、書刊等多種渠道,廣泛收集信息,經過認真篩選,開展社會調查,選用合理的研究方法,得出自己的結論。有的外出做問卷調查,有的到科技部門做採訪。期間學生記錄了數據,留下了影像資料。

活動期間班主任加強了調控管理,我們規定凡需外出進行調研的小組必須先報告班主任,事後各小組還請家長簽字,以免學生乘機到外面玩電腦遊戲或進行其他不良活動。

3.學生整理資料,撰寫研究性成果

根據學校的建議,學生的研究性成果應包含問題的提出,調研概況、資料分析統計、資料理論分析和總結建議五個部分。

學生經過自己的調研收穫了豐富的、真實的資料,主要有背景資料、事例資料、數據資料和文獻資料四種。各個小組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精選了資料,確定了主題,用簡潔、明白、準確、生動的語言把自己的觀點表達的通俗易懂。

4.成果展示階段

按照教務處要求,研究性學習實踐活動在1月末進行。先在各班進行班級的成果展示,然後每班選出一或兩組到學校進行成果展示的比賽。學校從問題意識、科學合理、信息採集、探究習慣、實踐能力、協作精神、提煉觀點、表達交流等幾個方面進行評比。成果展示結束後,教務處主任對學生在彙報成果時的表現(包括參加活動的態度、完成分工的情況、討論時發言的質量、與同學問合作互助的表現、處理問題的方式等)也進行了簡括的描述性評價。按規定校級獲獎課題的小組報送到市裏參加研究性學習活動成果評比.

三.學生的收穫與體會

當我們問及學生參加完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體會時,一位八年級的男生這樣説道:“我們小組從課題的選定,計劃的制定和具體實踐到最終的總結,都是我們自己完成的。這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舞台。我感到自己比從前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張了,並且能夠勇敢自信地投入地幹一件事,這對我來説真的是一個巨大的進步!”的確,研究性學習活動是一種重發現、重過程、重主體、重實踐的學習。通過自主學習和親自實踐來獲取知識,旨在開發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潛能,從而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1.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使學生獲得了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激發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不斷髮現、創新的積極慾望,

2、通過研究性學習,可以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八年三班學生對此事深有體會的。他們通過從圖書館中查找資料,採訪專家,和問卷調查等方式收集信息。收集信息後,又將信息加以處理、歸納,通過製成圖表等方式尋找規律,極大地提高了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3、學會分享與合作。

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 同學間以"小組合作"方式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既分工負責又合作研究,大家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到研究過程結束,每個同學都有收穫和提高,所以基本上是成功的。

4.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通過社會實踐,在活動中提高了認識能力和創造水平,學會關心國家和社會的進步,學會思考人類與世界的和諧發展,自己的社會責任感也大大的增強了。比如有的學生進行了東沙河水質調查、流感的預防、中學生逆反心理的研究等課題研究, 反映了學生良好的人文素質,學生的選題是出於對社會責任感,在具體研究中,這種責任感進一步加強了。

5.學習的學習方式得到了轉變。

從確定研究題目、收集相關資料、召開課題論證會.到設計問卷、實施調查、處理與分析調查數據、撰寫課題報告.都是由學生自己邊學習邊思考邊實踐,相互切磋、合作,共同完成的。教師、學校、社會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空間,主動性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四.不足

1.對某些課題研究的難度估計有所不足。比如有的小組選題後,到圖書館查找資料的檢閲面非常狹窄,結果一無所獲的事實,正説明同學們對問題思考比較淺,也比較窄。

2.研究性學習是學生高度自主的學習(研究)過程,學生自主並非不需要教師指導。本次活動反映出老師指導方面的欠缺。老師缺乏對此活動的足夠重視,對課題相關領域的知識有較全面的瞭解,缺乏對所研究問題的整體思考。

3.學生需要提高撰寫成果的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12

為了保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本學期,我組根據教師發展中心和學校安排,我們綜合實踐活動教研組的活動是有序而精彩,獲得了龍灣區綜合實踐優秀特色校,現小結如下:

一、加強理論學習

本學期教研組以區教師發展中心的《温州市龍灣區義務教育階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指導意見》為指導,繼續學習有關綜合實踐活動方面的理論《國家九年義務教育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3-6年級)》、《温州市龍灣區義務教育階段綜合實踐活動等級評估辦法》,以及學習書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發與案例》,做到讀有所記,隨時感悟。同時我們還要求組員特別關注中國綜合實踐活動網,要求從網上不斷學習新的最前沿的理論知識。

二、積極參加培訓

我校從不讓教師輕易放棄任何一次培訓活動,在這每一次的培訓活動中,除了要求組員認真參加培訓活動以外,還要求能將學到的知識與自己的教學活動相結合,不斷進行反思,取長補短,認真寫好每一次的培訓感受與收穫,為自己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打下了紮實的基礎。陳瓊瑜老師參加了温州市綜合實踐研修班學習。陳瓊瑜、陳月紅、王愛萍等3位老師參加區綜合實踐24學時培訓。

三、加強教研組建設

1、為推進第7片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常態化實施,全面提高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水平,現具體參照《温州市龍灣區義務教育階段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指導意見》、《温州市龍灣區義務教育階段綜合實踐活動等級評估辦法》、《温州市龍灣區教師發展中心關於成立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片區科研訓中心組的通知》,結合學校實際,成立第7片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研組。

2、開展龍灣區綜合實踐第七片區中心教研組活動。

20xx年10月27日 ,龍灣區綜合實踐第七片區中心教研組活動在沙城一小五樓會議室舉行本學期的第一次研訓活動。

會上,首先由中心組組長陳瓊瑜老師組織老師學習《温州市龍灣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評估細則(試行)》,並就學校創建工作作了分工。接着各綜合實踐指導師開展瞭如何更好地製作“綜合實踐檔案袋”的討論,活動中,老師們紛紛發言,對於“綜合實踐檔案袋”製作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最後,全體綜合實踐指導師觀看了視頻成果展示課《走進端午》。教師們暢所欲言,就課堂活動怎樣科學、有效地開展;希望每一次的教研活動都能收到實效展開熱烈的討論。

3、20xx年12月9日,龍灣區綜合實踐第七片區中心教研組活動在沙城一小五樓會議室舉行本學期的第二次研訓活動。

本次教研活動主要以“高效課堂”的為主題,沙城一小項飛雲老師上了一堂專題研討課“遨遊漢字王國”--成果彙報課 。課堂上五(4)班4個小組學生參與“遨遊漢字王國”主題活動的實踐成果彙報,各組學生採用了上網收集相關資料圖片等學習方式,通過書法、成語、諧音、歇後語等各種豐富多彩的精彩彙報展示,獲得聽課教師的陣陣掌聲。聽完課,老師們針對這堂課展開了研討。

四、 組織好每一個活動

1、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是課程資源開發的主體。我們經常性地收集學生的意見和要求。我們開發的校本課程資源,正是來自於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因此學生才能積極投入。如:我們對學生進行了“走進傳統節日”問卷調查,從而誕生了《中秋節文化研究》、《清明節文化研究》、《端午節文化研究》、《冬至文化研究》等一系列主題活動。

2、五、六年級學生“參觀區商業基地”綜合實踐活動。為了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9月29日下午,沙城一小六年級全體師生分班級二批赴温州文化用品市場參加校外綜合實踐活動。活動回來後,每位孩子都寫了活動感想或建議書等,

在該校指導師的精心安排和組織下,同學們精神飽滿,虛心學習,認真記錄,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教育效果。“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實踐,才更懂得生活,學生們在活動中鍛鍊着,快樂着,收穫着。本次活動,達到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目標,也展示了該校學子文明的風範。

3、四年級段學生參觀農業實踐基地。10月27日上午,沙城一小四年級段全體師生乘坐旅遊車來到靈昆,興高采烈地參觀了龍灣區實踐學校的農業綜合實踐基地。

全體師生到達後,首先由農業實踐基地的葉老師介紹情況並分配帶隊工作。在參觀活動中,講解員老師深入淺出的介紹了種植蔬菜的方法和採摘毛豆的技巧,激起了同學們濃厚的興趣,他們認真的記、不停的問,並親身經歷了種大蒜和採摘毛豆的過程,令人難以忘懷。最後我們還參觀了西紅柿和芹菜的大棚種植區。

通過本次實踐活動,不僅增強了學生探究意識,而且培養了學生創新精神,同時也讓學生體驗了一次農間勞作的過程。

4、三年級參觀區綜合實踐素質基地活動。為了培養學生的自理能力,提高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等綜合實踐能力,近日,我們三年級段在瑤溪二小素質實踐活動中心開展了綜合實踐課活動。

在為時2小時的實踐活動中,他們參與了軟陶手工、繪製臉譜、開關裝搭、手工串珠這幾項課程,極大地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他們的課外知識。

通過此次活動,學生的各方面綜合實踐能力都能到了有效鍛鍊,同時給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校通過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繫、學校與社會的聯繫,幫助學生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經驗;提高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社會責任感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五、紮實開展課題研究。

為更好的進行課程研究、開發、實施,我校在進行課程實施的同時又進行課題研究,本學期成立課題《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構建立體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策略的研究》,同時申報區級課題立項,實施一年多後,這學期順利結題了。

六、積極參與創建工作

本學期根據《温州市龍灣區義務教育階段綜合實踐活動等級評估辦法》,我校參加區義務教育階段綜合實踐活動等級評估創建,積極整理資料參與創建,獲得了龍灣區綜合實踐優秀特色校。

七、取得家長支持。

由於小學生的社會活動範圍、經驗和能力相對不足,而綜合實踐活動要求走出校園、走入社區、走向社會。家長不僅要帶領孩子安全地開展調查、採訪、資料收集、整理等活動,同時要與老師和孩子一起,共同挖掘家庭藴藏的課程資源。如:“傳統節日文化研究”、參觀區素質教育勞動基地活動、冬至做湯圓等,就是在家長參與下完成的。

八、養成收集、整理資料的好習慣

要説有多少經驗,我們組的組員可以説是很少,但我想只要我們肯做就一定會有收穫。在教會學生收集資料、處理資料的同時,我們老師更應靈活掌握。所以在期末我們要求教師必須整理好一學期的研究資料,包括計劃、方案、反思、學生成果展示資料等,養成一個良好的教育教學習慣。

九、困惑和誤區。

隨着課程的實施,存在的問題也漸漸凸現,我們發現在活動中存在一些困惑和誤區,主要是教師怕上綜合實踐活動課,原因主要有:

1、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對教師的要求很高,我們教師的綜合素質與該課程實施還未匹配,覺得無從着手,不知道在活動實施過程中該如何有效指導、正確評價,業務素質不夠。雖然我們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師資培訓,但缺少專家引領,摸索過程太過漫長,對學生髮展也不利。

2、綜合實踐檔案袋的管理,學生還未能養成收集資料的習慣。下學期還有待重點開展。

回顧這學期的工作,我們感到欣慰,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在活動中都得到了鍛鍊,教師們對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信心和興趣日益濃厚,我們有理由相信,隨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進一步深入開展,將有更多的教師加入進來,將有更多的學生受益。

生活是綜合實踐活動的大場所。我們要不斷挖掘自身優勢資源,發揮地域優勢,凸顯學校特色,前路還很漫長,但我們有信心在綜合實踐活動這塊土地上開出燦爛的花朵。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13

春季新課程遠程研修初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學習,我們組經過對六個專題認真的學習,組織集體觀看24個視頻,大家都是下來反覆單獨觀看學習鞏固,我們在專家團隊的指導下、指導教師、在班主任、與同學的互相幫助下對綜合實踐的理解也在逐步加深。專家講師團分別給我們上了“綜合實踐活動是新課程的亮點,教師的有效指導,價值在“過程”中實現,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學習方式,幫助、傾聽、引悟: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學生評價,成為有效的管理者:綜合實踐活動中的管理”等六個專題講座;專家從專題中進行了多方面的論述,他們講得具體而生動,幽默而精彩.使我們有機會同專家在線上交流,在線上得到專家和同行的指導,網上交作業,發表評論,進行交流……時間雖然很短,但是讓我們學到了很多。

我們組成員家裏雖然沒有電腦,但大家都克服種種困難,在上好自己綜合實踐活動課和幹好兼職工作外,利用業餘時間,在一百多天的時間裏我們幾乎天天晚上來到學校坐到電腦旁學習探究,曾新林老師經常學習到凌晨,還有時通宵達旦,家中雖有六歲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經常等孩子熟睡後再到學校學習,在學習中期為了更深刻的理解掌握綜合實踐的內涵,自覺放棄五、一長假天天在學校的電腦旁廢寢忘食地學習看視頻,並仔細地一句句記下專家的講話並做好筆記。認真仔細地做所有作業,他把老師佈置一道不拉的全不做完,所做作業等被全國簡報多次引用,發表文展文章一百九十多篇,評論數、被評論數均達八百多,這種學習的精神確是值得我們學習。為辦好班級簡報大家獻計獻策,何穎堂老師加班加點製作簡報,並積極主動幫助同班或其他班學員地的電腦技術上地難題,使我們的簡報多次被全國簡報推選,所做作業等被全國簡報引用,發表文展文章一百三十多篇,評論數、被評論數均達四百多。我們實驗中學組發表文章人均一百多篇,真正地作業數量居其他組之首,評論數、被評論數人均達五百多次。

第一:通過學習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綜合實踐活動教師工作對學生的重要性,我們認識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實踐性的課程,課程有很大的開放性。設計這一課程,就是要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綜合學習、探究學習和實踐學習,培養學生具有主動適應社會變化的素質和綜合實踐能力對教師職業的發展有了新的認識。學生對教師有向師性,教師對學生的成長有重要的作用,老師的一句話,可以激起學生學習的鬥志,改變學生的觀念,甚至會改變他的人生。因此,要養成良好的師生觀,學生觀,把學生當成一個完整的人來對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第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追求的目標是對學生髮展中的基本素養要素和課程本身的根本價值。所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區別於學科課程的目標,是課程沒有嚴格的體系化的知識目標標準,知識目標的內涵要比學科知識目標寬泛得多。另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中重要的目標是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增強學生對自然、對社會和對自我的責任感。它強調學生親身體驗學習的過程,在實踐情景中運用並掌握各種實踐的方法,使學生獲得積極的體驗和豐富經驗。

第三:新課程中教師的作用和要求。教師是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指導者和管理者,教師對新課改意義的理解程度會直接影響到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質量。所以,作為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教師應具備較新的教育理念,主動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新的課程計劃要求教師必須具有新的教育理念。教師要對自己的知識結構做出調整。教師還應具有新的能力結構。以往教師只要能把課講好,具有一定的教學能力,一般就被視為能勝任教學工作。新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不但要具有較強的教學能力,而且還應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一定的交往能力,使得教師逐漸向研究型、學者型和專家型轉變。同時,全面提高教師的這些能力還能較好地整合社會中的課程資源,彌補教師知識儲備的不足。學校、教師應該本着為學生的終身着想,切實增強學生的適應社會、適應生活的能力,更加認識到教師工作的艱鉅性我們要活到老,學到老。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才可能瞭解學生,瞭解新的教學理論,瞭解更好的管理方法,才能不斷提高自己教育教學水平,管理水平。教師要從單純的教學型向專家型發展,不斷地創新,不斷的探索,不斷地學習。

網絡學習帶給我們教師的是繼續學習的興趣和快樂,改變了教師的教育觀念,提升了教師的理論與實踐水平。通過本次的教師遠程教育的培訓,我們由此獲得了一個提高教師素質水平的載體,收穫大。學習的開放式、互動式、重過程、重引導,論壇中專家的談話方式、技巧、語氣也與傳統課堂不同,在潛移默化中給了學員許多啟迪。論壇中的實時討論,圍繞中心展開,不見面的交流方式,能夠使我們敞開心扉。討論題貼近我們的工作,幫助我們解答各種疑問,點撥我們工作、生活中的困惑。這種交互的形式,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了教學中的知識,也解決了自己教學中的不足之處。也找到了師資培訓的又一條新的途徑。很多的時候是:看視頻產生的問題,交流中討論的熱點的問題,往往在班級的簡報中就會有專家的點評,針對性很強,這種反思性的培訓,恰恰是我們一線教師所需要的。這次與眾不同有針對性的培訓,經歷了,心中才有了豁然開朗的真悟。相信這次培訓會促進我們每一個老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14

隨着秋天的來臨,我們一年級預定計劃中的《找秋天》綜合實踐主題活動也正式展開了。在這次活動中,孩子們開始走出校門,在家長的帶領下,帶着對大自然的神祕和嚮往,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中,極力地尋找,盡情地感受,用眼看,用耳聽,表現十分活躍;他們把自己的收穫用稚嫩的筆畫下來,用夾帶着拼音的文字記下來,用一張張生動活潑的照片拍下來。通過實踐體驗,收穫不少,學生的觀察、調查能力得到了培養,同時初步培養了大膽探索和勇於實踐的精神;通過活動,學生對秋天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對大自然有了一種親切感,大自然成了他們的第二課堂。這次活動,對低年級學生在校外怎樣進行實踐體驗作了有益的探索,成為一年級綜合實踐活動的新起點。

在生動有趣的活動中激發探求的興趣

活動在《美麗的秋天》圖片展示中拉開序幕。一張張美麗的秋天風景照一出來,學生一陣陣的驚訝,“多麼美麗的圖畫啊!”“啊,原來現在已經是秋天了!”孩子們的驚叫聲還未停,頭戴花環、身穿漂亮花裙的“秋姑娘”隨着《野菊花》的優美音樂翩翩起舞。孩子們再也無法抑制內心的興奮,紛紛鼓起掌來,教室裏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伴隨着的是嘖嘖的稱讚聲。教室裏瀰漫着濃濃的秋色,孩子們陶醉了。這時,我不失時機地提問:“同學們,秋姑姑已經來到了我們身邊,那麼,你是從哪些事物中感覺到的?”學生一個個迫不及待地發言。有的説,是看到菊花感覺到的;有的説,是看到樹葉黃了感覺到的。這時我提出:今天我們的任務是要從自己的身邊開始來找秋天。在散文朗誦《小公園的秋天》過後,我問學生:“我們可以從哪些地方去找秋天?”學生有的説公園,有的説花園,有的説校園,有的説山上,還有的説田野。我又問學生:“在公園裏,在校園裏,在山上,在田野裏,你可以通過哪些事物來找到秋天的足跡?”學生紛紛暢所欲言。我小結,我們可以通過田野裏的稻子、麥子、棉花,公園裏的花、草、樹木,校園裏的花壇、樹木、小朋友,天空中的大雁、燕子等來找到秋天的足跡。學生非常感興趣,好奇心被激發了,調查的慾望被調動起來。我又提問:“我們在找到秋天以後,怎樣把這些這些秋天的足跡記錄下來?”學生髮言,可以用畫把美麗的秋色畫下來;用攝象機、照片把湖光山色拍下來;用錄音把動聽的鳥叫聲錄下來;用文章把美麗的景色寫下來;用歌聲把美麗的秋色唱出來;做樹葉標本把秋色留下來。“除了以上説的,我們還可以通過哪些辦法來找到秋天?”學生説,還可以收集一些描繪秋天風光的圖畫,我啟發他們,除了圖畫,還可以收集郵票、火花、糖果紙及照片,甚至可以上網查尋有關資料。這時,學生個個躍躍欲試,急切地想投入到《找秋天》活動中去。學生在圖片展示、舞蹈激情、詩歌感染中激發了探求大自然的興趣,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了,而且知道了怎樣去找秋天,這樣就為第二階段的觀察活動打下了基礎。

在親身實踐探索中體驗秋天的美麗

這次活動是學生第一次走出校門,走向大自然去實踐體驗,充滿了新奇和困難,況且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還處於探索階段,對於這次活動能否成功,我們很是擔憂,他們畢竟只有一年級啊!為了保證這次活動圓滿成功,我趁開家長會的時機,特地要求家長配合學校的工作,利用休息時間,一定要帶着孩子出去,到公園去逛逛,到山上去走走,到田野上去看看,讓孩子親自去體驗,去感受,去獲得對秋天的一份真實的感性認識。家長們都表示配合。我還要求學生一定要把自己所找到的秋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下來。之後,我通過調查,瞭解到除了個別幾個學生因為父母忙,沒有出去,只觀察了校園、自己家的院子,絕大多數學生都在家長的陪同下進行了觀察實踐,大部分學生觀察了青龍山、北安廣場、定海公園等,還有的學生還觀察了田野,收穫很大,學生通過找秋天,感受到了秋天的美麗,也知道了秋天是一個成熟的季節,對秋天有了一個實實在在的認識,活動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在彙報總結中體驗快樂和成功

《找秋天》觀察活動結束,我就組織了一次彙報總結課。學生把自己的觀察收穫一一向同學們展示。不少學生把自己看到的秋天景色用稚嫩的筆畫了下來,他們紛紛上台,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眼裏的秋天;也有不少學生用夾帶着拼音的文字記下了美麗的秋天,如竺立羣小朋友寫道:“秋天,桂花、菊花都開了,很美的色彩;秋天的風是那樣的芳香;太陽出來了,還是那麼的紅,那麼的亮,但是火辣辣的光焰已被秋風沖涼了;小道上的樹葉,從綠變黃、發紅,那是秋風塗的色……秋天的景色真美啊!”字裏行間,無不流露着對秋天的讚美之情,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之情;還有小朋友用照片拍下了草坪上的小草、山坡上的野花、公園裏的菊花。最有趣的是袁未緯小朋友,自己編了一段舞蹈來表現秋天的美景。雖然他們的文字還顯得那樣的稚嫩,他們的舞姿也談不上優美,但是,一段文字,一個舞姿,一朵野花,一片小草,分明流露着他們心中的喜悦,流露着他們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之情,流露着他們體驗到的成功的快樂。

通過這次活動,學生親身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中,用眼看,用耳聽,用心去感受大自然美妙的秋色,親歷了感受和體驗的過程,體驗到了探索的成功與快樂,這是課堂教學無法給予的。通過這次實踐體驗,培養了學生認真觀察、積極動腦的習慣,獨自開展調查的能力;培養了學生勤於動手、勇於探索、不怕困難、敢於實踐的精神,這些將對學生終身受益。

活動的總結和反思

這次《找秋天》綜合實踐活動,總的來説是成功的,這要歸功於:

一、啟動課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尤其是編排舞蹈和詩朗誦,吸引了學生,激發了學生新奇感,感受到了秋天的濃濃的氣氛;

二、家長的支持與配合是這次活動成功的保證,

像這樣大型的室外活動,很難集體組織,光靠教師個人的力量根本是不行的,家長的參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啟動課比較成功,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也瞭解了找秋天的途徑和辦法,因此,活動過程中有記錄,而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學生參與活動的面也很廣,使整個活動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但這次活動自我感覺沒有達到最理想的效果,本來還可以做得更好:

一、個別學生的觀察僅停留在校園,沒有到大自然去尋找、體驗,因此總結匯報使也説不出個道道來;

二、啟動課時用來激發學生興趣的關於秋天的圖片,如果能做成幻燈片或課件顯示,效果肯定會更好;

三、學生對於觀察的記錄形式大多數表現為繪畫和文字,照片、舞蹈形式的相對較少,其他富有創新意識的形式更少。以上不足之處有待於今後繼續努力。

綜合實踐活動總結15

一、工作回顧

開學初,我認真研讀教材,以努力提高學生收集、整理資料,調查分析,實踐動手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做了詳細的教學計劃,指導按計劃採取課時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自主的組織活動,大部分學生參加了課題的研究。在活動中,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在“做”、“考察”、“實驗”、“探究”、“設計”、“創作”、“想象”、“反思”、“體驗”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教學完成情況

在教學工作中,我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發展的實際,確定好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並圍繞主題制定好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以保證活動有序深入地開展。結合本地區的人文地理條件優勢,社會熱點問題及學生的身心特點,提出課題,在實施過程中尊重學生的選擇,生成或改變。

在活動中,學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好奇心和求知慾的吸引下,他們會主動的去獲取知識,去查詢信息,長期這樣可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活動中,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綜合表達的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等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綜合實踐活動為他們打開了想象的翅膀,也為他們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學生了解了家鄉的實際,形成愛家鄉、愛社會、愛國家的思想感情,增強民族自豪感,以及對國家、對社會的使命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開拓視野。可見,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學生不僅在活動中獲取知識,培養能力,而且在思想上能夠得到純化,心靈得到昇華。

三、主要經驗與體會

綜合實踐活動是教師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因而它體現綜合性、整合性。在實施過程中,讓學生在體驗與探究中不斷成長,在參與和融入社會中不斷成熟,在認識自我的生活能力中不斷完善,謀求自我、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四、存在不足

綜合實踐學科基於網絡環境下的學習已成為時代的要求,同時也是綜合實踐學科的要求,但我們學校條件有限,學生還沒有完全體會到“資源共享”“信息量大”“傳輸速度快”等帶來的好處,但是我們相信只要我們不懈努力,相信一定能讓學生去認識多彩的社會,觸摸社會發展的脈搏。

五、今後努力方向

綜合實踐讓學生走進了社會大課堂,瞭解學校、社區、社會的現狀與發展。總之,綜合實踐課的產生確實向老師們提出了挑戰,要讓它成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條捷徑,要讓它真正成為服務於學生的大眾學科,那老師們的教法必須研究的,這一條路該怎麼走,確實是值得我們大家深思的一個問題。

展望未來,希望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進一步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徹底轉化陳舊的教學模式,用開放性學習激發學生的研究興趣,激勵學生的研究功能,激活學生的研究思維。總之,我們希望通過這門新興學科,使大家明確一個根本問題,那就是——在新的起跑線,“我們和學生同成長”。

  日期:20xx年xx月xx日